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当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腊月将尽,年关的气息尚未冲散贾府上下的悲抑与凝重。 贾政辞官的奏表,在年节休沐后的第一次朝会上,便被皇帝爽快地准了。 没有挽留,没有慰勉,只有一句淡淡的“准其所请,着以原品休致”。 这道旨意,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京城勋贵圈子里激起了小小的涟漪。 有人讥笑贾府祸不单行,丢了嫡孙又失了官位,眼看是要败落了; 也有人暗自揣测,这贾府接连动作,究竟是真心退让,还是以退为进 旨意传到荣国府,贾政心中五味杂陈。 卸去了官场束缚,不必再日日提心吊胆应对上司同僚,他着实松了口气。 但毕竟为官多年,骤然成为白身,心中难免有些空落落的,更有一丝未能光耀门楣的羞愧。 他回到府中,径直去了贾母处回话。 贾母正由鸳鸯陪着在暖阁里念佛,见他来了,神色平静地问:“旨意下来了” “是,母亲。”贾政躬身回道,“皇上准了。” “嗯,”贾母点了点头,放下佛珠,“既然无官一身轻了,往后便安心在府里,将家学好好整顿起来。这才是关乎家族未来的根本,比那虚头巴脑的官位要紧得多。” 贾政忙应道:“儿子明白。只是……这荣禧堂,儿子既已休致,再住着恐不合适,想着搬去梦坡斋那边,也更清静些,便于读书治学。” 贾母看了他一眼,知他心中仍有芥蒂,却也觉得此举正合她意,便道:“你既如此想,也好。梦坡斋清雅,适合你。” 搬迁之事提上日程,府内又是一阵暗流涌动。 王夫人心中是一千一万个不甘愿。 她在这荣禧堂住了大半辈子,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所代表的权势与尊荣。 如今要搬去后边较小的院落,虽仍是主子,意义却截然不同。 这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变,更是权力地位的移交。 她看着满屋熟悉的陈设,那架紫檀木嵌螺钿的屏风,那对官窑美人觚,甚至炕上那张她常坐的猩猩红洋罽,都觉得分外刺眼,难以割舍。 “老爷……我们当真非要搬出去不可吗” 王夫人忍了又忍,终究还是在贾政面前流露出一丝怨怼,“琏儿如今……凤丫头一个年轻媳妇,如何能镇得住场面我们搬出去,岂不让人看了笑话” 贾政正心烦意乱,闻言皱眉斥道:“糊涂!礼制如此,岂容你我僭越母亲既已安排,自有道理。 凤丫头虽年轻,却是嫡长孙媳,名正言顺。如今府里多事,更需上下齐心,谨守本分,你莫要再多言,徒惹是非!” 他虽自己也有些不适应,但经过连日风波,对贾母已是言听计从,深知此刻任何行差踏错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王夫人见丈夫态度坚决,心下更是冰凉,却也不敢再争辩,只得默默垂泪,指挥着周瑞家的等人收拾箱笼。 那动作慢得,仿佛要将时间拖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贾母对王熙凤的安排。 这日,贾母让小丫鬟去唤王熙凤。 只听帘栊一响,王熙凤穿着一身素净的月白色袄裙,头上只簪了朵小白花,脸上脂粉未施,眼眶微红,带着明显的憔悴与悲戚,走了进来。 她给贾母行礼,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给老祖宗请安。” 贾母看着她这般模样,心中暗叹她做戏做得十足,面上却露出怜惜之色: “凤丫头,你身子不好,不必日日过来。如今府里事多,你更要保重自己。” 王熙凤用帕子按了按眼角,强打起精神道:“谢老祖宗关怀。 神色肃穆:“凤丫头,你公公既已辞官,按规矩,这荣禧堂便该由你们长房承继。如今琏儿……唉,但名分犹在。 