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丛中一回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在李世英的忙碌中很快进入到了5月,李世德也终于搬进了新家,父母也都跟着住了过去,李世英私下里跟大哥商量好了,每个月给十块钱的赡养费,其实就是将老两口的口粮给包了。 父母的户口毕竟没有转过来,其实这个时代的户籍管理制度还不那么严格,毕竟全国没有联网,所有是存在着双户籍的情况。 边疆地区对人口是急需的,落户也相对容易,所以老家如果户口没有迁移,但是花钱弄到了某些相关的证明或者介绍信,是可以换个名字重新落户在边疆地区的。 李世英先前迫切地想要迁移户口,是因为他对老家实在没有太多的感情,回忆中的过往并不愉快,他并不讨厌,只是无感而已。 他知道老爹的脾气,是断然不肯轻易将户口迁出的,那里毕竟是故乡,所以李世英也不强求,而且他心里也憋着一口气,只要父母仍旧在老家有户口,那些曾经嫉妒、背地里使坏的村人们,还是拿他们没办法,他就是想要恶心恶心某些人。 老爹和老娘都是闲不住的,毕竟劳动了大半辈子,已经停不下来了,所以李世英和李世德家里的院子都大变了样子。 李世德的院子多了几垄菜地,李世英帮忙借了牛和犁,老爹便在院子里多种了些玉米和红薯,而且院子里也同样盖了一间草棚当作大哥做木工的工作间。 至于李世英的院子,老爹则按照他的想法,种了甜菜和黄豆,还在院子角落种了几排向日葵。 这些日子李世英一直忙碌着砖厂的事,他不懂如何制作生产红砖和瓦片,便虚心向张全义请来的老师傅学习,口袋里揣着笔记本,已经满满当当地记录了半个本子。 虽然李世英不断向同伴们宣扬学习的重要性,但似乎除了他之外,并没有第二个人想着学些新的技术,一如当初李世英主动学习组装矿石收音机一样,到现在他在周边几个生产大队都没有遇到第二个竞争对手。 砖厂前期的准备工作并不繁琐,盖了一座砖窑,夯土盖了两间土屋,用砍伐的树木搭设了几个大草棚,四面的围墙甚至都没有建起来,一个砖厂就这么粗糙地成型了。 当第一窑砖开始烧制之后,李世英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其实也一直在学习着如何有效率的管理,好在这个时代集体劳动制度之下,真心偷懒的人并不多,而且砖厂并没有特定的工人,都是社员们被挑选了一批,相当于在农闲时分多了一份集体指派的劳动任务,大家对李世英还有着最起码的信服。 制砖的流程并不复杂,人工挖掘出黏土后,将黏土与煤渣以一定比例混合,做成原始的砖坯,煤渣基本都是从场部那里免费拉回来的,因为整个东方红公社,就属国营农场的职工们最为富裕,用煤也是最多的。 然后对砖坯加水搅拌,一大队就有本地驻军部队官兵们挖掘的引水渠,引的是北天山融化的雪水,所以砖厂取水用水也方便。 搅拌并没有用太多人力,而是用了牛力,毕竟一大队就有成规模的牧业小队,牛和马是最不缺的,搅拌场地颇费了许多功夫。 和泥程序之后,就是用模具制作成型的砖坯,木模具是李世德、李世英兄弟俩制作出来一批送到砖厂的,这一步骤需要的人力也是最多的。 “韩老师,这一段时间辛苦你了!” 砖坯入窑、封窑开烧,这一段时间李世英自然是要亲自盯着的,他便和张全义请来的这位韩师傅住在了砖窑不远处的土屋,除了他之外,还有两个社员也留了下来。 砖厂离六大队就不算太远了,前些天赶着马车到处赶巴扎卖货的孙祥会路过,李世英托他带点儿东西来,于是卢林昨天就骑马跑来了一趟。 送来的是一壶散酒,不过卢林又给李世英送了几块豆腐干和自家腌的咸菜,卢林觉得跟李世英搞好关系总没差,以后他买砖也算是能拉一下关系了。 晚饭自然是自己动手,就在草棚下搭了一个临时的灶台,大队那里送来了粮食、锅碗瓢盆等,于是四个人就凑在一起喝起了小酒。 韩师傅笑呵呵地摆了摆手:“没撒辛苦滴,额都是做这个滴嘛。”他老家是陕西的,这让李世英觉得很稀奇。 因为不管是前世还是今世,李世英在边疆几乎没有遇到过太多山东人与陕西人,但他听说不少山东士兵都落户西域了,也听说西域来了不少陕西人,大约是集中扎根的地方不一样,毕竟西域实在太大了。 韩师傅对李世英的观感很不错,他很少遇到一个外行人如此愿意学习的,李世英问他的专业知识和问题,他也乐得耐心解答,从不藏私,毕竟这个时代集中力量办大事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 “内地都用机器造砖了,额这个手艺,怕是以后就没有用处了。” 喝了一口酒,韩师傅感慨地说道,六区那里有个砖厂,是他参与建设了的,东风公社那里的砖厂他也参与了,这两个砖厂的规模都不是很大,都是因为宁远县要搞工业建设,为了建厂房而设置的。 边疆不比内地,对砖瓦的大量需求要等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了,但砖厂就属于坑位,早占了就抢先了优势,而且附近的驻军部队将来要扩营房、部队附属医院也要翻修、场部的职工翻修房屋,所以砖厂仍旧是有市场前景的。 对于韩师傅的感慨,李世英只能笑着安慰:“时代再进步么,你这个手艺将来还是有用武之处的。” 还好,这只不过是韩师傅的一句随口感叹,并不是需要人来安慰,几个人就在煤油灯下吃着晚饭喝着小酒,借以打发这漫长而寂寞的夜。 第一批砖还没有出窑,张全义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场部的子弟学校要盖食堂,张全义通过游说,给一大队的队办砖厂拉来了两万块的订单,而且只需要在暑假前送过去就可以。 李世英挠了挠头,这件事对他倒没什么考验,关键还在张全义,因为麦收时节又快到了,如何调度人手,合理分配社员们尽心劳动,要保证不能耽误农事而且还要不耽误订单,全看张全义如何调度了。 他这个名义上的砖厂厂长并没有太多的实权,砖厂终究还是属于集体企业,全体社员都有义务参与砖厂的生产劳动,所以工人都是不确定的。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大佬她重生后成了团宠

