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敌国使臣来访
岁余听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秋意渐深,京城的风里已带上了明显的寒意,然而一股不同寻常的热闹气氛,却随着驿道上一支庞大而奇异的车队抵达,悄然在京城弥漫开来。北方的强邻,草原霸主金帐汗国,派出了以国师玉藻前为首的大型使团,正式抵达大启国都。 消息传开,朝野震动。金帐汗国与大启边境摩擦不断,虽非全面开战,但关系向来紧张。此次突然派出如此规格的使团,其用意耐人寻味。是战是和是示威还是求和各种猜测甚嚣尘上,连市井小民都感受到了这股不寻常的气息,茶余饭后都在议论着那些高鼻深目、穿着皮袍的异邦人。 鸿胪寺上下忙得脚不沾蹄,安排馆驿,准备接待仪程,不敢有丝毫怠慢。礼部自然也难以置身事外,诸多典仪规制、接待流程,都需礼部核准。李文渊这个新任的礼部侍郎,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外交风暴之中。 他坐在礼部值房里,翻看着鸿胪寺送来的使团人员名单和大致行程安排。目光在“国师玉藻前”这个名字上停留了片刻。这个名字带着一种妖异的美感,与草原部落粗犷的形象似乎有些格格不入。百晓生早些时候送来的零星情报显示,这位国师并非纯粹的草原血脉,传闻其母系来自海外某个神秘岛屿,精通幻术与媚功,在金帐汗国地位超然,极受大汗信任。 “来者不善啊。”李文渊合上文书,揉了揉眉心。在这种敏感时刻,派来这样一位人物,金帐汗国的意图,恐怕不仅仅是走走场面那么简单。 正式觐见的日子,设在三日后。皇帝对此极为重视,下令以最高规格接待,务必彰显天朝上国的气度,同时也要摸清对方的底细。朝堂之上,这几日议论的核心也全都围绕着此事。主战派摩拳擦掌,认为这是展示武力、震慑番邦的好时机;主和派则忧心忡忡,生怕一个处理不当,引发边境战火;更多的人则是观望,将目光投向了负责具体接待和礼仪的礼部,尤其是那位近来风头正劲、行事总出人意料的李侍郎。 觐见当日,皇宫内外戒备森严,仪仗鲜明。文武百官身着朝服,肃立于大殿两侧,气氛庄重而压抑。李文渊站在文官队列中靠前的位置,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一道道或期待、或担忧、或幸灾乐祸的目光。 “宣——金帐汗国使臣,国师玉藻前,觐见——!” 内侍尖细悠长的唱喏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大殿门口。 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想象中魁梧凶悍的草原武士,而是两列身着轻薄彩纱、身姿曼妙的异族少女,她们赤足踏在光洁的金砖上,手腕脚踝上的银铃随着轻盈的步伐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带来一股与庄严大殿格格不入的香风。随后,八名身形异常高大、面色冷峻、腰间佩着弯刀的力士,抬着一顶装饰着华丽羽毛和宝石的软轿,缓缓步入殿中。 软轿轻纱垂落,隐约可见其中一道窈窕的身影。 轿子在大殿中央稳稳停下,力士无声退至两侧。一只白皙得近乎透明、指甲染着蔻丹的玉手,轻轻掀开了轿帘。 下一刻,整个大殿仿佛骤然亮了一下。 一位身着繁复华丽金红色长裙的女子,款步走出软轿。她身量高挑,体态风流,面上覆着一层轻薄的金纱,只露出一双深邃如幽潭、眼尾微微上挑的眸子。那双眼眸顾盼之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魔力,目光所及之处,竟让一些定力稍差的官员感到一阵心神摇曳,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 她并未像寻常使臣那般行跪拜大礼,只是微微躬身,行了一个草原上的礼节,声音透过金纱传来,带着一种奇异的、勾人心魄的磁性:“金帐汗国国师,玉藻前,奉大汗之命,觐见大启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两国永睦。”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仿佛直接在心底响起。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冕旒遮挡了他的表情,但殿内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股骤然凝聚的威压。这番做派,这等魅惑众生的姿态,与其说是使臣,不如说是……挑衅。 “国师远来辛苦。”皇帝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赐座。” 内侍搬来锦墩,玉藻前优雅落座,那双妙目却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满朝文武,最终,在李文渊的方向,微微停顿了一瞬。 李文渊心中一凛,感觉到那目光仿佛带着实质的温度,但他面色不变,坦然迎上,眼神平静无波。玉藻前眼中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目光移开。 接下来的流程,无非是呈递国书,说些冠冕堂皇的客套话。玉藻前言语得体,却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仿佛她代表的草原帝国,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气氛,在一种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汹涌的状态下,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风暴,尚未开始。这位神秘莫测的国师,绝不会只是为了说几句漂亮话而来。她在等待,等待一个发难的时机。 李文渊站在队列中,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缩。他能感觉到,这场外交交锋,远比朝堂内部的倾轧更加凶险。它关乎国格,关乎边境万千将士的生死,也关乎他李文渊,能否在这全新的挑战中,继续维系他那来之不易的“混乱中立”,甚至……借此更进一步。 殿外,秋风卷起落叶,打着旋儿飞过朱红宫墙。殿内,暗潮即将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