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的狐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到鞭炮声落下,王支书这个大总,扯着大嗓门喊道:“大家都挤一挤,挤一挤。 大喜的日子,来的人又比较多,咱们一桌子坐上12个人。 小点的孩子就搂在怀里吃,不要占一个位置。” 家家户户都拿着碗和筷子,这年头,谁家办喜事,除了远方的亲戚不拿碗筷,同一个村子里的,基本都会自己准备好。 因为谁家不会平白无故的准备这么多东西。 王支书喊了又喊,可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大部分人都是冲着那大半头猪来的......... 王支书敲着锣,嗓子都快喊冒烟了,还有百十个人没有坐上。 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对着那几个人说道:“之前借的桌子不够,你看看你们谁家还有四方桌,都赶紧搬过来。 早点弄完,咱们早点上桌吃饭!!!” 另外几个没有上桌的青年,一听这话,赶忙往自己家里跑。 零零散散的搬过来将近二十个桌子,现在家家户户都有长条凳子,两个小孩抬一条,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后面跑。 十来个婶子也被安排回了家里,从家里拿了不少锅碗瓢盆过来。 亏得知青点的厨房比较大,三五个婶子各忙各的,倒是忙活的过来。 赵成喜看着几个男知青,暗戳戳的想要往四方桌那边凑。 连忙把几个人拽了过来:“你们几个准备干啥去” 那男知青撇着嘴说道:“我们能干啥去当然是去吃饭了!! 没看到,又搬了新桌子过来吗刚才为了给别人让位置,我们都没有上桌。 现在有了桌子,总能坐过去吃了吧” 赵成喜有些无奈的说道:“咱们作为周知青这边的人,应该是帮忙的。 后厨的婶子给咱们这些人留了菜,前期帮着发筷子,端盘子,端馍馍.........” 那男知青有些不情愿:“从早上就开始忙活,到现在连一口水都来不及喝。 寻思着终于能吃上饭了,你还给我们画起大饼来了。” 赵成喜有些恨铁不成钢:“你们,你们,我咋就说不明白呢 这周知青结了婚以后,肯定要常常待在知青点了。 人家每次带过来的肉菜,你们也没少吃,咋不得给人家帮帮忙呀 小心到时候,再也不管你们的事!!” 几个男知青被说的面色赤红,恰巧此时,王支书带着几个壮劳力走了过来:“我看这边没有端盘子的人,我特地喊了几个小伙子。 他们平时干活老麻利了,喊他们几个端盘子吧。” 那几个男知青一听,立马就不愿意了,这不是明摆着在说他们知青点没人吗 他们连忙捋起袖子说道:“王支书,我们几个都商量好了,由我们来端盘子。 您看看给我们分一分桌子,就不麻烦村里的几位大哥了。” 王支书有些狐疑的看了看几个人,如果没有听错的话,刚才他们几个还就这件事情争辩呢。 现在咋就异口同声的说他们要端盘子了 王支书朝着那几个壮劳力挥了挥手:“既然他们有人了,那你们就赶紧坐回去吃饭吧。” 他又扭头看向站在那里的几个男知青,伸手指着外面的桌子说道:“张知青,你负责外面这边四桌。 李知青,你负责这边四桌。 王知青,你负责那边的四桌。 ............” 这次村子里来的人可真不少,,足足坐了快四十个桌子。 这么算下来,基本所有的人都来了。 知青点的男知青被用了个遍,厨房那边忙得热火朝天。 蒸馍馍的婶子,搓的手腕发酸,生无可恋的说道:“平时谁家成婚,也没见过这么多人呀! 我滴妈,按照一个人两个杂面馒头的算,这得将近1000个馒头。 我忙活了一早上,蒸了将近600个,还寻思着接下来我是最轻松的了。 谁知道俺竟然是最累的!!!” 这话把绿头巾婶子逗笑了:“你别说你了,你看看我这,一个菜都炒了三大锅了。 柴火都抱了十波了!这些人全都冲着那些猪肉来的。 你说说,咱们村子里平时谁家结婚,舍得用这么多东西啊! 沾点油腥子就不错了,这有汪汪的猪肉白菜粉条,我看着都咽口水。” 外面支起了一个大锅,上面放了三层大蒸笼,蒸笼里面是切的五花肉,最下面铺了一层干菜。 五花肉都被切的有两指宽,一盘子里面有十二小条,算下来一人一条,整整好好。 这勾人的香气,从后院传到了前院,再传到外面大路上。 勾起了每个人肚子里的馋虫,他们都蹲坐在板凳上面,伸长了脖子往院子里面瞅。 四方桌从知青点门口,一直摆到知青点左边方向的晒谷场。 亏得这沿路都种下了树,才不显得那么热。 要不然大太阳下,谁也不愿意往这边坐。 王支书敲了一声锣,对这几个男知青喊道:“这边有托盘,每人领一个,准备上菜了!” 头几个是调拌的凉菜,也算是给添个数。 这个时间点,家家户户菜园子里都是菜,什么凉拌黄瓜,清炒野菜,凉拌豆角,蒜末茄子应有尽有。 能被请来做饭的几个婶子,全都是做饭的一把能手。 一盘又一盘的菜往外端,王支书咽了咽自己的口水,伸着头往周时逸他们的院子看看。 从早上的时候,周时逸那边的厨房就神秘兮兮的。 时不时的传来一些香气,别的人不知道,王支书却是一清二楚。 坐在外面的人,还以为是知青点这边的厨房传出来的呢。 恰巧此时,云大队长笑呵呵地叼着烟袋子走了过来。 王支书连忙扯住他的胳膊,问道:“你女婿那边的新厨房,还有人在做饭呢。 也不知道做的是啥,小周知青在那里守着,也不让人过去。” 说实在话,王支书心里有些不高兴,谁家结婚,只要请来大总,那什么事情都要事无巨细的,听从大总的安排。 采购了哪些东西,需要做什么,那都要和大总说的。 可现在,周时逸一直瞒着他,多少让王支书觉得周时逸不把他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