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睿大仙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一回:道境突破与剑诀初成(第一节) 终南山深处,悟道之地。 李之源盘膝坐于一方青石之上,周身气息与周遭山峦林木、流风浮云隐隐相合,仿佛他并非外来客,而是此地天生地长的一块顽石,一株古木。自诸界巡守归来,已过去月余。他没有立刻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修炼或新的征伐中,而是选择了这样一种近乎“蛰伏”的方式,沉淀心神,梳理所得。 脑海中,过往数月乃至数年的经历,如同走马灯般缓缓流转。镇冥界封印前的冥土咆哮,诸界穿梭时感受到的不同法则韵律,在二十八枚混沌源种分株核心铭刻联系铭文时的精微掌控,碧波玄界无星夜空下布设“太虚引星阵”的奇思妙想……点点滴滴,汇聚成河,冲刷着他对于“道”的认知。 “《万象归元诀》,海纳百川,炼化万气……我这番奔波,调和诸界能量,铭刻沟通铭文,不正是暗合此诀‘归元’之意么”他心中明悟渐生。体内那缕混沌色的归元气,似乎也因此番感悟,运转得更加圆融活泼,其“包罗万象”之相愈发明显,心念微动,便可模拟出炽热、森寒、厚重、轻灵等种种截然不同的气息,且转换之间,再无半分滞涩。 而更让他感到欣喜的,是自身剑道的变化。 随着归元气的日益精纯与得心应手,他开始了将 八剑图 与《归一剑诀》进行更深层次融合的尝试。这并非简单的力量叠加或领域扩张,而是一场发生在意念层面、关乎根本道路的磨合与重塑。 他以那缕初成的、纯粹而锋锐的归一剑意为“火”,以原本包容万象、生灭轮转的混沌剑域为“胚”,进行着持续不断的“锻打”。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极致的“归一”剑意与混沌的“包容”领域,时有冲突。剑意欲收敛一切锋芒,化万为一;领域却本能地演化万物,一生万物。两者在李之源心神之中激烈碰撞,让他数次感到神识刺痛,剑域不稳。 但他并未强行压制任何一方,而是以自身强大的神魂为缓冲,细心体悟着两者冲突的根源,寻找着那微妙的平衡点。 “归一,非是湮灭万物,而是统御万法,以一道而御万方。” “混沌,非是杂乱无章,而是蕴含无穷可能,是万物之始,亦是归一之基。” “我之剑域,当以归一剑意为魂,以万象为体。魂凝则体固,体丰则魂壮。当成一界”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意念的交锋与调整,某一刻,仿佛拨云见日,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感自紫府中诞生。 那笼罩周身丈许的 八剑图,形态似乎收敛了一些,不再像最初那般混沌气息肆意张扬,反而内敛深沉。领域之内,混沌气流依旧缓缓流转,地水火风、天地山泽的意境隐含其中,但所有的变化,都隐隐指向领域中心那一缕若有若无、却散发着绝对主宰意味的归一剑意! 心念动处,领域内的一缕气流可瞬间化为切割空间的凌厉剑罡;一块山石虚影可爆发出镇压一切的沉重剑势;一团火焰意境能演化出焚尽万物的炽热剑芒……而所有这些攻击,又能在下一刻如百川归海,尽数融入那核心的归一剑意之中,化为一束凝练到极致、仿佛能破开混沌、重定地水火风的混沌色剑光! 成了!归一剑界 标志着《归一剑诀》,于此初成! 伴随剑诀初成,那辅助的 【剑心通明】 之境,亦如水到渠成,自然显现。李之源只觉灵台一片清明澄澈,外界风吹草动,能量细微涟漪,甚至他人目光中隐含的情绪,都难以逃过他的感知。往日一些觉得晦涩的功法关窍,此刻思索起来,也往往能直指核心,豁然开朗。心境更是沉稳如磐石,外界赞誉也好,危机也罢,都难令其生出太大波澜。 而作为《归一剑诀》主战手段的 【破法一剑】,在此刻施展出来,威力与意境已不可同日而语。融合了归元气的磅礴与混沌剑域的演化之能,这一剑刺出,不再仅仅是寻找能量节点的薄弱处,更仿佛能直抵神通法术、乃至部分简易法则运行的“道理”层面,往往能于看似完美无缺的防御或攻击中,寻到那最本质的“裂痕”,一剑而破之!虽距离真正的“一剑破万法”尚有差距,但其雏形与潜力,已让李之源深感满意。 剑道初成,心怀大畅。但李之源也并未因此自满。他深知学无止境,尤其是他所获得的传承实在太过浩瀚。 