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不安的桓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景和十五年初秋,燕云的天空澄澈如洗,阳光洒在蓟州城东的燕云书院,为青砖灰瓦的建筑群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书院外的官道上,百姓们扶老携幼,自发赶来观礼,手中挥舞着自制的小旗,脸上满是期待——这座耗时半年修建的书院,是萧玦与苏清鸢为燕云学子打造的“求学圣地”,也是燕云教育从蒙学向高阶进阶的重要里程碑。 书院占地百亩,布局规整却不刻板:正门上方悬挂着萧玦亲笔题写的“燕云书院”匾额,字体苍劲有力;进门是开阔的“明礼广场”,地面用青石板铺就,中央立着一座“孔子讲学”石像;广场两侧分列着“经史阁”“医理馆”“农桑堂”“艺工坊”四栋主建筑,分别对应经史、医理、农耕、手工四大教学方向;后院还有藏书楼、学生宿舍与实验田,既能满足读书需求,也能让学生动手实践。 开院仪式在辰时准时开始。萧玦身着暗红色常服,站在明礼广场的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百姓与学子,声音洪亮:“今日燕云书院落成,不是为了培养只会吟诗作对的酸儒,而是要培养能为百姓做事、能为燕云谋福的实干人才!”他抬手示意,两名侍卫捧着一块匾额走上前,展开后,“经世致用”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萧玦继续说道,“这四字是书院的院训,意为‘学问需服务于世事,人才需助力于民生’。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学子,都能牢记这四字,将来用所学知识,让燕云的百姓过得更好!”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百姓们纷纷叫好,学子们则挺直腰板,眼神坚定——首批入学的两百名学子,一半来自燕云各州县的蒙学,一半是通过考核的寒门子弟,他们深知,能进入燕云书院读书,是难得的机会,更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仪式结束后,各馆授课正式开始。苏清鸢早已换上一身素雅的襦裙,站在医理馆的讲台上。医理馆内座无虚席,不仅两百名学子全部到齐,窗外还挤满了闻讯赶来的百姓——大家都知道,王妃医术精湛,能听她讲课,是难得的机会。 “今日我们不讲高深医理,只讲‘常见疫病防治’。”苏清鸢拿起案上的草药标本,向众人展示,“大家看,这是金银花,这是柴胡,三年前燕云发生瘟疫时,我们就是用这两种草药,搭配黄连、甘草,熬制防疫汤药,控制了疫情蔓延。”她结合当年的瘟疫案例,详细讲解如何识别疫病早期症状:“若发现家人或邻里出现持续高烧、咳嗽、腹泻,且多人同时出现类似症状,就要警惕是疫病,需立刻上报医馆,同时用艾草熏屋,喝煮沸的热水,避免交叉感染。”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苏清鸢还让医馆的郎中现场演示如何调配防疫汤药,从药材称量到煎煮时间,一一讲解:“成人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儿童剂量减半,煎煮时可加入少量冰糖调味,方便孩子服用。”台下的学子们认真记录,不时举手提问,窗外的百姓也听得入神,有的还拿出小本子,把药方记下来。 “王妃,要是村里没有郎中,遇到急症该怎么办”一位百姓高声问道。苏清鸢笑着回答:“我们已在各村庄安排了赤脚医生,大家可随时找他们求助;此外,书院每月会组织学子下乡义诊,若遇到急症,也可让学子帮忙处理,再送往医馆。”百姓们闻言,纷纷点头,心中的担忧也少了几分。 与此同时,经史阁内,萧玦正为学子们讲授“经史与民生”。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从燕云的历史讲起:“百年前,燕云曾因战乱导致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如今,我们通过兴农桑、开医馆、办蒙学,让燕云重现生机。这说明,经史中的‘仁政’‘民本’思想,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他拿起一本《孟子》,翻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那一页,语气郑重:“这句话告诉我们,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你们将来无论是当地方官,还是做蒙学先生,都要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比如,当地方官要关心农田收成,帮百姓解决灌溉问题;做先生要教孩子实用知识,让他们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进而帮助更多百姓。” 有位学子提问:“王爷,若将来入朝为官,远离燕云,该如何践行‘为民’的理念”萧玦回答:“无论身处何地,‘为民’的初心不能变。若在京城为官,要多为边疆百姓发声,让朝廷关注燕云的发展;若在其他州县任职,要结合当地实际,学习燕云的经验,帮当地百姓解决难题。记住,书院培养的不是‘燕云的人才’,而是‘为百姓的人才’。” 除了经史阁与医理馆,农桑堂和艺工坊的授课也同样精彩。农桑堂内,曾在农桑司任职的老把式张师傅,带着学子们来到后院的实验田,教他们识别不同品种的小麦,讲解垄作、轮作技术的优势:“大家看,这垄作的小麦,根系比平作的更发达,抗倒伏能力更强,产量也能提高一成五。”他还让学子们亲手操作,学习如何起垄、播种,从实践中掌握农耕技巧。 艺工坊内,曾在京城织锦局任职的李师傅,正在教学子们织“燕云造”特色粗布。他展示了最新研发的“经纬加密”织法,织出的粗布比普通粗布更厚实耐用:“这种织法不仅能提高粗布质量,还能在布面上织出简单的图案,增加美观度,将来大家可把这种织法推广到各布坊,帮百姓提高收入。” 书院的第一堂课,从辰时持续到午时,学子们意犹未尽,百姓们也纷纷表示“听得过瘾”。午时休息时,书院还为学子和百姓准备了免费的小米粥与馒头,大家坐在明礼广场上,一边吃饭一边交流,气氛热闹而温馨。 “没想到书院不仅教读书,还教种地、看病,真是太实用了!”一位老农感慨道。旁边的学子接过话茬:“我将来要去农桑堂当先生,把学到的农耕技术教给更多百姓,让大家都能有好收成!” 午后,苏清鸢与萧玦一起巡视各馆,看到学子们认真学习的场景,听到百姓们的称赞,心中满是欣慰。苏清鸢笑着说:“当初建书院时,我还担心大家不接受这种‘实用教学’,现在看来,我们的方向是对的。”萧玦点点头:“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书呆子’,而是要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相信用不了几年,燕云会涌现出更多懂经史、会农耕、能行医的实干人才,燕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夕阳西下,书院的开院日渐渐落下帷幕。学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书院,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百姓们也渐渐散去,嘴里还在讨论着今天学到的知识。书院的灯光渐渐亮起,照亮了“经世致用”的匾额,也照亮了燕云教育的新未来。 往后的日子里,燕云书院成为了燕云的“人才摇篮”——从这里走出的学子,有的留在燕云当蒙学先生、农桑技术员、医馆郎中,有的入朝为官,把燕云的经验推广到更多地方。他们始终牢记“经世致用”的院训,把“为民”二字刻在心里,用自己的所学,为燕云、为国家,书写着属于实干人才的精彩篇章。而燕云书院,也在岁月的沉淀中,成为了燕云最珍贵的文化财富,见证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安宁。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老婆明明是影后我却偏要自立

