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涡阳的攻克,让复国军在安徽北部站稳了脚跟。从青龙堡到涡阳,复国军用“堑壕推进”战术,拿下了清军的三座重要据点,控制了淮河中游的大部分地区,为后续的北伐打开了通道。李锐站在涡阳的城墙上,望着北方的天空,心里充满了感慨,这场“结硬寨”的战争,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战,却为北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给赵大人发报,涡阳已克,我军伤亡87人,歼敌1200人,俘虏清军守将以下500余人。目前我军士气高昂,装备充足,请求下一步行动指示。” 李锐对通信兵下令。电报很快传到了徐州大本营,赵罗接到电报后,立刻召集核心将领开会。 “涡阳大捷,标志着咱们的‘堑壕推进’战术已经成熟。” 赵罗指着地图上的安徽北部,“现在,咱们已经控制了淮河中游,下一步,就是北上山东,与清军的主力决战。” 陈璘站起来:“赵大人,水师已经做好准备,可以沿黄河而上,配合陆军进攻山东,控制黄河水道,切断清军的粮草运输线。” 周岳也补充道:“安全局已经摸清了山东清军的布防,他们的主力集中在济南和兖州,开花弹的储备不多,荷兰顾问也因为进度慢,和鳌拜产生了矛盾。” 赵罗点点头:“好!咱们的北伐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陆军沿涡阳-宿州-徐州一线北上,水师沿黄河而上,控制黄河水道,两军在兖州会师;第二步,拿下兖州后,集中兵力攻打济南,消灭清军在山东的主力;第三步,攻克济南后,挥师北上,直逼北京,与清廷决战。” 命令很快传到了前线。李锐接到命令后,立刻开始部署:步兵师分为左右两路,左路沿涡阳-沛县一线北上,右路沿宿州-曲阜一线北上;工兵营提前出发,在陆军前进的路线上挖堑壕,设置防御点;水师陈璘则率领蒸汽明轮船舰队,沿黄河而上,攻打清军的黄河码头,控制水道。 王小六和张铁被分到了左路陆军,他们穿着新研发的防水鞋,背着改进后的“复兴二式”步枪,精神抖擞地踏上了北上的征程。“小六,咱们要北伐了!很快就能打到北京,把清军赶出中原!” 张铁拍着王小六的肩膀,兴奋地说。王小六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他想起了家里的父母,想起了收到的家书,心里默念:“爹娘,等着我,我很快就能回家了!” 陆军北上的途中,工兵营已经提前挖好了堑壕和防御点。这些堑壕比之前的更加完善:底部铺着木板,防炮洞顶部加了铁皮,还设置了通信壕和储备壕。士兵们走在堑壕里,再也不用担心泥泞和雨水,心里踏实了很多。 水师的推进也很顺利。陈璘率领蒸汽明轮船舰队,沿黄河而上,攻打清军的黄河码头。清军的黄河水师只有几艘老旧的木船,根本不是复国军蒸汽舰的对手。“开炮!” 陈璘下令,蒸汽舰的线膛炮对准清军的木船猛烈炮击,清军的木船很快就被击沉,码头也被复国军占领。“控制码头,建立补给站!” 陈璘下令,士兵们立刻登陆,加固码头,为陆军运送物资。 北伐的序幕正式拉开。复国军的陆军沿着堑壕稳步北上,水师控制着黄河水道,物资通过水陆联运线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百姓们听说复国军要北伐,纷纷拿出粮食和衣物,支援前线;很多青年也主动报名加入复国军,为北伐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山东的清军指挥部里,鳌拜派来的将领看着前线送来的战报,脸色越来越阴沉。“复国军已经拿下涡阳,正在北上,水师也控制了黄河水道,咱们该怎么办” 一名参谋焦急地问。将领沉默了许久,叹了口气:“还能怎么办只能向北京求援,让鳌拜大人快点派援军来。” 可他不知道,北京的鳌拜正被荷兰顾问和内部的矛盾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山东。 夕阳下,复国军的陆军正在堑壕里前进,水师的蒸汽舰在黄河上巡逻,远处的村庄里传来百姓们的欢呼声。王小六站在堑壕里,望着北方的天空,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这场北伐之战,他们一定能赢,因为他们有坚固的堑壕,有先进的装备,有百姓的支持,更有坚定的信念。 一场席卷中原的北伐战争,已经正式打响。复国军用“结硬寨”的战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他们要带着这份耐心和坚持,一步步向北推进,最终打败清军,收复中原,让天下的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而这一切,都从那条蜿蜒在淮河平原上的堑壕开始,从那些在堑壕里坚持的士兵开始,从那场名为“结硬寨”的持久战开始。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三史剑客闹大唐

三史剑客闹大唐

三无战神
上一轮地球文明(史前文明)末期的光电信息时代的人类为逃避末日灾难而飞赴柯伊伯带浮星间建城定居,他们去世七亿年后被其后代----快子传物时代的柯伊伯人(史后文明)用生物信息复制技术唤醒,于是,他们从柯伊伯人类太空城坐飞碟(被现代人误以为是外星人)来到新一轮地球文明(史中文明)中的冷兵器时代的大唐。于是,三史剑客就披挂上阵,大闹大唐。
军史 连载 147万字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南无火蛾万千悲勇
“我以前怕你李世民,是我想活,现在我都不想活了,我还怕你?”“孤乃高祖皇帝之皇长孙,文德皇后之嫡长子,如今已居东宫十七载!当今天下皇太子之位舍孤其谁!岂是皇帝不配就不配?你们说废就废的?”““既有史官在此,我之言,自当记录流传后世!”“大唐贞观十六年,皇太子李承乾,手捧母后文德皇后之灵位,身着高祖皇帝亲赐皇太孙之冕服,自刎于太极殿中!”“自此史书可表,大唐皇帝李世民,囚父,弑兄,杀弟,灭侄,霸嫂,
军史 完结 121万字
金玉良医

金玉良医

寂寞的清泉
【清泉的新书《农家娇女》已经上传,请亲们多多支持!】为给老驸马冲喜,长亭长公主庶孙迎娶陆家女……新娘……却……现代女医穿越而来,面对糟糕的局面,陆漫只..
军史 完结 1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