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先锋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129师指挥部。 刘师长和副总指挥正商议着如今的态势。 随着新一旅连破了三座县城后,小鬼子便派出了不少兵力赶往平安县城方向。 随同的还有其他地区的小鬼子也有所动作。 比如石家桩一带的日寇便向根据地进发,进行了扫荡行动。 又或者其他根据地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扫荡行动。 不过相比于其他根据地遭到的扫荡, 独立军分区根据地更加严重。 而军分区内则是义顺县城和平安县城一带为中心,以及第三联队所过之处。 这也是师长和副总指挥为之担忧的地方。 特别是如此太原方向的敌人都出动了,若是被其与第三联队形成合击之势,那么将会对独立军分区根据地一分为二。 这也是副总指挥和刘师长如此坚决对日军第三联队歼灭的原因之一。 “老总,现在的情况只能等新一旅就位,以两个旅的兵力和实力对付第三联队应该有一定的胜算。” 副总指挥微微点头。 “这就看新一旅的后勤是否能够跟得上了......” 确实! 在副总指挥和刘师长等人看来,新一旅经历了前面的几场战场,军需物资必然消耗不小。 如今又要投入这样的战斗中,若后勤跟不上,面对日军精锐第三联队,恐怕会有着不小的伤亡。 这也是他们为之担忧的原因。 这时,副参谋长走了过来,神色带着一丝震惊与兴奋地说道:“老总,好消息。” “新一旅发来电报,目前新一旅三团已经支援上386旅独立团,困敌于在这一带......” “新四团和炮团也已经埋伏于东回镇这一带,新一团炮兵部队将集中火力进行打击,李云龙请求386旅配合,歼敌于这一带......” 随着副参谋长在地图上标注上,形势便一目了然。 副总指挥和刘师长被新一旅的速度震惊到了。 毕竟这可不是简单的进行穿插行动。 火炮想要转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较强的机动后勤能力。 这次新一旅动用的炮火除了92式步兵炮外,还有75毫米火炮,这可是需要马匹或者卡车才能够快速转移。 新一旅能够把火炮调度起来,并且还完成炮火打击前的准备,足以说明其后勤运输能力之强。 “这个李云龙藏了不少实力啊,哈哈哈......”副总指挥心中暗松一口气,笑道。 这样的结果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不过,这却是一个好的消息。 新一旅提前到位,那便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去部署。 如今新一旅来电说已经准备好了,也能够为386旅减轻不小的压力。 “老总,既然李云龙如此说了,那就让386旅配合,争取重创日军第三联队。” “挫一挫日寇的嚣张气焰!” 副总指挥点了点头,霸气地说道:“若是能够打败这支号称日军精锐的联队,日军士气必受打击。” “这一次的扫荡也算能够落幕。” “开始行动吧!” “是!” ...... 386旅指挥部。 陈旅长正指挥着部队在阻击着日军第三联队的推进。 特别是收到独立团传回来的消息。 陈旅长心中担忧不由加重了几分。 独立团实力虽然提升了不少,但是面对日军一个大队还是太过牵强了。 特别是日军的精锐联队。 不过,现在的他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无法支援。 而且也没有兵力可调动前往支援。 眼下唯一的希望便是新一旅安排的部队是否能够及时抵达了。 不然恐怕独立团方向会被敌人突破,从而影响到此次夹击第三联队。 为了避免影响上级全局指挥,下级部队之间一般情况下不能横线联系。 正当陈旅长顾不得纪律,欲要直接与新一旅联系之时。 副旅长走了过来,说道:“旅长,师部最新指示。” “师长让咱们386旅与新一旅打一次配合,争取重创第三联队,目前新一旅的炮火已经展开,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预计将敌歼灭于这一带......” “另外,新一旅三团已经增援独立团,并对敌展开进攻了。” 陈旅长微微一怔。 “这么快就已经准备好了” “还真是出乎意料!” “李云龙的本事见长啊!” “既然有一个团增援独立团,那我就放心了。” 副旅长点头应道:“旅长,也许是李云龙早有部署,毕竟这里是独立军分区根据地。” “也是!”陈旅长点了点头,随即吩咐道:“既如此,那咱们就配合李云龙一次。” “命令!” “正面部队佯装向这一带撤下去,其他部队占据这,这几个地方......” “以新一旅开炮声为信号,全面发起反攻!” “让小鬼子知道咱们386旅的厉害!” “是!” 众人战意高昂地响应。 ...... 第三联队指挥部。 随着386旅正面部队的‘撤离’下,正在急速推进的第三联队不久便抵达了马山村一带。 这是通往东加镇的必经之路,也是较为平阔之地,最合适作为炮火攻击的地方。 坂田信哲看着部队进攻顺利,自信心更是膨胀到极点。 东回镇就在眼前,只要摧毁这个小镇,破坏8路的根据地也是大功一件。 “通知部队,摧毁眼前的村庄,向东回镇挺进!” “哈依!” 随着命令下达,先头部队快速突进,所过之处的房屋遭到摧毁,烧毁。 所幸的新一旅早就做了人员撤离的工作。 不过,这些房屋却再也保不住了。 实属让人气愤。 正当386旅772团一部与日军第三联队前锋边战边退之时,越来越多的小鬼子涌入马山村一带。 与此同时。 在远处的周卫国用望远镜观察着这一幕,眼见时机差不多,果断下令。 “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