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爱吃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家小院的灶房,烟火不断。 自那日春织借着“药粥节”将祖传的草药搭配秘方熬制成粥,治好了几个久病不愈的村民后,林家灶坊的名声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起先只是附近几户人家来讨一碗药粥喝,后来竟有外村人翻山越岭而来,带着铜钱、米粮,甚至有人拎着鸡鸭上门求购。 一时间,青溪村里热闹非凡,连村口的老槐树下都摆起了摊子,卖糖瓜的、卖豆腐的、卖草编的,皆沾了林家灶坊的光。 王婆子眼尖手快,主动找上门来:“织娘啊,你这药粥可真是个宝贝!要我说,不如我替你在镇上设个点,专做你的药粥买卖,保准财源滚滚。” 春织望着她笑而不语,心里却早已盘算清楚。 王婆子虽爱管闲事,但人脉广、消息灵通,是个难得的合作者。 于是她顺势推出“定制药粥”服务,按不同体质调配不同的配方,从清热解毒到补气养血,样样俱全。 李三姑见状也不甘落后,召集了几位热心邻里,成立“送粥队”,每日清晨定时将温热的药粥送到各村病患家中。 一时间,林家灶坊成了方圆十里百姓心中的“活神仙”。 而在这场风风火火的背后,霍砚的身影始终未曾远离。 他原本打算在办完“药粥节”的事后,便收拾行囊重返深山旧居。 可当他看着春织日夜操劳,亲手研磨药材、亲自试味配比,又亲自端着粥碗去照顾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时,心中那根柔软的弦被轻轻拨动。 那天夜里,春织站在灶前,一边搅拌锅中的药粥,一边轻声问他:“你既懂得草药,不如留在村里,帮我一起照顾病人。咱们能多救一人,就少一个受苦的。” 霍砚沉默良久,最终点头应下。 他在林家屋后搭了个简易木屋,天未亮便起身进山采药,午后则坐在灶房旁,教春织如何辨别药性、炮制药材。 晚间,他又巡山一圈,以防野兽侵扰村落。 他的到来,不仅让林家多了个得力帮手,也让春织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 然而,正当众人沉浸在忙碌与希望之中时,赵氏却不甘寂寞地搅起了一阵风雨。 她眼见春织势头正盛,族中长辈也开始对她另眼相看,心中嫉妒难耐。 私下里,她偷偷勾结镇上一名游医,捏造罪名,说春织“私自制药谋财”,意图败坏她的名声。 那游医果然登门查验,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拿着几张伪造的药方,在灶房里指指点点。 “这位姑娘,私自制售汤药,可是大罪!”他冷冷道,“若非我念你是无知妇人,怕是要上报县衙才是。” 话音刚落,一道低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你哪来的胆子,敢用假药方栽赃” 众人回头一看,竟是霍砚。 他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的纸条,正是游医方才递出的所谓“药方”。 只见他冷冷一笑,指着其中几味药材说道:“‘白芷’本是温性之物,你写成‘生附子’,‘炙甘草’改作‘马钱子’,这哪是治病,分明是要人性命!” 那游医脸色瞬间变了,额头渗出汗珠。 霍砚继续道:“我在军中做过火头军,这些药性再熟悉不过。你这种骗术,在我面前耍,岂不是班门弄斧” 围观的村民顿时哗然。 村长闻讯赶来,当场查证,发现药方确为伪造。 震怒之下,责令赵氏闭门反省,并罚其半年不得参与族中事务。 赵氏的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收拾行李,搬去外地亲戚家住。 风波过后,林家灶坊的声誉反而更盛。 乡亲们都说:“织娘不仅心善,还有真本事。” 而在这一片赞誉声中,春织依旧早起晚归,每日亲自熬药侍奉母亲。 林氏虽仍虚弱,但精神已大为好转,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 她时常倚在床边,望着春织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欣慰。 某日清晨,春织端着一碗温热的药粥走进屋内,正要扶母亲坐起。 忽然间,一声微弱却清晰的呼唤从床上传来: “织娘……” 春织手一抖,药勺差点跌进粥碗里。 那一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她几乎是跌跌撞撞地冲到床前,扑倒在母亲怀里,眼泪止不住地涌出眼眶。 十年来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三岁那年被半块炊饼救下的画面、寒冬腊月里林氏为她缝补衣裳的画面、养父坠崖后自己第一次独自挑起全家重担的画面…… 如今,眼前这个曾几度病危、几乎要永远沉睡的女人,终于睁开眼睛唤她一声“织娘”。 这一声,胜过千金万银。 夜深风静,灶火映红了林家小院。 而在十里八乡的村庄之间,关于“林家药粥”的传说,才刚刚开始流传……晨光微曦,林家小院里飘着一股淡淡的药香。 春织披衣起身,轻手轻脚地走进灶房,开始熬制今日的药粥。 自从“药粥节”后,这锅药粥便成了林家每日的头等大事。 不止是病中人家求购,许多老人、孩童也养成了习惯,每日清晨来讨一碗温热的粥喝,说是身子轻快不少。 而此刻,屋内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春织一愣,忙放下木勺,快步走到床前。 只见林氏竟缓缓坐起,脸色苍白却透着一丝红润,双目虽仍虚弱,但已能清晰聚焦。 她嘴唇微微颤抖,眼中泪光闪烁—— 这一声呼唤,轻得几乎听不见,却重重砸在春织心头。 她怔住片刻,随即扑上前去,紧紧抱住养母瘦弱的肩膀,泪水止不住地滑落。 十年了,整整十年,从那个三岁寒冬被林家收留的雪夜,到如今养母终于醒来的这一刻,所有的辛酸与挣扎仿佛都化作了一道洪流,奔涌而出。 “娘……我在这儿呢……我一直都在。”春织哽咽着,声音颤抖如风中烛火。 林氏的手轻轻抚上她的背,力道虽微弱,却满是温柔与坚定:“你长大了……比我都强。” 春织鼻尖一酸,眼泪更止不住地往下掉。 她将脸埋进母亲肩窝,像小时候那样,感受那份久违的温暖。 那一瞬,她仿佛又回到了养父还在时的日子,三人围坐灶台边,吃着饭说着笑,日子虽穷,却安稳幸福。 外头鸡鸣响起,阳光洒进屋内,映照在母女相拥的身影上,温馨而宁静。 灶火未熄,春织的心也从未如此安定过。 夜色渐深,月挂枝头,林家小院依旧灯火通明。 霍砚坐在灶前,手中削着一根柴枝,目光落在忙碌中的春织身上。 她正低头翻阅一本旧书,那是她在镇上杂货铺淘来的《本草拾遗》,字迹斑驳,页角卷曲,却是她眼下最珍惜的东西。 他看着她眉间专注的模样,忽然开口:“你真打算一直熬药粥下去” 春织抬眼一笑:“嗯,每日一碗,赠予年迈体弱者。我想看看,他们吃了之后,身体到底会有什么变化。” 霍砚沉默片刻,点头:“那我陪你。” 他顿了顿,语气低沉却坚定:“以前我以为活着就是为了打猎、为了填饱肚子。可现在,我觉得活着是为了守住点什么。” 春织望向他,眼中有笑意,也有感激:“而你让我知道,有人愿意陪我守住这个家。” 灶火跳动,映红了彼此的脸庞,也照亮了林家小院的一方天地。 夜风穿堂而过,吹动檐下晾晒的草药干叶,发出沙沙轻响。 远处村庄静谧,只有几声犬吠隐约传来。 这是风雨过后最安宁的一夜,也是福兴里的第一夜。 灶火不熄,希望不灭。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冰河时代
迷迷乎乎之间,苏若锦胎穿成了大胤朝汴京城内正八品国子监博士长女,眼瞅着她娘生了大弟又添小弟,小小公务员之家日子从拮据变成了借钱渡日。六岁小当家站小凳,够灶台,吃着上顿愁下顿,这可怎么过?不怕……不怕……生活在超级大都市汴京城,城市繁荣商业发达,带着千年之后的美食而来,难道还能被饿死?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国子监、三省五监九寺,公务员聚集之地,哪个不要吃早饭,那咱就从早食摊子干起,油条烧饼配豆浆、
都市 连载 114万字
退婚后,被他小叔揽腰宠

