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尘58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是一个特意选定的日子,天气非常晴朗。蔚蓝的天空上,花纹似的点缀着几丝薄云。

一溜长长的队伍行走在村口大路上,路边是围观看热闹的村民们。

队伍最前面的是几组壮汉,他们多是沈清的堂兄弟,负责用竹杠挑抬家俱。其中最大的一件家俱是沈清家的旧式双门衣柜,那还是清朝时代的老古董,早被老鼠啃得缺角少边、窟窟窿窿了;其它就是桌椅板凳、木箱碗柜之类;队伍中间的是几个挑着箩筐的挑夫,箩筐里是些瓦缸厨具物品;最后面步行跟着的才是沈清一家子。

二伯和大伯家里人都来送行,他们还燃放了一串鞭炮。

今天是沈清一家告别乡下,跟着母亲迁回城镇落户的日子。他们即将永远告别这里,舍弃这里的一切,去到镇上生活。为了这一天,父亲已经向政府部门打了好几个月报告,每天晚上坐在书桌前写个不停。

而在这件事上,最为卖力的则是外婆。她最迫切希望柔弱的女儿赶紧脱离日晒雨淋的乡下生活。她甚至不顾衰弱的身体,拄着拐杖一趟一趟的往县城政府机关跑。

昨天下午,父亲就专门筹备了两桌酒席,举办了一个“告别宴”。除了今天到场帮忙和送行的这些人,几个村干部也是少不了要请到场的。

酒席上郑重其事的一件事情是,通过亲戚们的中介,一直互不搭理的二伯跟父亲正式握手言和,包括母亲和二婶。说来说去,到底是血亲兄弟,两家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利害冲突,全都是些鸡毛蒜皮、摆不上台面的小事情。无非是性格不合罢了。

曾经是那样的势不两立、不共戴天,和好起来倒也简易。两兄弟并没有什么感触良多的言语,只是举起酒杯互碰一下,相互说声:“喝酒、喝酒。”

当然,这种和好,只能做到表面上。人哪有那么容易,一下子就把多年的积怨抛弃掉。

沈清一家离开后,原先的东厢房就全部归了二伯拥有,这对二伯来说,无异于天降财喜,堂屋那堵分隔墙也可以彻底拆除了。当然,作为补偿,父亲跟二伯提出,假如将来他们要在镇上建房子,二伯要给他们家提供一定数量的木材,二伯满口答应。半座房屋,换几根木头,怎么样都是花算的。

这一年沈清刚好十岁。村子里生活了十年,送行的村民里,还有好多人,他都不熟悉。比如,“小石头”他爹在外地工作,一年都没见过他两回面;还有跟沈清同过桌的小女孩,沈清一直觉得她特别好看,却从没跟她说过一句话。

当然,其中也有他非常熟识的人,比如住在村西头的沈定西大叔。沈定西的眼睛不太好,光线稍暗一点,他就看不见东西,所以大家都叫他“瞎子”。

大概因为这一点,他平时比别人闲,夏天晴朗的夜晚,他会坐到水塘堤坝上来乘凉。这时候,村里很多人会凑过去,听沈定西讲故事。

“沈瞎子”肚子里有很多的故事,但他最爱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他每次讲完,就感叹说,一个绝色美人就这么投江自尽了,多么可惜啊。但其实从未有人惋惜过杜十娘,大家都跟故事里的李甲一样,真正惋惜的,是那个百宝箱。我的天,好多珠宝啊,太可惜了。到底沉在哪里,能不能去打捞回来

还有跟沈清同班最要好的朋友沈小龙,沈清的大多数时间是跟沈小龙在一起。沈小龙比沈清大两岁,处处都比沈清更有经验。沈清去地里采猪草、上山捡柴,经常受着沈小龙的指点,哪个地方的猪草最多,哪个山上的干柴好捡,都是沈小龙教他的。有时候,由于捡柴的人太多,没柴可捡,沈小龙就爬到树上去,把枝枝丫丫的都砍下来,沈清就捡满一篓子了……。

沈小龙真是一个值得珍惜的好朋友,可惜,他们的友情只能到此为止。以后,恐怕再也见不着面了。

村民们目送着他们一家,嘴里说着客套的话语:“慢走啊,以后要经常回来看一看,别成了‘街巴佬’,就把乡村们都忘了。……”

去往镇上的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一路上有深幽可怖的树林,还有陌生总有狗吠的村子,以及眼睛不敢往下张望的危险悬崖。这条道路很不好走,对那些挑夫来说,更加不容易。这条路之前沈清也很少走,他很少去外婆家,因为路途太远了。

唯一不用走路的,是最小的弟弟沈昭,他还不到两岁,被放在箩筐里,由父亲挑着走。

沈昭刚刚出生的时候,家里来了几个大干部,做父亲的工作,要求他去医院做结扎手术。那几个干部若是不来,沈清家的人口一定还会继续增长。母亲看起来柔弱不堪,生孩子倒是一把好手,差不多每隔两年就要生一胎。条件本来就很差,她自己也是越生身体越垮。

她生的孩子,有几个不到两岁就夭折了,要是都没死,屋里孩子一大堆,恐怕房子都装不下。

沈昭降生时,父亲在外地中学教书。家里母亲照顾四个孩子,显然力不从心。父亲于是带着不足一岁的沈昭去了学校,独自照顾。他一个大男人,一面上班工作,一面独自照顾一个婴儿,简直是把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

