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金金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领导,外借实验室风险太高,万一设备损坏,之前的努力就全泡汤了!” …… 大领导神情黯然。 他理解这些科研人员的坚持,大家都是为了振兴种花家而拼搏。 他实在不忍心强行征用实验室。 最终,大领导只得回去向何雨柱说明情况。 与此同时,各研究室派人打探消息,很快弄清了原委,众人议论纷纷。 “听说是个清北大学的学生想借实验室造机器简直是异想天开!咱们这些人哪个不是海外留学回来的研究了这么多年,谁不知道研发新项目的难度他一个年轻人就想搞这么大动作,理想很丰满,现实可没那么简单!” “没错!当年咱们不也满腔热血,恨不得立刻研发出新机器报效国家可一路走来才明白,追赶列强哪有那么容易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这些科研人员学历都不低,在他们眼中,何雨柱这样的清北学子并不稀奇。 很快,众人便不再关注此事,继续埋头攻关。 办公室里,大领导面带歉意:“柱子,情况不太乐观,现在各项目都处在关键阶段,让他们中断研究比登天还难。 要不你再等等如果有实验室空出来,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突然,大领导想起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对了,还有个闲置的研究室。 不过里面设备都出了故障。 那些机器都是从北边进口的,一直搁在那儿没修。” 此刻的种花家正处在重建阶段,主要从北方邻国和东欧引进成套设备,建起了一批机械工业基地。 可一旦机器损坏,就得花大价钱请外国专家来修。 工业部现有的研究室勉强够用,那些故障设备就这么一直闲置着。 何雨柱眼睛一亮:"赵叔,能带我去看看吗要是我能修好,应该可以直接用吧" 大领导有些迟疑:"当然可以,只是......"他实在难以相信何雨柱能修好这些精密设备。 外国工程师每次维修都故意支开中方人员,就是怕技术外泄。 要是真那么容易修,工业部那么多工程师早就搞定了,哪会闲置到现在。 何雨柱笑道:"就去看看呗,反正放着也是放着。 真要修好了,也能给您分忧。” 大领导点点头:"好,那就去看看。” 三人来到尘封已久的研究室,设备上积了厚厚一层灰。 何雨柱开口道:"赵叔,能给我找些维修工具吗" "这个没问题。”大领导嘱咐道,"柱子,修不好别勉强,我会另想办法。”说完便派人取来了工具。 研究室里设备很齐全:车床、铣床、刨床、磨床、插床、镗床、钻床,还有线切割和电火花加工设备。 可惜部分设备出了故障,影响整体使用。 毕竟加工作业环环相扣,总不能老借别人的机器,既不方便又耽误别人工作。 科研人员精力都放在研究上,最怕这些麻烦事。 何雨柱先检查车床,很快发现问题所在——机器运转时震动异常剧烈,这要加工零件肯定影响精度。 零件生产出来也只能报废。 这样还会加速车床磨损,影响刀具的稳定性。 何雨柱的机械5级技术炉火纯青。 木工、锻工、钳工、电工、铆工、焊工、车工4级大成。 他不仅精通技术,还擅长维修。 这样的小问题,他轻松就能解决。 他打开机器,检查车床固定零件是否松动,安装是否准确。 调整旋转件的跳动幅度。 检查车床主轴中心…… 一番检查后,何雨柱很快发现问题。 其中一个零件损坏,需要更换。 他卸下零件:“赵叔,胶带构件损坏,导致机器震动幅度过大。 只要加工一个新零件换上,机器就能恢复正常。” 大领导也是机械系出身,懂些技术,否则也当不了工业部领导。 他惊讶道:“柱子,你还会修机器” 何雨柱笑道:“课余时间自学的。 制造和维修密不可分,光会制造不会修,遇到问题会影响效率。” 大领导:“但这零件加工精度要求很高。 我可以调几个高级师傅来帮你。” 他从何雨柱身上看到了潜力,别的工程师发现不了的问题,何雨柱能发现。 若继续培养,或许将来能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大领导愿意帮他。 何雨柱摆手:“不用,我自己会点技术。 木工、锻工、钳工、电工、铆工、焊工、车工我都学过,加工这零件应该没问题。” 杨厂长和大领导震惊。 大领导:“啊你还会这么多技术 你不是刚上大一吗怎么学了这么多” 他也上过大学,知道学校课程已经很繁重,再额外学这么多东西,需要耗费巨大精力。 而且每样技术想学到一定水平都不容易,何况掌握这么多 大领导起初认为何雨柱的技术水平有限,难以达到高级工种的标准。 