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无伤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宁府贡院内,首场经义的肃杀之气尚未完全散去,紧锣密鼓的第二场策论便已悄然拉开帷幕。相较于首场对经义记诵与阐释的极致苛求,策论更重考察学子通晓时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乃是真正甄别能否“经世致用”的关键。号舍之中,历经首场刁难却沉着应对的萧景珩,此刻面色虽略显疲惫,眸光却愈发清亮锐利。他深知,这或许是他扭转局势、真正展现自身价值的战场。 考题由胥吏分发至各号舍。依旧是质地优良的官楮纸,朱砂栏格,墨色浓重。题目仅一字,却重若千钧——“富”。 下方稍小字迹阐明要求:“试论富民之道。” 言简意赅,却包罗万象,直指治国安邦之核心。如何使百姓富裕,国家强盛,乃历代王朝孜孜以求之根本,亦是无数能臣贤士皓首穷经探究之课题。 考场之内,顷刻间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与纸笔窸窣声。多数学子略作沉吟,便纷纷提笔,遵循着千百年来的传统思路,于草稿纸上勾勒纲要:无非是“重农抑商、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禁绝奢靡”等儒家经典中反复强调的圭臬。文章结构亦多是先引圣贤之言,再陈史实为证,最后归于仁政德治,劝诫君王节俭爱民。此乃稳妥之道,纵无大功,亦难有大过。 李卓于不远处号舍,嘴角已泛起一丝成竹在胸的冷笑。此类题目,他早已与家中清客研讨多次,腹稿烂熟,下笔如飞,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无非是强调农为本、商为末,需严防“舍本逐末”,致使民心涣散、国用空虚的大道理。 然而,萧景珩凝视着那个“富”字,脑中却如电光石火般闪过无数念头。重农抑商轻徭薄赋这些固然重要,却绝非富民之道的全部,更非当下江南乃至天下积弊的根治之法。他想起了城外衣衫褴褛的农户,即便丰年亦难有余粮;想起了城中虽行商贾却备受歧视、步履维艰的小贩;更想起了自家商行制作花露水、肥皂时,因工艺改进而带来的效率提升与利润增长…… 一个大胆乃至“离经叛道”的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长。他决意跳出传统框架,不再赘述那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而是要结合自身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那些深藏于记忆碎片中的、超越时代的模糊认知,提出一套全然不同、具体而微的“新富民策”! 风险极大!此等言论,极易被斥为“重利轻义”、“妄改祖制”、“奇技淫巧”,甚至可能触怒秉持传统的考官。但机遇亦与之并存!若论证得当,能自圆其说,其震撼效果与实用价值,绝非那些陈词滥调所能比拟。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决然,提笔于草稿纸上疾书纲要,不再有丝毫犹豫。 开篇破题,他并未直接否定农业之重,而是先肯定“农为邦本,食乃民天”的共识,随即笔锋一转:“然徒守旧制,不足以应今时之变;空言重农,未必能解百姓之困。富国之途,非独在五谷;富民之策,亦可通百工之利。” 寥寥数语,先立后破,为后续论述留下空间。 核心论述部分,他条分缕析,提出数条惊世骇俗之论: 其一,“劝工奖艺,百业俱兴”。他大胆为“工”与“商”正名:“夫工者,制器利民;商者,通有无于四方。二者皆可生财,非必为末作蠹虫。” 他建议官府应设立“劝工所”,鼓励工匠改进技术,研发新物,他脑中浮现的是改进纺织机、水车等模糊概念,并对有贡献者予以奖赏。同时,应适度保护商贾合法权益,使其能安心经营,而非层层盘剥,使其无利可图,最终转嫁成本于民。 其二,“通衢达道,货畅其流”。他着重强调交通与贸易之重要性:“若有丰饶之物产,困于深山,不得输出,与无物同。” 他建议由官府主导,修缮拓宽通往各地之官道、疏浚运河,降低运输成本与风险。同时,可在边境、要冲之地设立官督商办的“互市场”,鼓励与外地乃至海外进行贸易,以本地之余,换异地之缺,如此则赋税之源自广,百姓生计自宽。他甚至隐约提及“海贸之利巨万”,需谨慎引导而非一味禁绝。 其三,“因地制宜,特色生财”。他结合江宁府乃至江南实际,提出发展特色产业:“江南水乡,非独宜稻米,亦宜桑蚕、纺织、制茶、造纸……官府可引导百姓,依其地力所长,择一二精专之业,形成规模,打出名号。如苏杭之丝绣、景德之瓷器,皆因专精而享誉天下,利及一方。” 