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不安的桓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景和六年四月,燕云的春风带着暖意拂过蓟州街头,惠民坊医馆的门前却比往日更热闹几分。几辆满载木箱的马车停在医馆门口,箱盖打开时,泛着金属光泽的针灸铜人、叠放整齐的脉枕、包裹严实的外科手术器械一一显露,引得路过的百姓纷纷驻足围观。这是燕云医馆升级计划的首批物资,也是萧玦与苏清鸢为改善民生、提升医疗水平迈出的关键一步。 此前,燕云各州县的惠民坊医馆条件简陋——多数医馆只有一两间诊室,郎中诊断全靠“望闻问切”,缺少辅助器械;外科手术仅有简单的剪刀、针线,遇到复杂外伤往往束手无策;更别提康复治疗、医书学习等配套服务,百姓看病难、看不好病的问题一直存在。苏清鸢在巡查时,曾见过一位中风老人因缺乏康复治疗,半边身体始终无法活动;也见过郎中因没见过疑难病症,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痛苦。这些场景让她下定决心,推动医馆全面升级。 此次升级计划由王府全额出资,分“设备引进”“名医讲学”“科室增设”三步推进。首批运抵的设备中,最受关注的当属针灸铜人——铜人高约六尺,与真人比例一致,体表刻有精准的经络穴位,穴位处还留有小孔,灌入水后,若针灸位置准确,水便会从孔中流出。这种教具在京城太医院也属稀罕物,如今能落户燕云医馆,让郎中们既激动又期待。 “这铜人太精致了!以前学针灸只能靠师傅口传心授,记不准穴位就不敢下手,现在有了它,我们可以反复练习,再也不怕扎错了!”蓟州医馆的李郎中围着铜人转了三圈,伸手触摸铜人手臂上的穴位刻痕,语气中满是欣喜。苏清鸢站在一旁,看着郎中们的反应,笑着解释:“这铜人不仅能练穴位定位,还能模拟不同病症的经络反应,后续我会请京城名医来演示,教大家如何根据穴位反应判断病情。” 除了针灸铜人,新引进的外科手术器械也让郎中们眼前一亮。以往处理骨折,只能用木板简单固定,如今有了特制的夹板、绷带,能更好地贴合肢体;以往缝合伤口用的普通针线,换成了细如发丝的羊肠线,不仅缝合更细密,还能被人体吸收,减少感染风险。外科郎中王师傅拿起一把小巧的手术刀,刀刃锋利却不刺眼,他轻轻在布上划了一下,布面瞬间裂开整齐的切口:“有了这些好器械,以后处理外伤、做小手术,心里就更有底了!” 设备到位后,“名医讲学”随即启动。苏清鸢通过王府关系,邀请到京城太医院的三位名医——擅长内科的张院判、专攻外科的刘御医、精通康复治疗的陈大夫,分批次前往燕云各州县医馆坐诊、授课。消息传开后,不仅医馆的郎中们早早做好准备,连周边百姓都赶来围观,希望能得到名医诊治。 张院判抵达蓟州医馆的第一天,诊室就排起了长队。一位患有多年哮喘的老农,吃了无数草药都不见好转,张院判为他把脉后,指出此前用药“只平喘不固本”,开了一副兼顾润肺与健脾的药方,并详细讲解药理:“哮喘多因肺虚痰多,需用杏仁、川贝润肺,再用茯苓、白术健脾,脾肺同补,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症状。”郎中们围在一旁,认真记录药方与讲解内容,时不时提出疑问,张院判都耐心解答,还分享了自己多年积累的诊病经验。 刘御医则将课堂设在了外科诊室,现场演示外伤处理与小手术。一位农户因砍柴不慎砍伤手臂,伤口深可见骨,刘御医先用新引进的酒精为伤口消毒,再用镊子取出残留的木屑,随后用羊肠线细致缝合,最后用夹板固定手臂。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仅用半个时辰就完成了处理。“处理外伤关键在‘清、缝、固’三步——清创要彻底,避免感染;缝合要细密,促进愈合;固定要牢固,防止错位。”刘御医一边操作,一边讲解,郎中们看得入神,纷纷感叹“原来外科手术还有这么多门道”。 陈大夫则专注于康复治疗,她在蓟州医馆开设“康复课堂”,教郎中们如何为中风、骨折患者制定康复方案。