心神沉入那蕴含着无数玄妙的传承海洋,首先浮现的,便是金机界那充满暴烈、毁灭气息的“陨星一脉”剑法,以及神碑传承中那些光看描述就令人心驰神往的高端乃至顶级剑法。 九式“陨星剑斩”,招招凌厉,只攻不守,将星辰的迅捷、沉重、破灭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神碑剑法则更为玄奥,有专斩结构与联系的《太虚破灭剑诀》,有引人沉沦轮回的《浮生若梦剑》,有演化万象的《万象森罗剑域》,更有那触及截取天地根本力量的《截天七剑》,模拟开天辟地的《混沌开天剑》,以及那传说中的至高心剑《无我无剑》…… 琳琅满目,威力无穷,让李之源一时竟有些眼花缭乱,甚至生出一丝“贪多嚼不烂”的烦恼。 “若有分身之法,能让我同时精研数道,该多好……”这个念头再次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但他随即失笑,摇了摇头,将这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压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分身法玄奥异常,绝非当前可以觊觎。 既无分身,便需做出抉择。 他冷静下来,结合自身当前的核心道路——《归一剑诀》的纯粹锋锐与《万象归元诀》的包容演化,以及《周天星辰炼气法》的根基,开始审慎地遴选。 于“陨星九剑”中,他初步选定了三式: 【贯日】:极致穿透,正合归一剑意攻坚之需,可补自身手段。 【乱辰】:扰乱时空因果,诡谲难防,可作为奇兵,丰富战术。 【九天惊雷】:法则层面锁定斩杀,威力绝伦,可作为压箱底的杀手锏。 此三式,皆与星辰相关,能与他主修的《周天星辰炼气法》相互促进,且特性与归一剑道并不完全冲突,甚至能从中汲取养分,增强剑意之“利”与“诡”。 而在神碑剑法中,他的选择更为慎重: 《太虚破灭剑诀》:此剑诀专攻“结构”与“联系”,与【破法一剑】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入研究,可极大增强他对万物构成、法则运转的理解,从而反哺归一剑道,使其“破法”更精准、更彻底。 《浮生若梦剑》:此剑涉及轮回幻真,攻击神魂道心,虽与他一贯正面攻坚的风格略有差异,但其思路极具借鉴意义。理解其原理,不仅可防备类似手段,或能在未来演化出针对心境的剑意变化。 《混沌开天剑》:当他的心神掠过这门剑法的描述时,不禁停留了许久。此剑模拟世界从混沌中诞生之景,一剑之中,同时蕴含极致“终末”与“起源”之力,其理念之宏大,力量层次之高,远超他目前所接触的大部分法门。 “混沌……开天……”李之源喃喃自语,眼神中充满了惊叹与向往。他的根基是混沌,他的剑域是混沌,他修炼的归元气亦具混沌之质。这门剑法,仿佛天生就与他有着某种莫名的吸引力。 但他也清晰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与门槛。“必须同时领悟创造与毁灭两种终极法则的真谛,并能在体内维持其危险的平衡……”这绝非现在的他能够触及的。强行修炼,只怕未伤敌,先己身道基崩解,重归混沌。 “暂时无法修炼,但观摩感悟,总无坏处。”李之源定了定神,做出了决定。他将《混沌开天剑》的经文奥义,置于心神中一个特殊的位置,不追求立刻掌握,而是如同欣赏一幅绝世名画,时常“观摩”,感受其中蕴含的那份于毁灭中孕育新生、于混沌中开辟清明的无上意境。 他甚至会偶尔在无人处,随手比划两下,并非运转真正法门,只是模仿其“意”。右手虚握,仿佛持着一柄开天之斧,缓缓做出一个“劈砍”的动作。动作笨拙,毫无威力可言,但在那瞬间,他体内的归元气与混沌剑域,似乎都极其细微地共鸣了一下,让他对自身力量的“生灭”转换,有了一丝模糊的、全新的感触。 “有意思……”李之源收起手势,眼中若有所思。虽只是皮毛的皮毛,但已让他觉得受益匪浅。这《混沌开天剑》,或许将是他未来剑道的一个重要参照方向。 选定了重点精研的几种剑法后,李之源并未立刻投入疯狂的修炼。他深知张弛有度,过犹不及。况且,他心中还牵挂着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对那玄之又玄的“第十脉”的推演,以及对子女的教导。 他长身而起,一步踏出,身影已自终南山消失,回到了长安城那座日益恢弘,却也承载着他最多温情的唐王府。 (第一百三十一回 第一节 完) 第一百三十一回:道境突破与剑诀初成(第二节) 回到唐王府,尚未踏入自己的院落,一阵略显杂乱却充满活力的呼喝声便传入耳中。李之源嘴角不由微微勾起,循声走去,只见在王府内专门开辟出的一片演武场上,几个小小的身影正在努力地练习着拳脚。 为首的正是长子李狗蛋。十岁的少年,身板结实,一招一式已然有模有样,拳风隐隐,目光专注,显然深得李之源教导的要领,根基打得极为扎实。他练习的是一套李之源结合自身见识改良过的筑基拳法,看似简单,却最能锤炼筋骨,孕养气血。 在李狗蛋身后,他的五个弟弟妹妹,年龄稍小些,约莫七八岁的样子,也都在认真地模仿着兄长的动作。只是孩童心性,难免有些动作走形,或是练着练着便有些走神,小眼神开始往旁边飞舞的蝴蝶或是地上爬过的小虫子上瞟。 李之源并未立刻出声,只是静静站在廊下观看。看着长子的沉稳,次子那略显急躁却力道十足的出拳,三子那有些笨拙却异常认真的模样,还有女儿们那虽然力道不足却颇具灵巧的姿态,他心中一片宁静温暖。 “手腕要沉,力由地起,贯通脊柱,发于指尖!”李狗蛋一边自己练习,眼角余光瞥见弟弟动作不对,立刻停下,像个小先生似的上前纠正,还亲自示范,“像这样,感觉到了吗” 那被指正的弟弟懵懂地点点头,重新摆好姿势,果然比之前规范了些。 李之源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狗蛋这孩子,不仅天赋不错,这份责任心和对弟弟妹妹的关爱,更让他欣慰。 “爹!”终于有孩子发现了站在廊下的李之源,顿时所有孩子都停下了动作,欢呼着围了过来。李狗蛋也收势站好,恭敬地叫了一声“父亲”,眼中同样有着孺慕与欣喜。 李之源笑着摸了摸扑到腿边的小女儿的头,对众人道:“今日功课做得如何可有偷懒” “没有!我们都很用功!”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道。 “好,那为父便考校一下。”李之源走到场中,先是指点了李狗蛋几处拳法衔接的细微之处,让他尝试以神意引导气血,而非单纯追求力道。李狗蛋悟性颇高,稍加点拨,便有所领悟,拳势顿时更添一分圆融。 接着,他又逐一指导其他子女。对性子急的次子,便教导他如何控制发力,留有余地;对略显笨拙的三子,则更注重培养其耐心与协调;对女儿们,则传授了一些更侧重身法灵巧与气息绵长的技巧。 他教导得极为耐心,言语浅显,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辅以生动的比喻。孩子们在他面前也格外认真,努力按照他的要求调整。 “修行之道,根基最为重要。”李之源看着眼前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温言道,“如同盖房子,地基不稳,楼阁再华美,也终有倾覆之日。你们现在要做的,便是将这根基打得越牢靠越好。不必羡慕他人神通广大,守住本心,脚踏实地,未来方有无限可能。”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但将父亲的话记在了心里。 教导完子女,李之源心神微动,通过那二十八枚混沌源种分株构成的联系网络,感知着诸界的状况。 网络运行平稳,能量如同涓涓细流,在诸界节点间循环往复,滋养着阵法,也反哺着世界。镇冥界的封印坚固如初,冥土裂缝死寂一片,仿佛之前的冲击从未发生。苍梧界、巨兽界等世界的元气,在简化版周天星斗玄黄阵的梳理下,正以极其缓慢但坚定的速度复苏着,如同冰封的河流下,暗涌着春日的生机。 而最让他关注的碧波玄界,那“太虚引星阵”的效果,经过这段时间的持续运转,似乎又增强了一丝。虽然接引而来的星力依旧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但已不再是若有若无,而是形成了一道极其细微、却稳定存在的能量流,源源不断地汇入碧波玄界的能量循环之中,为那片无星的水世界,带来了一丝来自遥远星海的、古老而珍贵的气息。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李之源心中默念,对此番布局的长期效果,充满了信心。 处理完这些事务,他才真正有了静心钻研自身修行的时间。 静室之内,香炉青烟袅袅。 李之源首先将心神沉浸在对《混沌开天剑》的观摩感悟之中。他没有试图去理解那些繁复到极致的运力法门与法则构架,而是如同一个旁观者,去感受那经文奥义中透出的宏大“意境”。 