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故人新交
长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呀,她倒是得了清闲。” “可不是嘛……” 沈眉庄笑意盈盈,玉图墨绘绫一直装重病不见人,云家时不时便要叫大夫进府,叫来叫去也就是那几个。 当初真正接触过玉图墨绘绫的,实则也就这几个早被玉图墨翰烈买通的大夫。 其余人不过喊来做戏,只是远远瞧见玉图墨绘绫“面色惨白,昏迷不醒”。 如此一来,云家顺理成章闭门谢客。 除了沈眉庄和安陵容,玉图墨绘绫也未见过旁人。 这消息传得开,玉图墨绘绫为了求子,竟险要搭上一条命,隐成京中贵女们的笑柄。 为着这事,夏冬春前日还在宴席上差点和人打起来,好在安陵容在一旁劝和。 对方也不是什么傲气的,心有顾忌,这才不了了之。 “眉姐姐,这些日子,要劳你去帮我多提点提点冬春。 不瞒你和陵容,我估摸着她日后也是要进宫的。” “啊她那性子,若进了宫,可怎么是好啊” 沈眉庄忧心忡忡。 “所以要眉姐姐多去提点她。 眉姐姐知书达理,旁的人去我不放心。” 甄嬛将夏冬春托付给沈眉庄,却也暗示沈眉庄,各花自有各花香。 陵容小家碧玉,眉庄端庄秀雅,至于夏冬春,热烈明媚也是极好的。 只要教她万事周全有分寸便可,若太过循规蹈矩,反倒失了妙处。 眉庄应下,脑中已在思索该如何教这位莽撞的学生。 屋外,流朱叩门说道, “福晋,夫人遣人来唤,说该去用膳了。” 沈眉庄失笑, “听惯她们唤你小姐,忽然换成福晋,我竟还不习惯呢!” “眉姐姐又打趣我了!” 三人有说有笑,去向前厅。 甄远道与允礼已在厅中等候。 允礼刻意放低身份,一家人用膳倒没想象中那般紧张拘谨。 只是用过膳后,又到分离之时。 允礼宽慰云辛萝,说可时常去探望甄嬛,他是真心的,可云辛萝却不敢惹诸多麻烦。 囫囵应下,便也未提起。 回宫的轿辇上,甄嬛虽有些伤怀,可她知晓再过不久,允礼便可出宫开府。 届时身在宫外,常回家探望不是难事。 他们二人回到宫中,听闻孟静娴与他们先后脚离宫,先他们一步归来。 甄嬛推了推允礼, “去看看她吧。昨日我去看她,她身子好了不少,已可下床了。” 允礼微微笑,朝孟静娴的院中走去。 孟静娴很安分,从不麻烦甄嬛,也将她院中的人看管得极好。 甄嬛也警醒着伺候的人,若是谁敢对侧福晋不敬,她做主直接发落了。 允礼过来时,孟静娴正在看书。 “十七爷安好。” 孟静娴朝允礼行过礼,又起身去倒茶。 “这是父亲今日给妾身的白芽,说听闻十七爷好茶,特让妾身带回来。 十七爷尝尝,可还能入口” 允礼接过茶盏,柔声问道, “瞧着你面色好了些,可是药膳有些用若小厨房的吃腻了,便叫御膳房送来。” 孟静娴端坐在允礼对面,浅笑嫣然, “身上好多了,也有些力气。 今日归家探望,父亲说妾身在十七爷这里,倒比在京中养的还好。 福晋送来好些药材,药膳如今天天吃着的,妾身不腻。” “嗯。” 允礼低头品茶,汤色杏黄,清香爽口, “好茶!” 孟静娴欢喜不已, “若十七爷喜欢,便常来妾身这品茶。” 允礼微怔, “你不宜饮茶,我总不好常来搅扰。” 孟静娴一颗心又缓缓沉下去, “十七爷说的哪里话……都是一家人,有何搅扰的……” 允礼在她这稍坐,便又去了甄嬛处。 允礼走后,苏嬷嬷收拾茶盏说道, “侧福晋真是受委屈了,今日归家也不与老爷说实话。 明明是十七爷从未留宿,侧福晋偏说……是您身子不好,不能伺候。” 允礼来看她,孟静娴终究还是欢喜的,笑着对苏嬷嬷说道, “嬷嬷莫要再说了,快些收拾吧。” 苏嬷嬷长叹一声,不再言语。 甄嬛回院中换过衣裙,便要去陪伴舒妃,允礼拉着她描眉梳妆,温存好一会儿,才放她离去。 来到舒妃这,舒妃随口问了问归宁之事。 对甄嬛这个儿媳,她如今是极满意的。 就从她对孟静娴的态度上来看,她是个大方贤淑的,与允礼也是夫妻恩爱,琴瑟和鸣。 “你所说的那个宫女,我已叫人打听到了。” 舒妃说起正事,甄嬛目露期待。 “是有个宫女叫崔槿汐,曾在宁慤妃身边伺候过,宁慤妃出宫后,她便一直留在宫中。 不知可是你要找的人” 甄嬛心中激动, “儿媳只是先前听芳蓉嬷嬷无意中说过一句,说崔槿汐在宫中多年,进度有度。 芳蓉嬷嬷如今在儿媳义妹身边教导,总不好再要了来。 可儿媳身边的浣碧流朱,又从未接触过宫中之事,儿媳便想着不如寻这个崔槿汐。 瞧能不能叫她跟在儿媳身边,时刻提点着儿媳。” 舒妃不疑有他,甄嬛先前从未进过宫,崔槿汐在宫册记录上,也从未出过宫,二人不可能有何交集。 “既是能让芳蓉记在心里的,应当是个妥帖的。 不过一个宫女,我便能做主拨给你。” 舒妃慈爱地笑说道, “明日我便让她到你那儿去。” 甄嬛行礼拜谢, “儿媳谢过舒妃娘娘。” 一路回去,甄嬛还是激动不已。 上一世,深宫之中,槿汐一直陪在她身边,甄嬛重活一世,除了亲人爱人,最挂念的便是她。 这一世甄嬛不进宫,不知她会流落何处,这才想出这个法子,将她要来自个儿身边。 第二日,想着槿汐要来,甄嬛命浣碧将允礼送来的贡橘摆出来。 从前槿汐最爱吃。 从清晨一直等到正午,皇子所的宫婢引着一人进来,那人发髻服帖,一丝不乱,左手挎着一个包袱。 甄嬛起身,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奴婢崔槿汐,见过……十七福晋,十七福晋金安。” 甄嬛摆摆手,屋中众人退下。 崔槿汐抬头,与甄嬛对视,含泪唤道, “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