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苍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香港,中环。隆泰证券的客户室内,冷气开得很足,与窗外闷热的雨季形成鲜明对比。萧亚轩,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香奈儿风格套装,小腹的隆起被巧妙的设计所遮掩,更添几分成熟风韵。她坐在舒适的皮质沙发上,面前的红木茶几上摊开着几份最新的财经报纸和报表。坐在她对面的,是西装革履、神情专注的客户经理陈先生。 谢亦菲坐在稍远一些的位置,穿着一件料子柔软、款式保守的连衣裙,她的孕相尚不明显,但眉宇间少了几分在北大荒时的天真烂漫,多了几分沉静与观察。她手里也拿着一份报表,眼神却略带迷茫,那些跳跃的数字和陌生的术语对她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萧女士,谢小姐,”陈经理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专业而不失恭敬,“近期市场波动确实加剧。北面边境的冲突、越南战事的胶着,以及欧美那边传来的‘滞胀’忧虑,都让航运和贸易相关股份的走势比较反复。”他指着曲线图上起伏的线条,“环球航运和东方海外近期都有不小回调。不过,长远来看,香港作为自由港的地位无可替代,只要世界贸易的轮子还在转,航运业的根基就在。” 他的分析冷静而客观,体现了此时香港金融业开始出现的专业主义苗头。信息来源也不再局限于口耳相传,而是依托于《信报财经新闻》、《经济导报》这类新兴财经报刊的深度报道和数据。 萧亚轩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另一份关于地产股的分析报告上。“那么,地产方面呢”她的手指轻轻点着报告上“九龙仓”的名字。这个英资老牌企业,如今正悄然成为一些锐意进取的华资财团觊觎的目标,象征着香港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华资的崛起。 陈经理精神一振:“地产股则是另一番景象。萧女士眼光独到。本地人口持续增加,经济活跃,对住宅和商业楼宇的需求非常旺盛。加上政府土地供应政策……像九龙仓这样拥有大量珍贵土地储备的公司,长期价值备受看好。只是目前价位……”他顿了顿,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需要耐心和魄力。” “我明白。”萧亚轩的声音平稳,“市场恐慌时,往往是机会。陈先生,按照我们既定的策略,在目前价位,继续分批吸纳我看好的那几只航运股,还有九龙仓。” 她的策略清晰而坚定:低位吸纳,长期持有。这不单单是为了短期套利,更是为了在未来的香港,为她们,也为那个远在烽火前线的人,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好的,萧女士,我会严格执行。”陈经理记录下来。 离开证券行,回到半山区宁静的书房。窗外雨声淅沥,室内却是一片知识的战场。 萧亚轩将几份核心文件铺在书桌上,转向一直安静跟随的谢亦菲。“亦菲,过来。”她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教导意味。 谢亦菲走近,目光落在那些复杂的报表上,依旧有些困惑。 “我知道这些对你来说很陌生,”萧亚轩放缓了语气,但眼神认真,“但我们必须学。以后,这不只是我的事,也是你的事,是我们这个家的事。”她特意强调了“家”字,将两人的命运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她拿起一支笔,在纸上写下“九龙仓”三个字,开始耐心解释:“你看,买股票,就是成为这家公司的股东。公司赚钱了,可能会分一部分利润给股东,这就是‘股息’。”她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 接着,她又解释“市盈率”:“这个数字,简单说,可以帮你判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是贵还是便宜……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 谢亦菲听得非常专注,时而蹙眉,时而恍然。