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团队的雏形与食材的困局
用户16431224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二章 团队的雏形与食材的困局 清晨五点,“知味馆”的后厨亮起了两盏灯。 一盏下,林晓依旧在进行着雷打不动的刀工练习,银光闪烁,节奏稳定。 另一盏下,苏杭沉默地站在面案前,开始了他的工作。他的手腕确实不能承受长时间高强度揉捏,但他运用巧劲和技巧,将力量分散到手指和手臂,和面、调馅、开酥……动作依旧带着一种精确的美感。他做的,正是昨晚惊艳众人的“荷花酥”,只是今天要量产,他简化了一些极其耗时的雕琢步骤,但核心的酥皮技艺分毫未减。 当第一盘如同艺术品般的荷花酥从烤箱中取出,那混合着猪油酥香与豆沙甜香的气息弥漫开来时,早早来上班的王阿姨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 “哎哟!这……这看着都舍不得吃啊!”她围着那盘荷花酥,啧啧称奇。 苏杭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说:“趁热吃一个,口感最好。”这是他融入新环境的一种笨拙的尝试。 王阿姨受宠若惊地拿起一个,小心翼翼咬下。外层酥皮簌簌落下,内里豆沙馅甜软细腻,她幸福得眯起了眼睛,连连夸赞。 林晓也停下刀,走过来尝了一个,心中暗赞。苏杭的手艺,确实给小店带来了质的提升。他打开系统界面,【团队管理】模块里,苏杭的状态显示为【轻度疲惫,手腕负荷30%】,忠诚度微微跳动到了【38】。 “苏杭,以后荷花酥每日限量二十份,定价十八元两个。”林晓迅速做出决定,“你的手腕不能过度使用,我们要走精品路线。” 苏杭点了点头,对这个安排没有异议。 早餐时段开始,新推出的“荷花酥”果然引起了轰动。精致的造型和绝佳的口感,迅速征服了食客,几乎是一抢而空。许多没买到的顾客纷纷询问明天是否还有。 蛋炒饭和青椒肉丝盖饭依旧畅销,有了苏杭分担白案和部分准备工作,林晓的压力减轻了不少,出餐效率明显提升。 【叮!售出‘荷花酥’x1,获得积分+2。】 【叮!团队协作效率提升,获得额外积分奖励+5。】 系统的提示让林晓精神一振。团队的作用,立竿见影。 然而,好景不长。上午九点,负责采购的王阿姨急匆匆地回来,脸色难看。 “小晓,不好了!平时给咱们送肉的老赵,今天直接说以后不供了!我跑了另外两家,一听是咱们‘知味馆’,都找各种理由推脱!连蔬菜摊的老李,也说好的青椒没法给我们留了!” 果然来了!周世仁的封锁,比预想的更彻底、更迅速! 林晓的心沉了下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稳定的食材供应,就算他和苏杭手艺通天,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阿姨,别急。”林晓强迫自己冷静,他看向苏杭,“苏杭,你有什么渠道吗” 苏杭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嘲讽:“我以前接触的都是特定供应商,量小他们看不上。周世仁在这行根基很深,他打个招呼,普通的供应商不敢得罪他。” 后厨陷入短暂的沉默。现实的冰冷,远比锅灶的火热更让人窒息。 就在这时,林晓想起了昨晚完成任务获得的【稀有食材线索】。他立刻在系统界面中查收。 那是一段简短的文字提示和一个模糊的地图标记: 【线索:城西老城区,‘忘忧杂货铺’。店内老者或有门路。注意:该店铺仅在午后至黄昏随机出现。】 地图上,一个光点在城西一片老巷区闪烁着,位置并不固定。 忘忧杂货铺随机出现 这听起来充满了神秘色彩。 “有办法了。”林晓眼中重新燃起光芒,“阿姨,你看好店。苏杭,后厨交给你,维持现有菜品,量力而行。我出去一趟。” 城西老城区,青石板路,斑驳的墙壁,时光在这里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林晓按照系统地图的指引,在迷宫般的巷弄里穿行。那光点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指引着他不断调整方向。 走了近一个小时,就在他几乎要怀疑系统出错了的时候,在一个僻静的、几乎被爬山虎淹没的巷子尽头,他看到了一间极其不起眼的小铺面。 没有招牌,门楣上只挂着一个褪色的、写着“杂货”二字的木牌。门脸狭小,里面光线昏暗,堆满了各种看起来古旧无比的杂物。 这就是“忘忧杂货铺” 林晓推门进去,门轴发出“吱呀”一声悠长的呻吟。店内弥漫着一股陈年灰尘、草药和不知名香料混合的奇异气味。 一个穿着灰色旧式褂子、头发花白稀疏、正靠在躺椅上打盹的老者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睛不大,却异常清澈明亮,仿佛能看透人心。 “小伙子,找什么”老者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老先生,您好。”林晓恭敬地说,“我经人介绍,想来问问,您这里……有没有门路,能弄到稳定的、品质上乘的猪肉和时蔬” 老者浑浊的眼睛打量了林晓一番,慢悠悠地坐起身:“猪肉蔬菜我这儿看起来像菜市场吗” 林晓没有气馁,继续说道:“介绍人说,您或许有‘特别’的门路。我开的餐馆叫‘知味馆’,现在遇到点麻烦,急需可靠的供应商。” “知味馆”老者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微光,他拿起旁边一个油光锃亮的紫砂小壶,呷了一口茶,“没听说过。” 林晓的心凉了半截。 但老者放下茶壶,话锋却是一转:“不过……看你小子还算顺眼。我倒是认识几个‘不安分’的家伙,就喜欢鼓捣些外面买不到的东西。” 他慢腾腾地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纸条,用一支秃了毛的毛笔,颤巍巍地写下一个地址和一个名字——“城郊,清河农场,赵卫国。” “去找这个愣头青吧。”老者将纸条递给林晓,又闭上了眼睛,恢复了打盹的姿态,“就说是‘忘忧铺’的老家伙让你去的。至于他卖不卖给你,看你自己的造化。 林晓紧紧攥着那张带着墨香和神秘气息的纸条,心中激动不已。他连声道谢,退出了杂货铺。 当他回头再看时,那间“忘忧杂货铺”在昏暗的光线下,似乎变得更加模糊不清,仿佛随时会消失在巷子的阴影里。 顾不上多想,林晓立刻动身前往城郊。按照地址,他找到了“清河农场”。这并非想象中大型的现代化农场,而是一个显得有些……特立独行的生态农庄。栅栏上挂着“拒绝化学农药”、“自然生长”的牌子。 农场主赵卫国是个皮肤黝黑、身材壮实、眼神里带着股执拗劲的中年汉子。他警惕地打量着林晓,直到林晓说出“忘忧铺的老家伙”,他的神色才缓和了些。 在参观了赵卫国采用传统方法饲养的、在山坡上自由奔跑的黑猪,以及他那片不打农药、只用有机肥的菜地之后,林晓心中大喜!这些食材的品质,虽然比不上系统出品,但绝对远超市场普通货色,足以支撑起知味馆目前的菜品质量! 经过一番艰难的讨价还价,林晓以高于市场价三成的价格,与赵卫国达成了初步供应协议。虽然成本增加了,但解决了燃眉之急! 带着初步协议和一批新鲜的样品食材,林晓满怀希望地踏上归途。 然而,当他乘坐的公交车即将驶回市区时,他的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是王阿姨打来的,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哭腔和无比的愤怒: “小晓!你快回来!不好了!苏杭他跟人打起来了!店里……店里被人砸了!” 林晓的脑袋“嗡”的一声,血直往头上涌。 周世仁!你还有完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