老婆明明是影后我却偏要自立

勇者永不断更
老婆明明是影后,但我却硬要单干,吃软饭是不可能吃的,这辈子都不会——
都市 完结 51万字
救命!我点的男模竟是病娇总裁

救命!我点的男模竟是病娇总裁

小依依依
【顶级豪门疯批病娇太子爷X娇软呆萌美人乖乖女先婚后爱+年龄差+甜宠】逼婚前夜,书意误将京海顶级豪门太子爷当作男模。他凶残狠戾,黑白通吃,偏执占有欲极强。第二天,他其带着几百号人抢婚,强行把书意留在身边,为其制定严格家规,像爹地一样管着她。“宝贝,现在可以走了吗?”“谁?!!”厉宴礼上前,揽住她纤细腰肢,目光幽幽。“你昨晚点的男模啊!”锦书意心头一震,巨大恐惧缠绕全身,下意识点头。男人菲薄殷红的薄唇
都市 连载 38万字
小师妹的苍生拯救笔记

小师妹的苍生拯救笔记

是马小毛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都市 完结 117万字
娱乐圈女神背后的男人

娱乐圈女神背后的男人

油条加白粥
都市日常,创业,娱乐圈,多女主!!!甜甜、密密、热芭、那扎、冰冰、师师、媛媛、糖糖、天仙、丽影、岚岚、疏影、沁沁、彤彤、潇潇等应有尽有!重生创业+娱乐圈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都市 连载 39万字
两界搬运:从一无所有到只手摘星

两界搬运:从一无所有到只手摘星

财神驾到
(两界穿梭,无系统,种田,慢热,争霸、长生……)穷小子惨遭背叛,却拥有了一个能打开异界传送门的空间戒指。一扇蓝色光门,连通两界。这边是996的牛马福报,那边是遍地致富资源!一包两块五的盐换百年人参?大米换夜明珠?感冒药换翡翠原石?现代超市的廉价糖果、玻璃珠、打火机、玻璃瓶,在异世界成为了王公贵族们争抢的奢侈品!异界随处可见的东西到了地球成为价值连城的宝贝,而地球廉价的东西却成了异界的抢手货,通过不
都市 连载 68万字
军少独宠:九爷很爱撩

军少独宠:九爷很爱撩

五月九的橘子
九颜,某西兰军区上校,妥的军痞一枚。最大的爱好就是撩人,军营上下男女通杀。某次任务中为了队友而壮烈牺牲。直至死的那刻想的还是“老天,本爷还没撩够呢!”估计是某军痞死时怨气太重,老天不愿收她,让其再次重活于世,祸害人间。君九颜,君氏继承人,最大的梦想是当个演员。所以当某军痞知道后毅然决然的朝着娱乐圈进军了。只是“这辰风的老板怎么这么眼熟呢?”仔细想想“哎哟我去,这不是那些老家伙总在耳边唠叨的华兰少将
都市 连载 4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