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索要抚恤金
言妤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叶厂长,我是来领取我爸妈的抚恤金还有工作岗位交接的。” 苏夭夭语气淡淡,全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叶伟国:“……现在会不会太着急了些厂里决定多给你几天时间,让你好好安顿你爸妈的身后事再来上班。” 苏夭夭目光坚定的摇头,“不用,现在就可以办理手续了。” 再等几天,到嘴的鸭子都飞了。 还真以为她不知道在她养父母出事的隔天,姜佳奻仗着跟以前的她交好,偷了她的户口簿给她报名下乡插队。 现在的知识青年已经不像几年前那样一腔热血盲目向往下乡,促进乡村发展了。 多少下乡知青为了有一个工作指标回城,几乎掏空家底。 姜佳奻的舅舅李建国是思想委员会的部长,她爸姜卫国更是革委会片区的主任。 她现在就是一个父母双亡,没有任何背景依靠的孤女。 拿什么跟他们这些人斗 姜佳奻敢偷她的户口簿给她报名下乡插队,就是料定她无法找人撤回报名表格。 “苏夭夭,领导们体恤你……” “叶厂长,该不会是厂里不想给我发放抚恤金跟补偿我两个工作岗位吧” 苏夭夭不耐烦的打断叶伟国的话,“如果是想拖延时间不想给我办理,直接说就是了。” 前世自己的诸多灾难,少不了这位叶厂长在背后推波助澜,她哪里能有什么好脸色给他。 说话被小辈打断,叶伟国脸色也不甚好看,强压下不满,“厂里决定给你的抚恤金跟工作岗位是不可能不给你的。 原本是体恤你年纪尚小,想多给你些时间好好调整下心情跟状态。 既然你觉得不需要,我现在就带你去办理。” 由叶厂长亲自带着办理手续的速度就是不一样。 半小时不到,所有手续就全都办妥。 恰巧他的秘书来找他去开会。 “叶厂长,您忙您自己的去,我跟红姨聊会天就回去了。” 钱跟工作都到手,叶伟国也没有逗留的必要。 他不赶紧走,她接下来的事情还不好办。 叶伟国也没细想,跟会计点了个头就匆匆离开。 “红姨,我听说您小儿子想回城,大儿媳也想要找份工作。” “是啊。”红姨都快愁死了。 她自己还有三年多才到退休年纪,现在把工作让出来给大儿媳或是小儿子,都划不来。 找人偷偷买两个工作 就算家里有钱也得有人买工作才行。 这两年回城政策收紧,一个正式的工作私底下都炒到800块,依旧很多人买不到。 不过,苏夭夭突然这么问,该不会是…… “夭夭,你是想转让一个工作岗位吗” 红姨试探性问着。 如果她肯把工作转让给她,那她岂不是就不用愁了。 今年先让小儿子回城,等她明后年再想办法提前退休,工作给大儿媳。 苏夭夭伸出两根手指头。 “两千” 红姨倒吸一口冷气,“外面一个工作岗位也才8、900,你这是狮子大开口。” “红姨,你误会了。” 苏夭夭不禁咋舌,没想到一个工作居然这么值钱。 要知道,现在的工资普遍都是二、三十块,临时工的工资更少。 “我的意思是,我两份工作都要转让。你都要的话,算一千六。” “嘶” 红姨震惊,“你这丫头,知不知道想要得到一份工作多不容易。 你两份都转出去了,就靠着抚恤金跟转让工作的钱生活吗 夭夭,听姨一句劝,工会的工作你自己留着,车间那份工作就让给红姨。” 苏夭夭摇摇头,“红姨,这纺织厂的工作,我是没法干。 叶锦文昨晚上我家退婚,说他要跟姜佳奻结婚。 他爸是厂长,他跟姜佳奻也在工会上班。 我怕留在纺织厂,他们父子俩联手给我小鞋穿。” 红姨:!!! 居然还有这事 这个叶锦文简直太不像话了。 苏夭夭的爸妈为了纺织厂牺牲才几天,就这么迫不及待上门羞辱人家的遗孤。 红姨气归气,更多的也是爱莫能助。 谁叫自己也是在纺织厂上班,在叶厂长的管辖之内。 无奈的叹了口气,“好孩子,为难你了。 你等等,红姨现在就叫家里人拿钱过来。” 红姨给她倒了杯水,匆匆忙就去打电话回家,让他们赶紧拿钱过来办理工作交接手续。 苏夭夭没有跟她讨价还价。 现在手上已经两千的抚恤金,这转让工作的一千六就当做是锦上添花。 她的目标是另外几家家境殷实的大户。 一个小时后,红姨的大媳妇儿骑着自行车气喘吁吁的赶过来,二话不说就把钱推给红姨,“娘,一千六百块,全在这里。” 红姨没过手,把那袋子钱推给苏夭夭,“你点一下。” 岂知,苏夭夭只是打开看了一眼,数都没数直接收起来,“走吧,我们办理工作交接手续去。” “娘,这……” 大儿媳瞠目结舌,这么随意真的好吗 要是她偷偷拿走几张,她不得亏死 “走吧。” 红姨拉着大儿媳跟着苏夭夭身后来到另一个办公室。 办事员看到又是苏夭夭,“是要销假准备上班吗” “不是。”指了指一起进门的红姨跟她大儿媳,“我把工作转让给红姨,现在过来办理一下交接手续。” 这…… “真的” 点头。 办事员只能垂头丧气给她们办理手续。 “一份” 苏夭夭摇头,“两份。”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呢我也想要啊。” 办事员捶胸顿足,他就不该看到厂长在场不敢开口,让会计捡了个大便宜。 办理完手续后,办事员眼神幽怨的瞅着会计,“红姐,能匀出来一个给我吗” 他家小女儿下乡六年,一直找不到工作指标能回城。 每次回来探亲看着自家又黑又瘦的小女儿,他的心都要碎一地。 红姨绝情的摇头,“匀不了,我小儿子在乡下都快十年,再不回来就变成没人要的老儿子。” 那倒也是。 他知道红姐家的情况,丈夫早逝,辛苦拉扯大两个儿子。 为了给家里减轻点负担,年刚满16岁的小儿子主动报名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