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熟悉字迹
珈蓝锦年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东海的风总带着咸湿的潮气,吹得小院里新栽的野花晃了晃叶片。 李莲花握着锄头的手顿了顿,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木柄上的粗糙纹理——方才那道破空声太明显了,不是飞鸟振翅,也不是风声呼啸,倒像是有什么东西划破了空气,稳稳落在院外的空地上。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矮墙,恰好瞥见一抹青色身影落在不远处的沙地上。 那人收了柄通透的长剑,衣袂还沾着高空的风意,发梢微扬,显然是刚从别处赶来。 若是从前的李相夷,怕是早已提剑上前,好奇地追问对方的来历与本事; 可如今的他,只是淡淡扫了一眼,便低下头继续翻土,连眉梢都没动一下。 中毒后仅剩的一成内力在经脉里缓慢流转,足够他感知到院外人的气息——干净,没有丝毫敌意,却也带着一种他从未接触过的奇异波动,不似江湖人的内力,倒像是……山间草木的生机,却又更凝练几分。 他心里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好奇,却没有探究,指尖却依旧稳稳握着锄头,将土块敲碎,埋进萝卜种子。 “与我何干。”他在心里低声念叨,像是在说服自己。 四顾门的埋怨、乔婉娩的信、师傅的“死讯”,还有身上日渐加深的毒性,早已将他心里那点对江湖的热忱磨得差不多了。 如今他只想守着这方小院,种种花,晒晒太阳,安安静静地走完剩下的日子。 院外的湄若却有些犯难。她站院子外,看着院内那个弯腰翻土的身影,心里忍不住跟依依吐槽 “早知道就先易容成个仙风道骨的老人了,你看他那样子,我这恐怕难收徒。” “若若还是别了!”依依的声音在她脑海里响起,带着几分劝解,“李相夷的观察力多厉害啊,你易容术肯定瞒不过他,到时候他以为你故意骗他,反而更难收徒了!” 湄若叹了口气,抬手理了理衣襟——为了显得成熟稳重,她特意换了身素色的长衫,颜色看着都是稳重的青色。 可眼看着院内的人半天没动静,她又忍不住嘀咕:“他都看到我御剑落下来了,怎么一点都不好奇就算成了李莲花,也不至于这么冷淡吧” “大概是之前的事,让他性情变了不少。”依依小声安慰。 湄若咬了咬唇,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算了,他不出来,我进去总可以吧。” 她走到院门前,指尖叩在木门上,发出“笃笃笃”的轻响。声音不算大,却足够让院内的人听见。 李莲花翻土的动作终于停了下来。他握着锄头站在原地,沉默了片刻——方才那点好奇终究没压下去,只是他早已没了主动探寻的力气。 直到敲门声再次响起,他才缓缓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慢悠悠地朝着院门走去。 木栓被拉开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门开了一道缝,李莲花的脸从缝里露出来。他的头发随意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身上穿着靛青色长衫,袖口还沾着些许泥土。 看上去跟意气风发,红衣潇洒的李相夷,一点相同的都没,只有那双眼睛,依旧清亮,只是多了几分看透世事的淡漠。 “姑娘,你找谁”他的声音很轻,带着几分沙哑,像是许久没说过话,目光落在湄若身上,没有探究,只有平静,仿佛只是在问一个寻常的过路人。 湄若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忍不住心酸——曾经那个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李相夷,如今竟成了这般模样。 她定了定神,将心里的情绪压下去,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又郑重:“在下湄若,来找一位名叫李相夷的故人。听闻他曾在这东海附近停留,不知可否见过” 湄若在说寻找李相夷的时候,就这么看着他的反应。 她刻意没直接说“我找你”,怕太过突兀,反而引起他的抵触。 可话刚说完,就看到李莲花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握着门框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些,只是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李相夷”他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语气里听不出情绪,“没听过。姑娘怕是找错地方了,这海边只有我一个人住,从没见过什么李相夷。” 说完,他就准备关门,显然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湄若赶紧上前一步,挡住门,从怀里掏出漆木山写的信,递到他面前 “先别急着关门,我这里有一封漆木山前辈写的信,或许你看了,就知道我找的是谁了。” 提到“漆木山”三个字时,李莲花关门的动作明显顿住了。 他的目光落在那封信上,信封上熟悉的字迹让他瞳孔微微收缩,手指无意识地蜷了蜷——那是师傅的字,他绝不会认错。 他抬眼看向面前的湄若,她的长相初见不觉她惊艳,眉如远山、眼似新月,肤色温润。 这样一个姑娘说带来他师傅的信,还是江湖传言师傅死亡的情况下,这让李莲花不由警惕了几分。 字迹的确是师傅的,却也不排除模仿,他有些不能确定。 海风又吹了过来,带着海浪的声音,小院里的秋海棠叶片轻轻晃动。 李莲花盯着那封信看了许久,终于还缓缓伸出手,接过了信,指尖触到信纸时,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如果真的是师傅的,那师傅是不是没死,江湖传言是不是也不可信呢 李莲花真的希望信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