他的意识仿佛被带入了一片绝对的混沌之中,无光无暗,无上无下,无过去未来,只有最原始的、蕴含着一切可能却也代表着一切终结的混沌之气。在这片混沌里,他感受到了一种极致的“静”,一种万物归墟般的死寂。 然而,在这死寂的极致,一点“动”的意念开始孕育。那不是外来的力量,而是源自混沌本身的一种“冲动”,一种想要打破自身、确立秩序、定义存在的本能! 紧接着,便是那石破天惊的“开辟”! 无法形容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它并非单纯的毁灭,也非单纯的创造,而是毁灭与创造在刹那间达到了极致的统一!混沌被强行撕裂,清浊分离,阴阳初判,地水火风奔涌咆哮……一个世界雏形,就在这狂暴与秩序并存的“开辟”中诞生! 李之源的心神剧烈震颤,即便只是观摩这种意境,也让他感到自身渺小如同尘埃。他体内那原本平稳运转的归元气与归一剑界,在这意境的引动下,也不由自主地加速流转,仿佛受到了某种来自本源的召唤。 他缓缓抬起右手,并指如剑,没有动用丝毫法力,只是凭借着对那“开辟”意境的一丝模糊感应,向着前方的虚空,极其缓慢地、凝重地一划。 没有任何光芒,也没有任何声响。 但他指尖所过的轨迹,周围的空气似乎极其轻微地扭曲、荡漾了一下,仿佛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颗看不见的石子。一种难以言喻的“割裂”感一闪而逝,既像是要终结什么,又像是要开启什么。 随即,一切恢复正常。 李之源放下手指,脸色微微有些苍白,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仅仅是模仿其“意”,做出一个空架子,竟也耗费了他不少心神,更是引动了自身力量本源的轻微震荡。 “可怕……却也迷人……”他长长吐出一口气,眼中充满了震撼与思索。他清晰地认识到,这门剑法距离自己还非常遥远,但其展现出的“于终结中开启新生”的至高道理,却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对自身混沌之力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包容与演化,更看到了其内部蕴含的、足以颠覆一切的“开辟”伟力。 这无关乎立刻修炼,而是一种眼界与认知的提升。 稍作调息,待心神平复后,李之源开始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选定几种剑法的精研上。 首先是金机界“陨星九剑”中的 【贯日】、【乱辰】、【九天惊雷】 三式。 他并未直接上手练习,而是先以神念推演,结合《周天星辰炼气法》,细细体悟其中蕴含的星辰暴烈、迅捷、破灭之意。 【贯日】 的极致穿透,追求的是将星辰之力凝于一点,无物不破。这需要极强的能量掌控力与一往无前的意志。李之源尝试引动一丝星辰之力,混合归元气,于指尖凝聚,感受着那种仿佛能刺穿一切的锐利感。这与他的归一剑意颇有相通之处,相互印证之下,让他对“锋锐”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乱辰】 则更为玄妙,涉及对时空与因果的微弱干扰。李之源推演起来倍感吃力,这需要对相关法则有极深的领悟。他暂时只能模仿其形,试图以自身强大的神念搅动周围气机,制造些许混乱感,距离真正扰乱时空还差得极远。但他明白,此招关键在于“意”而非“力”,重在出其不意。 至于 【九天惊雷】,乃是引动星辰寂灭之意,从法则层面进行锁定斩杀。此法威力最大,修炼难度也最高,反噬亦是不小。李之源更是谨慎,只在心神中反复观想其引动法则、降下“天罚”的意境,感受其中那股代天行罚、裁决一切的煌煌威严,不敢轻易尝试实际运转法门。 修炼之余,他也会再次观摩 《太虚破灭剑诀》 与 《浮生若梦剑》,前者增强他对事物“结构”的洞察力,后者则提醒他道心变幻、神魂攻击的诡谲。 日子便在这样规律而充实的修行中悄然流逝。 李之源能感觉到,自己对力量的掌控越发精微,归元气愈发凝练,八极归一混沌剑域运转得也更加如意。虽然那“第十脉”依旧虚无缥缈,推演起来困难重重,每一次尝试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几乎毫无进展,但他并不焦躁。他明白,这是水磨工夫,是底蕴的积累,急不得。 