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烧鸡
言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晓岚把两人推出厨房,凌易堂没有出去,而是去了堂屋跟乔正祥唠嗑。 开玩笑现在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让未来的老丈人和丈母娘都站在自己这边,怎么能出去。 凌易堂和乔正祥在堂屋聊的很是投机,乔正祥对这个闺女的对象也很是满意,待到天黑凌易堂才离开。 乔玉叶刚要回屋就被陈晓岚叫住。 “易堂这孩子我看着真不错,等有时间带去给你姥,姥爷看看,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行我知道了,妈要是没什么事我先回屋了。” 说完就赶紧溜了,就怕母亲再说出什么惊人的言论,这才刚见面,母亲就有要见家长的架势,吓的乔玉叶现在就恨不得回省城去。 陈晓岚不知道闺女心里的想法,只想着闺女的亲事终于有了着落,高兴的拉着进屋的乔正祥又说了起来。 乔正祥看媳妇这么高兴也很开心,说话的语气也带着一丝调侃。 “行,这次你可满意了,我早就看出来你想撮合他们两个,这次终于如了你的心意了。” 陈晓岚听完笑着回道。 “看你这话说的,你就不满意凌易堂,就我一个人有这个想法” 陈晓岚直勾勾的看着丈夫。 乔玉叶是两人第一个孩子,别看是个女孩,乔正祥也宝贝的不行,只是父亲总归不像母亲一样,和女儿能说些贴己话,当时乔玉叶刚离婚的时候,乔正祥也为此担心的成宿成宿睡不着。 现在闺女有了好的归宿,乔正祥在媳妇面前也不隐瞒。 “你别说我也有过这个想法,没想到事还真成了,听意思这凌家条件不错,咱们给玉叶准备嫁妆也不能太寒酸了。” “这个我知道。” 陈晓岚点头,两人又说了几句,然后才躺下睡觉。 乔家一片平静,凌易堂回家兴奋的睡不着觉,看今天这样,自己的身份算是过了明路了。 只等自己找机会把乔玉叶介绍给自己这边的亲戚,想到心爱的姑娘现在是自己对象了,凌易堂就激动的睡不着。 好不容易睡着了,突然惊醒,看窗外的天色,发现天已经蒙蒙亮了,赶紧起床穿衣服,简单的洗漱一下之后,就急匆匆的出了门。 陈晓岚一开门,就看到两手拎着东西的凌易堂站在门口。 “陈姨!” “易堂你,你怎么这么早快进来!” 陈晓岚把凌易堂让进屋,乔正祥也刚起来,看到凌易堂也是一愣。 “陈姨,乔叔,我买了早饭。” 说着把手的东西递给陈晓岚,陈晓岚接过来一看,豆浆油条,麻花肉包子,份量都是足足的。 “你这孩子来就来,买这些干啥!” 嘴上是这么说着,脸上的笑容灿烂的像朵太阳花。 “我昨天说要包饺子,今早上特地去供销社买的肉。” 说着把另一只手里的肉提起来给陈晓岚看。 陈晓岚一听更满意凌易堂这个女婿了,招呼着凌易堂进了堂屋,有了凌易堂买的早饭,陈晓岚也没做饭,只是把厨房熬着的粥端了出来。 这时乔玉叶才从屋里出来,顶着一个鸡窝头揉着眼睛,看到凌易堂坐在堂屋里时,以为自己眼花了,使劲揉了揉眼睛。 陈晓岚看到闺女的傻样,都有些怀疑凌易堂是怎么看上自己闺女的,轻咳一声。 “玉叶,易堂一大早就买了早饭来,你快去洗洗脸收拾一下。” 乔玉叶瞪大眼睛看着凌易堂,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洗漱完赶快坐下吃饭。 中午乔家吃的是饺子,陈晓岚又是对凌易堂一顿的夸赞,凌易堂高兴的嘴角都要裂到耳朵根了。 乔玉叶在家里又住了一天就回了省城,这次陈晓岚给乔玉叶准备了不少好吃的,还叮嘱她要常回来。 凌易堂也去送了,看着乔玉叶的眼神里满是不舍,乔玉叶在心里不停的夸赞凌易堂演技好。 不等演员都可惜了,要是让她演,她可演不出来,乔玉叶朝着车下的两个人挥手,在两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车子缓缓开动…… 陈家。 李丹正在家里想着还要给陈春凤准备什么嫁妆的时候,门被人推开,于明阳走了进来。 “李姨!” “明阳回来了,快坐,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样次去羊城有什么收获” 于明阳也不外道的坐下,然后说起这次去羊城的经历。 “挺好的,我去那边发现了一个赚钱的买卖,想和您商量一下。” 李丹顿时来了兴趣。 “什么买卖,快说说。” “您先尝尝这个” 于明阳把自己手里的东西放在李丹面前。 “这是烧鸡” 李丹看着面前的东西问道。 “对,这是我们在南边发现的一种特色烧鸡,味道特别好,我记得您说过您在村里养了不少的鸡鸭,我想着不如把鸡做成烧鸡卖出去,比您把鸡卖给收购站划算多了。” 李丹吃了口,味道确实不错,想了一下道。 “你这个想法不错,就是这制作方法……” “李姨这个不用担心,我已经把方法搞到手了,这就是我做的,而且我算过了,现在的鸡一只小公鸡差不多需要三块二,在加上人工,调料,加在一起差不多就是四块四五的样子,卖六块钱,一只就能赚一块五。” 李丹一听点头。 “到时候你可以把烧鸡拿到火车站去卖,那里人流量大,买的人一定不少。” “我也是这么想的。” “那行,这鸡我就按照收购站的价格给你,你要多少,我明天给你送。” “那就太谢谢李姨了。” 于明阳离开,回到家于母正在家里收拾东西,见儿子回来了开口。 “怎么样,你李姨咋说” “我李姨说这事行,能干,说鸡就按照给收购站的价格给我,还让我去火车站汽车站这样人流量大的地方去买,说保准好卖。” 于母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儿子出去一趟回来就要做什么烧鸡,她家往上数好几代都种地的,不知道这买卖行不行,心里没底。 在于母心里,这鸡只有过年才舍得吃,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鸡也不是普通家庭说买就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