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游历东堂
爱看流星雨的vico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警告,下文会引入大量的古诗和文言文,语文古诗和文言文不过关者慎入。) “吃饱喝足了吗吃饱喝足了,那我们就继续玩儿喽。”宁东师微微一笑,对众人说道。“对啊,冬师哥,你还画了怎么画呀不会画的都像这么宏大吧。”林花语问道。 “放心,我画的画,但凡是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特别的熟悉。”宁冬师非常自豪地说道。 而此时团队里唯一一个不是中国人的林花语默默撤回了她的语音。“冬师哥,我们这团队里的林花语……她不是华夏人。” 就在这一瞬间,尴尬的气氛在周围蔓延开来,而全场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没事儿,没事儿,就全当过来看一下风景。”宁冬师有点尴尬。 “好了,各位,先麻烦你们站上这个木板。”宁冬师笑眯眯的邀请众人都踩上了一个木板。“踩上这个木板要干什么你总不能……我擦!” 许策的话还没有说完,他的周围的场景瞬间变换,而他此时正处在一个青山碧水之间。 “这是……”不仅是许策,在场的人除了宁东师都被这眼前的场景给震撼到了。“你们不妨可以猜一猜这里是哪里”宁东师很是自豪地说道。 “这里是哪里呀真的好难猜呀。”蒲文锦有点疑惑的摸摸脑袋。“那既然你们看不出来,那我就给你们加一点提示喽。” 宁东师说完,手里的笔开始描摹。然后一声凄凉的猿啼在峡谷之间响起。“难道说这里是,三峡”洛一皓听着这声猿啼,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看来你们的心里已经有答案了,那就让我们的行程加速!”宁冬师大笔一挥,泼墨之间,江水的速度便远超众人想象。 “这难道是……夏天的三峡”熊书君认了出来。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好嘞,停。”宁东师大手一挥,周围场景也迅速变化。“请欣赏一下,这里,便是陶弘景笔下的欲界之仙都。” 众人看着周围的景色,不由得痴迷了。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 “那么,再来,那我就再带你们领略一下蜀道的威严。”宁冬师自由的走着,随着他的泼墨,周围的场景又开始有了改变。 没错,这次的场景,切换到了蜀道,而且还是李白笔下的《蜀道难》! (以下场景无法用现代文语言叙述,只能强行引用李白的了。) “这……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我终于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了。”洛一皓不禁感叹。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原来书写的就是这么一副景色吗”林书诚不禁感叹。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舒钰也不由得吟咏起她当年背过的《蜀道难》。 “你们就别在这里背诗了,下一幅场景,也快晚上了,那就带你们去听听曲。”又是宁冬师,他手里的毛笔一挥,周围的场景瞬间就变成了夜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后庭花,没想到到几千年前就失传的曲子,我们今天还能再听到。”熊书君不禁感叹道。 而此时,一位来自日本的队友表示自己完全听不懂,但是大为震撼。带来震撼的不是这些画本身,而是这浩瀚的中华文化。 “来吧,来吧,吃点菜,东塘只是第一站,刚才我收到来信,你们接下来该去西堂玩玩了,西堂的刺绣,也是特别的有趣呢。”宁冬师微微一笑。 而最后,宁冬师也不忘装一把逼,“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注一)就这样,又是一桌丰盛佳肴。 夜色已深,宁冬师与脸谱小队的队员们,乘着一叶扁舟,在长江之上不停晃荡。 而那一轮明月,像是在祝福着他们以后有美好的前程。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一)这句话选自李白的《行路难》,是九年级的必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