囹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马庸带来的关于茂山深处可能存在茂儿爷踪迹的线索,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头,在李致贤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尽管疑虑未消,风险难测,但他仍果断派出了精干人手秘密前往探查。然而,就在他焦急等待茂山消息的同时,另一条更为紧迫、可能牵扯更巨的线索,也到了必须追查的关键时刻——第二鸿那枚刻着“受命于天”的龙凤玉佩。 张世荣宴席上那看似无意、实则刻意的提及,如同鬼魅般萦绕在李致贤心头。这枚玉佩,绝不仅仅是第二鸿口中的“传家宝”,其背后隐藏的秘密,恐怕足以震动朝野,甚至可能触及皇室逆鳞。若不能尽快查明其真正来历与含义,他就像怀揣着一枚随时可能引爆的霹雳火,不仅查案束手束脚,自身也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官面上的卷宗对此物的记载语焉不详,仅以“传家古玉”一笔带过。要想深挖,必须动用非常手段,查阅那些寻常官员难以接触的、尘封于深宫禁苑之中的档案记录。 这一日,天空依旧阴沉,细雨初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甜气息。李致贤换上了一身庄重的常服,手持中枢令的鱼符,来到了位于皇城西南隅的宫廷档案库。这里远离宫阙中心的喧嚣,高大的宫墙投下大片阴影,显得格外寂静肃穆。斑驳的朱红大门紧闭着,门前石阶缝隙里长满了青苔,只有两个年老体衰、眼神浑浊的太监抱着拂尘,倚在门边打盹,仿佛时光在此已然凝固。 李致贤表明身份和来意,言明需查阅前朝及本朝关于宫廷器皿、赏赐规制,尤其是涉及龙凤纹饰玉佩的相关记载,以协助查办钦案。守门的老太监慢腾腾地验看了鱼符,又进去通报了许久,才出来一个穿着深青色宦官服色、面色苍白、身形瘦削的中年典簿。 “李大人,”典簿的声音尖细而平淡,带着一种长期与故纸堆打交道形成的刻板,“档案重地,规矩森严。您要查的内容,年代久远,卷帙浩繁,不知具体想从何查起”他眼神扫过李致贤,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疏离。 李致贤知道,这些看守档案库的内侍,看似地位不高,实则往往知晓许多宫廷秘辛,且因其岗位特殊,自成体系,对外官有着本能的警惕。他态度谦和地拱手道:“有劳典簿。下官亦知此事不易,只想先从关于玉佩形制、纹饰,尤其是带有‘受命于天’或类似铭文的宫廷玉器记录查起,不知典簿可否行个方便,指点一二” 那典簿闻言,眼皮微微抬了一下,深深看了李致贤一眼,缓缓道:“李大人要查的这东西…可不寻常呐。这类记载,多在内务府广储司的旧档里,还有些可能混杂在敬事房的赏赐记录,甚至…礼部的仪制旧典中也可能有零星提及。年代跨度大,存放分散,查找起来,怕是耗时费力。”他话语间透着一股为难,但李致贤却敏锐地捕捉到,当提到“受命于天”铭文时,对方那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眼神闪烁。 “下官明白其中艰难,”李致贤从袖中滑出一小锭早已备好的、成色极佳的银锞子,不着痕迹地塞到典簿手中,“此案关乎朝廷体面,还望典簿多多费心,行个方便。若能有所发现,下官感激不尽。” 那典簿指尖触到银子,面色不变,手腕一翻,银子便消失在宽大的袖口中。他干咳一声,语气略微缓和:“既然李大人是为公事,那…请随咱家来吧。不过有言在先,库内档案,皆乃皇家机密,大人查阅时,需得小心谨慎,不可损毁,不可抄录,更不可将内容外泄。” “这是自然,下官谨记。”李致贤连忙应道。 跟着典簿走进档案库沉重的大门,一股混合着陈年灰尘、霉味和墨香的特殊气味扑面而来。库内光线昏暗,只有高墙上方几扇狭小的气窗透进微弱的天光。眼前是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榆木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上面堆满了各种大小、颜色、材质的卷宗、册页、盒子,许多都积着厚厚的灰尘,挂着蛛网。空气凝滞而阴冷,仿佛将数百年的时光都冻结在了这里。 典簿提着的一盏昏暗的羊角灯,成为这无边黑暗与沉寂中唯一的光源和活气。他带着李致贤在书架间狭窄的通道里七拐八绕,脚步落在积尘的地面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广储司的旧档,主要在这边,”典簿指着一片区域,“多是记录宫廷用度、器物制作、库藏清单。敬事房的赏赐记录在那边角落,更杂一些。礼部的仪制典章,在库房最深处,轻易不动。”他语速不快,仿佛每个字都带着历史的重量。 李致贤谢过典簿,便开始投入这场大海捞针般的搜寻。他先从那典簿暗示可能最有关系的广储司旧档查起。翻开那些脆黄、散发着霉味的册页,上面是用工整小楷记录的流水账:某年某月某日,制玉佩若干,用料几何,工匠某某…信息琐碎而庞杂。他必须逐页仔细浏览,不放过任何可能与龙凤玉佩相关的描述。 时间在寂静中悄然流逝。库房内不分昼夜,只有那盏羊角灯的光晕,映照着他专注而疲惫的面容。灰尘沾上了他的袍袖,霉味刺激着他的鼻腔,但他浑然不觉。他一心只想从那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找到那把能解开谜团的钥匙。 然而,广储司的记录虽多,却大多是日常用品的记载,并未发现特别提及“受命于天”铭文或形制非凡的龙凤玉佩。他又转向敬事房的赏赐记录。