偶尔,他也会想起冥土,想起那平静表象下可能隐藏的汹涌暗流。但他如今心态已然不同,与其被动担忧,不若抓紧一切时间提升自身。自身足够强大,便是应对一切风浪的最大底气。 这一日,他正在静室中推演 【乱辰】 剑式的一处变化,试图以自身剑意模拟出那种扰乱方位的感觉,忽然心有所感,停下了动作。 他目光望向窗外,仿佛穿透了空间,看到了那张覆盖诸天的网络之中,某个极其遥远的节点,传来了一丝微不可查,却带着一丝欢欣、雀跃意味的波动。 那是……育灵界的方向 是那枚在生命泉眼中的混沌源种分株,在得到持续滋养后,似乎与那泉眼结合得更加紧密,甚至反过来,散发出的生机更加盎然,引动了那片区域草木的一阵微弱但真实的生长加速 李之源微微一怔,随即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甚至微不足道。 但就是这样细微的变化,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他的努力,他的布局,并非只是为了对抗毁灭与威胁,更是在孕育着新生与希望。 这,或许便是“道”的另一面。 守护与创造,远比单纯的毁灭,更能让人道心坚定,步履从容。 他收敛心神,不再去想那高悬的利剑,也不再执着于立刻推开那扇名为“第十脉”的大门。 只是静下心来,继续沉浸在对剑法的推演与感悟之中。 前路漫漫,吾道不孤。 第一百三十一回:道境突破与剑诀初成(第三节) 时光如水,静静流淌。转眼间,李之源回到长安已有数月。唐王府内,岁月静好,仿佛外界的纷扰与诸天的布局都与这座日益恢弘的府邸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这一日,天光正好,李之源并未在静室闭关,而是信步来到了王府后园。园中有一方不小的湖泊,乃是引活水而成,碧波荡漾,湖畔垂柳依依,奇花异草点缀其间,景致颇为雅致。他寻了处临水的石亭坐下,并未刻意运功,只是放松心神,感受着微风拂面,水汽氤氲,目光落在湖面上因风泛起的粼粼波光之上。 看似在发呆,实则他的心神,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松弛状态,回味、反刍着这段时间的修行所得。 《万象归元诀》运转不息,归元气于体内周天循环,温顺而磅礴。他细细体味着这股力量的“包容”与“归元”特性,仿佛自身成了一个无形的熔炉,能纳天地万气,化归己用。这种特性,不仅体现在斗法时的千变万化,更体现在平时修炼时,对各类能量,无论是纯净的天地灵气,还是稀薄的星辰之力,乃至地脉中蕴含的厚重土元,都能更高效地汲取、炼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万象归元诀》,果然奥妙无穷。”李之源心中暗赞。转修此功,虽舍弃了《玉清一气功》的部分精纯特性,却换来了更广阔的未来与更强的适应性,无疑是值得的。 而更让他感到如臂指使的,是那已然与《归一剑诀》深度融合的 归一剑界。 心念微动,无需刻意展开,一层极其淡薄、近乎无形的剑界便已自然笼罩其身周尺许范围。在这极小的范围内,清气流以某种玄妙的轨迹缓缓流转,核心处那缕归一剑意如同沉睡的巨龙,引而不发,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锋锐。他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领域内每一丝能量的流动,感受到它们随着自己心意而发生的细微变化。 “万物皆可为剑……”他目光落在亭外一片被风吹落的柳叶上。意念微动,那片原本轻飘飘下落的柳叶,轨迹骤然一变,如同被无形之手握住,叶尖瞬间绷得笔直,散发出一点寒芒,“嗤”的一声轻响,竟将前方一块假山石上凸起的小角平滑地切了下来!切口光滑如镜! 柳叶完成这一击后,便失去了所有神异,软软飘落在地,与寻常落叶无异。 李之源微微一笑,心中畅快。这只是牛刀小试,却已显露出剑域掌控力的精进。对力量的运用,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招式或形态,而是更趋向于一种“本能”,一种对自身之“道”的深入理解与运用。 他再次将心神投向那浩瀚的传承海洋,尤其是对《混沌开天剑》的观摩感悟。