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不安的桓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景和四年八月,燕云的盛夏褪去了燥热,早晚的风里多了几分清爽。蓟州城中心的广场上,却比盛夏还要热闹——数百名百姓自发聚集在这里,有的提着刚出炉的馒头,有的抱着自家种的瓜果,还有的带着纸笔,脸上满是激动与恳切。他们不是来赶集市,而是要商议一件大事:为萧玦与苏清鸢立一块“功德碑”,把这对夫妇为燕云做的好事,永远刻在石头上,让子孙后代都记得。 人群最前面,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名叫张木匠。他手里握着一把磨得发亮的鲁班尺,这把尺子陪他走了几十年,却在去年冬天差点因为一场重病被搁置——那时他得了严重的咳嗽,夜里咳得没法睡觉,家里没钱请郎中,只能硬扛。就在他以为自己挺不过去时,惠民坊的医馆开了,郎中免费为他诊脉,还送了草药,喝了半个月,病就好了。此刻,他举着鲁班尺,声音洪亮地说:“老少爷们!咱们燕云以前是什么样,大家都记得——房子被炸塌,田地被踩烂,生病只能等死,孩子没钱读书!是王爷和王妃来了之后,咱们才有了免费医馆,孩子才能免费上学,才有了工坊能挣钱,才有了安稳日子过!这功德,不是嘴上说说的,得刻在碑上,让后人都知道,是谁让咱们燕云活过来的!” “说得对!”人群里立刻有人附和。说话的是个中年妇人,她的丈夫在战乱中没了,家里只剩她和两个孩子,以前靠捡野菜过日子,自从进了惠民坊的织布工坊,每月能挣两百文,不仅能养活孩子,还能给孩子买新衣裳。“我家老大现在在蒙学班读书,认识好几百个字了,还会算算术!要是没有王妃开的蒙学,我家孩子这辈子都只能是睁眼瞎!这碑必须立!” “还有边境的烽火台!”一个年轻的劳工喊道,“去年冬天,匈奴想偷偷越境,是烽火台提前预警,军队很快就来了,没让他们伤到咱们一根毫毛!要是没有王爷加固边防,咱们现在还得提心吊胆过日子!” 你一言,我一语,百姓们越说越激动,立碑的想法很快就达成了共识。有人提议,要选最好的石头,刻最详细的碑文;有人说,要把碑立在最显眼的地方,让每个进蓟州城的人都能看到;还有人主动提出,要捐款捐物,绝不能让王爷王妃出钱。最后,大家推举出几位德高望重的人组成“功德碑筹备会”——有曾在京城做官、退休后回燕云的李乡绅,有写得一手好字的秀才王夫子,还有做事公道的张木匠,负责选址、募捐、写碑文、找工匠,把立碑的事办得妥妥当当。 消息很快传到了王府。萧玦和苏清鸢正在书房里看农艺师送来的秋收预估报告,听到侍卫的汇报,两人都愣住了。萧玦放下报告,皱着眉说:“我们为百姓做事,本来就是本分,怎么能立碑呢快派人去劝劝大家,别费这个心思了。” 苏清鸢也点点头:“是啊,百姓的日子刚好转,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与其花在立碑上,不如多买些种子,或者给蒙学班添些书本。咱们的心意,百姓记在心里就够了,不用刻在石头上。” 可派去的官员很快就回来了,一脸无奈地说:“王爷、王妃,百姓们心意已决,说什么都不肯放弃。李乡绅说,这碑不是给您二位歌功颂德,是给燕云的子孙后代留个念想,让他们知道,好日子是怎么来的,要懂得感恩。” 萧玦和苏清鸢对视一眼,心里又暖又急。暖的是百姓的这份心意,急的是怕耽误了百姓的生计。苏清鸢想了想,说:“要不,我们去广场上跟百姓说说就算要立碑,也不能让他们多花钱,材料和工匠的费用,由王府来出。” 两人立刻起身,赶往中心广场。刚到广场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热闹的讨论声——筹备会的人正在统计捐款,百姓们排着队,有的递银子,有的送粮食,还有的搬来家里的木料。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攥着一个铜板,踮着脚递给李乡绅,奶声奶气地说:“爷爷,这是我的压岁钱,给王爷王妃立碑!”李乡绅接过铜板,眼眶都红了,把铜板小心翼翼地放进募捐箱里。 萧玦走上前,对着百姓们拱手道:“乡亲们,感谢大家的心意。但立碑的事,真的不必了。大家的钱,不如留着买种子、添农具,让日子过得更好。燕云能有今天,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不是我和王妃两个人的功劳。” “王爷,您这话就不对了!”张木匠立刻反驳,“要是没有您击退匈奴,咱们连安稳种地的机会都没有;要是没有王妃开惠民坊,咱们生病还是只能等死,孩子还是不能读书。这碑,必须立!钱的事您别管,咱们百姓自己出,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碑立起来!” “对!砸锅卖铁也立!”百姓们齐声喊道,声音坚定,震得周围的树叶都轻轻晃动。萧玦和苏清鸢看着百姓们真诚的眼神,知道再劝也没用——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碑,是百姓们心中的念想,是他们对好日子的珍惜,对恩人的感激。