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羊城创投杀疯了!
镜辞千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七月的羊城,热得能煎鸡蛋! 清平市场附近的老街区,青石板路被骄阳烤得发烫,挑着担子的小贩吆喝着“荔枝龙眼”,汗珠子顺着额角往下淌,远处的骑楼底下,个体户的摊位摆得满满当当,整个羊城都透着股“拼命搞钱”的烟火气。 钟清清踩着烫脚的石板路,刚跟姜国栋核对完清璞阁羊城分店的扩建进度—— 分店要加个展示区,正愁没合适的品类填充,身后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跟踩了风火轮似的。 “钟小姐!姜先生!等等我!千万别走!” 来人是饮料厂驻羊城办事处的王师傅,穿件洗得发白的军绿色背心,古铜色的胳膊上沾着机油,额头上的汗珠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手里死死攥着个皱巴巴的牛皮纸包,脸憋得通红,既有期待又透着股没底的局促。 姜国栋递过去一瓶冰镇王大吉凉茶,瓶身凝着的水珠刚碰到王师傅的手,就被他的体温烫得瞬间蒸发:“先喝口凉的压一压,别急,有话慢慢说。” 王师傅猛灌了大半瓶,“嗝”地打了个饱嗝,才抹了把脸,鼓起毕生勇气打开牛皮纸包—— 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件手工木雕小物件: 桃木平安扣、黄杨木梳、雕花发簪,虽然边缘还有点毛刺,打磨得不算精细,但线条流畅,雕花透着股古朴的灵气,一看就是下过真功夫的。 “钟小姐,我年轻时候跟我爹学过三年木艺,这都是我最近下了夜班,熬夜干到后半夜做的!”王师傅声音都带着颤, “现在羊城到处都是创业的,骑楼底下摆摊的个体户都赚了钱,我也想拼一把,开个木艺坊! 可我没本钱,没门路,连工具都买不起,只能求你们帮衬一把,哪怕借我点钱也行啊!” 1981年的羊城,个体户已经形成规模,清平市场、上下九步行街全是摆摊的,但创业依旧是险棋—— 没资金、没资源、没经验,稍微踩错一步就血本无归,尤其是手工品类,竞争更激烈。 钟清清拿起那个桃木平安扣,用手指反复摩挲着边缘的毛刺,眼神没什么波动。 她心里跟明镜似的: 创投不是慈善,钱不能乱投!虽然她已经计划开始做天使投资人,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 但是也要能赚钱才行。 王师傅有手艺是好事,但手艺能不能变现 成本能不能控制 为人靠谱不靠谱 这些都得打个问号! 更重要的是,他的木艺品能不能跟清璞阁的高端珠宝互补,填充分店的展示区,这才是关键! “王师傅,你的手艺看着还行,但创业不是光有手艺就够的。” 钟清清把平安扣放回纸包,语气平静得让王师傅心里一凉,“这样,我给你三天时间,按我给的样式做二十件成品—— 木梳要光滑无刺,齿距误差不能超过两毫米;平安扣要镶小红星,走线必须工整;发簪要刻‘友谊长存’,字体清晰。 我要看看你的效率、精细度,还要听你说清楚成本和销路,过关了,我就投你!不仅投钱,清璞阁羊城分店的新展示区,直接给你免租金用!” 这话一出,王师傅的脸瞬间垮了,刚燃起的希望差点被浇灭,但他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尤其是清璞阁的展示区,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咬着牙点头:“行!钟小姐,你等着! 我就算三天不睡觉,也肯定按时做好!” 看着王师傅匆匆离去的背影,姜国栋忍不住问:“清清,你是不是太严了 王师傅看着挺老实的,而且分店的展示区确实缺品类。” “老实不能当饭吃!展示区也不能随便填!” 钟清清眼神锐利,“我投的是项目,不是同情心! 现在羊城做手工的个体户多了去了,光有热情没实力的,不出三个月就倒闭! 