这一次,他不再去强行体会那开天辟地的宏大场面,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那“混沌”本身,以及从“混沌”到“开辟”那一瞬间的“转换”上。 “我的归元气,具混沌之质;我的剑域,亦是混沌根基。我所缺的,并非混沌,而是那‘开辟’的契机与法理……”他若有所思。右手无意识地在石桌上轻轻划过,指尖并未触及桌面,但桌面上的尘埃,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向两侧微微分开,留下了一道纤尘不染的细微痕迹。这痕迹并非直线,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蕴含着某种“诞生”意味的弧度。 “毁灭与创造……终结与开端……”他凝视着那道痕迹,心中似有所悟,却又难以抓住那灵光一闪的尾巴。他知道,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的是水磨工夫的感悟与积累。 “爹!” 一声清脆的呼唤打断了他的沉思。抬头看去,只见次子李空正站在亭外,小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期待。这孩子性子比起兄长李狗蛋要跳脱一些,但天赋却不差,尤其是对火行之力似乎有着天然的亲和。 “怎么了”李之源温和地问道。 “爹,您看我这一招!”次子李空说着,也不等李之源答应,便深吸一口气,小脸憋得通红,猛地一拳向前打出。拳风过处,竟带起了一抹微弱的、几乎看不见的红光,空气中也泛起一丝灼热感。 “嗯”李之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并未系统地传授过孩子们属性功法,主要是打根基。没想到这次子竟能自行引动一丝微薄的火行元气附于拳上,虽然稚嫩,且代价是自身气血翻腾,小脸通红,但这份天赋与悟性,确实难得。 “胡闹!”李之源脸色一沉,并非因为孩子展示能力,而是因为他那不顾自身、强行催谷的做法。他身形未动,一股柔和的归元气已隔空渡入次子体内,瞬间抚平了他翻腾的气血。 李空脸上的潮红迅速褪去,有些茫然又有些害怕地看着父亲。 “力量,是工具,而非目的。”李之源将他叫到身边,语气严肃而耐心,“驱使力量,需知其理,明其性,更要量力而行。方才你强行引动火气,可知稍有不慎,便会灼伤自身经脉,留下隐患修行之路,勇猛精进固然重要,但敬畏之心、谨慎之道,更不可缺。” 李空似懂非懂,但见父亲神色严肃,也知道自己可能做错了事,低下头小声道:“孩儿知错了。” 李之源神色稍霁,摸了摸他的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对火行有感,这是你的天赋。但天赋需善用,从今日起,我传你一段静心调息、感应火元的基础法门,你需每日练习,不得急躁,待你能心平气和,引一缕火元如臂指使时,再谈其他。” 说着,他便将一段简单的导引术传授给李空,着重于宁心静气,细微感知。李空听得认真,眼中重新燃起光芒,用力点头。 教导完李空,李之源心情复杂。子女们渐渐长大,各自显露出不同的特质,未来的道路也需要因材施教。这让他肩上的担子,似乎又重了一分,但也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充实感。 傍晚,李之源将六个子女都叫到跟前,并未传授高深功法,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上古时期,一位大能如何从微末中崛起,不倚仗天赋神通,而是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心,一步步走向巅峰的故事。 孩子们听得入了神,连最跳脱的次子也安静下来。 “记住,”故事讲完,李之源看着孩子们,“力量能让你获得尊重,但德行与智慧,才能让你守住这份尊重,走得更远。无论未来你们选择怎样的道路,都不可失了本心,不可忘了仁恕之道。” “是,父亲(爹)。”孩子们齐声应道。 夜色渐深,孩子们各自回房休息。李之源独自坐在院中,仰望星空。玄唐的夜空,因二十八星宿大阵的存在,星辰格外明亮,洒下清辉。 他的心神再次连接上那诸天星斗网络。二十八处节点安然无恙,能量流转平稳。镇冥界依旧沉寂,碧波玄界的星力接引仍在持续,育灵界的生机似乎又盎然了一分……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他内视自身,归元气充盈,剑域稳固,剑心通明。