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再租门面,租下老院子!(上)
鸡蛋不炒番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兄弟,你这租门面也太快了吧不考虑几天” 眼前,看得许福山半天才缓过神来向林志强问道。 “考虑几天福山老哥,我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看准了位置,只要合适就可以拿下来!” 林志强笑了笑,对许福山解释说道。 “对了,李哥,别的地方还有门面没有” 林志强又朝李旭成问道。 一个门面肯定是不够的,既然打算在益城市落脚跟,眼下肯定还得加几个门店才行。 “还要租我说林兄弟,你这个买卖干的应该不小吧 贺山区那边要不要去看看 那边还有个咱们安县的老乡跟我说了,他在那边卖茶叶。 因为福山哥这里离我最近,所以我就带你先来了这里!你要想去看,明天我带你过去!” 从门面这边过去贺山区,如果走路的话差不多要一个小时,就算是租三轮车也得要二十多分钟。 根据这个距离,林志强心里大概估算了一下是满足开分店的条件。 因为每个卤味店覆盖的范围,也就是方圆三到五公里。 现在交通没有后世便利,所以如果距离太远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只要超过这个距离,就可以增加卤味分店。 “嘿嘿,别等明天了,李哥,时间还早着呢!就现在去吧! 福山老哥,吃饭的事等会回去跟嫂子说,你叫她带着兔子去李哥那里,晚上我请客,请各位安县老乡兄长们吃饭!” 林志强跟许福山说着晚上吃饭的事情,这会还早,现在还不到三点。 就算去一趟贺山区,顺利的话回来最多不会超过六点。 就在这时候,恰好一辆三轮车从不远处的岔路口往这边穿梭过来,林志强站出马路招手直接拦了下来。 林志强拉着李旭成就上了车,留下许福山一个人摇了摇头。 这小老弟还真有些意思,第一次见面就请客吃饭! 他可完全没有想过,自己还得搭两只野兔进去。 这边许福山回去跟媳妇交代去了,而林志强跟李旭成风风火火往贺山区的方向赶。 益城市城区面积并不是很大,贺山区只有一半是市区,还有一部分是郊区。 李旭成说的位置在紫阳路,是挨着三一九国道边上的一条街道,也算是老城区范围。 这时候益城市的经济也才开始发展,城区面积比较分散。 紫阳路这边的人流量不如桃花路那边,不过位置还算不错。 这边开茶叶店的安县老乡比较年轻,大概也就三十挂零的样子,叫徐群华。 徐群华的姐夫,就是在区政府当职,具体是什么部门,什么级别,他没说,林志强也不清楚。 “李哥,原本我以为我干个体的年龄算最早的了,没想到志强老弟比我还早了好几年!” 一见面,徐群华也是觉得挺震撼。 十八岁还没满的林志强,年纪轻轻就出来干个体,这让他怎么能不吃惊! “群华哥,我要不是逼得没办法,谁愿意出来呢我家里姊妹老弟多,父母地里刨食,哪里养得起这么多孩子。所以我要不出来弄钱,一家子就得喝西北风!” 林志强打了个哈哈,对徐群华说道。 “这倒也是,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社会在发展,咱们要是不动脑子挣钱,这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志强,门面就对面那个地方!左手边第三空,你看那位置怎么样” 来之前的路上,徐群华就说了,这边的人流量不如桃花路那边,因为那边挨着汽车站。 而贺山区这边人流量少些,但是也比较稳定,最好的优势就是,从这里抄进去,有个菜市场,虽然不大,但是上午的人流量也不算小。 而且房租,在徐群华看来也算比较有性价比的了因为只要三百一年。 不过这边的门面只有底下一空,楼上没有住的房间。 这样一来林志强就有些犹豫了,因为如果这个门面租下来,就意味着还得找个加工的场地才行。 这边住不了人,所以这些最主要的问题得解决,最好连着还得找个场地。 “地方位置是不错,不过群华哥,这边还能找到住的地方么不需要门面,一个大点的院子就行!我用来住员工和加工!” 林志强没有急着去看铺子,这个地段肯定没问题,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院子不好租。 “院子!院子好说,我姐夫在杉林路有个老院子,前两年老人家过世了就没住人!你要不嫌弃,一会去看看,你要觉得行回头我给你问问我姐!” 老院子是徐群华姐夫家的老房子,父母在的时候养老住的,现在他姐夫单位有分的家属院,老房子自然也就没住了。 “行呐!那就多谢群华大哥了!” 说话间林志强走过了马路,来到空门面这边。 联系到房东后,林志强最终以三千两百八十块钱谈成了合同。 最后一动就是租房子的事了,这个事最简单,徐群华骑着自行车去了一趟街道办,他亲姐徐晓红在街道办某办公室的副主任。 林志强这会儿也能想得通,为什么他那些茶叶一点也不愁卖。 大概在徐群华店里等了半个小时,徐群华风驰电掣的回来了。 进门的时候手上多了把钥匙,朝林志强两人道:“志强,走,先领你们去看看!” 没有多耽误时间,林志强和李旭成两人跟着徐群华往杉林路的方向走去。 杉林路147号,这是一座老式院子,估计在建国前就已经建好了。 整个院子占地面积大概也就是五百多平方的样子,住房的面积有大约两百平方,是用老式青砖,长瓦,砌起来的。前面有个将近三百平方的前院,左手边有几绺小菜地,右手边有个三四十平方的鱼池,不过现在已经干涸了,想必是有些日子没人打理了。 在城市里面,这个年代的房子都是这样,但凡是年代久一些的,都只有一层。 到九十年代末,益城市迎来第一次大的发展,像这样的房子基本上都成了城中的拆迁户。 而且在林志强的印象中,这一片区域,应该是益城市最早拆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