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集体婚礼
无上道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操回到邺城,真的休息了一段时间,随后,他开始修建铜雀台,他要记录下自己一生的经历。 铜雀台从设计到施工,他交代给了董昭,让他全权负责。 他自己则让荀攸陪着,巡视冀州。 他一路走走停停,就跟游玩一样。不时的还到农田里去跟老农说上几句话。 荀攸跟在曹操的后边,很少插言。 他感觉到曹操真的到了暮年。已没有从前的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荀攸也听说了,已经有人在劝谏皇上,晋曹丞相为魏公,但却受到了荀彧的阻拦。 荀攸很是为自己的这位叔叔担心。现在他们颖川大族,对曹操的事业起的作用,已经不是很大了。 他担心曹操会抛弃荀彧。但是,荀攸已经认了曹操为主公,便没有理由再全心全意的去帮荀彧。 他应该以曹操的利益为重。晋位魏公,对曹操来说,是很关键的。 这曹操就可以凌驾于其他诸侯之上。 毕竟皇上还在,皇上亲封的公爵,王韧和孙权侯爵,是不能比了。 出了邺城,曹操的心情似乎比原来好了许多。 以前他很少同部下有说有笑,这一次却变得和蔼可亲。他有时会到田间,对老农嘘寒问暖。 甚至有一位侍者在他面前打翻了盛水果的盘子。曹操竟然也没有怪罪他。 他们游玩了近一个月以后,回到了邺城。只是董昭送来了一封密信,彻底把曹操打回了原形。 曹操回到邺城之后,第一时间便把董昭喊来,询问他铜雀台建造的进展情况。 不料,董昭却先递给他了一封秘信。信是孙权写来的。 曹操接过来,打开一看,勃然大怒,他吼道:“王韧庶子,安敢如此欺我!。” 他一挥手,把桌子上的玉饰、古玩统统推到了地上,差点掀翻了桌子。 荀攸等人莫名其妙。 程昱上前说道:“丞相何故如此大怒当心伤了身体。诸事皆在掌握,不必如此啊!” 曹操吼道:“你们看看,你们看看,如此重要的事情,你们竟然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程玉赶忙,接过书信,仔细看了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他的冷汗唰的就出来了。而且在脸上汇成了小溪流。一直流到了地上。 荀攸和董昭在一旁看到程昱的样子,也非常震惊。 因为是给曹操的密信,董昭根本就不知道里面的内容。 只不过看到程昱的模样,他们都有点担心起来。 王韧在得知陈兰和梅城,顺利到达了桐柏山寨以后,也顾不上考虑应对孙权和曹操的报复,先下令嘉奖了王盖他们。 他封了王盖,一个杂号将军折,冲将军。 这让王盖一连升了5级,原来他只是一个特种兵的中队长。现在就成了少将级别的。 朱元也提成了校尉,他也算也升了三级。 王韧让王盖在桐柏山设立情报组织。并让他培养1000个情报人员,归属于陈虎指挥。 主要针对曹操的领地开展行动,刺探一切曹操阵营和皇帝的消息。 作为折冲将军,他的具体工作,是负责建立桐柏山寨。 把它建成一个兵营。就近招募士兵,并且训练他们。 王韧又封梅成做校尉,陈兰为都尉,作为王盖的手下,统领铜钱山的大军。 桐柏山的大军,定编为2万人马。 梅成、朱元各领六千,陈兰领三千,另外五千作为王盖的亲军。 虽然王韧收到了甘宁的书信,得知可能很快就会有麻烦。但他也没有打乱自己的计划。 他早就谋划了一场集体婚礼。就是把周不疑、史柱和赵云三人的婚礼,一起给办了。 他给他们安排在同一天结婚,而张辽和蒋琬也来凑热闹。 王韧也同意了。为此,蒋琬特地赶回了南郡。虽然他们娶妾,但是他们愿意大办,也不是不行。 而且这样做,更显示出了王韧对五溪蛮族的重视,使得五溪蛮族更加归心。 王韧的这一做法,大家都感到很惊奇,而且也很新鲜,所以围观的人很多。 他让人在州牧府前的广场上,搭起了一个很大的舞台,他亲自做司仪。 他制定出了一套流程,让大家按照流程走。同时让各方的长辈,都准备到台上来说几句话。 没有长辈的,他指定了一些年龄大的、德高望重的长者代替。 而王威被赵云拉了来做了家长。张辽请了贾诩。周不疑是刘先出面。 史柱还有一个老母亲在世,王韧老早就派人把她接了过来,并由王韧的母亲马氏陪着。 蒋琬的父母都还健在,他们也早已到了南郡。 大家非常开心,因为这一套程序,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而且过程显得很庄重又喜庆。 王韧没有去做搞笑的节目,特别是他让新人相对立誓。更符合国人坚贞不渝,白头到老的理念。 最后他准备了大红花轿,让每对新人都坐在轿子里面。 由八位士兵做轿夫,送回各自的家,去入洞房。 这里所有的亲戚都在广场上。一起吃喝庆祝。 晚上他带头去闹洞房。对于那些送礼的。他给每个人都分派了摊位,去送礼登记就行了。 所有的钱财,都会交到他们的手中。 这一做法。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逐渐在整个荆南盛行了起来。 除了之前定亲那一套流程以外,结婚的流程渐渐的都改成了王韧的这一做法。 王韧主持完这场婚礼,接下来刚要考虑怎么应对曹操和孙权,接下来可能的报复行动。 他却接到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的内容,并不是要他去许都面圣。 而是让他去邺城晋见曹公,听从曹公发落。 王韧有点纳闷。这曹操是什么时候晋位公爵了他还没听说过。 但从圣旨的措辞看,曹操对他还没有杀意。 圣旨肯定是从邺城发出来的。因为曹操手中有许多盖了玉玺的空白圣旨,内容由他随意填写。 王韧自己拿不定主意,便去咨询贾诩,去还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