我得把风险控到最低,既对我的钱负责,也对他负责,更要对清璞阁的招牌负责!” 接下来的三天,钟清清没闲着,直接开启“全方位考察模式”! 她先托港城的周先生打听木艺工具和木料的市场价,把成本底线摸得门儿清—— 黄杨木多少钱一斤,刻刀一套多少,打磨机有没有货,全都记在小本子上,生怕被人坑。 要知道,现在专业木艺工具国内难寻,全靠港城进口,价格水分大得很。 然后她揣着王师傅的样品,扎进了羊城最热闹的清平市场,跟摆摊的个体户套近乎:“老板,你看这木梳能卖多少钱 你要是进货,愿意出多少 有没有人买手工的” 跑了一整天,她摸清了市场行情: 同类手工木梳能卖十五块,平安扣十块,发簪十八块,而且年轻人就爱手工定制的新鲜感,只要做工再精细点,完全不愁卖! 更重要的是,清璞阁的客户买完珠宝,总想买点平价伴手礼,王师傅的木艺品刚好契合这个需求! 最后,她又找饮料厂羊城办事处的老员工唠嗑,旁敲侧击打听王师傅的为人—— 得知王师傅干活踏实,从不偷懒耍滑,上次办事处的机器坏了,他主动加班抢修到半夜,还不收加班费,帮同事修自行车、补衣服也是分文不取,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第三天傍晚,王师傅果然抱着一个木盒,顶着黑眼圈赶来了。 他眼睛里全是红血丝,下巴上冒出了胡茬,显然是真的熬了三个通宵。 打开木盒,二十件成品摆得整整齐齐: 木梳光滑无刺,齿距均匀; 平安扣上的小红星走线工整; 发簪上的“友谊长存”字体清晰,比之前的样品精致了不止一个档次! “钟小姐,你检查!有一件不合格,你随时说!” 王师傅紧张得手心冒汗,生怕错过这个机会。 钟清清拿起木梳,用手反复摩挲,又掏出尺子量了量,误差果然没超过两毫米。 她抬头问:“这些木料花了多少钱 做二十件用了多久打算卖多少钱” “木料是托人从羊城国营木材厂买的边角料,花了八十块! 做了三个晚上,大概十五个小时!木梳卖十五块,平安扣卖十块,发簪卖十八块!” 王师傅老实回答,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钟清清心里一算:成本可控,定价合理,手艺过关,为人靠谱,还能填充分店展示区—— 这项目,能投! “王师傅,你的项目我投了!” 一句话,让王师傅瞬间僵在原地,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钟清清拿出拟好的协议,语气斩钉截铁:“按羊城现在鼓励的‘联营协作’模式,我给你出一万块启动资金! 帮你对接港城的专业工具、羊城国营木材厂的平价木料,清璞阁羊城分店的新展示区,免费给你用五年! 咱们签协议,你盈利后,按净利润的50%给我分红,连分五年,之后所有收益全归你! 我不干预你日常经营,但会定期看账本,确保钱用在正途!” 一万块!免费展示区! 五年分红后全归自己! 王师傅激动得手都抖了,签字时笔尖好几次划破纸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钟小姐,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 我王老三要是以后敢耍滑头,天打雷劈!” 然而,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 刚敲定投资,麻烦就找上门了! 钟清清托周先生联系好的港城工具供应商,突然临时涨价,还阴阳怪气地说:“现在木艺工具紧缺,羊城要货的人多,想要货就得加钱,不然就等一个月!” 1981年,专业木艺工具国内根本买不到,全靠港城进口,供应商这是坐地起价,吃定了他们! 王师傅急得团团转,差点哭出来:“钟小姐,这可怎么办 没有工具,工坊开不起来啊!咱们总不能真等一个月吧 清璞阁的展示区还等着用呢!” 钟清清却异常冷静,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以为能拿捏住我们做梦! 