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不安的桓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景和七年冬的蓟州,雪后初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王府的琉璃瓦上,折射出清冷的光。议事厅内,气氛却比往日更显肃穆——燕云各州的官员齐聚于此,神色各异,有的面带忧色,有的心怀忐忑,还有的目光闪烁,似在揣测萧玦将如何应对“拥兵谋反”的谣言。 萧玦身着玄色朝服,端坐于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手中握着一份厚厚的账册,正是燕云的军政财政明细。“今日召诸位前来,不为别的,只为澄清近日关于‘我拥兵谋反’的谣言。”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压下了厅内的私语,“谣言说我私藏甲胄、囤积粮草,意图不轨。今日,我便将燕云的所有家底摆到明面上,让大家看个清楚、明白。” 话音刚落,侍从便将账册分发给在场官员。萧玦指着账册上的条目,逐一解释:“燕云现有兵力两万三千人,其中一万五千人驻守边境,防备匈奴与西域部落的侵扰;五千人负责各州治安,维护市集与村落的秩序;三千人驻扎在蓟州周边,随时支援各地的救灾与防务——这些兵力,都是经朝廷批准的戍边守军,每一笔兵员补充、军备采购,都有朝廷的文书记录,绝非‘私藏’。” 他顿了顿,翻到军粮储备的页面:“至于军粮,目前储备库共有粮食八十万石,足够两万三千士兵食用一年半。这些粮食,一半是燕云去年的秋粮征收所得,另一半是从青州、并州采购的余粮,账目清晰,每一笔收支都有户部的备案。我若想谋反,这点粮食,够十万大军支撑几日” 官员们低头翻阅着账册,上面的数字与记录详实具体,甚至标注了每座军营的位置、每座粮库的存储量,与萧玦的话一一对应。蓟州刺史率先起身,拱手道:“王爷坦荡,臣等此前虽有疑虑,如今见了账目,便知谣言皆是无稽之谈!燕云的兵力与粮草,全是为了守护百姓、保卫边境,何来谋反之说”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之前心怀忐忑的人,此刻也放下了心——账册上的证据确凿,萧玦若真有谋反之心,绝不会如此坦然地将家底公之于众。唯有并州太守李嵩,脸色依旧有些苍白,手中的账册几乎要捏不住——他没想到萧玦竟会如此直接,将所有军政细节公开,让他之前传递给三皇子的“密报”,瞬间成了无中生有的谎言。 萧玦看在眼里,却并未点破,只是继续说道:“光有账目还不够,口说无凭,眼见为实。今日起,我邀请百姓监督会的成员,前往各州的军营与粮库查看——军营的训练情况、粮库的储备实物,大家都可以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我要让百姓知道,燕云的军队,是保护他们的屏障,不是谋逆的工具;燕云的粮草,是应对边患与灾荒的保障,不是谋反的资本。” 百姓监督会,是萧玦三年前设立的民间组织,成员多是各村镇的长者、商户代表与工匠领袖,负责监督官府的政务与民生举措,此前在灌溉工程验收、济善堂管理等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萧玦主动邀请他们监督军政,这份坦荡,让在场官员与随后得知消息的百姓,都深感震撼。 三日后,在萧玦的安排下,二十余名百姓监督会成员,在侍卫的陪同下,首先前往蓟州最大的军粮储备库。粮库位于蓟州城郊,四周有士兵守卫,却并未阻拦监督会成员的进入。打开厚重的仓门,里面整齐堆放着麻袋,麻袋上贴着标签,标注着粮食的种类与入库时间。监督会的领头人,是李家村的王大伯,他走上前,打开一袋小麦,抓起一把,颗粒饱满,还带着阳光的气息。 “这粮食是去年的新麦,咱们村里去年也种了,和这个一模一样。”王大伯笑着对身边的成员说,“王爷要是想谋反,哪会把粮食存得这么规整,还让咱们随便看这分明就是给士兵和百姓备的救命粮!” 随后,监督会成员又前往蓟州的军营。军营内,士兵们正在进行操练,有的练习骑射,有的演练阵法,动作整齐划一,却并无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看到监督会成员到来,领兵的将领主动上前,介绍道:“我们每日的训练,都是为了应对边境的突发情况。上个月匈奴的小股部落越境劫掠,我们只用了半日就将其击退,保护了望胡城的商队与周边的村落。” 一位来自望胡城的商户代表,曾亲历过那次劫掠,连忙点头:“没错!当时我就在望胡城,若不是士兵们来得快,我的货物恐怕就被抢走了。