你是我贾府嫡长孙媳,又素来能干,如今府内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强敌环伺,内有琐务繁杂,我年纪大了,精神不济,许多事需得你站出来扛着。” 王熙凤心中早已有准备,但亲耳听到贾母如此明确地交托,仍是心潮起伏。 她深吸一口气,敛衽行礼,声音清晰而坚定: “孙媳明白。老祖宗信重,孙媳必当竭尽全力,稳住府中局面,绝不敢有负所托。” “好。”贾母点头,“即日起,你便带着巧姐儿,搬入荣禧堂西厢房居住、理事。一应家务,仍由你统管,遇有难决之事,可来回我。 记住,如今你代表的不仅是长房,更是整个荣国府的体面与秩序,行事需得更沉稳、更周全。” “孙媳谨记老祖宗教诲。”王熙凤恭顺应下。 王熙凤迁入荣禧堂西厢房的消息,如同一个明确的信号,在贾府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下人们看得明白,这是老太太在明确支持琏二奶奶,象征着荣国府的管家大权,已彻底、平稳地过渡到了长房孙媳手中。 尽管贾琏“新丧”,王熙凤一身素服,脂粉不施,但那双丹凤眼中的锐气与决断,却比以往更盛。 她处理事务依旧雷厉风行,条分缕析,府中上下在她整治下,虽处“丧期”,却秩序井然,无人敢生事端。 王夫人搬离荣禧堂的那份不甘与落寞,在这铁一般的秩序面前,也显得无声而无力了。 …… 就在府内权力悄然交接的同时,贾府家学与女学之内,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实用技能班”正式开课了。 家学这边,原本只闻琅琅读书声的院落,如今却多了些不一样的气息。 最大的讲堂被临时划分出几个区域。 东边,那不善言辞的老工匠,只带来几件简单的杠杆、滑轮模型,以及一些房屋构架的草图。 他实地演示了如何用最小的力气撬动重物,如何利用滑轮组省力,讲解房屋梁柱结构的力学原理。 起初学生们还有些懵懂,待看到实际效果,又听工匠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其中关窍,不少人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原来日常生活中竟蕴含着如此学问! 西边,一位面色黝黑、手掌粗糙的老农钱老汉,则在一块竖起的木板上画着简易的农事节气图,声音洪亮: “……这种庄稼,看天吃饭是其一,更要懂地力!啥样的土该上啥样的肥,啥时候该深翻,啥时候该保墒,这里头学问大着哩!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不能丢!” 教授算学的是一位姓古的先生,原是户部清吏司一位因年老退下来的主事,于钱粮计算上极有经验。 他讲授的并非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涉及田亩丈量、赋税核算、物料管理等更为复杂的应用算学。 律法班则依旧由程先生主持,只是内容更偏向实用,以案例为主,剖析《大周律》中与民生、商贸相关的条款。 女学这边,气氛同样热烈。 在探春、宝钗的带动下,几乎所有适龄姐妹都报了名。 医药课上,那位姓安的医官婆婆讲解着常见药材的性状、功效,以及一些妇人、小儿常见病的护理方子。 迎春坐在角落,听得极其认真,手中的笔不停记录着。 她素来怯懦,于诗词上也不出众,此刻听着这些实实在在能治病救人的知识,却觉得内心格外安宁踏实。 她将一个个药方、一味味药材的特性默默记在心里,仿佛在这些字句间,找到了某种属于自己的、安静的力量。 探春和宝钗则更侧重于算学与账房,她们将管理大观园项目组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去课堂,与先生和姐妹们探讨,学以致用,收获颇丰。 黛玉虽因编纂《古今应对策》,更侧重于典籍整理,但也偶尔会来听听医药和算学,开阔思路。 贾政如今卸了官职,一心扑在家学上。 他每日都会到学里转上一圈,看着这迥异于以往的场景,心中最初的那点别扭渐渐被一种新奇与期待所取代。 