羊城这么大,还能找不到做工具的” 她立刻让周先生联系其他港商,同时脑子里飞速运转,突然想起羊城有一家老字号国营五金厂,专门给国营企业定制工具,说不定能搞定! 当天下午,她就带着王师傅直奔五金厂,软磨硬泡找到了厂长,拿出工具图纸,说明是支持个体户创业,还承诺以后清璞阁的五金配件、分店装修的五金材料,全从这里采购。 厂长被她的诚意和长期合作的前景打动,拍着胸脯答应:“行! 按成本价给你做,一周内交货!保证跟港城的工具一样好用!” 拿到报价单,王师傅差点跳起来—— 比港城供应商的报价低了三千块! 工具的问题刚解决,木料又掉链子了! 羊城国营木材厂突然反悔,说“配额不够”,之前答应的平价木料没法按时供应,还说“想要货就得按市场价加钱,不然就等下个月”! 这明摆着是坐地起价,欺负他们是小创业户! 王师傅气得脸都青了:“这些人也太黑了!简直没天理!” 钟清清却不慌不忙:“别急,东边不亮西边亮!羊城周边的乡镇肯定有私人木材加工点,咱们去找!” 她带着王师傅跑了大半天,终于在番禺的一个小镇上找到一家私人加工点,老板是个老木匠,手里有不少好木料。 虽然木料品质比国营厂稍逊,但价格更低,还能当场提货! 钟清清让王师傅挑了一批黄杨木、桃木,趁老板转身的功夫,悄悄往木料上喷了点灵泉水:“这样处理后,木料更温润,不容易开裂,成品光泽也更好,卖相能提一个档次!” 王师傅将信将疑,结果第二天一看,木料果然变得更有质感,打磨起来也更顺手,当场就服了:“钟小姐,你这法子也太神了!” 半个月后,“王氏木艺坊”正式开业! 工坊就设在清璞阁羊城分店旁边的小门面里,跟分店的展示区打通,客源直接共享! 没想到开业第一天就遭遇滑铁卢—— 一上午过去了,一件都没卖出去! 王师傅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坐在门口,看着来往的行人,心里拔凉拔凉的:“是不是我的东西没人喜欢啊 这可怎么办” 钟清清却一点不慌,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立刻发现问题所在:展示区的布置太单调,就把木艺品摆在架子上,没突出“手工定制”的卖点,也没跟珠宝搭配起来,根本吸引不了客户! “国栋,把展示区重新摆!” 钟清清一声令下,“把木梳、发簪跟清璞阁的珍珠手链、翡翠耳环摆在一起,做个‘珠宝+木艺’搭配套餐! 王师傅,你把工具摆到门口,现场演示雕刻,再写个‘手工定制,独一无二’的招牌挂起来!” 姜国栋和王师傅手脚麻利,半小时就重新布置好了展示区,红底白字的招牌一挂,王师傅现场雕刻的动作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更绝的是,下午清璞阁的一个老客户买了一对翡翠耳环,看到旁边搭配的木簪,眼睛一亮:“这木簪真别致,跟我的耳环还挺配,多少钱我一起买了!” 这一开单,就像打开了闸门! “给我来两把木梳,送我女儿!” “我要两个平安扣,给我爸妈带回去!” “能不能给我定制一个发簪,刻上我对象的名字” 客户排起了长队,一下子就卖出去十几件,还接了二十件定制款! 更让人惊喜的是,不少客户都是冲着“珠宝+木艺”套餐来的,清璞阁的珠宝销量也跟着涨了不少,李姐笑得合不拢嘴:“清清,你这主意太妙了!既帮了王师傅,又带动了咱们的生意!” 第一个月盘点,木艺坊纯利润直接干到1800块! 王师傅拿着180块分红,激动得热泪盈眶,当着钟清清和姜国栋的面,直接给他们鞠了个躬:“钟小姐,姜先生,要是没有你们,我这工坊早就黄了! 你们不仅给我钱,还教我怎么做生意,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钟清清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嘴角勾起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