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不安的桓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景和二年四月末,燕云边境的风里已带着麦禾的清香。西坡村外的田埂上,村民张强正挥着锄头给春麦松土,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肥沃的土地里,却丝毫不见疲惫——他身前的麦田绿油油一片,麦穗已开始灌浆,沉甸甸地压弯了麦秆,再过一个月就能收割;身后,村口原本废弃的两亩荒地,如今也被翻耕得整整齐齐,刚种下的红薯苗冒出嫩红的芽尖,在阳光下透着生机。 “张大哥,这红薯苗长得不错啊!”联合巡逻队的士兵李青骑马经过田边,看到这片新垦的荒地,笑着喊道。张强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满是憨厚的笑容:“托你们的福!往年这个时候,我白天种地都得时不时往远处瞅,生怕匈奴突然来,晚上更是不敢在家住,得躲进地窖里。今年有你们天天巡逻,我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这不就把村口的荒地开出来种红薯了,多收点粮,心里踏实!” 李青勒住马,跳下马背走到田边,蹲下身仔细看了看红薯苗:“这苗长得壮,肯定能有好收成。等秋收的时候,我们巡逻队路过,可得来尝尝你家的红薯!”张强笑着应下:“没问题!到时候管够!” 说话间,远处传来一阵欢笑声。只见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扛着锄头、牵着牛,朝着村西的另一片荒地走去——那里原本是一片乱石滩,去年因为担心匈奴袭扰,一直没人敢开垦,如今边境安稳了,大家商量着一起把乱石滩清理出来,种上耐旱的谷子。 “以前哪敢想能种这么多地啊!”张强望着年轻人的背影,感慨地对李青说,“去年匈奴来的时候,我家半亩玉米刚成熟,还没来得及收,就被他们抢走了,连牛都差点被牵走。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安安稳稳种庄稼就好了。现在好了,你们天天在边境上守着,烽火台一有动静就能支援,我们终于能放开手脚干活了!” 李青拍了拍张强的肩膀:“张大哥,你放心,我们会一直守着边境,绝不让匈奴再来捣乱。你们只管安心种地,多打粮食,把日子过好!”说完,他翻身上马,继续沿着田埂巡逻,马蹄声轻轻踏过田边的小路,没有惊扰到正在生长的庄稼。 这样的场景,在燕云边境的各个村落里随处可见。红柳村的村民们把去年用来躲匈奴的地窖改成了储存粮食的仓库,地窖里整齐地堆放着去年收获的谷子和玉米;石漠滩村的老人们带着孩子们在田边栽下果树苗,盼着几年后能吃上自家种的果子;就连最偏远的北崖村,也有村民开始尝试种植蔬菜,以前因为担心匈奴袭扰,大家只敢种耐储存的粮食,如今终于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 农桑官王大人带着下属到各村巡查春耕情况时,看到这一派繁忙的景象,忍不住感慨:“往年这个时候,边境村落里总有不少荒地没人种,今年倒好,不仅所有的熟地都种满了,连以前没人敢碰的荒地都被开垦出来了,百姓们的耕作积极性真是空前高涨!” 下属拿着统计册,兴奋地说:“大人,您看!仅四月一个月,边境十二个村落就新增开垦荒地三千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还多!其中西坡村开垦了四百亩,红柳村开垦了五百亩,石漠滩村开垦了三百五十亩……而且百姓们种的大多是高产的玉米、红薯和谷子,预计今年的粮食总产量能比去年增加三成以上!” 王大人接过统计册,翻看着上面的数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走到一片刚开垦的荒地前,看到村民们正在给玉米种子盖土,便走上前问道:“老乡,今年种这么多玉米,不怕到时候收不完吗” 村民笑着回答:“不怕!现在边境安稳了,我们有的是时间种地、收粮。而且村里还组织了互助队,谁家忙不过来,大家就一起帮忙,肯定能把粮食都收回家!”王大人点点头,又问:“那你们种这么多粮食,除了自己吃,还有别的打算吗” “当然有!”村民脸上满是期待,“去年粮食不够吃,还得从内陆买。今年要是收成好,除了自己吃,还能卖一部分,换点钱给孩子买书本,给家里添点新家具。要是能多存点粮,就算明年遇到灾年,也不用怕了!” 王大人听了,心中更是欢喜。他知道,百姓们愿意多种地、多存粮,不仅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还能为燕云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以前因为匈奴袭扰,边境的粮食产量一直很低,每年都需要从内陆调运大量粮食,如今边境安稳了,百姓们的耕作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也跟着上去了,这对燕云的发展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大人和下属们忙着给村民们送种子、教农技。他们带来了新培育的高产玉米种子,教村民们如何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还教村民们制作堆肥,把家里的秸秆、粪便变成肥料,既环保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村民们学得很认真,有的还专门拿出小本子记录,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主动提问,王大人和下属们都一一耐心解答。 “以前种地都是凭经验,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学问!”西坡村的村民刘二拿着新种子,兴奋地说,“王大人说,这种玉米种子比我们以前种的品种高产,要是种得好,一亩地能多收两石粮。我今年种了十亩玉米,要是都能高产,今年就能多收二十石粮,足够家里吃两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边境的荒地渐渐都被种上了庄稼。从西坡隘口到红柳村,从石漠滩到北崖村,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如今长满了绿油油的玉米、红薯和谷子,远远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顺着山坡蔓延,成了边境线上一道独特的“绿色屏障”。 联合巡逻队的士兵们每次经过这些田地,都会忍不住放慢脚步。他们看着长势喜人的庄稼,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自豪——正是他们的守护,才换来了这片土地的安宁,换来了百姓们的安居乐业。 “你看,这片玉米长得多好,再过一个月就能收了。”林策带领巡逻队经过西坡村的田地时,指着眼前的庄稼对身边的士兵说,“去年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种满了庄稼,这就是我们守护边境的意义所在。” 士兵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坚定。他们知道,只要边境一直安稳,百姓们就能一直安心种地,这片土地就会一直充满生机。他们会继续守好每一寸边境,让这道“绿色屏障”永远繁茂,让边境的百姓永远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六月初,燕云边境的春麦率先成熟。金黄的麦浪在风中起伏,村民们拿着镰刀,喜气洋洋地走进麦田,开始了今年的第一次收割。联合巡逻队特意调整了巡逻路线,避开村民们的收割区域,同时加强了对麦田周边的巡查,确保村民们能安心收割。 “今年的麦子长得好,一亩地能收三石多!”张强捧着金黄的麦粒,笑得合不拢嘴,“这都是托了边境安稳的福,托了巡逻队的福!等收完麦子,我就去种晚玉米,争取今年再多收点粮!”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金黄的麦田和绿油油的玉米地里,村民们的笑声、收割声与巡逻队的马蹄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边境安宁、百姓安乐的美好画卷。燕云的边境线,不再只有冰冷的城墙和严肃的士兵,更有了生机勃勃的庄稼和百姓们幸福的笑容。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边境的持续安稳,随着百姓们耕作积极性的不断提高,更多的荒地会被开垦,更多的庄稼会在这里生长,燕云边境终将成为一片肥沃富饶的土地,为燕云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手握超市穿年代,糙汉福妻美又飒

