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崖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济北县内外,两军对垒,旌旗相望,战云密布。然而,就在这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中,一封帛书,由王薄军中一名文士打扮的使者,恭谨地送到了武阳军大营,呈于高鉴案前。 帛书以清秀雅致的隶书写就,言辞不卑不亢: “武阳高将军鉴: 久闻将军威名,如雷贯耳。今两军对垒,兵戈将兴,生灵或将涂炭,薄心实有不忍。将军少年英雄,薄亦忝为读书之人,同是乱世求存,何必遽以刀兵相见 城西五里,有废亭一座,名曰‘观澜’。虽已残破,然视野开阔,可览四野。薄欲备薄酒,邀将军明日午时一晤,摒退左右,坦诚相谈,或可觅得两全之策,免却一场干戈。 若蒙不弃,薄当扫榻以待。 知世郎 王薄 顿首” 帐内诸将闻听此信,反应各异。刘苍邪当即反对:“主公,此必是王薄老儿诡计!想诱主公前往,设下埋伏!万万不可轻涉险地!” 张定澄亦沉吟道:“王薄此人,非是莽夫,颇有智计。此举用意难测,主公确需谨慎。” 高鉴手持帛书,反复看了两遍,目光落在“读书之人”、“坦诚相谈”几字上,嘴角微微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王薄欲效仿古人,来个‘渑池之会’、‘单刀赴会’么”他放下帛书,目光扫过众将,“他既然以文人雅士的姿态相邀,我若不敢去,岂非示弱于他,徒惹天下人笑话况且,我也正想亲眼见识见识这位‘知世郎’的风采。” 便朗声笑道:“回复王薄,明日午时,高鉴必准时赴约!只带亲卫十人,于亭外百步等候。” 笑声未落,他转头对葛亮低声嘱托:“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你且去那观澜亭走一遭,替某看看,一草一木,皆需察其虚实。” 次日午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城西五里处的“观澜亭”果然已被稍稍打扫过,虽亭柱漆皮剥落,石阶布满青苔,但尚可容人。亭中设一简陋木案,案上置一壶酒,两只陶杯,几碟简单的果脯、干肉。亭外,王薄方面仅有数名捧着酒壶、拂尘的女侍从垂手侍立,确实未见大军埋伏的迹象。 高鉴如约而至,一身玄色劲装,外罩同色披风,腰佩长剑,英姿勃发。他只带了葛亮及九名最精锐的亲兵,在亭外百步处勒马停下,命亲兵原地等候,独自一人大步向亭中走去。 几乎同时,亭子另一侧,王薄也缓步而来。他今日未着甲胄,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衫,头戴纶巾,手持一卷书册(似是《诗经》),步履从容,神态闲雅,若非身处两军对垒之地,俨然便是一位郊游踏青的教书先生。 两人在亭口相遇,互相打量。 “可是知世郎王公当面”高鉴率先拱手,依足了后辈见前辈的礼节。 “正是鄙人。阁下便是威震河北的高将军果然英雄出少年!”王薄还礼,笑容温和,眼神却如古井深潭,难以见底。 两人相携入亭,分宾主落座。王薄亲自执壶,为高鉴斟满一杯酒,动作舒缓优雅。 “高将军不畏风险,慨然赴约,此等胆魄,令人钦佩。请满饮此杯,聊表敬意。”王薄举杯相邀。 高鉴却不急于举杯,反而微微侧首向侍立在亭外的葛亮示意。葛亮立即会意,从行囊中取出一坛泥封陈酒,步履沉稳地送入亭中。高鉴亲手拍开泥封,顿时一股醇厚酒香弥漫开来。 “王公盛情,高某心领。”高鉴将新启的酒坛置于石桌,目光沉静,“这是某偶然缴获的隋府贡酒,九酝春法所酿,甘冽绵甜,余韵悠长。今日与公相会,不可轻慢,还是饮我的酒吧。” 王薄眼中笑意愈深,非但不以为忤,反将手中杯轻轻放下,欣然应道:“将军既携佳酿,自是却之不恭。今日便借将军好酒,尽此亭中之兴!” 寒暄过后,气氛看似融洽,言语间的机锋却悄然展开。 王薄放下酒杯,轻抚案上书卷,叹道:“昔日读《诗经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薄举事以来,常怀此叹。天下糜烂,民不聊生,薄虽不才,亦想效仿先贤,解民倒悬。奈何世人多误解,视薄为寇仇。” 他这话,既是自陈心迹,也是试探高鉴的志向与态度,隐隐将自己摆在了“悲天悯人”的义军领袖位置。 高鉴微微一笑,回应道:“王公心怀黎庶,志存高远,鉴亦深感敬佩。然,《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民倒悬,其路非止一条。如今天下纷扰,群雄并起,非有雷霆手段、廓清寰宇之志,恐难真正还天下以太平。鉴虽年少,亦知‘大丈夫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他此言,既肯定了王薄的初衷,却也点明了自己更具“廓清寰宇”的雄心壮志,隐隐有分庭抗礼之意。 王薄目光微闪,又道:“将军志向远大,薄佩服。然,山东之地,豪杰并立,关系错综复杂。薄在此经营数年,略知根底。将军初来乍到,若一味恃强,恐非长久之道。不若……”他顿了顿,观察着高鉴的神色,“你我联手,共图大业以将军之勇武,薄之根基人脉,何愁山东不定届时,将军居前,薄愿附骥尾,亦不失为一段佳话。” 这话已是赤裸裸的招揽与劝降,试图以“地头蛇”的优势和合作前景来折服高鉴。 高鉴闻言,并未动怒,反而哈哈大笑,笑声在空旷的亭中回荡。他提起酒壶,为自己再次斟满一杯,却没有喝,而是用手指轻轻转动着粗糙的陶杯,目光锐利地看向王薄: “王公美意,鉴心领了。王公熟读史书,可知《史记项羽本纪》中,楚霸王与汉高祖之故事鸿门宴上,项王亦曾以富贵相诱,然高祖志在天下,岂肯屈居人下”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无比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王公言联手,然道不同,不相为谋。鉴,志在四海,而非偏安一隅。王公欲保山东基业,而鉴,欲取天下!” 说到这里,高鉴猛地举起手中那杯酒,目光如电,直视王薄,声音清越,如同龙吟: “王公,今日亭中相谈,甚为投缘。然,疆场之事,终须疆场了结!”一口喝下杯中酒,随后手腕一翻,杯中剩余的酒滴缓缓滴到地上,酒水渗入泥土。 “金杯共汝饮!” 几字一出,掷地有声!既像是主人对客人的慷慨敬酒,又蕴含着无比凌厉的决绝与挑战! 王薄脸上的温和笑容瞬间僵住,瞳孔微微收缩。他万没想到高鉴如此年轻,言辞却如此犀利果决,丝毫不留转圜余地。“金杯供汝饮”五字,既接住了他之前所有隐含招揽、劝降的机锋,又以一种近乎霸道的方式,将两人的关系彻底定格在了对手的位置上。 亭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远处隐约传来战马的嘶鸣,更添几分肃杀。 良久,王薄缓缓放下一直握在手中的书卷,脸上重新浮现出那种读书人特有的、带着些许疏离和了然的笑意,只是这笑意底下,已是一片冰寒。 “好一个‘金杯共汝饮’!”王薄轻轻击掌,“高将军快人快语,志存高远,薄……领教了。”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既然如此,你我之间,已无他言。他日疆场相逢,各凭本事吧。” 高鉴也站起身,拱手道:“王公慢走,鉴,不远送了。” 两位乱世中崛起的豪杰,一位是饱读诗书、老谋深算的“知世郎”,一位是锐意进取、志在天下的少年雄主,在这残破的“观澜亭”中,完成了一次短暂却意义深远的会面。没有刀光剑影,但言语间的交锋,比刀剑更为惊心动魄。 王薄转身,步履依旧从容,但背影却透出一股凝重。他知道,自己试图以势、以理折服对方的打算已然落空,接下来,将是毫无花巧的实力的碰撞。 高鉴独立亭中,望着王薄远去的背影,眼神锐利如鹰。他弯腰拾起那只被自己倾倒一空的陶杯,在手中掂量了一下,为自己斟了满满一杯,仰头一饮而尽。 “传令回营,”他对着亭外等候的葛亮。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锦衣为王

