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拾秋书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辈们的育儿经轰炸暂告一段落,家庭氛围重归宁静。但傅景渊和林晓悠都清楚,外部的干扰平息后,内部核心的稳固才至关重要。他们两人,一个是在商界杀伐决断、习惯掌控全局的集团总裁,一个是心思细腻、坚持科学育物的新手妈妈,如何在养育傅曦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步调一致,成了摆在面前最现实的课题。 第一次考验来得很快,是关于孩子的哭声。 一个深夜,傅曦在婴儿床里突然啼哭起来。林晓悠条件反射般就要起身,却被傅景渊轻轻按住。"等一下,"他在黑暗中低声说,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医生不是说,不要孩子一哭就立刻抱要稍微观察一下,看他是不是真的需要安抚,还是只是在浅睡眠期哼唧这样有助于培养他的自我安抚能力和良好的睡眠习惯。" 林晓悠的心因为孩子的哭声而揪紧,但傅景渊的话又提醒了她。这是他们一起学习育儿知识时都认同的观点。她强迫自己躺回去,屏息倾听。小家伙哭了几声,声音渐渐低下去,变成了委屈的抽噎,小脑袋在襁褓里蹭了蹭,似乎又慢慢睡去了。 卧房里重新陷入寂静,只有彼此轻微的呼吸声。林晓悠松了口气,侧过身,在月光下看着傅景渊模糊的轮廓,轻声说:"你说得对。" 傅景渊握住她的手:"不是我说的对,是我们共同认可的方法对。" 然而,几天后的另一个傍晚,情况却不同。傅曦不知为何哭得声嘶力竭,小脸憋得通红,无论林晓悠怎么抱着哄、检查尿布、尝试喂奶都无济于事。傅景渊下班回来,看到的就是妻子抱着哭闹不止的儿子,在客厅里焦急踱步,额上沁出细汗,眼里满是心疼和无措。 "我来试试。"傅景渊脱下西装外套,洗过手后,从林晓悠手中接过孩子。他的动作比最初熟练了许多,将哭闹的小家伙竖抱起来,让他的头靠在自己肩头,大手稳稳地托住他的臀部和后背,另一只手则节奏均匀地轻拍他的背。 "安安,爸爸在。"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告诉爸爸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他没有像林晓悠那样急切地试图用各种方法止哭,只是保持着那个稳定、安全的姿势,在房间里缓慢地踱步,持续地、有节奏地轻拍,嘴里重复着简单的低语。奇迹般地,也许是父亲宽阔的胸膛和沉稳的心跳带来了安全感,傅曦尖锐的哭声渐渐减弱,变成了断断续续的抽泣,最后在爸爸肩上慢慢安静下来,只剩下小小的身体因为刚才哭得太厉害而偶尔抽搐一下。 林晓悠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忽然明白了什么。她走过去,靠在傅景渊身边,看着儿子湿润的睫毛,轻声说:"我太着急了,只想让他立刻停止哭泣。" 傅景渊空出一只手揽住她的肩:"你的反应是母亲的本能,没有错。但我们之前讨论过,有时候孩子哭,不一定是有具体的需求,可能只是情绪宣泄或者寻求安全感。在这种时候,稳定的情绪和持续的安抚,比慌乱地尝试各种方法更重要。"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前提是排除了饥饿、尿湿、病痛这些基本需求。" 林晓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一刻她意识到,育儿理念的统一,并非死板地套用某条规则,而是在理解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且夫妻双方能够互相补位。当她因为母性本能而心软焦虑时,需要傅景渊的理性和稳定来支撑;而当傅景渊可能过于强调规则和习惯培养时,则需要她细腻的观察和情感的温暖来调和。 这次小小的"实战"让他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夜谈。在傅曦安然入睡后,两人坐在书房里,面前放着那本共同的育儿笔记。 "景渊,"林晓悠率先开口,"我觉得我们需要更明确一些原则,但不是冷冰冰的条条框框,而是我们共同认可的处理方式。比如关于哭闹,我们可以约定:先快速排查生理需求(饿、尿、病),如果都不是,则根据哭声类型和强度判断是短暂情绪宣泄(短暂等待观察)还是需要情感安抚(稳定拥抱陪伴)。" "同意。"