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花生、芝麻
李好好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离开酿酒工坊,程妍在心中盘算。 按照目前这个速度,等到第一批基酒陈化到可以勾调、上市售卖的时候,这庄子上的存酒量恐怕会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现有的仓库定然不够用了。 不过,抬眼望去,这片属于她的庄子地域辽阔,田陌纵横,远山含翠,确实有足够的空间让她施展。 想起上次谢瞻让青州带回来的五千只羊,如今庄子上羊群的规模已扩大到近八千只,分散在广袤的山坡上啃食着初生的嫩草,远远望去,竟也只是如同撒在绿色绒毯上的珍珠,丝毫不显拥挤。 这庄子的面积,可见一斑。 心中有谱后,程妍回到了上次养伤时住过的屋子。 屋内陈设依旧,整洁安静。 她屏退左右,只留下青玉在一旁伺候笔墨。 她铺开一张宣纸,凝神思索片刻,便提笔蘸墨,开始勾勒起来。 她计划修建一座巨大的五层青砖建筑。 地基要往下深挖数米,修建两层地下酒窖。 地窖不需要过于复杂的结构,层高也不必太高,只要能稳妥地摆放下一人高的储酒大坛,确保阴凉、避光、恒温即可。 地面以上,则再起三层房屋。 至于这三层房屋的具体用途,她暂时还未完全想好,或许是用来做勾调车间、包装工坊,或是存放成品,但建筑高度必须足够,才能利用上层空间隔绝部分地温,更好地保证地下两层酒窖能维持在一个较低且稳定的温度。 即使暂时空置几层也无妨,她如今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了。 画好草图,标注好关键尺寸和要求,程妍唤来刘大勇,将图纸和计划详细交代给他:“大勇,你即刻去找郑大来,把这图纸和我的要求一字不差地告诉他。地窖的防水防潮务必做好,砖石结构要坚固。” “主子放心,小的定会原话带到。”刘大勇双手接过图纸,小心翼翼地卷好。 程妍点点头。 郑大来是郑叔的儿子,也是从一开始就跟着她修铺子,建工坊的老人了,做事勤恳,人也机灵,办事一向稳妥,如今施工队这一百多号人都服他管。 将工程交给他,程妍确实放心。 随后,她找到正在安排春耕人手的王叔。 王叔虽然年纪渐长,但精神矍铄,指挥若定,依稀可见当年在军中担任司务长的风采。 许多事情,程妍只需提个开头,他就能领会意图,并将后续安排得井井有条,省了她不少心力。 “王叔,等地面上那座五层的存酒楼修好,您就去联系相熟的窑口,多订制一批一人高的大型储酒坛。到时候,我们把现在库存的大茬酒全部移入地下一层,二茬酒放入地下二层。” “是,东家。”王叔点头应下,眼神里透着了然。 接着,程妍又如法炮制,将昨日在郑叔庄子上的流程重复了一遍。 她让青州等人将带来的几个箱子搬进来,打开后,里面是她从空间里精心挑选出的、后世改良过的高产芝麻种子,以及这个时代尚未出现、但她确信在异域存在的——花生种子。 王叔看到那一颗颗饱满粉嫩、裹着红色种衣的花生米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东家之前安排的一成地要种的作物,就是此物了。 他捡起几粒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浓厚的兴趣。 “王叔,这可是好东西,不仅能吃还能榨油,它榨出来的油可是很香的。” “东家,等春耕过去,我就安排人多建些榨油坊。” 果然和聪明人说话就是很舒服啊! 程妍也将郑叔去年收集、晾晒好的辣椒种子一并交给了王叔,嘱咐他找地种下,扩大辣椒的种植规模。 简单交代完种子的事情,程妍又去了一趟芝麻酱工坊。 工坊里香气四溢,炒熟的芝麻被石磨研磨成顺滑的酱体,或是经过压榨析出清亮的香油。 无论是香气浓郁的芝麻香油,还是口感醇厚的芝麻酱,对于这个油脂获取不易的时代来说,都是难得的珍品。 因此,即便放在东市那家定位高端的“零嘴铺子”里,价格不菲,也依然十分畅销。 毕竟,无论是用来蘸食、拌菜,还是简单用水调开当做蘸料,都十分好吃,还能补充日常饮食中缺乏的油脂。 一点点芝麻酱,就能调和出一大碗喷香的蘸料,确实不愁销路。 但程妍想起谢瞻在信中提到边关将士喜欢,便毫不犹豫地吩咐下去:“将芝麻工坊的规模,再扩大两倍。需要增添的人手、设备,尽快报上来,找青黛支银子。” “是,东家!”工坊管事连忙应下。 但是花的是谢瞻的分红,程妍美滋滋的想着。 随着春耕时节的全面到来,程妍名下的两个庄子都进入了最繁忙的阶段。 郑叔那边忙着试种新奇的高产作物和棉花,同时安排香肠工坊和猪肉铺工坊的扩建。 而王叔这边则要兼顾芝麻、花生、大麦、大豆、高粱的种植,还要维持几个工坊的运转,还要辅助郑大来建造新的存酒大楼。 所有人都忙得脚不沾地,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充满希望的干劲。 庄子上的一切步入正轨,程妍也开始着手为即将到来的江南之行做准备。 她正在房中整理物品清单,思索着要带哪些人手、准备哪些货物时,青玉面带喜色,快步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封盖着火漆的信函。 “主子,边关来信!是谢将军亲笔!” 程妍眼睛一亮,立刻放下手中的笔,迫不及待地从青玉手中接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