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藿菜的巫虫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海硝烟散尽,共和国海空军用一场干净利落的胜利,将约翰牛远东舰队的傲慢与偏见一同击沉于碧波之下。捷报传回,举国振奋,长久以来压抑在民族心头的那口闷气,为之一舒。然而,总统府内的气氛,在短暂的振奋后,迅速被一种更深沉、更富侵略性的战略谋划所取代。高岩的目光,越过已暂时平静的南海,投向了那片更为广袤、资源更为丰富,且正因欧战而陷入权力真空的东南亚腹地——中南半岛。 “约翰牛在远东的爪子被我们剁掉了一只,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北极熊在西线被我们顶得寸步难进,攻势已显疲态。高卢鸡深陷欧陆泥潭,其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早已摇摇欲坠。”高岩站在巨幅的东南亚地图前,手指沿着蜿蜒的海岸线,从北部的东京湾(北部湾)一直划到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如今,正是我们打破旧有殖民秩序,将影响力深深楔入这片‘南洋粮仓’与‘橡胶王国’的天赐良机!” 一场代号为“南进”的综合性战略行动,在最高统帅部的密室里,迅速被勾勒出清晰的轮廓。这不再是一次单纯的军事冒险,而是一场融外交恫吓、情报渗透、军事威慑与经济侵蚀为一体的全方位博弈。 外交先锋,舆论造势。 共和国外交部首先行动起来。他们并未急于发表赤裸裸的领土声明,而是巧妙地利用此次南海大捷带来的威慑效应,以及欧战背景下殖民体系的松动,频频向仍控制着印度支那的高卢鸡殖民当局施加压力。外交照会的措辞依旧保持着表面的礼貌,但核心要求却异常强硬:要求高卢鸡当局“切实保障”在印度支那的广大华侨生命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要求其对共和国商品“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壁垒;更暗示其对当地“某些反抗殖民统治、追求民族自决的正义力量”应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与理解”。 同时,共和国控制的舆论机器开足马力,连篇累牍地报道印度支那各族人民在高卢鸡殖民统治下遭受的“压迫与苦难”,大力宣扬共和国的“解放者”形象与“泛亚细亚”共荣理念(尽管高岩内心对此嗤之以鼻,但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却颇为有效),在国际国内营造出共和国有权、也有责任“关心”中南半岛事务的强烈氛围。 情报渗透,“越盟”暗棋。 就在外交舆论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内卫府与军情局联手执行的“木棉花”计划也悄然启动。数支由精通当地语言、熟悉丛林环境的情报员和特种作战人员组成的小分队,以商人、探险家、甚至难民等多种身份为掩护,通过陆路和海路秘密渗透进入印度支那北部山区。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寻找并接触那个名为“越盟”的反殖民武装力量。 在凉山附近一处隐蔽的丛林营地内,共和国特派员“李先生”终于见到了越盟的领导人之一,那位身材瘦削、目光却如鹰隼般锐利、化名“阮爱国”的革命者。 “我们关注越盟的正义事业已久。”李先生开门见山,语气坦诚而有力,“高卢鸡殖民者是你们和我们共同的敌人。共和国愿意向你们提供必要的援助,包括武器、弹药、药品、资金,以及……军事顾问。” 阮爱国冷静地审视着眼前的来客,并未立刻表现出热情:“我们需要的是真诚的盟友,而非新的宗主国。共和国的条件是什么” “条件很简单。”李先生微微一笑,“在我们共同将高卢鸡势力驱逐出印度支那北部的过程中,越盟需与共和国保持战略协同,允许共和国使用指定的港口和机场,并在战后……承认共和国在该地区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战略存在。我们支持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自决,但前提是,这片土地不能落入其他列强之手,尤其是……正在南边虎视眈眈的约翰牛,或者可能卷土重来的北极熊。” 这是一场赤裸裸的利益交换。阮爱国沉默良久,他深知借助外部力量的风险,但面对强大的殖民者和自身力量的薄弱,他似乎没有更多的选择。最终,他伸出了手:“合作愉快。为了印度支那的解放。” 军事部署,双管齐下。 外交与情报战线取得突破的同时,共和国的军事机器也开始为“南进”做准备。驻扎在广西、云南的边防部队开始向前沿调动,举行了一系列颇具规模的实兵演习,炫耀武力的意图十分明显。新近在南海立功的空军“猎鹰”轰炸机大队和“隼式”战斗机部队,也转场至南部边境的几个新建前线机场,其作战半径足以覆盖印度支那北部全境。 更引人注目的是,共和国海军一支由“启明星”级巡洋舰和数艘驱逐舰组成的小型编队,以“友好访问”和“维护航道安全”为名,高调访问了与印度支那隔海相望的暹罗(泰国)曼谷港,并与暹罗军方进行了“友好交流”。此举既是对高卢鸡的侧面威慑,也是对奉行中立、但在中南半岛局势中举足轻重的暹罗王国进行拉拢与试探。 经济侵蚀,釜底抽薪。 而在看似平静的商业层面,共和国的“南进”也在悄然进行。几家拥有深厚政府背景的大型商贸公司,开始大举进入印度支那市场。他们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大量收购当地的橡胶、煤炭、稻米等战略资源,同时倾销共和国产的纺织品、日用百货和简单的工业品。这种经济渗透,不仅挤压了高卢鸡殖民商人的利益,更在无形中逐渐控制当地的经济命脉,为未来可能的政治变动预埋伏笔。 面对共和国这一套组合拳,困守西贡的高卢鸡殖民总督府焦头烂额。本土正被德意志蹂躏,无力东顾;眼前的共和国软硬兼施,步步紧逼;内部的越盟反抗活动在获得外来援助后日趋活跃;甚至连一向保持“中立”的暹罗,态度也变得暧昧不明。 “南进”的序曲已然奏响,共和国的触角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伸向这片富饶而混乱的土地。高岩深知,吞下印度支那绝非易事,必将面临高卢鸡的残余抵抗、约翰牛的暗中掣肘,以及国际社会的复杂反应。但欧战提供的战略窗口稍纵即逝,共和国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打破被封锁的岛链,获取至关重要的出海口与战略资源,真正成为一个拥有辽阔战略纵海的陆海复合型强国。中南半岛的风云,因共和国的强势介入,即将迎来一场剧烈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