这些士兵都是保护咱们的,哪像谣言说的那样,是为了谋反” 监督会成员还参观了士兵的营房,看到营房内干净整洁,士兵们的衣物叠放整齐,伙食也都是普通的粗粮与蔬菜,并无特殊待遇。“咱们的士兵,和百姓家里的孩子没两样,吃的是粗粮,住的是普通营房,哪有谋反军队的样子”王大伯感慨道,“谣言真是害人不浅,咱们回去后,一定要把看到的实情告诉乡亲们,让大家别再被误导了。” 监督会的考察持续了十日,成员们走遍了燕云的主要军营与粮库,每到一处,都详细记录、拍照留存。考察结束后,他们在蓟州、凉州、并州等地的市集上,举办了“军政公开宣讲会”,将看到的军营训练、粮库储备情况,一一讲给百姓听,还展示了拍摄的照片与账册副本。 “我亲眼看到粮库里的粮食堆得像小山一样,都是咱们燕云自己种的新粮,不是什么‘私藏的谋反粮草’!” “军营里的士兵都在练怎么保护百姓,怎么打匈奴,根本不是在准备谋反!” “王爷把家底都亮出来给咱们看,这份坦荡,哪像有二心的人” 百姓们听了宣讲,又看到实打实的证据,之前的疑虑彻底消散。望胡城的匈奴商人巴图,甚至主动组织草原上的部落首领,来燕云参观军营与粮库,用草原语向他们解释:“靖王殿下是草原与中原的朋友,他的军队是为了保护边境的和平,不是为了打仗。你们别信京城来的谣言,咱们还要和燕云的商人好好做生意呢!” 在公开军政、邀请百姓监督的同时,萧玦也早已写下奏折,派亲信快马送往京城。奏折中,他详细列举了燕云三年来的治理成果——灌溉农田五万亩,新作物种植两万亩,互市交易量增长三成,蒙学入学人数增加两千人,济善堂收留孤寡老人与孤儿五百余人;同时,他附上了燕云的军政财政账册副本,以及百姓监督会的考察报告,坦诚说明了谣言的情况,并在奏折结尾写道:“臣萧玦,镇守燕云三年,唯愿百姓安居乐业、边境长治久安。若臣有任何谋逆之举,愿接受朝廷三司会审,甘受凌迟之刑,以证臣心!” 这份奏折,不仅送到了皇帝手中,还被萧玦特意安排人,在京城的官员与世家之间传阅。皇帝本就对三皇子的野心有所察觉,又看到萧玦的奏折详实坦荡,还有百姓监督会的证词,心中对谣言的疑虑便消了大半。而京城的官员们,见萧玦如此坦荡,甚至愿以性命担保,也纷纷议论:“靖王若真有谋反之心,怎会如此公开透明三皇子的谣言,怕是另有目的。” 三皇子得知萧玦的应对后,气得砸碎了书房的茶杯——他本想借谣言搅乱燕云,让萧玦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却没料到萧玦竟会用“公开透明”的方式,将所有证据摆到明面上,不仅稳住了燕云的局势,还让他的阴谋在京城也露了端倪。他派去燕云煽动部落的亲信,也被萧玦抓住,当众揭穿了身份,成了“造谣惑众”的铁证。 至此,“拥兵谋反”的谣言,在萧玦坦荡的应对下,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燕云的官员们,更加坚定地追随萧玦;百姓们,对萧玦的信任愈发深厚;甚至京城的皇帝与部分官员,也对萧玦多了几分认可。 雪后的燕云,阳光愈发温暖。望胡城的互市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织坊的机杼声依旧清脆,蒙学馆的书声穿透街巷。萧玦与苏清鸢并肩站在王府的露台上,看着下方忙碌的百姓,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你这‘公开透明’的策略,果然有效。”苏清鸢轻声说,“谣言最怕的就是阳光,你把所有事情都摆到明面上,让大家亲眼看到、亲身体会,自然就没人信那些无稽之谈了。” 萧玦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治理一方,本就该坦荡无私。我守着燕云,守的是百姓的好日子,没什么不能让大家知道的。三皇子想靠谣言作乱,却忘了,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朝廷的公道,也不会被轻易蒙蔽。” 远处的田野里,农户们正在清理积雪,为明年的春耕做准备;济善堂的老人们,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做着手工;孩子们放学后,在街巷里追逐嬉戏,笑声清脆。这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便是萧玦“公开透明”应对谣言的最好底气——他无需用权力压制质疑,只需用为百姓做的实事,用坦荡的初心,便能抵御所有的暗流与风浪,守护住燕云的安稳与繁荣。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都市:这不难为我王大吗