自从父亲把精力重点放在沈昭身上后,沈清跟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很多。不过,对沈清来说,这倒也好,可以少挨一些耳光和训斥。因为沈清这个年龄,生活中太容易犯错惹事了。而犯了错惹了事,被父亲知道,不教训他一顿是不可能的。

大约傍晚时分,终于到达镇上外婆家里。那些帮忙的乡亲们把东西放下后,很快告辞回去了,没有留下来吃饭。实在是家里物品凌乱,简直一团糟,没法子招待他们。

镇上的房子虽然连成了街道,看上去比村子里更有气势,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用木材建起来的房子年代都很久远,好多墙面都是东倒西歪的,一些主要立柱都是靠着另一根后来加上去的柱子支撑着,勉强维持整栋房子的稳定。要不是那种房子与房子相互紧挨着的街道结构,只怕很多房子早撑不住倒塌了。

外婆居住的这间屋子,还是租住别人的。外公带着家人在镇上生活那么多年,居然没有一处房产。外公死后,留下的唯一遗产就是孤苦伶仃的外婆。

外婆的年纪不算太老,还只有五十多岁,但她身体的衰老却远远走到了时间前面去了,看上去象是八十多岁。她牙齿脱光、耳朵不灵、眼睛也不好,走路离不开拐杖。

二十多岁的姨妈郭淑华,现在在县城一家工厂工作。县城离镇上一百多公里,她难得回来一趟。因此外婆真的很孤单,正需要有人在身边陪伴她。

房子非常狭小,只有一个卧室和一个小阁楼,最多只能安放两张床。沈清家一搬进去,父亲就没在屋里居住,带着沈昭住学校宿舍去了。母亲带着妹妹依灵跟外婆睡卧室,沈清和沈刚两兄弟就睡阁楼。

镇上的房子里,有两样东西,是乡下的屋里没有的。一个电灯,一个广播。广播一直没响过,看来是废弃了。有了电灯,再也用不着煤油灯。不过电灯的亮度是固定的,总那么昏昏暗暗,不能象煤油灯那样拨一下灯芯调得更亮。

不管怎么样,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那种新鲜的感觉会持续很久。睡在外婆家的第一个晚上,沈清梦里很香。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有国之民

有国之民

毛皮皮
一个农家少年,在解放战争后期逃家投身革命。后来成为工人。在新中国建设大潮中,先后碾转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中原等地,建设那里的新工厂。他的技术在工人中出类拔萃。他对当和国家的忠诚坚定无比。他的脾气远近闻名。坏脾气抵消了他的优秀,使他失去一次又一次升迁的机会。直到退休仍然默默无闻。不过坏脾气也成为一个铠甲,保护他心性纯洁,一生正直。他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如同空气中的尘埃,虽然无人可见,却又无处不在。
都市 连载 43万字
借金怀

借金怀

晓看青山
一千年前,天妖大战。作为妖界共主的妖皇‘明怨生’战前对赌,立下豪迈誓言,若他战败便自愿入住天族囚牢,沦为天族人的笑柄和宠物。他自信迎战,却突然妖力尽失。战前对赌的戏言却一语成谶,因此他遵守诺言入住天族囚牢。本想着等老帝神死了,他便能出去了。然而,一千年后。老帝神是死了,可囚牢的封印却被他继承给了自家儿子!士可杀,不可辱。面对阴了自己的老帝神,他自知找人对账也找不到。于是便想尽办法也要出去,再次卷土
都市 完结 140万字
无与承欢

无与承欢

蕾姥姥
蕾姥是文案渣楚云卿,楚大将军,玩世不恭,放浪不羁,然心底却又装着家国天下!煊小受鼻子一哼不高兴了:我的楚大将军,你心里啥时有我啊?楚云卿答曰:我心眼..
都市 连载 18万字
戮神绝天

戮神绝天

勿妄言
生为鸿蒙,凌驾众生之上,却依然是天地棋子,难逃一死!心不甘,逆苍天,持剑走八荒,横扫九幽戮阴阳!……………………………………………………………………………妄言..
都市 连载 282万字
东京文艺教父

东京文艺教父

司马圭太
穿越到1994年的东京,彼时,日本经济泡沫刚刚破灭,社会上充斥着众多能吃饱饭,但却无法承担更多消费的“饱食穷民”,藤原圭就是其中一员。为了解决当下的窘境,即将面临毕业的藤原圭,面前出现了两条路:一是以推理作家的身份出道,二是进入放送界,进行电视节目制作。藤原圭的选择是: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一切,从《白夜行》开始!
都市 完结 159万字
七零,惊!贪官敌特们轮番自首

七零,惊!贪官敌特们轮番自首

爆炒兔兔
分低是因为刚开分,会涨的!真的!宝宝进来看看呐~(*?????)年代+无CP+下乡知青+女强末世苟活十余载的秦婉,经历丧尸围城本以为必死无疑谁知再次醒来穿成了七十年代即将下乡的瘦弱知青还意外绑定了一个小系统得知穿越由来以及原主心愿,秦婉微微一笑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爸的渣爹?宰了!从小磋磨原主知三当三的后妈?宰了!那个只比原主大几个月同父异母,间接害的原主妈难产而亡的大哥?宰了!从小欺负原主同父异母的妹
都市 连载 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