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不安的桓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景和三年六月的燕云,热风裹着麦收后的香气掠过田野,蓟州王府的政令文书正随着快马的蹄声,奔向各州各县的衙署。文书上“惠民坊推广令”五个朱红大字,像一颗定心丸,落在了无数百姓的心头——自蓟州惠民坊运营半年来,“看病不花钱、孩子能读书、学手艺能挣钱”的消息早已传遍燕云,如今终于要惠及每一个州县,没人不盼着这一天。 云州知府周大人接到政令时,正在查看春耕后的田亩报表。他当即放下手中的账册,召集属吏开会:“王爷和王妃心系民生,这惠民坊是头等大事!咱们云州要选最好的地段建坊,郎中要从各州府抽调最有经验的,蒙学先生要请饱学之士,工坊的原料要提前备好,绝不能落后于其他州县!” 选址的事很快定了下来——云州城中心的旧粮仓,地段宽敞,靠近居民区,改造成惠民坊正合适。工匠们连夜动工,拆旧梁、砌新墙、刷白灰,不过十日,三座崭新的屋子便立了起来:东侧是医馆,药柜沿墙摆得满满当当,诊脉的桌椅擦得发亮;西侧是蒙学班,窗户敞亮,里面摆着新做的木桌凳,墙上贴着先生手写的“千字文”;中间是手工工坊,织布机、制皂的大缸、木工的刨子一应俱全,空气中仿佛已经飘着布匹的棉香与香皂的清甜。 开业那天,云州百姓几乎倾城而出。医馆前,排队候诊的百姓从门口排到了街角,有抱着发烧孩童的妇人,有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有常年受腰疾困扰的农夫。来自蓟州的老郎中陈大夫刚坐下,就有位老妇人颤巍巍地递上手腕:“陈大夫,我这腿疼了五年,走路都得靠人扶,您给看看能不能治”陈大夫仔细诊脉,又查看了老妇人的膝盖,温和地说:“老人家,您这是老寒腿,我给您开一副驱寒通络的草药,再教您用艾草热敷,坚持一个月,保管能慢慢好起来。问诊不要钱,药钱只收您三文,够便宜吧”老妇人听完,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以前我去城里的药铺看病,光问诊就要二十文,药更是贵得买不起,现在终于能好好治治病了!” 蒙学班的教室里,三十多个孩童端坐在木凳上,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讲台上的李先生。李先生是苏清鸢特意从江南请来的,不仅精通经史,还懂农桑算术。他拿起一支麦穗,笑着问孩子们:“谁知道这麦穗里有多少颗麦粒咱们种一亩小麦,能收多少粮食”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能答上来。李先生便耐心讲解:“这麦穗里有三十多颗麦粒,一亩地能种两万多株小麦,收成好的时候能收两石粮。咱们学会算术,就能算清自家的收成,也能知道怎么种庄稼更划算。”说完,他又教孩子们读“人之初,性本善”,朗朗的读书声从窗户里飘出来,引得路过的百姓驻足倾听,脸上满是欣慰——以前穷人家的孩子,哪有机会读书现在不仅能免费上学,中午还能在学堂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配馒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手工工坊里更是热闹。织布区,来自蓟州的张师傅正手把手地教妇人们织布:“右手握梭子,左手拉经线,梭子要扔得稳,线才不会断。”妇人中有个叫刘二姐的,家里全靠丈夫种地过日子,日子过得紧巴巴。她学着张师傅的样子,慢慢摆弄着织布机,不一会儿,一缕细密的棉布就织了出来。张师傅笑着说:“二姐学得真快!你织的这布,官府按一尺三文钱收购,你一天织一丈,就能赚三十文,一个月下来,能给家里添不少收入。”刘二姐听了,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那我以后天天来学,等学会了,就能帮着丈夫养家了!”制皂区和木工区也挤满了人,大家围着师傅问东问西,手里拿着刚做好的香皂、小木勺,脸上满是成就感。 此时的苏清鸢,正在蓟州王府整理各地惠民坊的上报文书。她亲自起草的《惠民坊运营细则》,此刻正发挥着作用——各州府每月都会上报运营情况:医馆接诊多少人、治好了多少病人、药价是否合理;蒙学班招收了多少孩童、入学率有多高、孩子们学会了多少字;工坊教了多少人手艺、百姓每月能增收多少钱,每一项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翻到平州县的文书时,苏清鸢皱起了眉头——平州县蒙学班的入学率只有六成,比其他州县低了不少。她当即让人备马,赶往平州县。到了平州县惠民坊,苏清鸢找到蒙学班的先生,问起入学率低的原因。先生叹了口气:“有些百姓觉得孩子读书没用,不如在家帮着种地、放牛,说什么也不肯送孩子来。” 苏清鸢听了,没有责怪先生,而是决定亲自去村里劝说百姓。在平州县的西王村,她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田埂上放牛,便走过去,笑着问:“孩子们,想不想去学堂读书先生会教你们识字、算术,还会给你们讲外面的故事。”一个叫小石头的孩子低着头说:“俺爹说,读书没用,不如放牛能帮家里干活。” 苏清鸢找到小石头的父亲,耐心地说:“大哥,孩子读书不是没用,而是能让他们将来有更多的出路。学会了识字,就能看懂官府的告示,能记账;学会了算术,就能算清自家的收成,不会被人骗;学会了农桑知识,就能种出更多的粮食。现在让孩子去学堂读书,将来他们才能有本事,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 小石头的父亲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王妃娘娘,俺听您的,明天就送小石头去学堂。”苏清鸢又去了其他几户百姓家,一一劝说。几天后,平州县蒙学班的入学率就涨到了九成,教室里挤满了来读书的孩子。 短短一个月,燕云各地的惠民坊都热闹了起来。百姓们奔走相告,把惠民坊当成了自己的“活命坊”。在凉州的惠民坊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拉着苏清鸢的手说:“王妃娘娘,您和王爷真是百姓的活菩萨!以前看病难、读书难、挣钱难,现在有了惠民坊,啥都不难了!俺们燕云的百姓,终于能过上好日子了!” 苏清鸢笑着说:“大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百姓们能安居乐业,我们做再多都值得。”夕阳下,惠民坊的屋顶泛着金光,医馆里的药香、蒙学班的读书声、工坊里的织布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暖而生动的民生画卷。萧玦站在苏清鸢身边,望着眼前的景象,轻声说:“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燕云,一个百姓有盼头、有希望的燕云。” 苏清鸢点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她知道,惠民坊的推广只是开始,未来,她还要和萧玦一起,为燕云百姓绘制更美好的民生蓝图——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得起病、读得起书、挣得到钱,让燕云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生机与希望。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神君,请留步