对《混沌开天剑》的感悟虽无突破,却如种子深埋心底。《贯日》、《乱辰》等剑法的推演也在稳步进行。 那看似毫无进展的“第十脉”推演,此刻静心思索,也并非全无收获。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让他对自身力量的运转、对天地法则的感应,多了一分更细腻的认知。这些认知沉淀下来,便是底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他轻声自语,目光平静而坚定。 他不再去焦虑冥土的威胁,也不再执着于立刻推开那扇门。只是守好当下,护住身边人,一步步,踏实前行。 夜风吹过,带来远处隐约的更鼓声。 李之源起身,掸了掸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转身向屋内走去。 (第一百三十一回 完) 第一百十一回:道境突破与剑诀初成(第四节) 石亭中的顿悟,如同在平静的心湖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扩散,经久不息。李之源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的认知,又深了一层。那不仅仅是力量的增长,更是一种心境的蜕变,一种从执着于道与道同行的微妙转变。 往后的日子里,他依然保持着规律的修行。清晨迎着第一缕紫气修炼《周天星辰炼气法》,白天则主要精研选定的几种剑法,尤其是 【贯日】 与 【乱辰】 ,晚间则打坐凝练归元气,推演那虚无缥缈的第十脉。 但与此前不同的是,他不再将自己完全禁锢在静室之中。他会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尤其是教导子女。他发现,在教导孩子们的过程中,自己对于力量基础、对于心境磨练的理解,也会在不经意间变得更加纯粹和深刻。看着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那种满足感与守护的决心,也反过来滋养着他的道心,让那之念愈发坚实。 这一日,他正在指点长女练习一套灵巧的身法,忽然心念微动,一股极其隐晦、却带着一丝熟悉阴冷气息的波动,通过诸天星斗网络,传入他的感知。 源头是——镇冥界! 那沉寂了许久的冥土裂缝,再次传来了异动! 这一次,并非之前那种狂暴的冲击,反而更像是一种……试探一丝极其细微,若非他如今感知敏锐且时刻关注,几乎会被忽略的死寂气息,如同狡猾的毒蛇,小心翼翼地触碰着封印光幕,似乎在探测其强度与反应。 李之源眉头微蹙,眼中寒光一闪而逝。冥土,果然贼心不死! 他并未立刻动身。通过网络,他能清晰地到,那丝试探性的冥土死气,在接触到由诸界星力与太虚之力共同构筑的坚固光幕后,如同水滴落入烧红的铁板,瞬间便被蒸发、净化,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掀起。镇冥界的防御,比之前强了何止数倍。 看来,之前的教训还不够深刻。李之源心中冷哼。他没有采取任何过激的反应,只是心念微动,通过网络,悄然引导了一丝来自碧波玄界那新近接引的、带着微弱却纯净星辰气息的力量,汇入镇冥界的防御体系中。 当下一丝冥土死气试探而来时,接触到的光幕上,除了原本的星辉与玄黄气,还泛起了一层极淡的、仿佛能净化一切阴邪的清澈波光。 那丝死气如同遇到了克星,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哀鸣,消散的速度比之前快了数倍!甚至有一缕微不可查的净化之力,循着那丝死气来的方向,反向渗透了一丝进去! 裂缝深处,隐约传来一声压抑的、带着惊怒的嘶吼,随即,所有试探戛然而止,冥土气息再次彻底沉寂下去,比之前更加死寂,仿佛从未出现过。 李之源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哼,算你识相。 他如今手握诸界之力,构建网络,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能被动防守、亲自冲杀在前线的孤家寡人。冥土若再敢来犯,他有的是手段陪它们玩!这番无声的交锋,看似微不足道,却彰显了他如今底蕴的深厚与应对的从容。 