傅景渊赞许地看着她,拿出笔在笔记本上记录,"这样既避免了过度反应,也避免了冷漠忽视。核心是,我们都要努力保持情绪稳定,不给对方和宝宝传递焦虑。" 他们开始一项项梳理可能遇到的情况,并试图达成共识。 关于喂养:"坚持科学喂养,按医生指导的月龄添加辅食,不提前,不盲目进补。喂养时创造愉快环境,不强迫进食。"傅景渊补充:"执行时,你更细心,负责掌握量和观察反应;我负责营造氛围,比如以后喂饭时,我可以在一旁用轻松的语气和安安互动。" 关于早期教育:"不拔苗助长,不盲目报早教班。早期教育的核心是高质量的陪伴和安全感建立。我们可以分工,你擅长语言和情感交流,多给他读绘本、唱歌、说话;我可能更擅长动作和探索,负责他大动作发展的引导和陪他进行安全的探索游戏。" 关于规则建立:"在安全、道德等原则性问题上必须坚定统一(比如不能碰插座),但在非原则性问题上,给予孩子一定的探索空间。我们之间绝不能一个立规矩,一个拆台。" 关于与长辈的沟通:"对外,我们是一个整体。任何与长辈在育儿上的分歧,由我们内部先达成一致,然后主要由我出面沟通,你从旁协助支持。避免直接冲突,也避免给长辈造成'晓悠主意大'的误解。"傅景渊特意强调了这一点,保护林晓悠免受不必要的压力。 他们一条条讨论,时而争论,时而补充,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们的共识。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制定育儿规则,更是夫妻关系的又一次深度磨合和灵魂对话。他们发现,彼此在核心价值观上高度一致:都希望孩子首先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内心有爱、人格独立的人,其次才是其他社会意义上的成功。 "最重要的是,"林晓悠总结道,"我们要互相提醒,我们是队友,不是对手。在育儿这条路上,我们肯定会犯错,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在安安面前争执。如果有分歧,私下沟通解决。" "没错。"傅景渊深深地看着她,"家,不是讲输赢对错的地方,是讲爱和合作的地方。晓悠,谢谢你,愿意和我一起学习怎么做父母。" 理念的统一,带来了行动上的默契。之后的日子里,他们渐渐形成了独特的配合模式。 当傅曦因为尝试翻身失败而烦躁哭闹时,林晓悠会温柔地鼓励他,而傅景渊则会示范动作,并用玩具引导他再次尝试。 当傅曦到了"口欲期",抓起什么都往嘴里塞时,林晓悠负责确保他手边玩具的清洁安全,而傅景渊则会耐心地告诉他哪些可以"尝",哪些不能,并递给他合适的牙胶。 给傅曦读绘本时,林晓悠声情并茂,傅景渊则负责扮演里面的动物叫声,逗得儿子咯咯直笑。 他们甚至制定了一个"父母轮休制"。在周末,会安排出半天时间,由一方独立带娃,另一方则可以完全放松,处理个人事务或单纯休息。这既能保证各自都有喘息的空间,也能让双方都深度参与到育儿中,理解对方的辛苦与乐趣。 这种默契与统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傅曦。他在一个父母情绪稳定、态度一致、充满爱与规则的环境中成长,显得格外有安全感和满足感。他的笑容越来越多,探索世界的勇气也越来越足。 一天晚上,林晓悠在育儿笔记上记录着宝宝的新进步,傅景渊在一旁看着,忽然说:"我以前认为,管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需要极高的智慧和掌控力。现在才发现,经营一个家庭,协调好夫妻关系,共同养育好一个孩子,需要的智慧和心力,一点也不少,甚至更多。" 林晓悠抬起头,迎上他深邃的目光,莞尔一笑:"那傅总觉得,目前我们这个'家庭项目'运营得如何" 傅景渊俯身,在她唇上印下轻柔一吻,声音低沉而笃定:"是我参与过的,最棒、也最有成就感的项目。没有之一。"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在养育新生命的漫长旅程中,他们首先成为了彼此最坚实的依靠。这份在磨合中达成的理念统一,如同为小傅曦的人生大厦,浇筑了最坚实、最温暖的地基。他们知道,未来的挑战还会有很多,但只要他们站在一起,任何风浪都将无法撼动这个用爱构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