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公社风潮卷地来
书里的言出法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九五八年的夏天,比往年来得更燥热一些。 地里的麦子刚收完,空气里还残留着新麦的清香和秸秆燃烧后的焦糊气。 五星高级社的社部院子里,人头攒动。 诛皎坐在前排,手里拿着一把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目光平静地看着台上那位从县里来的干部。 “……同志们!这是大势所趋!是迈向共产主义天堂的必由之路!” 县干部挥舞着手臂,唾沫横飞,声音通过一个铁皮喇叭放大,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激昂。 “小社并大社,大社变公社!工农商学兵结合一体,吃饭不要钱,干活不计酬!这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萌芽!” 台下嗡的一声,像是炸开了锅。 “吃饭不要钱真有这种好事” “干活不计酬那谁还肯下力气” “这……这能行吗” 议论声此起彼伏,社员们的脸上交织着茫然、兴奋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诛皎微微蹙起了眉头。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人民公社化运动,如同历史的洪流,汹涌而至,席卷全国每一个角落。 他记得前世,百家镇附近几个高级社被强行合并,成立了“红旗人民公社”。 结果却是灾难性的。 “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彻底打乱了原有的生产秩序和分配方式。 生产资料、劳动力甚至社员家里的锅碗瓢盆都被无偿调用。 虚报产量的浮夸风盛行,为了“放卫星”,亩产敢报上万斤,导致高征购,社员口粮被严重挤占。 加上随之而来的自然灾害,饥荒的阴影笼罩了这片土地。 那时,他已离开家乡,但在外漂泊的岁月里,也曾听闻故乡的惨状。 那是比五零年更甚的艰难。 这一世,他绝不允许悲剧重演。 五星高级社,在他的经营下,已经是全县乃至全地区都有名的富裕社、模范社。 粮食产量高,社办工厂效益好,社员分红多,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 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是他耗费五年心血,一步步打造出来的堡垒。 如今,这堡垒即将被纳入一个更大、更不可控的体系。 他必须想办法,保住这来之不易的根基。 “诛社长,”旁边有人低声叫他,是李家庄原来的村长,现在是五星社的一个生产队长,“您看这事……靠谱吗” 诛皎收起蒲扇,轻轻放在膝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 “听听再说。” 台上,县干部已经讲到了具体安排。 “……根据上级指示,以你们五星高级社为基础,合并周边的向阳社、前进社,成立‘百家镇人民公社’!原五星社所属范围,为公社第一生产大队!” 台下五星社的社员们脸色微变。 向阳社和前进社,是出了名的穷社、乱社,土地贫瘠,管理混乱,年年靠救济。 合并进来,岂不是要拉低大家的平均水平 “这……这不是把我们肥肉往别人锅里扔吗”陈大壮坐在诛皎身后,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他现在已经是社里的民兵连长,性子依旧耿直火爆。 诛皎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制止了他后面的话。 陈大壮悻悻地闭上了嘴。 县干部似乎看出了台下五星社社员们的抵触情绪,语气加重。 “同志们!要有大局观!要有共产主义风格!富社帮穷社,先进带后进,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公社成立后,土地、农具、牲畜、资金,全部归公社统一所有,统一调配!劳动力由公社统一指挥,搞大兵团作战!” “吃饭办集体食堂,到时候,白面馒头管够,猪肉炖粉条天天有!” 他描绘的景象很美好,但台下经历过风浪的五星社社员们,却并没有被完全冲昏头脑。 他们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前排那个始终沉稳的年轻人。 五年时间,诛皎用一次次正确的决策和实实在在带来的好处,建立起了无人能及的威望。 他说行,大家才觉得心里踏实。 他说要谨慎,那前面就肯定有坑。 会议在一种复杂的气氛中结束了。 县干部满意地走了,留下了面面相觑、心思各异的各社干部和社员代表。 五星社的社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核心骨干们都留了下来,目光齐聚在诛皎身上。 “皎哥,这事儿……咋弄”赵振华率先开口,他现在是社办加工厂的厂长,眉头紧锁,“合并进来两个穷社,底子差不说,人心也散,管理起来太难了。还要统一调配,我们社里的拖拉机和那些新农具,难道也要调给他们用” “就是!”另一个生产队长附和,“我们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凭什么白白分出去” “还有集体食堂,”陈兰兰也轻声开口,她如今帮着管理社里的妇女工作和账目,心思细腻,“听起来是好,可真要办起来,耗费巨大,而且众口难调,容易产生矛盾。万一……万一粮食接济不上呢” 她的话,戳中了许多人心底的隐忧。 吃饭不要钱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诛皎静静听着大家的议论,直到声音渐渐平息,他才缓缓开口。 “公社化,是上面的政策,是大势。” 他的第一句话,就给这件事定了性。 “抗拒,是不可能的。” 众人心头一沉。 “但是,”诛皎话锋一转,眼神锐利起来,“怎么合并,合并后怎么运作,这里面,有我们可以争取的空间。”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那张五星社区域地图前。 “第一,资产核算必须清晰。”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 “我们五星社现有的土地、牲畜、大型农具、社办工厂的设备和流动资金,必须在合并前,由我们自己和上级派来的人一起,登记造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是我们的老本,不能成了一笔糊涂账。” 李卫国眼睛一亮:“对!账目清楚,以后就算统一调配,也知道是从哪里调来的,调走了多少!” 诛皎点点头。 “第二,组织结构要争取。” 他看向在座的众人。 “新公社成立,需要有能力的人来管理生产。我们必须争取到足够重要的位置。” “我会尽力争取担任主管农业和社办企业的副社长。振华,你要想办法进入公社的工业管理组。卫国叔,农业生产这一块,您要担起来。大壮,民兵连这一块,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里。” 他一个个点名安排,思路清晰。 “只有掌握了实际的管理权,我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五星社(未来的第一生产大队)的利益,并且将我们成功的经验,推广到整个公社。” “第三,食堂可以办,但不能冒进。” 诛皎看向陈兰兰。 “兰兰,你负责妇女工作,对各家各户的情况了解。集体食堂初期,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比如农忙时节集中供餐。但要立刻全部取消家庭锅灶,绝对不行。口粮分配到户的制度,短期内不能动摇。” 陈兰兰认真地点点头:“我明白,步子不能迈得太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诛皎的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凝重,“增产增收,是硬道理。” “无论风向怎么变,地里打不出粮食,一切都是空谈。” “只要我们第一生产大队,能持续不断地产出最多的粮食,创造出最多的财富,我们在公社里,就有最大的话语权!” “我们五星社过去的成绩,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让原本焦虑惶惑的众人,瞬间找到了主心骨和方向。 “对!听诛社长的!” “没错,咱们把生产搞上去,看谁还敢小瞧咱们第一大队!” “资产核算必须清楚,可不能让人占了便宜!” 看着重新燃起斗志的伙伴们,诛皎心中稍定。 历史的浪潮无法硬挡,但他可以凭借先知和智慧,为自己,为这些信任他的人,也为这片他深爱的土地,打造一艘更坚固的船。 桃园空间里,新一季的粮食已经堆满了仓库。 灵泉滋养的作物种子,也储备充足。 这,将是他应对即将到来风雨的最大底牌。 公社化的风潮已至,他这艘刚刚启航五年的小船,即将驶入一片更广阔,却也暗流汹涌的海域。 但他,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