锦衣为王

淡墨青衫
大明锦衣卫,最早最拉风的特务组织,主角从一个锦衣卫的小兵到锦衣都督,异姓封王,再权倾天下。
军史 连载 215万字
鬼睡在我旁边

鬼睡在我旁边

热血梁三少
每天看你发说说,我都好羡慕。你长得又好看,还用智能手机,又有钱,朋友也多,整天讨论一些好像很厉害的东西。随便拿个东西都顶我几个月的生活费,我读书少,又是乡下来..
军史 连载 24万字
重生大明之秦王

重生大明之秦王

转身宝贝
新故事(靖难之战前夜)已经开始连载,请大家移步多多关注。一个现代青年,重生朱元璋次子朱樉。他就封西安,称秦王。他是诸王之首,他是北方霸主。他手握数十万边军,剑指长空。谁主沉浮!他的到来,是否将揭开一段段尘封已久的秘密?大明帝国,是否也将按照历史的轨迹继续前行?
军史 连载 63万字
超品巫师

超品巫师

九灯和善
远古时期,人族微末,有悟天地之大道者,传大道、治疾病、后人族昌盛谓之于:巫。一个在道观长大的少年得到巫师传承,而后踏上了一条巫师修炼之路。高大上版本简介:巫,上顶天下承地,中间为人。不拜仙佛、不敬鬼神,我方铭此生只认人族先祖。正常版本简介:暂无!
军史 完结 302万字
七界医神

七界医神

没事不要发微
师者授业解惑;医者治病救人;医神者,医天医地、医乱世。我是医神,我怕谁?!一个少年成就七界医神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军史 连载 4万字
命运再临之夜

命运再临之夜

游系风
圣杯,万能的许愿机。七名魔术师役使七名servant,角逐出唯一的胜利者,并用圣杯实现自己的愿望。其名为《圣杯战争》。在第五次圣杯战争之后,大圣杯被解体,圣杯战争因此..
军史 连载 8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