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以太流
金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嗯”就在陈煜仔细剖析着那些让他感觉怀疑的事物时,一种特殊的能量体引起了他的关注。 这是一种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奇异能量,宛如流动的液态星辰,在空间的褶皱中若隐若现。 起初,陈煜并未过分关注,只将其视为这个异常规则环境下产生的、尚未被现有物理学框架解释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许是那“基底调谐”场产生的无害副产物,如同极光之于星球磁场。 然而当他现在仔细观察的时候,却发现这种能量体对探测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排异反应”,并非强硬地反弹,而是让探测束流如同陷入粘稠的泥潭,数据变得模糊、失真,难以捕捉其确切的特性和内部结构。 它不遵循任何陈煜所熟知的能量守恒或转化规律,时而凭空出现,时而又悄然消散,仿佛是来自另一个维度的访客。 这样的现象,在量子领域也并非完全没有先例——比如真空中时刻发生的虚粒子对的凭空产生与湮灭,就短暂地“违背”了能量守恒。 但那种情况发生在普朗克尺度,且持续时间极短,效应极其微弱,绝无可能如此稳定地在宏观尺度显现,并持续存在。 眼前这幽蓝色能量体的行为,更像是将那种量子涨落的极端情况放大并稳定了下来,仿佛有什么力量强行在现实结构上“凿”出了一个微型的、持续存在的真空漏洞,让来自更深层背景的能量或信息得以泄漏进来。 直觉告诉他,这是一种“正常世界”中从未见过的能量体,至少,以他现有的认知,是没有听说过这类能量体存在的。 “以太流”,这是陈煜脑中第一个浮现出的名字。 这是先前在阿风他们口中听来的词汇。 陈煜在扫描这个“世界”的时候,也顺带查阅了他们关于“以太流”的研究资料。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这个“世界”受制于科技水平,对 “以太流” 的研究还停留在非常原始和朴素的阶段,甚至混杂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哲学思辨,近乎玄学。 他们甚至认为那些能够扇动翅膀飞行的动物之所以能够飞起来,也是因为其“羽毛和翼膜结构能够与以太流产生共振,通过特定的频率振动产生升力”,这种在陈煜看来近乎荒诞的民间理论。 既然无法通过当地人了解到这种能量体的有效信息,陈煜只能自行研究了。 他先将中微子态意识流拆解成无数道超细探测束,像撒网般笼罩住一缕悬浮在半空的幽蓝色能量 —— 这一次,他没有急于捕捉数据,而是降低探测强度,以 “被动接收” 的方式记录能量体的自然波动。 陈煜将中微子态意识流压缩到极致,化作一道无形的 “探针”,小心翼翼地触探一缕游离的以太流 —— 就在接触的瞬间,他竟 “读” 到了以太流内部携带的微弱 “频率印记”,这印记与他此前探测到的 “基底调谐” 频率完全吻合,像是从同一源头流出的两道支流,一个宏大而稳定地覆盖全域,一个细微而灵动地四处游弋。 这个发现让陈煜心头一震,瞬间推翻了之前的所有轻视。这幽蓝色的“以太流”绝非无关紧要的副产物,它与那扭曲物理规则的“基底调谐”场存在着同源关系! 它很可能是维持那庞大场域能量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甚至是 “基底调谐” 场得以稳定存在的 “能量毛细血管”。 是这片区域能够出现不同于外界物理规则的 “底层支撑”—— 没有它持续不断的能量补给与规则校准,“基底调谐” 场早该在宇宙通用物理法则的 “反噬” 下分崩离析。 这个认知让他瞬间洞悉了此地异常得以稳定存在的核心机制! 那覆盖全域的“基底调谐”如同一个巨大的、逆天而行的规则引擎,强行扭曲着本地物理规则。但这个引擎的运行本身,就在持续不断地对抗着整个宇宙底层规律的巨大“弹性”,消耗着难以想象的能量,并承受着可怕的“结构应力”。 而“以太流”,正是这个系统为了维持自身稳定而产生的关键调节机制! 这个发现让陈煜震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股莫名的兴奋。 他意识到,若是自己能够搞清楚“以太流”这种能量体的 “生成逻辑”,通过自己体内庞大的能量将其模拟出这种“以太流”,自己岂不是能改变甚至是掌控局部物理规则 掌控物理规则……这是无数文明梦寐以求而不得的终极力量啊,是近乎于“神”的权能! 他若是能够成功,再结合他体内那无可匹敌的力量,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神! 念及至此,陈煜的心跳不禁加速了几分。 他深吸几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激动。 随即,陈煜将体内能量调动至中微子态意识流的核心,开始尝试模拟以太流的 “频率印记”。 以探测到的以太流核心频率为基准,用自身能量构建出一道纤细的 “能量模拟链”,尝试着复刻那些构成以太流的 “规则碎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