针对中风患者,她设计了“肢体按摩+关节活动”的训练方法,每天按摩患者偏瘫肢体,逐步引导患者做抬手、屈膝等动作;针对骨折患者,她强调“循序渐进”,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活动强度,避免因过度运动影响愈合。“康复治疗不是简单的‘养着’,而是要科学引导,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能力。”陈大夫一边演示按摩手法,一边对郎中们说,“你们以后遇到这类患者,一定要有耐心,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调整方案。” 随着名医讲学的推进,医馆“科室增设”也同步落地。苏清鸢根据燕云百姓的需求,在各州县医馆统一增设“康复科”与“医书阅览室”。康复科配备了按摩床、牵引架、康复球等器械,由经过培训的郎中负责,为中风、骨折、产后虚弱的患者提供专业康复治疗;医书阅览室则收集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等经典医书,还收录了苏清鸢整理的民间验方、京城名医的诊疗笔记,供郎中们随时查阅、学习交流。 蓟州医馆的康复科里,此前那位中风老人正在接受治疗。郎中按照陈大夫教的方法,一边为老人按摩偏瘫的右腿,一边引导他尝试抬腿:“大爷,您慢慢来,跟着我的力道走,别着急。”老人咬着牙,在郎中的帮助下,右腿缓缓抬起一寸,虽然动作艰难,却让他眼中泛起了泪光:“没想到我这腿还能抬起来!以前总觉得自己要瘫一辈子,现在有了康复科,我又有希望了!” 医书阅览室内,郎中们常常围坐在一起,讨论医书中的疑难问题。李郎中拿着一本《伤寒杂病论》,指着其中一段问:“这段讲的‘伤寒传变’,我一直没理解透彻,你们怎么看”王郎中接过书,结合自己的诊疗经验分析:“我之前遇到过一个患者,初期只是发烧,后来发展成咳嗽、胸痛,这就是伤寒传变的表现,按照书中说的‘随证施治’,调整药方后,患者很快就好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加深了对医书的理解,医术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升级后的医馆,不仅硬件设施改善,服务也更加贴心。苏清鸢特意叮嘱医馆,为等候的患者准备了免费的草药茶,茶中加入了薄荷、金银花,既能清热解暑,又能缓解焦虑;对家庭贫困的患者,减免部分医药费,甚至免费提供药品;还安排郎中定期下乡巡诊,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上门看病。 这日,苏清鸢再次来到蓟州医馆,看到诊室里患者有序就诊,康复科里郎中耐心指导,阅览室内大家认真学习,空气中弥漫着浓郁却不刺鼻的药香,心中满是欣慰。她走到针灸铜人旁,看着几位年轻郎中正在练习针灸,手法虽还略显生疏,却格外认真。“你们学得很快,”苏清鸢笑着说,“医馆升级只是开始,以后我们还会引进更多设备、邀请更多名医,你们要好好学,提高医术,为百姓治好更多的病。” 年轻郎中们纷纷点头,语气坚定:“请王妃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用心学医,用心为百姓看病,让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 夕阳西下,医馆的药香随着晚风飘散在蓟州街头。百姓们路过医馆时,不再是往日的担忧与犹豫,而是多了几分安心与信赖。有人说:“现在医馆设备好、郎中医术高,看病再也不用跑远路了!”有人说:“康复科帮我家老爷子恢复了行动,真是太感谢王爷和王妃了!” 药香里的安心,是燕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萧玦与苏清鸢为民服务的初心。随着医馆升级计划的逐步推进,这份安心将传遍燕云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让燕云的民生根基更加稳固,让这片土地充满生机与希望。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收好你的小尾巴