她不再是那个只需要操心仓库记录的北大荒姑娘,生存的压力迫使她必须快速蜕变,适应这个充满数字博弈的新世界。她拿起另一份报表,尝试着根据萧亚轩刚才的讲解,去理解那些曲线和数字背后的含义。 “亚轩姐,”她抬起头,眼中虽然还有不确定,却多了一丝跃跃欲试的亮光,“所以,我们低价买入,是相信香港会越来越好,这些公司也会越来越值钱,对吗” 萧亚轩看着她眼中那抹初生的、对财富逻辑的理解光芒,欣慰地点了点头。“没错。投资,投的是未来。尤其是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更要看到希望。”她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就像我们相信,无论现在多么艰难,未来总有团聚的一天。” 这句话,像一道暖流,冲散了数字的冰冷。谢亦菲用力点了点头,再次低下头去研究那些报表时,神情更加认真。 萧亚轩看着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初到香港时的影子,在孤独和恐惧中强迫自己学习、适应、强大。只是,谢亦菲的蜕变,更迅速,也更决绝,因为支撑她的,不仅有新生命的重量,还有跨越烽火连天的牵挂。 窗外,香港的雨季依旧缠绵。书房内,两个女人,一个愈发沉稳干练,如同经历风浪后姿态更显雍容的牡丹;一个正破茧成蝶,从懵懂走向清醒,如同被疾风骤雨催开的玉兰。她们在时代的浪潮与个人的悲剧中,被迫锤炼着新的生存技能,用冷静的眼光审视着资本的流动,只为在那不确定的未来,为自己,为孩子,也为远方的他,构筑一个尽可能安全的港湾。投资的,不仅仅是股票,更是她们风雨飘摇的命运。 意识沉入的刹那,外界的喧嚣与压力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抹去。 硝烟弥漫的前线,子弹呼啸,鲜血浸染冻土;浮华喧嚣的香港,霓虹闪烁,资本无声博弈……所有这些属于现实世界的沉重与扭曲,在踏入系统空间的瞬间,都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 这片【桃源仙境】的空间,成了横亘在血火战场与浮华都市之间,一个绝对宁静、绝对安全的孤岛,一个扭曲现实里唯一的“乌托邦”净土。 谢亦菲和萧亚轩的身影几乎同时出现在灵韵山丘的缓坡上。没有约定,却默契地走向那片长势喜人、散发着淡淡灵韵的浆果丛旁。松软湿润的草地是最好的坐垫,她们并肩坐下,谁也没有先开口,只是静静地呼吸着这纯净无比的空气,任由空间那奇异的安宁力量抚平紧绷的神经。 谢亦菲的手不自觉地轻轻覆上小腹,那里依旧平坦,但一种微妙的、与新生命连接的感知,在空间的滋养下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她摘下一颗饱满欲滴、泛着淡紫色光晕的灵韵浆果,却没有立刻放入口中,只是无意识地用指尖摩挲着。 “亚轩姐,”她终于轻声开口,声音在山坡的微风中显得有些飘忽,“你说……他(她)会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萧亚轩侧过头,看着谢亦菲在空间柔和光线下显得格外莹润安静的侧脸,也下意识地抚上自己已明显隆起的小腹。她的孕期比谢亦菲早了近两个月,感受更为真切,那小小的生命偶尔的胎动,是这绝望困境中最真实的希望。 “谁知道呢”萧亚轩的声音带着一丝温柔的笑意,也摘下一颗浆果,放入口中,清甜的汁液带着微弱的暖流滑入喉间,滋养着身体,“如果是男孩……”她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空间的壁垒,看到了遥远北方那片被炮火耕耘的土地,语气不由得低沉了几分,“我只希望,他将来不必经历他父亲经历过的这些……不必在枪林弹雨里挣扎,不必背负那么多沉重的信念与牺牲。” 这话语轻飘飘的,却蕴含着这个时代最深沉、最普遍的悲剧色彩——对和平最朴素的渴望,竟成了一种近乎奢侈的祈愿。 谢亦菲的眼神黯淡了一下,父亲牺牲时胸前洇开的血花,廖奎离去时坚毅却沉重的背影,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她用力抿了抿唇,将那股酸涩压下。 “如果是女孩呢”她追问,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期盼。 “女孩啊……”萧亚轩的眸光柔和下来,仿佛看到了某种更美好的愿景,“我希望她可以自由一些,快乐一些。不必像我们这一代人,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身不由己。她可以去读书,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去选择自己真正想走的路……哪怕只是安稳平淡地过一生,也是好的。” 这简单的愿望,在此刻的外界,却显得如此遥远。它折射出的,是她们这一代人在颠沛流离与巨大压力下,对下一代最深刻的祝福与对和平安宁最强烈的渴望。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怀孕的感受上。谢亦菲说起近日偶尔的恶心和莫名的疲惫,带着初为人母的茫然与细微的惶恐。萧亚轩则以过来人的身份,温和地分享着经验,告诉她哪些是正常反应,需要注意什么。 “我怀着你的时候,”萧亚轩的目光变得悠远,陷入了回忆,“反应可比你现在大得多。那时候条件艰苦,物资匮乏,想吃口酸的都难。你父亲……他那时候还是个愣头青似的排长,为了给我找几个野山楂,偷偷跑出营地几十里,差点被当成逃兵处分……” 她讲述起那段早已被岁月尘封的往事,语气里带着怀念,也有一丝历经沧桑后的淡然。那是属于“萧雅姿”和“谢广安”的过去,是谢亦菲(谢薇)未曾参与的父母青春。 谢亦菲静静地听着,这是她第一次从母亲的角度,去了解那段她只在父亲只言片语中听闻过的岁月。她仿佛能看到年轻时的母亲,在艰苦环境中孕育她时的辛苦,也能感受到父亲那笨拙却真挚的关爱。这些陌生的细节,一点点填补着她心中关于“父母”形象的空白,也让她对自己腹中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有了更奇妙的连接感。 她们沿着溪流缓缓漫步,清澈的溪水倒映着她们的身影,一个风韵渐显,一个清丽初绽,却都因孕育着新生命而笼罩着一层柔和的光晕。空间的灵韵气息无声无息地滋养着她们的身体,也缓和着她们紧绷的精神。 共同的孕育经历,在这片超越现实的净土里,悄然弥合着因特殊关系而产生的尴尬裂痕。“萧亚轩”与“谢薇”之间那复杂难言的伦理困境,在“母亲”这个共同身份面前,似乎被暂时搁置了。她们谈论着身体的变化,分享着初感胎动的惊喜,担忧着未来的养育……这些最原始、最纯粹的母性话题,将她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此刻,她们更像是两个在暴风雨中偶然相遇、相互依偎的同伴,共同守护着腹中象征着未来的微弱火种。女儿与母亲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被超越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基于共同命运、共同期盼的更深刻、更牢固的情感联结。 “有时候觉得真像一场梦,”谢亦菲在溪边一块光滑的石头上坐下,将手浸入微凉的溪水中,感受着那流动的生命力,“外面天翻地覆,这里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萧亚轩站在她身旁,望着溪流对岸那片繁茂的花丛,轻声道:“是啊,像梦。但孩子是真的,我们的牵挂也是真的。”她回头,看向谢亦菲,眼神坚定而温暖,“正因为外面如此,我们才更要在这里积蓄力量,为了他们,也为了我们自己。” 谢亦菲抬起头,迎上母亲的目光。在那双熟悉的眼眸中,她看到了理解、支撑,以及一种历经劫波却不曾熄灭的韧性。她心中的迷茫与悲戚,似乎被这目光和周围宁静的环境一点点融化。 她将那颗一直捏在手里的灵韵浆果轻轻放入口中,甘甜的滋味在舌尖绽放,一股温和的暖流随之蔓延向四肢百骸,也悄然抚慰着那颗饱经忧患的心。 在这片心灵的慰藉之所,她们无需伪装,无需坚强,可以短暂地放下外界的重担,只是作为两个母亲,分享着新生命带来的微妙喜悦与对未来的茫然期盼。空间永恒的春日见证了她们的脆弱与坚强,她们的蜕变与联结。 这片刻的安宁,成了支撑她们继续面对外面那个疯狂世界的最重要力量。她们知道,当意识回归现实,等待她们的依旧是未知的挑战与漫长的等待,但至少,在这里,她们找到了喘息之地,也重新校准了前行的勇气——为了孩子,为了彼此,也为了那个在烽火中前行、约定终将归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