大佬她重生后成了团宠

傻了吧唧包
她爱好美貌,索性他便生的无人能及。千万年的等待,也只为远远的看她一眼。初见:“美人,我看上你了!”让他险些控制不住。她知道的,他无论什么时候都做不到拒绝她。再见时,她醉酒时分,红唇微动:“别躲我,美人。”若决定爱她,前面的万丈地狱,他亦可以轻松走过,但却怕空有一身本领,却终究守不住她。这是一个关于守护与等待的故事,陆知予便是顾清野的光,唯一的光。
都市 连载 63万字
我,每天解锁不同超能力!

我,每天解锁不同超能力!

木羽澜风
本书原名《我出门必看黄历》灵气复苏,《山海经》里的所有异兽相继觉醒,作乱世间。一本老黄历,改变了莫向南的生活。每日的宜忌都可以让他拥有不同的能力。【今日宜:求医】莫向南:今天就没有我治不好的病!【今日宜:搬家】莫向南:搬家?呵,整栋房子我都给你扛走!【今日忌:破屋】莫向南:今天谁也别想摧毁我的茅草屋!【今日忌:安葬】莫向南:让我想想今天有什么能杀死我?书友群:125287626
都市 完结 49万字
豪门侍女之痴少有毒

豪门侍女之痴少有毒

幽兰紫依
J市鼎鼎大名的唐氏集团,旗下公司遍布全国,唐氏集团未来的接班人,聪慧过人,十岁就被誉为商界天才,然而十几年过去了,这未来的接班人却迟迟未出现,以至于多年后的人们都忘记了这件事。沐风本应是一个站在顶端的男人,却顶着痴傻的名义生活了十几年,属于他的东西必须亲生夺回。简依依重度宅腐患者,懒癌晚期,饶是有一腔热血却只是奉献给了床,放着每天在家打游戏睡觉的日子不过,偏偏跑去伺候人,被某人各种使唤,要是知道因
都市 连载 65万字
重生归来,真千金团灭户口本

重生归来,真千金团灭户口本

绵绵心
前世,真千金秦音认亲回家后拼命讨好付出,渴求亲情,临死前全家人却只保护妹妹,她化为灰烬也无亲人收殓骨灰。唯有冷血暴戾的残疾前夫归来,慰她安息!重生后,她主动断血缘,却不料全家后悔,渣爹渣妈渣哥纷纷跪求她原谅。可她,不稀罕了!重来一世,她将全家送进火葬场,骨灰都给他们扬了。大哥是金融圈霸总,前世享用她爆肝写的方案赚得盆满钵满?今生,被亲妹妹财势吊打!二哥是医学教授,前世亲手挖她眼角膜。今生,亲妹妹冷
都市 连载 217万字
重生锦鲤小媳妇

重生锦鲤小媳妇

西门墩
楚凌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个资深佛系小女人,挣点钱钱出去嗨。某人此生有三愿,一愿和楚凌做真夫妻,二愿和楚凌做真夫妻,三愿和楚凌做真夫妻!楚凌想仗着老实巴交的小哥哥走出村子,万万没想到从此掉入腹黑狡诈大魔王的坑里……
都市 完结 136万字
给圣祖爷比个心

给圣祖爷比个心

上官翊琨
谁说圣祖康熙爷是“大麻子”,谁说他只倾心于政务不解风情,难道我碰到一个假的圣祖爷,婼妘自打遇到圣祖康熙爷便推翻了所谓的什么历史说法。婼妘这位来自现代世界的灵魂被这千古帝王疼着,宠着,爱着,呵护着,他许给婼妘后位,让她跟自己一起睨视天下,婼妘为他生儿育女开枝散叶,承袭着皇家的香火。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都市 连载 2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