收好你的小尾巴

泺馨
误闯男厕所遇见a市大佬,本以为毫无交集的两人,谁知早在之前………到底是一见钟情还是蓄谋已久夏晚好道:“冬天真是太可爱了,连打喷嚏都变成“爱湫”!顾霆琛道:如果说人生相逢就是为了还清上辈子债务,我希望你欠的更多一些。后来夏晚好才知道“爱情,这东西很多人知道,遇到的人没几个。”
都市 连载 42万字
玄门神算卦太灵,火爆全京城!

玄门神算卦太灵,火爆全京城!

灿蓝
萧家云灼自幼被弃,亲人找上门,果断回京做个眼中钉。生母说这女儿粗鄙、大字不识?可她转眼入了京城名师圈,谈词说赋、解天下运势。白莲花说她恶毒凶悍?下一刻她善名远扬、气得旁人靠边站。勇猛大哥觉得她这些年穷困潦倒十分可怜……她转手掏出金银珠宝亮瞎他眼。妈宝二哥心恶歹毒?没关系,带着他瞧瞧报应见见鬼!陌生小弟不认姐,绝对的武力之下必报大腿。通算命、熟相术;占星辰、改风水。听闻每一任神隐门门主都是短命鬼+穷
都市 连载 67万字
我的绝世美人妻

我的绝世美人妻

倒四颠三
陈同与女友相恋多年,为了女友更是蒙冤入狱,结果却惨遭女友背叛。出狱后,在狱中获得奇遇的陈同,却娶有着第一美人之称的绝世美女为妻…………
都市 连载 198万字
带房穿越,我教全国百姓种田

带房穿越,我教全国百姓种田

爱吃药炖排骨的卫卓
现代女青年带房穿越,在古代推广新农业,发展新经济,嘎嘎发大财。皇上说:“思思,你真是我的福星啊!”老百姓说:“郑姑娘就是我们的活菩萨!”钟睿宇说:“思思姑娘,你真是钱串子,走到哪都能捡到钱!”三皇子说:“思思,做我的三皇妃吧!”郑思思说:“男人,快滚开,别妨碍我赚钱!”
都市 完结 127万字
重生漂亮小灵芝,修仙养家飞升忙

重生漂亮小灵芝,修仙养家飞升忙

漫漫延延
修炼千年,谢灵娇飞升在即。眼看就要混上编制,享受幸福菌生。却遭遇人参诈骗,被一道雷劈去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没有会说话的树,会唱歌的鸟……就连灵气都稀薄得要死!短腿小灵芝只能到山里挖药材卖钱,抓羊给弟弟喝奶,抓鸡给弟弟吃肉……闲来无事再努力修炼一下隐藏功法,待来去了无痕之际,便是她再次纵横吃瓜界之时!嗯?城西的小寡妇偷情被人找上门?才不是!侦探小灵芝手握真相:真正做坏事的是隔壁混混的媳妇!他们不敢让混
都市 连载 55万字
女导演的爱情电影

女导演的爱情电影

丁以洋
【世界上有千万种爱情的样子,这里有一种叫:我拍电影你来演】忻夏麦失忆了,偏没忘记自己是个导演,大雪纷飞出门找金主,金主没找着碰上了前男友,后来这前男友还成了她金主。忻夏麦:我失忆了!我哪知道!*前女友找上门,明明狠狠甩过他现在却不认识了?装的吧,装的可真像!论演技影帝绝对不能输,看谁先崩人设。唐喻:我不能原谅她!*冤家聚头金主胜,忻夏麦只能乖巧打滚求金主爸爸赏口饭吃,在抱大腿和被大腿踢开之间艰难求
都市 连载 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