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昊气杨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走到沙盘前,伸出修长的手指,从一旁的令旗盒中,拿起了几枚代表魏军的小旗。 “曹洪此人,刚愎自用,贪功冒进。” 啪! 第一枚旗子,被他插在了南安的位置。 “他为了独吞‘剿灭蜀主’的泼天大功,不惜抗旨,甚至欺瞒郭淮。” 啪! 第二枚旗子,落在了天水。 “他自以为高明,将拳头化作手指,分兵把守各处,意图布下一张天罗地网。” 啪! 第三枚旗子,插在了陇西。 诸葛亮看着沙盘上那分散的兵力部署,发出一声冷笑:“他却不知,分散的手指,最易被一根根掰断!如今他主力虽有三万,但却失去了两翼的掩护,如同一头被拔了牙的老虎,看似凶猛,实则……破绽百出!” “丞相的意思是……各个击破”吴懿若有所思。 “不。” 诸葛亮摇了摇头,羽扇指向了刘禅,“陛下的计策,核心不在于‘战’,而在于‘骗’!” 骗 众将面面相觑。 刘禅接过话头,走到沙盘旁,手指轻轻敲击着那个代表着曹洪主力的巨大红点。 “我们要让曹洪相信,他已经赢了。” “我们要让他相信,戴陵将军已经成功将朕围困,正如他那侄儿曹肇所言,朕已是瓮中之鳖,正等着他去摘桃子。” 说到这里,刘禅转过身,看向一直缩在角落里、尽量降低自己存在感的戴陵。 “戴将军。” 戴陵浑身一激灵,连忙连滚带爬地跑出来,跪倒在地:“罪将在!” 刘禅居高临下地看着他,问道:“若你向曹洪报捷,言称已将蜀军主力诱入绝地,但因兵力不够,陷入僵持。只需他亲率大军前来,便可一战而定,全歼朕与丞相。你觉得,他会信吗” 戴陵抬起头,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答道:“回陛下、丞相!曹洪此人,生性贪功,又对我家……哦不,对那司马懿心存芥蒂。他此次出兵,本就是为了抢功劳、压郭淮。此等泼天大功在前,哪怕有一丝怀疑,他的贪欲也会让他选择相信!” “更何况……”戴陵顿了顿,咬牙道,“我是司马懿的人。他若能在我手中抢走这份功劳,不仅能羞辱司马懿,还能在陛下面前露脸。这种一箭双雕的好事,他绝不会放过!” “好!” 刘禅大喝一声,眼中精芒爆射。 “这就是我们要利用的‘势’!” “他不仅不会怀疑,为了独吞功劳,为了不让郭淮分一杯羹,他甚至会加快脚步,勒令全军急行军!” 刘禅的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最终重重地敲击在一处险要的峡谷之上。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条他必经的路上——汉谷,为他准备一场……惊天骗局!” 汉谷! 众将顺着刘禅的手指看去,只见那是一处位于阳平关以西三十里的狭长谷地。两旁山势陡峭,怪石嶙峋,中间只有一条仅容数马并行的蜿蜒小道,确是一处设伏的绝佳之地。 “陛下是想在此设伏”吴懿皱眉道,“但曹洪乃宿将,行军至此险地,必会派出斥候探查。若是被他发现端倪,恐会功亏一篑。” “问得好。” 诸葛亮赞许地点了点头,“所以,我们要给他的斥候,看点‘东西’。”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箭,递给戴陵。 “戴将军,你即刻修书一封,用你的亲笔印信,向曹洪求援。信中要写得凄惨一些,就说……蜀军困兽犹斗,你部伤亡惨重,快要顶不住了。言辞要急切,要让他觉得,若是去晚了,这只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 戴陵双手接过令箭,重重叩首:“喏!末将这就去写,保证让他看了,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来!” 诸葛亮轻摇羽扇,伸出修长的手指,在虚空中轻轻虚抓了一把,仿佛要将那数万魏军的命运,尽数掌握在掌心之中。 “可仅有戴陵将军的一封捷报,还不够。” “曹洪虽蠢,但毕竟是行伍宿将。单凭一纸书信,或许能让他心动,但绝不足以让他令智昏,全军突进。我们必须给他一连串的‘证据’,让他自己说服自己,让他坚信——胜利就在眼前,唾手可得。” “证据”马岱有些不解地挠了挠头,“丞相,咱们去哪给他找证据难不成真让陛下被围一次” “假作真时真亦假。” 诸葛亮嘴角勾起一抹诡谲的弧度,竖起了第一根手指。 “第一策,伪造现场。” 他看向戴陵,语气不容置疑:“戴将军,你麾下尚有数千降卒,且魏军衣甲旗帜完备。亮要你即刻挑选五百精锐,换回魏军装束,再命五百蜀军死士,卸去甲胄,穿上残破号衣,扮作‘蜀军俘虏’。” “命他们在曹洪斥候必经的山道之上,大摇大摆地押送而过。要让那些俘虏看起来垂头丧气,甚至还要有几具尸体随行。魏军士兵则要表现得骄横跋扈,大肆谈论‘活捉蜀主’的赏赐。” 戴陵听得冷汗直流,连连点头:“丞相此计……甚毒!曹洪斥候若是亲眼见到我军押解俘虏,定然深信不疑!” “这只是其一。” 诸葛亮没有丝毫停顿,竖起了第二根手指,眼中的智慧光芒愈发炽热。 “第二策,舆论造势。” “赵统听令!” “末将在!”赵统跨步而出。 “你速去军中挑选百名口齿伶俐、熟悉益州方言的士卒,乔装成逃难的蜀地百姓。命他们散布于通往天水、南安的各条偏僻小径之上。”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重重一点,语气变得森然:“让他们‘偶遇’魏军斥候,或是被魏军‘抓获’。而后,要声泪俱下地哭诉:蜀帝刘禅已被困死在山脚,蜀军大败亏输,死伤枕藉,甚至……要传出谣言,说陛下已经受了重伤,昏迷不醒,蜀军内部为了争夺突围路线,已经开始自相残杀!” “这些来自‘百姓’口中活生生的证词,带着血泪与恐慌,远比任何冰冷的军报,都更具欺骗性。” 众将听得头皮发麻。 这一招,太狠了! 这是利用人的本能,人们往往不信官方的通报,却对这种“小道消息”深信不疑。诸葛亮这是把人心算计到了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