处理完这小小的插曲,李之源心情并未受到多少影响。他继续指导女儿完成身法练习,看着小姑娘因为他的夸奖而露出灿烂的笑容,心中那点因冥土而生的冷意也消散无踪。 傍晚,他将李狗蛋单独叫到书房。 狗蛋,你修炼《基础炼气诀》已有些时日,感觉如何李之源看着眼前日渐沉稳的长子,温和地问道。 李狗蛋恭敬回答:回父亲,孩儿感觉体内气血充盈,精神健旺,按照法诀引导,丹田处已有暖流滋生,只是……只是有时感觉那暖流运行至‘阳关’穴附近时,略有滞涩之感。 李之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能清晰感知到气血运行的细微滞涩,说明狗蛋的感知相当敏锐,根基打得确实不错。 嗯,感知无误。李之源点头,‘阳关’乃气血运行一小关隘,初练者於此稍有滞涩属正常。你且坐下,放松心神,仔细感受为父引导之气。 李狗蛋依言盘膝坐下,闭上双眼。 李之源伸出食指,指尖一缕精纯温和至极的归元气(他刻意压制了其混沌特性,只保留最本源的滋养之意),轻轻点在李狗蛋的穴上。 顿时,李狗蛋只觉一股温暖柔和、却又带着难以言喻穿透力的气流,自穴道涌入,轻易便化开了那处滞涩,并且引导着他自身那微弱的暖流,以一种更加顺畅、更加高效的路线运行了一个小周天。 整个过程,李狗蛋只觉得通体舒泰,仿佛浑身毛孔都张开了,之前修炼中一些模糊不明之处,豁然开朗。 记住方才气机运转的感觉。李之源收回手指,修行之初,名师指引至关重要,可免走弯路。但最终,路仍需自己一步步去走。细微处的体悟,需你自行琢磨,方能真正化为己用。 孩儿明白!多谢父亲指点!李狗蛋睁开眼,目光湛湛,显然收获不小。 看着长子离去时那挺拔的背影,李之源心中欣慰。传承,不仅仅是力量的传递,更是经验与信念的延续。 夜色深沉。 李之源独自立于院中,再次将心神沉入对第十脉的推演之中。 这一次,他不再像之前那样,试图以强大的神念和归元气去强行一条虚无的通道。而是回想着白日里教导子女时的耐心,回想着那丝冥土死气在纯净星力下冰消瓦解的瞬间,回想着石亭中观摩《混沌开天剑》时,对毁灭中孕育新生的那一丝感悟。 他的心神变得异常空灵。 不再执着于的具体形态,也不再焦虑于进展的缓慢。 他只是静静地内视自身,观察着归元气如同百川归海般在九大经脉中奔腾流转,感受着混沌剑域在紫府中如星云般缓缓旋转,体悟着《万象归元诀》那包容一切的之意,以及《归一剑诀》那统御万法的之念。 不知过了多久,在这种极致的宁静与观想中,他仿佛到,在那九脉交汇的丹田最深处,那一片由归元气形成的混沌星云核心,一点极其微弱、却与他自身道韵完美契合的, 不,那不是光,那更像是一个极其微小的,一个蕴含着无限可能与绝对平衡的。 它并非真实存在,更像是一种道韵的显化,一种自身道路凝聚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产生的。 当李之源的心神注意到这个时,他福至心灵,并未试图去触动它,而是以一种与的心念,缓缓地将自身的归元之意、归一之念,以及那份对混沌开天的感悟,如同滋养种子一般,温柔地环绕、浸润着这个微小的。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当这个孕育到一定程度,当自身的积累与感悟足够深厚时,那所谓的第十脉,或许便会以某种他目前还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自然而然地于此! 这并非开辟,更像是……孕育! 一条独属于他李之源的道源之脉! 想通了这一点,李之源只觉心神前所未有的通透,之前推演中的诸多滞涩与迷茫,顷刻间烟消云散。虽然前路依旧漫长,但他已然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他缓缓睁开眼,眸中深处,仿佛有混沌星云生灭,有归一剑意隐现,更有一点微不可查、却蕴含着无限生机的之光一闪而逝。 道境修为,在这番心境蜕变与明悟方向之后,竟在不知不觉中,又向前扎实地迈进了一小步。 他抬头,望向那无尽星空,目光平静而悠远。 诸界网络平稳,家人安康,自身道途明晰。 眼下一切安好。 至于未来…… 他心中淡然一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第一百三十一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