都市:这不难为我王大吗

平王府的王若
(踪影世界+推演技能+苟命+不当人)地球王紫宸身患绝症去世,王紫宸穿越异世地星醒了之后只说了一句:贼老天累了,毁灭吧,这不难为我王大吗?{祸害影视世界}
都市 连载 75万字
做局

做局

恰灵小道
做局者,以江湖为局,人为棋子,入局者任其摆布。我爷爷是个风水大师,也是个布局大师,但偏偏死于神棍做局,父亲惨死,母亲遭人羞辱自杀,我也锒铛入狱。为报家仇,我入金门,当神棍,成了一个顶级掌局者。我一生做局无数。活局死局,长局短局,情局义局,阴局阳局,五杀连环局…毫不夸张的告诉你,局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任你再精明都难逃其中。而你的人生,本就是一个命中注定的局…
都市 连载 379万字
万世帝尊

万世帝尊

老黄羽
我习秘法,隐世仙境可去得;我锻仙体,登天之路也走过;我修初心,世间强者皆俯首;我入尘世,真君重生镇山河!
都市 连载 55万字
快穿:炮灰美人觉醒后成了万人迷

快穿:炮灰美人觉醒后成了万人迷

咸鱼头子
每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男女主背后总有那么一个炮灰,她们卑微不起眼,都有一个凄凉的下场,她们的存在最终都是为了促进男女主感情的发展。而暨柔,每次的身份,就是那个貌美却下场凄凉的炮灰角色……然而,当炮灰意识觉醒后呢?-世界:1.炮灰替身:替身文里被分手后抑郁自杀的替身2.炮灰白月光:校园文里嫌贫爱富的拜金白月光3.炮灰臣妻:古言文里被强取豪夺的病弱臣妻4.炮灰未婚妻:末世文里被抛弃的柔弱未婚妻5.炮灰
都市 连载 73万字
捡个飞碟送外卖

捡个飞碟送外卖

常丰
坐着飞碟送外卖,那叫一个速度啊!管管闲事交女友,那叫一个惬意啊!把外卖送到外国去,那叫一个轰动啊!再送到外星球上去呢?那叫、那叫一个流弊啊!
都市 完结 349万字
筝箫误:重生之错惹清冷太傅

筝箫误:重生之错惹清冷太傅

乌有理
******死光了男丁的祝府,穷的只剩花不完的钱。树大招风,孤立无援,前世被太子满门抄斩。一朝重生,祝筝为了保全全家,顺了祖母招婿的美人计,生米煮熟饭,讨个平庸的夫婿聊作靠山。春酒助兴下,红罗帐灯昏,一夜良宵暖……但是!等等!哪里出错了?谁能告诉她……晨起枕边人,为何不是祖母的安排?而是当朝权臣,太傅容衍?容衍垂眸盯着被她咬出来的牙印,同她讨一个交代。祝筝却穿上裙子不认人,逃之大吉。可是,这个冷清
都市 连载 5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