此论已隐含些许“地域品牌”与“产业集聚”的雏形思想。 其四,“藏富于民,税赋有度”。他虽赞同轻徭薄赋,但论述角度更为深刻:“富民非仅不夺其时,不竭其力,更需使其有积累增殖之望与能。” 他批评某些地方“苛捐杂税多于牛毛,胥吏敲诈胜于虎狼”,建议朝廷简化税制、明定税额、严惩贪墨,真正让利于民,使百姓敢于积累,勇于扩大生产,而非仅求果腹。 其五,“兴教启智,除弊革新”。他最后将富民与教化相联系,观点却非同寻常:“民富而后知礼仪,然欲民富,亦需启其智,破其愚。” 他建议在扶持农业之余,可由官府或乡绅出面,推广一些确经验证、能提高产量或抗灾能力的新农具、新选种方法(他谨慎地未提具体名称,只言“仿效《农书》所载良法或民间智慧”),破除迷信保守,此亦为长远富民之基。 在论证过程中,他为了增强说服力,伪托记忆,巧妙地引入了一些“数据”与“实例”:“学生尝闻,某郡专营漆器,其赋税十之七八赖于此,民反较周边纯农郡县富足;又闻某地修缮驿路后,往年滞销之山货得以出境,价增三倍,沿途村镇皆受其惠……” 这些例子虚实结合,听来却似确有其事,极大地增强了策论的可行性与说服力。 全文逻辑严密,层层递进,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措施,既引部分圣贤之言为幌子,又大胆提出诸多突破性的具体建议,字里行间充满了务实、创新与对民生疾苦的真切关怀。 书写完毕,萧景珩通读一遍,自觉虽观点惊世骇俗,然论证过程力求有理有据,并非空想妄言。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草稿誊写于正式试卷之上,格式工整,字迹端正,并于文末恭敬写下“臣谨对” 。 策论试卷被收走后,与其他众多试卷一同被送入戒备森严的阅卷官廨。阅卷官们历经首场阅卷,已有些疲惫,初阅时多是按部就班,寻找符合规范、论述平稳之作。 然而,当一位资历较浅、思想却较为开明的陈副考官读到萧景珩的试卷时,初时眉头紧锁,觉得此子言论大胆,近乎狂悖。但越读下去,神色越是惊异,继而变为凝重,最终竟忍不住拍案叫绝:“妙啊!此论…此论虽看似离经叛道,然细思之,却句句切中时弊,所言‘劝工’、‘通衢’、‘特色’、‘藏富’诸策,皆非空谈,颇有可行之处!其眼界之开阔,思虑之周详,远非寻常学子可比!” 他的惊呼引来了主考王鸿渐与其他几位考官的注意。王鸿渐本就对萧景珩心存芥蒂,闻声接过试卷,冷眼扫去。初看之下,果然满纸“工商”、“贸易”、“新技”之言,心中顿时不喜,正欲以“背离圣训、鼓吹末技”为由将其黜落。 但那位陈副主考却据理力争:“王大人请细看!此子虽言工商,却未否定农本;虽倡新路,却未毁弃旧制。其核心仍在‘富民’二字,且所提之法,皆有所指,并非凭空臆想。观其数据实例,似有出处,论证逻辑清晰。策论本为考察解决实政之能,若一味因循守旧,何来经世致用之才此子之论,虽险,却奇;虽新,却实!下官以为,非但不该黜落,反当予以高分!” 其余几位考官闻言,亦纷纷传阅,阅后皆面露惊容,议论纷纷。有赞同者,认为此策论别开生面,切中肯綮;亦有反对者,认为过于惊世骇俗,恐非正道。 王鸿渐心中恼怒,却见持赞同意见者不在少数,且萧景珩文章本身确实写得滴水不漏,难以从格式或明显悖逆处直接否定。他忽然想起柳元培信中“勿令虚浮之辈侥幸”的暗示,心中冷笑,暗道:此子不是喜出新吗老夫便让你出个够!若将此卷定为高名次,必引争议,届时再…他面上却不动声色,沉吟片刻道:“陈大人所言,不无道理。此卷确…别具一格。然策论重实效,亦需考量其论是否过于理想。暂且归入优卷,待最终核定名次时再议。”他打算先将试卷列入高分区域,静观其变,伺机再行操作。 然而,萧景珩这篇《富民策》所带来的冲击,远未结束。其文很快在有限的阅卷官圈层内秘密传阅开来,引发了更大的震动与私下热议。 “鼓励工商竟能与重农并行不悖” “修路通商竟有如此大用”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物产…此说甚新!” “藏富于民,非仅不夺其财,更需使其能生财…此论精辟!” 诸多前所未闻却又似乎极有道理的观点,不断冲击着考官们固有的认知。尽管有人斥其“妄言”,但更多人却在震惊之余,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们隐约感觉到,这名叫做萧景珩的白鹿书院学子,其胸中所学所思,恐怕远非一个普通秀才所能局限。 一场关于“富民”本质与路径的头脑风暴,已在这贡院深处的官廨中悄然掀起。而始作俑者萧景珩,此刻正安静地坐在号舍之中,等待着下一场考验,浑然不知自己那篇力求创新的策论,已在考官心中投下了何等巨大的一块巨石。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谁让她把2元矿泉水,卖10亿的

