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屿岛的季老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完所有的官职后,江浩然不再犹豫,如果按照当前大商皇朝的官职进行淮州科举,最后的结果将会是淮州再次成为之前的模样。 “于叔” “这几天的时间” “府城的事情你和王海两人一同协助盛凯办理” “是” 于正诚两人走后,江浩然开始‘闭关’。 他需要考虑一下淮州目前的情况到底应该如何改革官制 目前阳江府的官职空缺严重,自己自然是可以进行彻底的改革,但是其他府内的官员大部分都处于满编状态。 想要一蹴而就的改变其他府的情况,有些不太现实。 该怎么办呢 仅是一个官制改革问题江浩然就在书房内从早坐到晚上。 回想着自己记忆中知晓的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僚体系,似乎没有一个朝代的官制可以适应目前淮州的状况。 三公九卿制 不太行,以淮州目前的体量,三公九卿制无法完全实行。 九品中正制 用它,岂不是又回到原点,让那些世家再次把控淮州。 三省六部制 好像可行,既可以快速适应淮州目前的状况,同时与大商皇朝现行的官僚体系有所相似,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府三司制 有些问题,到最后可能会重蹈宋朝的覆辙,使得文官集团空前的强大。 何况自己作为淮州王,需要将全力不断的集中在自己手中,总不能放任底下的人肆意霸权吧! 想着想着,江浩然脑海中涌现出一些新的想法。 为何自己不将现代的行政体制与三省六部制相结合,这样不就做到了权利的高度集中,也能让整个淮州的逐步掌控于自己手中。 这可要比自己费尽心思的将其他府慢慢掌控的手中要轻松许多啊! 说干就干, 将自己想到的东西提笔写到纸上, ...... “呼” “终于写完了” 看着自己一夜的成绩,江浩然满是骄傲。 一晚上他将所有的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在一起,结合淮州目前的情况,重新变革了淮州的官制,至于大商皇朝的官制,那就不是自己需要考虑的。 还是交给下一任的皇主吧! “三部六司制” 这是江浩然为淮州的官制体系命名的新名称。 三部,即治安部,执法部,督察部。 六司,吏治司,户籍司,礼制司,兵指司,刑罚司,工业司。 治安部负责淮州各城市内的日常治安问题,执法部由治安部抓捕嫌疑人搜集完证据,交由执法部进行最后审查判决。 督查部全程监督治安部与执法部的各项事宜, 一旦有任何问题由执法部直接上报自己。 至于六司从其名称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指责。 “殿下” 于正诚推开书房门,看到江浩然满脸疲倦,就知道他应该是一整夜没有休息。 刚想劝诫殿下好好休息一下。 “于叔正好你来了” “来看一下我设计的官制改革设想怎么样” 一晚上就弄好了 于正诚有些不可思议,官制改革可不是一件小事,一夜的时间,殿下能厘清目前的情况就不错了。 可瞅着殿下信心满满,于正诚不忍心去打击他。 当目光落在那密密麻麻们的纸上时,就算是对殿下的设想没有信心,于正诚也不得不感叹一声殿下的坚毅。 可逐渐往下看的时候,于正诚这位历经风霜的老人,忍不住倒吸冷气。 如果殿下的这份设想可以实现,淮州的官场恐怕会完全的变革,到时候那些世家岂不是完全插手不了以后得政治 “殿下” “要真的按照这种方式实行” “无疑对您掌握淮州有着巨大的帮助” 于正诚的话,无异于肯定江浩然的这份草图。 “但是目前的各府府主该怎么处置” 江浩然的笑容怔在脸上,他光顾着不断的集权,忘记了还有府主这一茬。 是啊! 一旦官制改革,那些府主该何去何从 “怎么办” “他们该怎么处理呢” 于正诚低着头盯着那份草图,思考良久,脸上浮现一抹笑意。 “殿下” “按照您的设想,权利全部集中在您这里” “为何不让那些府主继续担任自己的职位” “将关键的三部部长职位任命给....” 江浩然的眼神越来越亮,是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 完全可以这样啊! 一般的事情全部由府主来处理,其余专业的事情则是交给地方的三部六司处理。 ...... 就当淮州的所有人以为王爷要趁此机会再次举行科举,一些寒门学子和世家学子都磨刀霍霍准备为新的科举奋战。 一则消息的出现打的他们猝不及防, 就连一直关注着淮州动向的江问天得到消息的时候,都瞪大眼睛。 “你是说这小子不科举” “转头对淮州的官僚体系动起手来” 余野云苦笑回应,他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非常震撼。 那个在京都一直唯唯诺诺的八皇子,去了淮州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干出轰动皇朝的两件大事。 这些事放在皇主身上,随意那个都可以记入史册。 江问天消化着突如其来的消息,他也没有想到浩然竟然会有如此大的魄力 “难道淮州的那些世家没有暗中阻挠吗” “他们想” “可阳江府城的官员已经被八皇子屠戮一空” “什么” “他将阳江府的官员杀完了” ..... 淮州官制改革的消息是放出去了,但所有人都不知道官制改革的具体情况。 那些各府的官员在知晓江浩然要改变淮州官僚体系的时候, 神情各异,有人忧心忡忡,有人半喜半忧,更有人满心欢喜。 唯一相同的一点就是,消息放出去后,漫天的折子向着阳江府而去。 短短的两天时间,藩王府就收到了不下三千份折子,经过梳理,每一份折子都代表着一位官员,没有一份是重复的。 所有的折子内容大同小异,都在劝诫江浩然三思后行,不要轻易改变现有的官僚体系。 因为事情太过重大,江问天在早朝期间,当众派人前去质问江浩然的意思。 而江浩然的一份奏折,让满朝的文武皆是无奈。 “儿臣没有违背祖训” “还望父皇不要插手” 如此直接了当的折子,江问天还是第一次见,看完后强忍着笑意,让余野云宣读折子的内容。 这下,那些想要趁机发难的官员,一个个憋的有些难受,人家都搬出祖训,自己这些臣子敢忤逆祖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