何雨柱微笑着说:"除了课堂学习,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钻研技术。 既然有机会深造,就不能虚度光阴。 人生短暂,必须珍惜每分每秒,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领导连连称赞:"说得好!如果所有大学生都有你这样的觉悟,种花家的发展一定会更快。” 何雨柱目光坚定:"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奋发图强。” 大领导开怀大笑,立即安排人将所需材料送到研究室。 在工业部工作就是方便,任何研究材料都能快速调配到位。 何雨柱仔细测量零件尺寸,在图纸上精确标注数据,然后开始加工。 大领导和杨厂长在一旁观摩,准备在必要时再调派其他高级技工。 经过一番精心制作,零件终于完成。 大领导亲自测量后惊叹:"误差仅0.03,完全符合标准!柱子,你竟然是高级技工" 杨厂长也震惊不已。 作为红星轧钢厂的负责人,他深知高级技工的珍贵。 没想到年纪轻轻的何雨柱竟有如此造诣。 何雨柱平静地说:"我系统学习了木工、锻工、钳工等多个工种,都达到了高级水平。 这样才能应对复杂的机械问题。” 大领导激动地说:"你真是个天才!毕业后一定要来工业部工作,像你这样的人才不搞科研太可惜了。” 何雨柱点点头:"我会认真考虑的。” 何雨柱谦虚地说:"现在才大一,谈这些还太早。 我还需要继续努力,等毕业时争取更进一步。” 领导赞许地点头:"好好学,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何雨柱熟练地将零件装回车床,启动机器。 设备运转平稳,再无异常震动。 "真修好了!"领导由衷赞叹,"柱子,你这维修技术真了不起。 这么复杂的机器都能修好。 再看看其他设备吧,需要什么材料尽管提。 就算最后没造出吹膜机,能修好这么多机器也是大功一件,我一定给你记功。”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何雨柱逐一检修设备。 最终三台故障机器全部恢复正常运转。 杨厂长笑着说:"柱子,你这维修水平已经超过厂里所有老师傅了。 年纪轻轻就有这本事,前途无量啊。” "都是平时自己琢磨的,这还是第一次实践。”何雨柱笑道,"有了这些设备,接下来就能着手制造吹膜机了。” 领导嘱咐道:"那就不打扰你研究了。 需要什么材料直接说,我让人送来。 吃饭可以去工业部食堂,虽然比不上你的手艺,但管饱。 等研究成功了,咱们好好庆祝!" "一定!到时候我亲自下厨,感谢赵叔的帮助!"何雨柱说着,把所需材料清单交给领导,并坚持要自付材料费。 领导推辞道:"先专心研究,费用的事以后再说。”随即安排人准备材料。 为了尽快完成研发,何雨柱特意回校请假。 林正国得知他要研制温室大棚设备后...... 何雨柱的想法得到了大力支持:“创新是推动发明的关键,你的电动车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相信温室大棚的研究也终将成功。” 工业部的研究员们得知何雨柱修好了毛熊的机器,纷纷赞叹不已。 “这小子真不简单,连毛熊的机器都能搞定。” “我像他这么大时还什么都不懂呢,确实有真本事。” “难怪敢尝试制造机器,果然有实力。 现在不成功没关系,好好培养将来必成大器。” 工业部实验室内,材料到齐后,何雨柱立即投入吹膜机的研发工作。 吹膜机+1 吹膜机+1 吹膜机+1 三天过去,何雨柱对吹膜机的研究已臻成熟。 他开始绘制图纸,投入生产。 又过了三天,何雨柱成功制造出吹膜机。 试生产塑料薄膜一切顺利,他露出满意的笑容——温室大棚的材料终于齐备了。 来到大领导办公室,领导关切地问道:“研究进展如何有困难尽管说。 科研需要耐心,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他以为何雨柱遇到挫折前来求助。 何雨柱笑着回应:“大领导,我是来告辞的。” 大领导惊讶道:“你不是在研究吹膜机吗难道要放弃了” 虽然理解学生应以学业为重,但心里仍感到惋惜。 何雨柱提出的温室大棚技术对国家发展大有裨益。 大领导赞许道:"你的选择很正确。 现阶段应该以学习为重,暂时的挫折不必在意。 等你的技术知识更上一层楼,再来研制吹膜机必定能成功。” 何雨柱却摇头:"不,我的机器已经研制成功了。 塑料薄膜也做好了,现在温室大棚所需材料都已备齐,我准备回去搭建大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