苏清鸢轻声对萧玦说:“算了,咱们别拦着了。百姓的心意,咱们收下,以后更要好好做事,不辜负他们。” 萧玦点点头,对百姓们说:“好,那碑就立。但有一个条件,捐款不能多要,每家最多捐五十文,够买材料就行。工匠和运输的事,由王府来安排,绝不能让大家多花钱、多受累。” 百姓们听了,都高兴地答应了。筹备会的人立刻开始忙活起来:李乡绅带着人去选石头,最终定了一块产自燕云深山的汉白玉——这石头洁白坚硬,经得起风吹雨打,最适合刻碑;王夫子则开始撰写碑文,他先走访了几十户百姓,听他们讲述萧玦和苏清鸢做的好事,然后查阅官府的记录,把重建燕云的每一件大事都梳理清楚,从击退匈奴、加固边防,到开设惠民坊、推广高产粮种,再到开设互市、促进和平,一字一句都写得真切感人;张木匠则负责联系石匠,挑选了燕云最有名的几位石匠,还亲自去监督碑身的打磨,要求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 募捐的日子里,蓟州城的百姓都积极参与。卖菜的老农把当天的收入捐了一半,说:“要不是王爷推广新粮种,我这菜也卖不上好价钱;开酒馆的老板捐了二两银子,说:“互市开了之后,我的酒馆多了好多匈奴客人,生意比以前好十倍;就连以前靠乞讨过日子的乞丐,也攒了几十文钱捐了,说:“惠民坊给我找了活干,我现在能自食其力了,这钱必须捐!”短短几天,募捐的银子就够买材料了,剩下的钱,筹备会决定用来在碑的周围种上松柏,让碑能永远矗立在绿荫里。 碑身的打造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石匠们每天天不亮就开工,用锤子和凿子一点点打磨汉白玉,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却没人叫苦。张木匠每天都守在工地,一会儿检查碑身的平整度,一会儿叮嘱石匠们小心刻字,生怕出一点差错。王夫子写好碑文后,亲自来到工地,把碑文一笔一划地拓在碑身上,确保每个字都清晰端正。 萧玦和苏清鸢也常去工地看看。有一次,他们看到石匠们在烈日下干活,汗流浃背,就让人送去了绿豆汤和草帽;看到王夫子为了拓字,眼睛都熬红了,就送去了眼药水和点心。百姓们看到王爷王妃这么关心立碑的事,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一个月后,功德碑终于打造完成。碑身高一丈二尺,宽三尺,厚一尺,通体洁白,没有一点瑕疵。正面刻着“燕云再造功德碑”七个大字,字体雄浑有力;背面则刻着详细的碑文,记录着萧玦和苏清鸢从景和二年到景和四年,为燕云做的每一件大事,最后还刻着一行小字:“燕云百姓共立,以记恩德,世代相传”。 立碑那天,蓟州城的百姓几乎都来了。广场上挤满了人,孩子们坐在大人的肩膀上,手里拿着小红旗;老人们穿着最好的衣服,脸上带着笑容。石匠们小心翼翼地把碑立在广场中央,用水泥固定好,周围种上了一圈松柏。李乡绅走上前,用红布盖住碑上的字,然后高声宣布:“燕云再造功德碑,揭碑!” 萧玦和苏清鸢走上前,一起揭开了红布。阳光下,洁白的汉白玉碑闪闪发光,碑上的字清晰可见。百姓们立刻欢呼起来,掌声、欢呼声在广场上回荡,久久不散。张木匠走到碑前,用手轻轻抚摸着碑身,激动地说:“以后,咱们燕云的孩子来广场玩,看到这碑,就能知道是谁让咱们过上好日子了!” 萧玦看着眼前的功德碑,又看了看周围的百姓,轻声对苏清鸢说:“这碑,不是给我们的,是给所有为燕云努力的人的。它提醒着我们,永远不能忘了百姓,永远要为百姓做事。” 苏清鸢点点头,眼中满是感动:“是啊,这碑在百姓心里,比任何赏赐都珍贵。以后,咱们更要好好守护燕云,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不辜负这碑上的‘功德’二字。”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功德碑上,给碑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百姓们渐渐散去,却还有人不时回头看看那座碑,像是在确认它真的立在那里。广场上的松柏随风摆动,像是在守护着这座碑,也守护着燕云百姓心中的那份感恩与希望。 这座功德碑,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夸张的辞藻,却成了蓟州城最珍贵的地标。后来,有外地来的商人看到这座碑,问起碑文的故事,百姓们就会骄傲地讲述萧玦和苏清鸢重建燕云的事迹;有年轻的学子来燕云求学,看到这座碑,就会更加明白“以民为本”的道理。而萧玦和苏清鸢,也常常会来广场上看看这座碑,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永远为百姓谋幸福。 这座立在广场上的功德碑,最终成了百姓心中的丰碑——它刻下的不是功绩,而是民心;它矗立的不是石头,而是希望。而这份民心与希望,也成了燕云最坚固的根基,让这片土地在未来的日子里,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你帅,我靓,咱俩日子过得旺