尤其是当他看到孙儿贾兰的表现时。 贾兰原本在家学中就以勤奋聪慧着称,程先生早前就曾夸过他于算学一道颇有天分。 如今到了这实用的算学班,他更是如鱼得水。 那些复杂的田亩折算、赋税阶梯计算、商铺利润分析,在别的子弟尚需拨弄算盘反复验算时,贾兰往往心算片刻便能得出准确答案,其思路之清晰,反应之迅捷,令教授算学的古先生都频频侧目。 这日,当古先生提出一个关于如何公平分摊河道修缮费用(涉及不同田亩受益面积、距离远近等变量)的难题时,许多学生尚在理清头绪,贾兰却已迅速心算出几个关键数据,并起身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计算思路和结果,其方法之简洁,逻辑之严密,竟比古先生预设的解法还要优化几分! 古先生当时便怔住了,他盯着贾兰看了半晌,混浊的老眼里迸发出惊喜的光芒。 课后,古先生特意留住正在学里巡视的贾政,将他引至僻静处,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赞赏与郑重:“存周公,老夫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贾政忙道:“先生但讲无妨。” 古先生捻须,目光望向窗外正在与同窗讨论一道赋税题的贾兰,低声道: “兰哥儿于算学之天赋,实乃老夫生平罕见。其心算之捷,思路之清,于经济数目一道,仿佛生而知之。依老夫愚见,兰哥儿之才,恐怕不在八股制艺,而在……经济天下。” “经济天下”贾政一怔。 “正是。”古先生点头,“八股取士,固然是正途。然朝廷取士,亦非仅此一途。老夫观近年朝廷邸报,圣上似有整顿财政、清理积弊之意,曾数次下旨,令各地举荐精通算学、钱谷之才。 或许……不久将来,朝廷会重开‘明算’、‘明法’等特科,以取实务之才。 兰哥儿若沿此路精研下去,将来未必不能凭此等实学,直达天听,为朝廷效力,其前程,未必就比科举正途出身者差!存周公,或可留意此事啊!” 贾政闻言,心中剧震! 他以往只知贾兰读书用功,是个好苗子,却万没想到竟在算学上有如此惊人才华,更得到古先生这般高的评价! “明算”特科经济天下 这完全超出了他对于孙辈“读书科举、光宗耀祖”的固有期望。 他怔忡半晌,才回过神来,对着程先生深深一揖:“多谢先生指点迷津!贾政……受教了!” 再次望向孙儿贾兰,那瘦弱却挺直的身影,在他眼中忽然变得不同起来。 或许,母亲坚持开设这技能班,其深意,远不止于让子弟们学些谋生技能那么简单…… 而在律法班那边,宝玉也正与人争辩得面红耳赤。 今日程先生讲的是一个关于“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的经典案例,讨论在特定情况下,子女是否应该告发犯罪的父母。 大部分子弟都引经据典,支持“亲亲相隐”的伦理优先。 唯独宝玉,却站起来引用了《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激烈地辩论道: “若父母之罪,祸及乡里,危及社稷,为一己之私孝而置天下公义于不顾,岂非因小失大法理之设,在于惩恶扬善,维护的是天下人之公义!岂能因私废公” 他言辞犀利,引经据典,虽观点略显激进,却逻辑严密,将一众同窗驳得哑口无言。 程先生在一旁听着,虽未明确表态支持,眼中却流露出激赏之色。 他看得出,宝玉并非胡搅蛮缠,而是真正沉浸在了法理思辨的乐趣之中。 贾政远远听到宝玉的争论声,脚步顿了顿,最终却没有过去打扰,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心情复杂地转身离开了。 这个儿子,终究是走上了一条他从未预料到的路。 兰台新风,悄然吹拂。 在这看似沉郁的冬日里,贾府的下一代,正在以一种不同于祖辈的方式,悄然生长,积蓄着力量。 未来的种子,已在这变革的土壤中,悄然萌发新芽。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我家妻主会断案