手握超市穿年代,糙汉福妻美又飒

自由向上
一心为事业的陈淼被人害死,带着自己的粮仓和姐妹的超市穿越到了平行空间的年代。穿越即洞房,好在那个糙汉第二天离开,给了她适应的时间。有空间,有粮食,有用品,利用这些“超能力”做一个三观端正的人应该做的事情。没想到空间居然因为她的贡献而升级。那就是她做的都对,这样更加的有底气。收拾小鬼子二狗子,给队伍准备物资。做了她上辈子一直想要做但是做不到的。胜利糙汉回归,福妻糙汉相爱斗法,谁能更胜一筹?
都市 连载 403万字
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

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

牛顿不爱吃苹果
唐昭是沪市商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一朝重生,成了魏国公府的嫡长女,被皇帝下旨赐婚给昏迷不醒的宣王五子冲喜。冲喜当日,昏迷半月有余的顾辞睁开了眼睛。唐昭对上那双凛冽逼人的双眼,就知道这是狼队友。皇帝大行后,唐昭随宣王府众人前往封地,开始展露锋芒。提高亩产,经营作坊,修建水利,改善医疗,赚钱有如神助,花钱更似流水。被养的膘肥体壮的三军将士见到她宛若见到财神下凡。“夫人这般都是看在本将军的面子上”,顾
都市 连载 80万字
林深见秋

林深见秋

果芝
甜的,甜的。前夫是个渣渣,虐他。离婚后转头恋上妖精总裁,被他宠上天。家庭主妇摇身变成总秘,夫人?不行,要努力要进步,沈总也可以当一当?
都市 连载 40万字
这世间最后的神

这世间最后的神

洛神蕊
一个长相普通却有着爱国情怀的热血青年,再意外观看了道家的藏书后打开了修道的世界,这天下谁敢无敌,我自当送你一掌让你长长记性!
都市 连载 36万字
丛林求生,我靠自己自给自足

丛林求生,我靠自己自给自足

裹着被子吹空调
因为一句玩笑,三姐妹被传输到了平行时空的远古开启求生任务,好在还有一个求生系统可以使用,从一无所有艰难求生再到舒适度日,背靠森林过起了田园生活,从开局一个破帐篷再到古风庭院,从穿草裙树皮到养蚕织布,她们也慢慢从一个求生小白蜕变成了满级求生大佬,在原始森林中过的有滋有味。三个求生小白的进阶始,无男主,只有三姐妹的求生日常。(虽然有系统,但功能只有有限的辅助,并没有什么逆天的金手指,一切还是全靠他们自
都市 连载 48万字
华娱之巨星崛起

华娱之巨星崛起

祭使霍雍
刚刚继承了土豪舅舅的亿万财富,还没来得及享受就被某坑货系统给砸到了2002年。方云墨:快说,我要怎么样才能回去享受我的万贯家财?坑货系统:只要你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然后就能回去了。方云墨:……你当我是傻子吗?PS:系统属性极轻,不喜欢系统流的读者可以将其无视,不会影响阅读。已有完本作品《华娱之光影帝国》,虽不完美,但至少可作为人品保证。
都市 连载 2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