你帅,我靓,咱俩日子过得旺

苍蛟
沈明兰和闺蜜同时穿到了古代,还穿成了妯娌,为了摆脱贫困,开启了创业之路。万春花:小妾一家子又起幺蛾子了。沈明兰:该揍揍。万春花:你男人对你不错呀沈明兰:那是,我男人嘛,那还能错了
都市 连载 39万字
快穿之我是特级快穿者

快穿之我是特级快穿者

一株蔷薇
快穿部门有很多系统,作为快穿系统中最优秀的特级任务者,一路走来全是s+评级完成任务,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却因为小世界里众多优秀者没有子嗣最后导致没有优秀的继承者让小世界过上好日子,导致小世界崩溃!快穿局决定让一批快穿局的特级任务者进入小世界为这些人繁衍子嗣!医学圣手和艳星一场人为的事故导致他的手无法再拿起优秀的手术刀,同时也失去了生育能力,他找遍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医生仍然无法让自己好起来,最后看着一个
都市 连载 45万字
权宠天下:神医小毒妃

权宠天下:神医小毒妃

黛墨
她是家中无宠的小庶女,无权无势,人人欺压。一道圣旨嫁入王府冲喜,被迫卷入了波谲云诡的阴谋斗争,眼见小命不保,她赶紧抱住了大启第一权臣的大腿。他是命不久矣的世子爷,阴狠毒辣,杀人如麻,权势滔天,全京城的人都等着她被剥皮抽筋,等着她给短命世子陪葬。谁知道等啊等,他们只等来王爷宠妻无度,还等来他杀人,她放火;她打劫,他磨刀……
都市 完结 233万字
萌宝当道

萌宝当道

淳七七
安宁最恶心的就是看到杨彦和沈云馨的嘴脸,如果不是他们设计,自己也不会被某腹黑总裁直接堵在门口。“那次是意外,再说你也没吃亏,咱们都是成年人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林子墨闻言挑起安宁的下巴,望着她吓得不知所措的模样,忍不住轻啄一下:“可是你生了我的女儿,你犯规了!”
都市 连载 74万字
娇媚宠妃演技好,勾心帝王狂上位

娇媚宠妃演技好,勾心帝王狂上位

踏春遥
昭明帝仙人之姿、清心寡欲,宫中众人皆知妃嫔于帝王不过过场,高岭之花帝王威严怎会为女子折服?直到那个又娇又媚的贤妃妹妹出现,皇上居然白日宣淫、许她留宿、喂饭倒水……宫中众人震惊:我们皇上!是绝对!不可能!为美色所惑的!妃嫔们咬碎了牙:以色侍人能得几时好!皇上只不过是拿她当个玩意!当个靶子!谁料这以色侍人娇媚美人,侍着侍着,步步高升独宠后宫了?昭明帝表示:朕也不知道为什么逐步为她放下了原则……可是她那
都市 连载 45万字
被换亲,她嫁未来暴君种田逆袭

被换亲,她嫁未来暴君种田逆袭

泠泠十三弦
柳莺月本已许给富家子弟,大婚前却被人诬陷不检点,亲事被迫给了二房的堂姐,她被换亲到了全村最穷的秦家大房。秦家债台高筑,秦母体弱多病,秦父不事劳作,男人秦大郎受过重伤双腿有残疾,小姑子刁钻泼辣。秦家二房更是一群吸血鬼。为此事柳母哭哭啼啼,柳父愁眉不展,哥嫂姐妹们叹息她若嫁到秦家必活不长久。柳家二房更嘲笑她愚笨丢了好亲事。但柳莺月知道,现在被全村瞧不起的秦熠然,将来是全天下仰望的新君。避免步入前世的炮
都市 连载 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