神君,请留步

命里缺钱
陵光神君与东海龙王在一次因缘巧合下结识,由于东海龙王凡佑霁长得实在像白月光。秉承着宁愿错过也不放过的心思,燕言便任由凡佑霁跟在自己的身侧。在寻白月光的途中,便出现了以下的情况……1.燕言:寻丰霁!凡佑霁:逗神君~2.燕言:努力干事!凡佑霁:想贴贴~3.燕言:坚持不懈的寻人!凡佑霁:蹭蹭蹭~ps.恋爱脑活该有老婆!就要小情侣贴贴!!!
都市 连载 40万字
浮生如梦梦浮生

浮生如梦梦浮生

七夜董董
简南星,莫名穿到古代不知名的朝代,化身穆思弦,既不通宅斗,也不会格斗,时而犯点二,时而犯点错,本想平淡潇洒过一生,奈何却总与俗世纠缠不清。午夜梦回之时总会模糊听到有人唤她“星儿”,梦醒之后却还是谁的“思思”?这纷乱的离愁,究竟是她陷入了自己的梦中梦,还是错踏了他人的局中局?终是一梦浮生,拯救不了他的一生困苦,也成全不了他的一世清明!
都市 连载 77万字
替嫁一夜后,禁欲反派他又争又抢

替嫁一夜后,禁欲反派他又争又抢

赟子言
花瑜璇很郁闷。一穿书,就被父母当作弃子,代替姐姐嫁给了阴晴不定的裴池澈。书中的大反派裴池澈,少时断过手,落了残疾,罪魁祸首是原身,黑化后将剁了她。才过洞房花烛夜,裴家被她父亲陷害抄了家,贬回原籍种田。此番替嫁的处境可想而知的可怕。不怕不怕,钱可赚,田可种,反派还没黑化。她阻止他黑化还来得及。--裴池澈很费解。罪魁祸首成了他的妻,娇娇软软地说要种田养他,带他寻医治手,时时刻刻粘着他,对他嘘寒问暖。她
都市 连载 64万字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在中央公园泡脚的番茄
(女强?不知道有没有CP,可能有可能没有?很癫,不要带脑子,很癫谢谢)这是一场游戏,这是一次穿越,这是一次冒险,有没有想过体验别人的人生,有没有听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作为被神挑选出来的玩家,你准备好…去迎接挑战了吗?
都市 连载 38万字
花都韵味

花都韵味

夜有神
本想低调,奈何校花太多,且看桃花朵朵!!本书属于慢热型,前面几章可能看起来无聊,请在二三十章看起!新手上路,各位大佬请包含!
都市 连载 53万字
娇气小哑巴下乡后被糙汉宠上天

娇气小哑巴下乡后被糙汉宠上天

虫子吃青菜
因同父异母妹妹的陷害,小哑巴温时安被父亲强制送下乡。娇生惯养又说不了话无法交流的温时安,哪里适应得了乡下生活。厕所太脏不敢上,温时安又气又急,对糙汉连扇带咬。被村里大黄狗吠了几声,温时安又怕又恼,趴在糙汉身上急得一顿咬。后来,厕所修整好了,大黄狗不凶了……糙汉却蹲在温时安脚下,眼神虔诚而又痴迷,述说着无限爱意。
都市 连载 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