这里更杂乱无章,赏赐对象从王公大臣到后宫妃嫔、有功太监,赏赐物品五花八门。他重点查阅那些赏赐给重量级人物或涉及重要事件的记录,尤其是可能赏赐玉器的部分。 一连两日,李致贤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处理紧急公务,几乎都泡在这阴冷昏暗的档案库里。腰酸背痛,眼睛布满血丝,但收获却微乎其微。那枚玉佩,仿佛真的只是一个民间传说,在宫廷正式的记录中无迹可寻。 难道第二鸿在说谎或是这玉佩的来历,隐秘到根本未曾录入这些明面的档案 就在他几乎要感到绝望,准备冒险向典簿打听更隐秘的、或许未被记录的宫廷传闻时,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库房最深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堆放着一些格外古老、甚至有些残破的卷宗,标签上模糊写着“前朝遗档杂项”等字样。 前朝李致贤心中一动。第二鸿的玉佩样式古朴,莫非并非本朝之物,而是前朝遗珍他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立刻走向那个角落。 这里的卷宗保存状况更差,许多纸张一碰即碎。他小心翼翼地翻检着,大多是些前朝宫廷的琐碎记录,无关紧要。就在他快要放弃时,一个用油布包裹、看起来比旁边卷宗保存稍好的长条盒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卷用丝线系着的、质地特殊的绢本奏疏。 展开奏疏,开篇是前朝某位礼部官员关于整饬宫廷礼制、规范皇子公主诞生及册封典礼所用器物的冗长陈述。李致贤耐着性子往下看,当目光扫过中间部分时,他的呼吸骤然停滞! 只见绢本上清晰地写着: “…又查,国朝定制,皇嫡子诞生满周岁,当由内府督造‘龙凤呈祥玉佩’一对,玉取和田极品羊脂白,镂空雕琢龙蟠凤栖之象,龙首昂扬,凤尾逶迤,环抱日精月华(注:或为天然玉髓珠子)。其背面,当以古篆錾刻‘受命于天’四字,以为嫡系血脉信物,象征承天之祚,泽被苍生。此玉佩非赏玩之物,乃宗庙重器,须妥善保管,代代相传,以正国本…” “受命于天”! “嫡系血脉信物”! “宗庙重器”!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敲击在李致贤的心上!他拿着绢本的手,因为激动和震惊而微微颤抖。 第二鸿没有说谎!这枚玉佩真的存在,而且其来历,竟是如此骇人听闻!它是前朝定制、用于册封皇嫡子的信物,象征着储君的身份,是关乎国本的重器! 这样的东西,怎么会流落到第二鸿一个商贾手中还成了他口中的“传家宝”是前朝覆灭时流失的还是…通过某种极其隐秘、甚至大逆不道的方式得来的 李致贤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这已远远超出了一桩盗窃案的范畴。茂儿爷盗走此物,是偶然,还是他根本就知道这玉佩的真正价值与含义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继续往下看,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这玉佩下落的线索,但奏疏后面内容又转向了其他礼制问题,再无提及。 他小心翼翼地将绢本恢复原状,放回盒子,包好油布。心脏在胸腔里狂跳,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意识到,自己触碰到了一个可能引火烧身的天大秘密。这枚玉佩的重见天日,不仅关系到第二家的灭门之祸,更可能牵扯到前朝遗宝、本朝正统等一系列极其敏感的政治问题。 张世荣的警告言犹在耳。他现在终于明白,那不仅仅是官场倾轧的暗示,更是对触碰禁忌的严重警告! 怎么办是立刻将此事密奏皇帝但证据仅此一份前朝奏疏,第二鸿是否会承认是否会反咬一口张世荣又会作何反应 还是…暂时压下,继续暗中调查,等待茂山那边的消息,看看茂儿爷与此事究竟有何关联 李致贤站在档案库沉沉的黑暗中,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与沉重。那盏羊角灯的光芒,在这无边的故纸堆里,显得如此微弱。 他怀揣着这个足以震惊朝野的秘密,如同怀抱着一个随时会炸开的火药桶,一步步走出了档案库沉重的大门。 外面,天色依旧阴沉。而他的心中,已是风雨欲来。 悬念,如同这档案库中弥漫的尘埃,厚重得令人窒息。下一步,他该如何落子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超级天赋

超级天赋

不是浮云
法罗大世界位面无数,神明并立,得到神明认可,与神明契约,能获得神明特有的天赋能力。从虚拟灵魂网络世界穿越而来的雷诺,发现他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神明的烙印无法..
军史 连载 37万字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暗夜游侠
穿越+古今灵魂互换+大唐两个李承乾同时存在阴差阳错,大唐太子李承乾与现代李承乾灵魂互换,现代李承乾得到金手指(闭上眼脑袋里面有个可以联网用意念操控的手机,还有可以自己听到声音的手机助手小艾),有一个两人同时共用的随身空间,一个只想多点时间耍手机,混吃等死不想做太子,一个成为纯粹的宅男网瘾少年。。。。
军史 连载 4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