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藿菜的巫虫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节:五年方略 登州,执政府议事厅。巨大的全国地图上,不同颜色的线条和标记勾勒出未来的蓝图。这里正在审议的,是决定新生共和国未来五年命运的《复兴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草案的封面上,简单的“复兴”二字,承载的却是将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初步推向工业化的千钧重担。 草案的核心,围绕着“两个基础,一个突破”展开。 “两个基础”,一是交通命脉——优先完成贯穿南北的“津浦-平汉-粤汉”铁路干线,并修建连接主要矿产区与工业中心的支线;二是能源基石——全面勘探并开发开滦、抚顺、萍乡等大型煤矿,在武汉、上海等地建立近代化发电厂。 “一个突破”,则是在国防工业上取得决定性进展——扩建青岛、上海、汉阳三大兵工厂,使其具备规模化生产“磐石”系列枪械、“震岳”迫击炮、75毫米乃至105毫米级野战炮的能力;加速“蓝海造船所”二期工程,目标是实现三千吨级防护巡洋舰的自主建造;同时,在德国技术援助下,于山西建立初步的航空器研发与制造基地。 财政总长唐绍仪指着厚厚的预算表,语气凝重:“执政,诸位同僚,计划虽好,但钱从何来初步估算,第一个五年计划所需资金,远超我国目前岁入。即便算上德国贷款、南洋侨汇及发行建设公债,仍有巨大缺口。” 高岩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沉声道:“钱,要靠我们自己挣,也要靠省。第一,行政开支,包括我的执政府,一律缩减三成!第二,成立‘国家资源管理委员会’,对全国主要矿产实行国家专营,利润投入建设。第三,发行‘工业建设彩票’,面向民间募集资金。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顿了顿,“我们要用未来的市场,换今天的投资。可以适当开放部分非核心行业的特许经营权,吸引外资,但必须确保技术转移和国资控股。”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每一项指标,每一笔预算,都经过反复的辩论和测算。当高岩最终在草案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窗外已是星斗满天。他知道,这薄薄的几页纸,即将在这个古老国度的土地上,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建设浪潮。 第二节:柏林-青岛轴心 就在《五年计划》紧锣密鼓制定之时,德意志帝国远东特使,冯瓦德西伯爵,乘坐专轮抵达了青岛港。码头上,军乐队奏响了两国国歌,高岩亲自出席迎接,规格极高。 会谈在执政府秘密会议室进行,气氛坦诚而深入。瓦德西不仅带来了德皇威廉二世对高岩就任共和国执政的正式贺信,更带来了一份份量极重的《德华战略合作补充备忘录》。 备忘录的核心内容远超一般意义上的经贸合作:德国将协助中国建立完整的军事教育体系,包括在青岛合办“陆军军官学院”,在武汉建立“海军舰艇学院”,由德军现役优秀军官担任教育和顾问;德方将提供更先进的克虏伯火炮全套生产线,并派遣专家指导建立中国的特种钢冶炼工业;双方将建立军事情报共享机制,共同应对“第三方在远东的潜在威胁”(虽未明言,但指向英、日、俄不言自明)。 作为回报,中国需确保德国资本在华投资的优先地位,特别是在铁路、矿产开采和重工业领域;并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尤其是在涉及德国太平洋岛屿和胶州湾权益问题上,与德国保持“战略协调”。 “执政阁下,”瓦德西用流利的汉语说道,眼神锐利,“德意志帝国视您领导的共和国为远东最可靠的伙伴。我们的合作,不应局限于商业,而应升华为塑造新时代亚洲秩序的共同力量。” 高岩沉吟片刻,举起酒杯:“伯爵阁下,请转告德皇陛下,华夏共和国珍视与德意志的友谊。一个稳定、繁荣、与德国紧密合作的中国,符合我们双方的根本利益。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干杯。” “柏林-青岛轴心”在这一刻,变得更加清晰和牢固。来自德国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如同强劲的燃料,注入中国这架刚刚启动的工业引擎。 第三节:龙潜于渊 旅顺军港,戒备森严的深水码头旁,一群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正围绕着几个巨大的、覆盖着帆布的神秘物体忙碌着。这里是共和国海军最核心的“潜舰研发基地”。 总工程师李德明(已从“探空坊”调任至此)掀开帆布一角,露出了一个流线型、黝黑发亮的钢铁身躯。它与之前的“深渊”级潜艇相比,体型更大,线条更加流畅,艇首下方安装了新式的鱼雷发射管。 “执政,这就是‘蛟龙-i’型攻击潜艇的首艇!”李德明难掩兴奋,“我们吸收了俘获的日军潜艇部分设计,加上德国提供的部分柴油机技术和艇体焊接工艺,性能远超‘深渊’级!水下潜航时间更长,噪音更小,配备了四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携带‘长矛-i’型热动力鱼雷,射程和威力都不可同日而语!” 高岩仔细查看着这艘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国之利刃,问道:“测试情况如何” “已完成三次深潜和一次鱼雷实射测试,各项数据基本达到设计指标!预计明年上半年,首批四艘‘蛟龙’艇即可正式服役!”李德明信心满满地汇报。 与此同时,在登州郊外一处新开辟的试验场上,另一个颠覆性的项目也取得了突破。一架外形怪异、拥有巨大气囊和简陋金属骨架的“飞天器”——“鹏程-i”型硬式飞艇,正在进行系留试验。尽管看起来粗糙,但它标志着共和国开始向天空迈出第一步。陈念恩负责的无线电小组,正尝试为飞艇加装轻量化通讯设备,以期未来能作为空中侦察和指挥平台。 高岩对身边的王奎和陈念恩低声道:“海军,要走向深蓝;天空,我们也要拥有自己的眼睛和利剑。‘蛟龙’与‘飞鹏’,将是我们未来抵御强敌、扞卫海疆的关键。这些力量,现在必须深藏于渊,默默发展,待到需要之时,方能一鸣惊人!” 第四节:暗流与堤坝 新生共和国的蓬勃发展,并非没有杂音。旧的利益阶层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上海,一些被新政触动了根本利益的旧式钱庄老板、失势的买办和隐匿的青帮残余,暗中勾结,利用尚不完善的金融体系,开始大规模囤积银元,抛售银元券,制造市场恐慌,企图扰乱经济秩序。 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卫府破获了一起试图渗透进入“华东机器总厂”核心图纸保管室的工业间谍案,线索隐隐指向某个外国商业机构。而在原两广总督府内,一些思想保守、对北方中央政策阳奉阴违的旧官僚,则在地方税政和土地清丈工作上消极怠工,甚至暗中怂恿地主抵制。 “执政,看来有人不希望我们过得太安稳。”内卫府负责人赵三槐将报告放在高岩案头。 高岩快速浏览完毕,脸上看不出喜怒:“意料之中。旧时代的幽灵,不会甘心自动消散。外部势力,也不会坐视我们顺利崛起。”他站起身,走到窗前,“那就让他们看看,新时代的堤坝,是否坚固。” 他迅速下达指令:由内卫府、财政部和新成立的“国家经济调查局”组成联合行动组,赴上海严厉打击金融投机,逮捕首恶,公开审判,以儆效尤;同时,宣布由国家银行注入黄金储备,坚决维护银元券币值稳定。对工业间谍案,一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严惩不贷,并借此机会强化各要害部门的保密制度。对于南方怠政的旧官僚,则由行政总署派出强有力的“地方工作督导组”,携带尚方宝剑,就地整肃,推行新政,敢于阻挠者,立即撤换查办! “告诉所有人,”高岩的声音冷峻,“共和国的大厦,容不得任何蛀虫和裂痕。谁想试试这堤坝的硬度,尽管放马过来!” 【系统提示:国家建设全面启动,“潮生”效应显现。工业基础开始夯实,国防高科技项目取得突破。国际盟友关系深化。内部不稳定因素被有效压制,政权控制力增强。警告:大规模建设伴随巨大财政压力,外部势力渗透风险长期存在,需平衡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时代的大潮已然汹涌而起,承载着希望,也夹杂着暗流。高岩站在潮头,驾驭着这艘名为“中华”的巨轮,他知道,唯有以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智慧,方能在这历史的激流中,驶向光明的彼岸。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怪诞的表哥
——“我叫王笑,不是开玩笑的玩笑。”——“让我尚配公主?别开玩笑了,我是个痴呆儿啊。”一朝重生成痴呆儿,才打算好要扮猪吃老虎、吓大家一跳,没想到第一天出门便被人摁在榻上……不对,板案上。京华烟云的琐碎日常里,一桩桩稀奇古怪事的背后,一环环针对他的阴谋铺下来,揭开一层层的人心算计。庙堂之上,老狐狸们转头看来,古井不波的目光中暗含杀机。他以纯良为面具,辗转腾挪间一步步走进权力深渊。社稷倾覆,危亡之际,
军史 连载 436万字
病王的冲喜王妃

病王的冲喜王妃

小乔木
阮茉竹无故穿越到了一个青楼女子身上......而且浑身伤痕累累,狠心的老鸨在她伤还没全好之时就被迫嫁给一个七老八十的土豪为小妾。阮茉竹穿着嫁衣趁机逃出青楼却被另一伙..
军史 连载 90万字
凭虚公子

凭虚公子

公子谣言
一场亡楚国殇,六亲不复,她受疯病痴缠,他背千古罪名!五年转瞬即过,他于森森白骨中站起,以凭虚公子之力重出江湖,可她!却在成亲当日送上棺材一口!-(公子不死,南唐..
军史 连载 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