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阿松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雷骏带来的消息像一块冰,瞬间浇灭了李薇因店铺稳定而升起的一丝暖意。周福海果然贼心不死,明的不行,暗的不成,终于祭出了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一招——技术仿制。 “多谢雷壮士告知。”李薇压下心中的震动,向雷骏郑重道谢。这个消息至关重要,给了她宝贵的应对时间。 “可需要我做些什么”雷骏问道,他欣赏李薇的坚韧,也看不惯周福海的做派。 李薇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暂时不用。技术上的事,终归要靠技术来解决。雷壮士已经帮了我很多,这份人情,我不知该如何报答。” 雷骏摆摆手:“举手之劳,不必挂心。若有需要,随时来寻我。”说完便告辞离去。 送走雷骏,李薇立刻关起门来,和张富贵紧急商议。 张富贵一听就急了:“他们请了老师傅来学那……那我们的方子不是保不住了以后谁还来买我们的豆腐” “别慌。”李薇眼神锐利,“模仿得了形状,模仿不了精髓。我们的优势不仅仅在于知道‘铁豆’能做豆腐,更在于如何处理它,如何点卤,如何控制火候。这些细节,不是那么容易偷走的。” 话虽如此,但李薇深知,一旦周记粮行也推出类似的豆腐,凭借其强大的渠道和资本,完全可以进行倾销式打压,自己的小铺面很难正面抗衡。 必须抢时间!必须在被模仿之前,建立起新的、更高的技术壁垒! “富贵,从明天起,我们调整一下。”李薇迅速做出决策,“日常的豆腐豆浆照常供应,保证老主顾。但我需要抽出时间,研发新品!” “新品”张富贵茫然。 “对!用同样的铁豆,做出他们做不出来的东西!”李薇的目光投向角落里那些试验用的瓶瓶罐罐和晾晒的半成品,“腐竹和油豆皮的工艺还不稳定,要加快。我还要试试做豆腐乳、臭豆腐,甚至……酱油!”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将前世零星看过的传统豆制品加工知识拼命回忆、整合。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也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于是,在维持店铺日常运营的同时,李薇的小作坊变成了一个试验基地。夜深人静时,她常常独自一人对着油灯记录数据,调整配方,观察发酵情况。失败是常事,有时一整缸豆子都会坏掉,心疼得张富贵直抽抽,但李薇从不气馁。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第一批成功拉出的腐竹出锅了!金黄透亮,豆香浓郁,无论是凉拌还是烧肉,都别具风味。 又过了些时日,经过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和湿度的豆腐乳也成功了!细腻咸香,风味独特,成了佐餐下饭的利器。 甚至连酱油的试验也取得了初步进展,虽然离成品还需时日,但酿造的酱胚已经散发出诱人的酱香。 这些新奇豆制品的出现,立刻在小小的“张氏豆坊”引起了轰动。 “老板娘,这是何物竟如此筋道美味”顾客指着腐竹惊奇地问。 “这叫腐竹,凉拌、热炒皆可。”李薇笑着介绍。 “这豆腐乳真是下饭神器!给我来两罐!” 新品不仅留住了老顾客,更吸引了许多猎奇尝鲜的新顾客,店铺的营业额不降反升! 与此同时,周记粮行重金请来的老师傅,果然在半个月后推出了所谓的“周记秘制铁豆豆腐”。价格确实比李薇的便宜不少。 一开始,确实吸引走了一些贪图便宜的顾客。但很快,反馈就来了。 “唉,周记那豆腐看着是像,可吃起来味道就是不对,有点涩口,没那么香滑。” “还是张娘子家的豆腐好吃,贵一点也值!” 周福海原本得意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尝过老师傅做的豆腐,确实和李薇的有所差距,但以为普通百姓吃不出来。没想到,食客的嘴巴是最刁的。 他试图让老师傅改进,但无论怎么调整工艺,做出来的豆腐总是差那么点意思。核心技术,岂是那么容易破解的 而更让周福海吐血的是,没等他琢磨出如何改进豆腐,李薇那边又接连推出了腐竹、豆腐乳等一堆他听都没听过的新奇玩意!这些玩意技术门槛更高,他的老师傅根本无从下手! 价格战打在豆腐上,对方却用新品轻松化解,甚至赚得更多!这简直像一拳打在棉花上,让他憋屈无比。 “废物!都是废物!”周福海在书房里大发雷霆,摔碎了心爱的茶盏。他第一次在一个小小的村妇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技术仿制的危机,被李薇凭借超前的知识和不断的创新成功化解。张氏豆坊的名声更加响亮,甚至开始有邻镇的商贩慕名而来,想要批发她的腐竹和豆腐乳。 李薇谨慎地处理着这些批发请求,严格控制着产量,保持着供不应求的态势,以维持价格和神秘感。 然而,新品的热销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产能不足。 仅靠她和张富贵两人,每天做豆腐豆浆已经忙得脚不沾地,再加上工艺更复杂的腐竹和发酵时间长的豆腐乳,实在难以扩大产量。 请人李薇考虑过,但核心技术环节她不敢假手于人,生怕泄露。而且,请来的人是否可靠会不会是周福海甚至家里那两位嫂嫂派来的眼线 就在李薇为产能和保密问题头疼时,一天,小石头和小花从外面玩回来,小花手里拿着一个编得歪歪扭扭却很有趣的小蚱蜢。 “薇姨你看,这是村东头陈婆婆编的,她用这个换我们的豆腐渣喂鸡呢。”小花献宝似的说。 李薇心中一动。豆腐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豆腐渣,除了少量喂鸡喂猪,大部分都浪费了。而村东头的陈婆婆,她记得是个孤寡老人,手很巧,但生活艰难。 一个念头突然闪过李薇的脑海。 或许,她可以换一种思路来解决产能和保密的问题。不一定所有环节都要自己掌控。也许……可以合作 一个关于“合作社”的雏形,在她脑中慢慢浮现。如果能让村里一些信得过、需要帮助的人,参与到豆制品生产的某些非核心环节(比如清洗、磨浆初加工、后期包装甚至利用豆腐渣发展副业),按件计酬,岂不是既能扩大产能,又能帮助乡邻,还能将自身发展与村里利益捆绑,增加安全感 这个想法让她兴奋起来。但这需要周密的计划和对人选的仔细考察。 然而,还没等李薇细想这个“合作社”的计划,家族内部一直酝酿的矛盾,终于因为新品的热销和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彻底爆发了。 王翠花和刘梅再也按捺不住嫉妒,竟然直接联合起来,向张桂芳提出了一个极其过分的要求——要么李薇将新品腐竹和豆腐乳的方子交出来,由公中统一经营,利润平分;要么,就必须提高每月上交的家用,至少每月三两银子! 张桂芳虽然觉得两人吃相难看,但也被那臆想中的巨大利润晃花了眼,再次将李薇叫到跟前施压。 这一次,她们的态度异常强硬,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内外的压力同时袭来,李薇站在张桂芳面前,看着婆婆闪烁的眼神和两位嫂嫂贪婪的嘴脸,心中一片冰冷。 她知道,妥协换不来安宁,只会让她们得寸进尺。 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或许,那场她一直在筹划的“分家”,已经到了不得不提上日程的时候。而她的“合作社”计划,也许能成为她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大家庭后,新的起点和依靠。 风雨欲来,李薇的眼神却越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