第105章 缺料!暴雨前抢搭育秧棚
月亮邮递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鸡叫头遍,苏瑶就被窗外的风声吵醒了。 推开窗一看,天阴得发沉,乌云压得很低,像是随时要掉下来。她心里咯噔一下——昨天邮局说水稻种子明天就到,育秧棚还没搭,要是下暴雨,种子来了没地方育秧,可就全毁了。 “老周!二柱子!快起来搭育秧棚!”苏瑶抓起外套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喊。 村里预留的育秧地在村东头,离泉眼近,浇水方便,可现在地里光秃秃的,连根竹竿都没有。 老周扛着斧头跑过来,烟袋锅子都没顾上装:“咋这么急天气预报没说今天下雨啊。” “你看这天!”苏瑶指着天上的乌云,“肯定要下暴雨,种子明天就到,再不搭棚,种子来了没地方放!” 二柱子也跑来了,手里还拿着根断了的竹竿:“搭棚得要竹竿、塑料布、绳子,咱村就剩这点竹竿了,塑料布上次盖玉米用得差不多了,绳子也不够。” 苏瑶心里一沉,去县城买新的竹竿一根要两毛钱,塑料布一米五分钱,搭个能育两千棵秧的棚,至少要五十根竹竿、二十米塑料布,算下来得十五块钱, 村里互助基金只剩二十三块三,刚够买袋水稻专用肥,哪还有钱买材料 “拆!把烘干房旁边的旧棚子拆了!”苏瑶突然想起烘干房旁边有个去年搭的旧棚子,用来堆柴火的,竹竿还能用,塑料布虽然破了点,补补就能用。 老周眼睛一亮:“对!那棚子的竹竿还结实,塑料布补补也能用!” 三个人赶紧往烘干房跑,旧棚子的竹竿都长了霉,但还没断,苏瑶让二柱子用斧头把霉斑刮掉,老周负责拆塑料布,她去村里找针线和碎布,准备补塑料布。 “苏瑶,你们拆棚子干啥”张婶挎着篮子路过,看见他们在拆棚子,赶紧过来问。 “搭育秧棚,种子明天就到,怕下雨!”苏瑶一边缝塑料布,一边说,“张婶,您家有不用的碎布没帮我拿点来补塑料布。” “有!有!我这就回家拿!”张婶赶紧跑回家,不一会儿就抱来一堆碎布,还有一捆针线。 村里的人听说要搭育秧棚,都来帮忙。 有的扛竹竿,有的补塑料布,有的去地里挖坑埋竹竿,热闹得像过年。苏瑶蹲在地上补塑料布,针脚歪歪扭扭的,手指被针扎了好几个洞,渗出血珠,她擦了擦,继续缝。 “苏瑶,这样能行吗塑料布破成这样,下雨肯定漏。” 二柱子扛着根竹竿过来,看着补得满是补丁的塑料布,皱着眉问。 “能行!多补几层,再在棚子里面铺层稻草,就算漏点雨,也不会把秧苗淋坏。” 苏瑶咬断针线,举起补好的塑料布看了看,“赶紧把竹竿立起来,再晚就来不及了。”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竹竿立起来,埋进土里,用绳子绑紧,再把补好的塑料布盖在上面,四周用土压牢。 刚盖到一半,村口就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还是那个农资站的技术员, 他穿着件雨衣,手里拿着个雨伞,看见大家在搭棚子, 忍不住笑了:“苏瑶,你们这是搭的啥叫花子棚就这破塑料布,下雨还不把秧苗淋死” 苏瑶没理他,继续绑绳子。技术员凑过来,用雨伞戳了戳塑料布:“我要是你,就去县城买新的塑料布和竹竿,也就二十多块钱,省得到时候秧苗死了,又来找我要种子。” “我们没钱买新的,只能这么搭。”苏瑶抬起头,冷冷地说,“就算是叫花子棚,也比你站在这说风凉话强。” 技术员脸一红,还想说啥,就听见远处传来雷声,一道闪电划破天空,紧接着就下起了小雨。 “要下暴雨了!”有人喊了一声,大家赶紧加快速度,把剩下的塑料布盖好,用土压牢。 小雨越下越大,变成了暴雨,豆大的雨点砸在塑料布上,“噼里啪啦”响。苏瑶赶紧钻进棚子里,看有没有漏雨的地方。棚子的角落有点漏雨,雨水顺着塑料布的补丁缝渗进来,滴在地上。 “快拿稻草来!”苏瑶喊了一声,二柱子赶紧抱来一堆稻草,铺在漏雨的地方,雨水被稻草吸住,没再往下滴。 “总算搭好了!”老周钻进棚子里,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笑着说,“还好赶在暴雨前搭完,不然种子来了真没地方放。” 苏瑶点点头,看着棚子里的稻草,心里踏实了不少。她刚想出去透透气,就看见技术员站在棚子外面,雨衣都被雨水打湿了,手里的雨伞也被风吹得变了形。 “你咋还不走”苏瑶问。 “我……我来看看你们的棚子牢不牢固。”技术员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要是漏雨,我车里还有块新塑料布,能借你们用。” 苏瑶愣了一下,没想到技术员会借塑料布。她看了看棚子,虽然补了很多补丁,但还是有点漏雨,就说:“那谢谢你了,等用完了我还给你。” 技术员赶紧从车里抱来块新塑料布,帮着大家把塑料布盖在棚子上面,又用绳子绑紧。“这样就不会漏雨了。”技术员拍了拍手上的雨水,“种子明天到了,育秧的时候要注意温度,别太低,也别太高。” “知道了,谢谢你。”苏瑶说,心里对技术员的印象好了点。 暴雨下了整整一下午,傍晚的时候才停。苏瑶去棚子里检查,稻草还是干的,没漏雨,心里很高兴。她让老周和二柱子明天去镇上接种子,自己留在村里准备育秧的土和肥料。 第二天早上,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老周和二柱子去镇上接种子,苏瑶带着村民们去地里挖育秧土,还把昨天剩下的羊粪和泉水混合,准备用来拌土。 “苏瑶,种子回来了!”中午的时候,二柱子扛着个麻袋跑回来,老远就喊。老周跟在后面,手里也扛着个麻袋,里面装的都是水稻种子。 苏瑶赶紧跑过去,打开麻袋一看,种子颗粒饱满,金灿灿的,还带着股清香味。“太好了!种子没问题!”苏瑶高兴得跳起来,“赶紧把种子泡了,准备育秧!” 大家把种子倒进大盆里,用泉水泡了三个小时,捞出来晾干,再均匀地撒在育秧棚里的土里,盖上一层薄土,浇上适量的泉水。苏瑶蹲在棚子里,看着撒好的种子,心里充满了希望——等秧苗长出来,就能种到水稻田里,明年就能收获水稻了。 “苏瑶,你说这秧苗能长好吗”老周蹲在旁边,看着种子,有点担心地问。 “能长好!”苏瑶肯定地说,“咱们用泉水浇,用羊粪拌土,还搭了棚子,肯定能长好。” 接下来的几天,苏瑶每天都去育秧棚里查看,给种子浇水,观察发芽情况。第三天的时候,种子就发芽了,冒出细细的白芽,第四天的时候,芽就变绿了,长出了小小的叶子。 “发芽了!发芽了!”村民们都来围观,看见绿油油的秧苗,都很高兴。张婶笑着说:“苏瑶,还是你有办法,要是没有你,咱村哪能种上水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