退婚后,被他小叔揽腰宠

牛奶布丁的橙子
宋意,宋家二小姐,从小不被父母喜欢,被爷爷养在身边。爷爷死后,初恋变心,婚前出轨。宋意反手直接退婚,阴差阳错跟渣男小叔叔成了合约男女朋友关系。渣男变大侄子,简直不要太爽。宋家出现危机,宋父不惜卖女求荣,当然卖的还是她这个二女儿。宋意发现原来她竟然不是宋家的亲生女儿。宋意去到墓地祭拜爷爷,委屈道:“爷爷,我没家了。”第二天顾大总裁开着豪车过来:“老婆,我来接你回家。”江家老大开着飞机,连夜从云城赶来
都市 连载 53万字
你个笨蛋!我等了你十九年啊

你个笨蛋!我等了你十九年啊

竹攸之
#刚开分,后面会涨的!!!这是个十九年等一场花开的故事,请听我娓娓道来…喜欢郁金香和萤火虫,爱吃大白兔奶糖…“我哒哒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女主的青梅竹马,他们的约定,“忆安哥哥,我们天下第一好!”/“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我爱你,永远有多远,我的爱就有多远。”“张忆安,高中三年一共下了186场雨,我心痛了却不止186天。”/“这就是喜欢你的频率,大概每分钟100多
都市 完结 71万字
七零之我有随身家园

七零之我有随身家园

镜里风华
齐明月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到七零年代厂长家的同名宝贝闺女身上。从现代苦逼打工人穿成有钱有颜白富美,从三十岁高龄重回青春年少十八岁,天上的馅饼终于砸到她头上了吗?齐明月忍不住感谢漫天神佛,只是高兴不超过三秒,这馅饼竟然带毒!!!......原主真是要命,明明出生即罗马,非要听人撺掇,跑去大东北的犄角旮旯下乡。结果在火车上遇到人贩子,羊入虎口,半点不见挣扎就败了,即将开启一系列悲惨人生......
都市 连载 71万字
公主风云录

公主风云录

武林女侠
的主角是一个叫桃花的妙龄少女,因缘巧合,遇到了玉树临风,武功高强的江鸿,忠臣之后秋风,也对江鸿一见钟情,为了得到沈映红,甚至暗杀桃花,幸亏沈映红出手相救……可是最后,桃花却……江鸿放弃所有的执着与不甘,带着遗憾走开的。其实...
都市 连载 53万字
城与郊

城与郊

我家哥哥185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都市 连载 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