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三福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燃烧的麦田腾起滚滚黑烟,佐佐木雄二拖着阿诚爬回地道时,发现藤田的右耳正在流血——一块弹片削去了他半个耳垂。少年却像感觉不到疼似的,死死盯着雄二手里的手枪。 “给我。”阿诚突然说,“你们日本枪的声音特别。” 硝烟中传来德语咒骂声。那个叫威森的大胡子德国人正跪在弹坑边,徒手扒拉着破碎的医药箱。雄二猫腰冲过去时,看见他蓝眼睛里闪着泪光——不是为死去的中国伤员,而是为那箱被炸碎的药品。 “磺胺!”雄二用德语喊道,同时亮出那两根金条。威森沾满血的手顿了一下,突然扯开衬衫,露出绑在腰间的油纸包:“两百片,瑞士山德士的货。”他的德语带着浓重的巴伐利亚口音,“但要加价——现在整个华北就剩这些了。” 又一架敌机呼啸而过。雄二把金条和名片一起塞过去,威森却盯着名片上的血迹摇了摇头:“卡尔上周就被你们日本人砍头了。”他扯开油纸包,取出四分之一塞给雄二,“这些够二十人用,剩下的……”德国人突然用中文说,“我要换条命。” 阿诚不知何时出现在弹坑边缘,手里的手枪稳稳指着威森:“地道,只能带一个人。” 回程时他们多了个累赘。威森庞大的身躯在地道里卡了三次,每次都要雄二和藤田合力推拽。德国人沉重的呼吸声中,雄二听见他反复念叨着“天津德租界”和“领事馆文件”。 砖窑入口近在咫尺时,阿诚突然举手示意停下。少年像条猎犬般贴着潮湿的洞壁聆听,脸色越来越难看:“打起来了,不是枪声,是刀。”, 雄二这才注意到那诡异的金属碰撞声——不是战场上常见的杂乱枪响,而是有节奏的冷兵器交锋。他们钻出地道时,看见张团长正带着十几个大刀队员在砖窑前的空地厮杀,对手是同样数量的日本兵,双方默契地没有开枪,只有刀刃破空的尖啸。 “是剑道队的教官!”藤田惊呼。雄二认出了那些日本兵袖口的红布条——关东军特别剑道教导队,专门训练暗杀和夜战。 威森突然用德语骂了句脏话。顺着他惊恐的目光,雄二看见李先生被三个日本兵逼到了砖窑顶上,他的圆眼镜碎了一片,毛瑟手枪也不知所踪。张团长的大刀刚砍翻一个对手,自己后背也挨了一刀,血浸透了灰布军装。 阿诚的南部手枪突然开火,子弹却打在了砖窑烟囱上——他根本不会用日本枪。一个日本教官闻声转头,白手套上的军刀闪着寒光朝他们扑来。 雄二本能地举枪射击,南部手枪的后坐力震得他手腕发麻。子弹击中教官的膝盖,那人跪倒时军刀脱手飞出,正好插在威森脚前。德国人鬼使神差地捡起刀,用标准的剑道姿势摆出了中段架势。 混乱中藤田不知从哪捡了根烧火棍,怪叫着冲进战团。雄二刚换上第二个弹夹,就听见砖窑顶上传来李先生的惨叫——一个日本兵用刺刀捅穿了他的大腿。 “磺胺!”雄二对阿诚吼道,同时把药包扔过去。少年接住药包的瞬间,张团长突然爆发出一声战吼,大刀划过完美的弧线,最后一个日本教官的头盔连同脑袋一起飞了出去。 砖窑顶上的日本兵正要补刀,威森掷出的军刀却精准地钉入他的肩膀。雄二趁机连开三枪,子弹在砖墙上溅起一串火花,逼得对方翻滚躲避。李先生挣扎着爬向烟囱,碎眼镜片在晨光中像颗坠落的钻石。 当雄二终于冲上窑顶时,发现李先生满嘴是血地说,“文件在阿诚的课本里” 远处传来引擎的轰鸣。三架涂着青天白日徽的中国战机低空掠过,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漫天传单。雄二接住一张,上面印着蒋介石的《告全军将士书》:“和平既然无望,只有抗战到底……” 张团长的大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这个刚才还大杀四方的汉子,此刻望着南苑方向升起的浓烟,突然像个孩子般蹲下痛哭——那里是二十九军的大本营,现在已是一片火海。 藤田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手里拎着个日军水壶,里面晃荡着可疑的液体:“从教官包里找到的...清酒” 雄二接过抿了一口,浓烈的酒精灼烧着喉咙。这不是清酒,而是医用酒精掺了糖——前线士兵的廉价替代品。他望着满地尸首,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往北是即将沦陷的北平,往南是硝烟弥漫的中原,而他和藤田,这两个本该死在通州的大阪小兵,阴差阳错地成了这场战争中最荒谬的变数。 阿诚背着昏迷的李先生走下砖窑。少年学生装的衣领里,露出半截油印课本的边角,上面隐约可见“地理”二字。雄二想起李先生临终的话,突然很想知道,那本看似普通的课本里,究竟藏着多少足以改变战局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