我家妻主会断案

大亦子
【新书《反派大佬在女尊拿了炮灰剧本》已发,欢迎收藏~】【全文免费】#男主貌美妖孽,女主低调矜贵##夫郎爱撒娇怎么办#她,云染倾,在朝堂上是断案奇才大理寺少卿,在江湖上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暗阁阁主。奉命查案,一盏明月灯,她再也不能心如止水!什么?太后要认她做干女儿?什么?小丫头要认她做师傅?什么?还有一个妖孽要认她做妻主?云染倾郁闷了!这是为什么啊!某妖孽轻笑:本公子就是赖上你了,又如何?......(
都市 连载 71万字
七零之萌妻医仙有点甜

七零之萌妻医仙有点甜

风啸烟墨
前世李春兰被家里人当成提款机,在迷茫悔恨中死去!重回命运拐点,带着华佗戒指,看她如何虐渣,成就一代名医之路!只是,表面正经内心腹黑的禁欲系男神,究竟是怎么回事?李春兰可是没有想到,男神竟然对她有别的心思!嫁男神生萌娃,这一世看她李春兰赚钱医人两不误,夫妻双双走向人生巅峰!
都市 连载 187万字
恶妇撞了头,爬起来后良心发现了

恶妇撞了头,爬起来后良心发现了

心跳
苏如意是杏花村臭名昭着的恶媳妇,在家里横行霸道好吃懒做,不尊老不爱幼,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摔成了傻瓜蛋子。这天苏如意卷了家里钱财想跟外头野男人去吃香喝辣,被婆婆和大嫂当场抓住,苏如意磕了头……爬起来的苏如意变得很奇怪,她居然说要好好过日子!穿越过来的苏亦亦:“……”面对的处境简直是一坨狗屎。不过没事,相亲相到想闭眼随便嫁人的她,一睁眼就有了婆婆、丈夫、儿子。挺好。
都市 连载 105万字
人狠狂修炼,气运之女靠边站

人狠狂修炼,气运之女靠边站

一树繁花
[女主重生+渐渐强大+独美+无恋爱脑+伏笔多+打脸气运之女+炼丹炼器技能多+剑修]林珺前世修仙被人算计气运尽失,最后落得陨落秘境,尸骨无存。重生后得系统,换个宗门提前修炼,卷天卷地、没日没夜修炼,她剑修、丹修、符箓、阵法样样精通。在她气运、修为皆高于宣璇时,她才发现自己前世一切都是阴谋,和师尊、师兄、朋友一起揭开玄天大陆从几千年前开始的阴谋,最终摆脱仇人控制,飞升到上仙界,手刃仇敌,身世之谜也得以
都市 完结 201万字
表姑娘又娇又媚,清冷权臣强夺宠

表姑娘又娇又媚,清冷权臣强夺宠

清风炖雪梨
清冷钓系权贵女VS腹黑心机权臣巧取豪夺+张力十足+极致拉扯+HE孟家一朝落难,孟父临终前为嫡女孟晚音谋了一条出路。让她带着家族百余年的身家投诚,只为求得京都盛家的庇佑。谁知表面上受人宠爱的表小姐,背地里却艰难重重。吃人的内宅,势力的下人,各怀鬼胎的长辈,还有哪位对她时时冷眼相待的盛家嫡子……谁知孟晚音一次行差踏错,竟错入了盛淮的屋子,将她当成了暖床丫头。再见她对他近而远之,只想急切寻个相公嫁了。谁
都市 连载 50万字
谁说我是神仙就一定很有钱?

谁说我是神仙就一定很有钱?

渡金
苟不理是一家开在市中心不务正业的风水店。男主王旦身为无敌仙人,不是去养身,就是在去养身的路上。就这老色批首富全家还要跪求他吃软饭。。。“你们家结婚彩礼要多少钱来着?”“不装了,摊牌了!”“这几万根千年人参是我种的!”“那堆千年灵芝也是我种的!”“边上那堆千年虫草也是我种的!”“还有那几十万僵尸也是我。。。”“咳咳,那啥,僵尸你忽略,就当我啥都没说。。。”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就是苟到无敌还在苟,苟
都市 连载 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