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姜爱吃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织坐在窗前,手中针线翻飞,细密的针脚一丝不苟地将玉佩缝入衣襟夹层。 窗外夜色沉沉,只有霍砚站在一旁,默默守着。 屋内还坐着李崇文与族长林宗仁,气氛凝重如铅。 这一夜,是她临行前的最后一夜,也是她布下的第一步棋。 “霍大哥。”她轻声开口,将一封信递过去,“这是御史台的副本,若三日内无我消息,请立刻送去。” 霍砚接过信,目光落在她脸上,那双一向冷峻的眼中透出几分忧虑:“你真要一个人去” “我去,是为了沈家,也是为了林家。”春织声音平稳,“他们想看我孤身一人、毫无依仗地上路,那我就偏不如他们所愿。” 李崇文在一旁点头:“我会继续查州府旧档,确保风向不会被沈廷之一手遮天。” “有劳先生。”春织拱手致意,又转向族长,“族长,青溪村的事务还要请您多多照拂。” 林宗仁沉默片刻,缓缓点头:“你放心去吧,林家的根,扎得比你想的更深。” 众人起身告辞,春织送至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心却愈发清明。 她知道,自己即将踏入的是一个早已设好的局,而她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成为破局之人。 第二日清晨,庄门前果然停着一辆马车,帘角绣着一只展翅凤凰,金线在晨光下泛着寒芒。 车帘掀起,车内传来一道清冷女声:“林姑娘,我们该出发了。” 春织抬头,望向那张素面朝天的脸——女子年约二十,眉眼精致,神情疏离,一身侍女装束整洁无瑕,但那一双眼睛里藏着的东西,却让春织心头微微一紧。 她没有多言,只轻轻颔首,扶着车边踏上踏板,坐进车厢。 车帘落下,马蹄声响,马车缓缓前行。 车内空间不大,但布置考究,檀香袅袅。 女子端坐一侧,笑意温和:“林姑娘可曾用过早膳我这里备了些点心,若是不嫌弃,不妨尝尝。” 春织微笑:“多谢姑娘好意,不过我习惯轻食,就不打扰了。” 女子也不恼,只是轻笑一声:“林姑娘果然是谨慎之人。” 两人言语交锋间看似温和,实则步步试探。 春织不动声色,借着整理发饰的机会,在袖口悄悄系上一根红绳——这是她与霍砚约定的信号:一旦拉紧,代表“危险”。 女子似未察觉,依旧笑容温婉:“林姑娘此去京城,怕是要面对不少风浪。” “既然敢走这趟路,便不怕风浪。”春织回眸一笑,“倒是姑娘,不知如何称呼” “奴婢姓白,唤作白霜,奉命随行,照料姑娘起居。” “原来是白姑娘。”春织点头,心中却已记下了这个名字。 车队一路北行,穿过山道,进入平原地带。 沿途村庄稀落,偶尔可见几户人家炊烟升起,宁静如画。 然而在这份宁静之下,却暗流汹涌。 当行至二十里坡时,春织忽然咳嗽起来,脸色微白,抬手示意停下。 “姑娘不舒服”白霜关切问道。 “无妨,只是有些闷,想下车透透气。”春织掀帘下车,春风拂面,她顺势整理裙摆,指尖轻轻一抖,袖中红绳悄然滑落于地。 不远处,一名男子快步走近,弯腰拾起红绳,神色微变,似乎在思索什么。 他并未察觉,远处林间,一双锐利的眼睛正紧紧盯着他——那是霍砚。 待春织重新上车,车队再度启程。 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车队驶离后不久,几名猎人打扮的男子迅速从林中闪出,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车内,白霜仍在低声说话,语气温和,却始终不肯透露太多。 而春织,则静静靠在角落,手指轻轻摩挲着衣襟里的玉佩, 而她也早已埋下伏笔——霍砚已经认出了凤令的暗卫,接下来,便是她的反击之时。 夜幕降临,车队暂歇驿站,灯火摇曳中,春织倚窗而坐,思绪万千。 她没有告诉任何人,除了那封寄往御史台的信,她还写了一封亲笔密函,藏在李崇文的手抄本中。 那份信,才是她真正的底牌。 因为她知道,这一路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可能是敌人设下的陷阱。 而她,必须赢。 马车一路北行,青溪村的轮廓早已消失在身后。 而此时,在村口老槐树下,李崇文正站在一叠纸前,身旁几个年轻后生抬着竹梯,准备张贴告示。 “林姑娘已得朝廷庇护,凤令不敢再犯。”他高声朗读,声音沉稳有力,穿透清晨薄雾。 人群渐渐聚拢,乡邻们脸上写满疑虑与担忧。 自从春织离村那日起,村中气氛便如绷紧的弦,尤其听闻州府有人要拿林家问罪,更是人心惶惶。 “林家遭人陷害已久,凤令围庄、假镇北军袭击、伪造田契、抢夺山林——这些事,都是沈廷之与昭王府所为!”李崇文将《林家蒙冤录》展开,指着其中一条条白纸黑字,“今日我将此事公之于众,望诸位父老乡亲明辨是非,莫被权势蒙蔽。” 人群中传来低声议论,几位老人皱眉沉思,年轻人则情绪激动,纷纷质问为何迟迟不报官。 “不是不报,是过去无人敢信。”李崇文缓缓道,“如今林姑娘亲自进京,便是要去御史台陈情。她临行前托付于我,若三日内无音讯,便将此状呈送巡按使司。” 众人哗然。 这份《林家蒙冤录》不仅列清旧案,还附有当年被灭口的证人遗书、沈廷之私通匪盗的账册副本,甚至还有前年假扮镇北军夜袭林家的路线图。 消息传开,如同惊雷炸响。 州府震怒,派人欲来封帖查人,却见村口祠堂前早有数十村民手持木棍、锄头静坐守卫。 林宗仁拄着拐杖立于最前,面色冷峻:“我林家清白,不容抹黑!若有官兵到访,请先向五村族长通报。” 与此同时,林宗仁亲自拜访邻村四位德高望重的老族长,逐一陈情,并请他们联名担保林家清白。 他承诺,若朝廷追责,林氏一族愿以全族名誉为保,绝不退缩。 此举一出,民心大振。 各村族老纷纷表态支持,更有数户主动送来干粮布匹,助林家留守之人度日。 短短两日,青溪村由原本孤立无援之势,变成众人口中“义门林家”,连县令也只得暂缓对林家的处置,静候京城回音。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南门外,春织所乘的凤车缓缓停下。 城门前,旌旗猎猎,披甲禁军肃然而立,一道身影站在城墙最高处,目光如炬,似鹰隼般俯瞰来路。 那是镇北军副将韩仲远。 车内,白霜依旧笑容温婉,仿佛未觉异样:“林姑娘,我们到了。” 春织轻轻抚过衣襟夹层中的玉佩,心中已有警觉。 她掀帘下车,晨光洒在她的脸上,映出一抹清冷笑意。 但她也清楚,自己带的不只是林家的希望,还有整个村庄的信任。 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