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陛下,微臣有一良策,可收复东疆十郡。”一旁,兵部侍郎柳元丛站了出来,皇帝眼眉一挑,看向他:“说。” “陛下,微臣以为,当派护国公为先锋官,派庞太师为主帅,统领川西军二十万,再令东疆各州各郡集结二十万人马,同时赶赴东疆,方可解东疆燃眉之急。” 皇帝心头微微一动,此去东疆也有数千里之遥,就算护国公再快,就算川西军再快,也快不过二十万胡人的铁骑,他们本就在东疆,让剩下的东疆各郡各州集合人马,应该是最快的方式。否则,一旦胡人攻入东疆内陆,到时候,恐怕没有哪一州哪一郡能挡得住胡人铁骑。 只是嘛,让庞虎带兵,当主帅让护国公给他当先锋 这建议倒是不错,不过,大将和主帅的任命显然是个馊主意。 皇帝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未置可否,柳元丛是庞虎的人,满朝文武谁人不知! “陛下,微臣愿往,愿为我大周江山社稷肝脑涂地,万死不辞!”说罢,庞虎跪倒在地,主动向皇帝请战。 章敦頣等人感觉眼皮突突乱跳,本来,太子一事还没有查清楚,如果真任命庞虎为大帅,任命护国公为先锋,非得出大乱子不可,卫南军可不会听庞虎的调遣,如果违令,便是抗命,卫南军非吃大亏不可。这柳元丛还真是,无耻至极,让护国公给庞虎当先锋官,他是怎么想的 如此处处针对护国公和卫南军,他就不怕护国公回朝以后,对他不客气吗 不少人心中暗自咒骂,可是,皇帝对这主意显然是有些意动,章敦頣看了兵部尚书周由佥一眼,示意他站出来。 周由佥心头一凛,一抱牙笏:“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妥。” “哦有何不妥” “护国公领卫南军六十万,乃我朝当世猛将之首,向来,领兵打仗,无人能出其右,尤其,此次南疆大战,更是斩敌百万,立下不世之功,若让他为先锋,必会招致卫南军诸将的不满。” “他们敢陛下的旨意,岂容一群武夫置喙”柳元丛不禁叫了起来。 皇帝抬首,转头,朝柳元丛冷冷瞥了一眼,后者,吓得头一低,赶紧站回了班列。 东疆事危,再不识趣些,恐怕,就不是瞪一眼这么简单了。 “周卿,此事,你认为当如何”皇帝并没有理会跪在地上的庞虎,他当然知道对方是什么心思。 可是,他不可能也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陛下,微臣以为,当可派军两路,这一路,令护国公谢宝隆为元帅,带领三十万卫南军急速赶去东疆,解救东疆之危。这二路,派庞虎率领二十万川西军随后赶至,从西绕道胡人身后,将截击胡人的尾部,让他们首尾不能兼顾。” 周由佥话一出口,不少大臣纷纷点头,如此一来,胡人二十万铁骑纵然再厉害,也度不过阴云山脉,到时侯,把他们堵在内陆边缘,叫他们有来无回。 朝议很少有如此详尽的用兵之法,这也就是兵部尚书周由佥。 皇帝缓缓点了点头,这计策确实不错,对付胡人,可不能马虎。他们对待周人尤其残忍。当年,五胡乱夏,大夏子民死伤无数,胡人对大夏人犯下的滔天罪行,至今,仍让人不寒而栗。 皇帝环顾四周,锐利的目光让人不敢直视:“众卿,可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亦或,还有何良策” 皇帝的声音铿锵有力,众大臣开始窃窃私语,这样地计策,如果顺利的话,定能收复东疆。不过,能否真的收复,最后,还得看护国公和卫南军是否可以一举击退胡人二十万铁骑的进攻。所以,这关键的任务又落在了护国公和卫南军身上。 过了一会儿,群臣终于慢慢安静下来,章敦頣等人同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去给护国公和卫南军传旨的人十分关键,因为,一旦护国公知道了太子之死的消息,搞不好,就会心生疑虑或者有所顾虑,一旦他心中有嫌隙,打仗未必会全力以赴。 就算护国公真的能不顾嫌隙,全力以赴,可谁能保准卫南军中就没有人生出异心呢毕竟,太子可是真真切切派人追杀了护国公的家人,而且,到现在为止,他们还生死不知呢! “章爱卿,拟旨。” “老臣在,喏。” “赦封护国公谢宝隆为征东一路军大元帅,率所部卫南军三十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东疆新野驰援,务必将胡人铁骑挡在新野城外。再令,庞太师为二路征东军统帅,率所部川西二十万出西部走廊,迂回到胡人身后,截断胡人的退路,将胡人堵死在阴云山脉以西。东疆沿途各州各郡尽最大可能派出兵力协助东征。不得有误!” “喏!”众大臣纷纷跪倒领旨。庞虎心头虽然不情愿,可是话已经说出去了,再想收回,已经不可能了。好在,他身为二路军统帅,一样可以制肘护国公。 想到这儿,他的嘴角不禁微微勾起。 赵泰阿和太子一事,便被定计东疆压了下去。可是,大家都很清楚,这件事,并不是结束了,而只是因为东疆事危,所以,暂时被搁置了,一旦东疆事了,太子之死肯定会被重提,而且,皇城司、监察司以及大理寺的调查肯定不会停下来。 只是,一旦涉及到护国公府,他们将如何处置呢 这还真是个问题。 庆宗下令散朝。可是,却把章敦頣及庞虎几人留了下来。 韩成功和谢图南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又齐齐看了章敦頣一眼,而后者,却转头看了兵部尚书周由佥一眼,意味深长。 “老师,依你看,派谁去传旨合适”皇帝不傻,当然知道,这传旨之人十分关键,万一护国公早就知道了太子之死以及安京发生的事,那么,他一定会有所顾忌,有可能不会马上出兵。 所以,这传旨之人就得充当说客的角色。 “陛下,依老臣看,有一人当合适去给护国公和卫南军传旨。” “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