谁让她把2元矿泉水,卖10亿的

三淡
我在沙漠之中救了华国首富王剑淋,一瓶2元矿泉水,我卖他10个亿,还倒出20%的水量,算公摊面积。他不仅不生气,还要认五岁的我做女儿。不久后他哭着喊着来见我,跪地喊我老祖宗英明。我在海边救了第五次巡游的秦始皇,分文未收,只让他满足我三个心愿:一,不要再吃丹药;二、把徐福前往瀛洲的船追回来;三、杀掉胡亥、赵高、徐福。他走时,我送了一份世界地图给他。不久后秦始皇回信告诉我,他已经称霸全球。我在深山老林中
都市 连载 37万字
都督府新来的侍女是个三流细作

都督府新来的侍女是个三流细作

帷余
出身于江湖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皎然文不识几个大字,武不能修内外功法。原本以为要废物一辈子的她这天却被风雪夜前来的客人带走,要去执行一个看似简单的小任务。江湖深远,交错世家往事,阴谋中又多几番诡计,骗局重重迷雾难散。末流门派小师妹*病弱腹黑公子
都市 连载 65万字
合约当妈爆红娃综

合约当妈爆红娃综

扁担c板凳k
向暖怎么也想不到,看书太投入竟也能穿书成女主,和顶流签下秘密合约,带着他四岁的熊娃战斗机一起上综艺。不过,我的穿越我做主,姐才不要做原主那样的救世白莲花,改剧本、撕绿茶、斗熊娃……顺便俘获顶流的心。至于在娃综爆火嘛,那都是捎带手的事了。
都市 连载 112万字
烟村人家

烟村人家

淮上人家
深山老林的男儿自来不易娶媳妇,可个个娶了媳妇都是当宝来宠爱的。春娘自幼母亲早逝,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母亲舅舅留下的婚事,却是个火坑,转头算是被卖进了深山。好在遇到了孤身一人的肖大山,肖大山也是个粗人。但是却重感情的很,生活有了盼头,日子也有了滋味
都市 完结 89万字
穿七零,我带小弟下乡投奔闺蜜了

穿七零,我带小弟下乡投奔闺蜜了

软萌味的小仙女
孤儿院出身的阮蒙蒙和好闺蜜张鑫鑫,一对好朋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个性格不同,却相依为命的女孩儿,在一次意外中,触发了金手指,并且绑定,从此开启囤货之旅,随,又经历了天灾和末世,为了求生,两人一起努力,并帮助别人,最后在一次天灾中,双双昏迷……..醒来后,两人不仅穿越,还穿到了,不可思议的七十年代,那个吃喝匮乏,出门都不方便的年代。因为灵魂穿越,时空乱流,导致两人,重生到了,不同的人身上,面对不
都市 连载 130万字
仙子且慢

仙子且慢

让我缓缓
姜家庶女,放逐乡下十余年,天姿绝赋无人知。姜家嫡长女,设计陷害夺机缘,前有族中长老为其契约凶兽赤虎,后有修仙界主家为其铺路,明艳无俦,风光无限。姜怜: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把别人的雨伞撅断。本书又名...
都市 连载 1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