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861635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万历二十三年的清明,苏家屯的老槐树下挤满了人。张氏穿着苏砚兰新做的锦缎夹袄,坐在藤椅上,看着工匠们给“农桑学堂”的匾额描金。匾额上的字是苏砚秋亲笔题写的,笔力浑厚,透着一股与土地相连的踏实。 “娘,您看这学堂,比县学还气派呢。”苏砚兰扶着张氏的肩,指着院里新盖的藏书楼,“大哥说,这里要放《农桑大典》的刻版,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来抄录。” 张氏眯着眼睛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阳光:“你爹要是还在,见着秋儿有今天,怕是要喝醉三天三夜。”她手里摩挲着个布包,里面是苏砚秋刚寄回来的“嘉豆”种子,颗粒圆滚滚的,据说能在盐碱地生长。 正说着,村口传来马蹄声。不是苏砚秋,是他派来的信使,带来了两箱东西——一箱是给学堂的新农具图纸,一箱是给乡亲们的“嘉棉”种子。信使还带来口信:“大人说,今年要在屯里试种双季稻,让大家提前翻地晒垡,等秋收后他亲自回来指导。” “双季稻一年能收两回”王里正捧着图纸,眼睛瞪得像铜铃。图纸上画的“插秧器”“脱粒机”看着稀奇,旁边的小字写着“一人一日可插一亩”,惊得他连连咂舌,“这要是真的,咱屯里的地能多收多少粮食!” 消息传到县里,县令亲自带着主簿来查看。看到学堂里学生们正在绘制“嘉稻”生长图谱,老农们在试验田演示“绿肥沤制”,忍不住感叹:“苏家屯哪是示范屯,分明是天下农桑的源头啊。” 此时的京城,苏砚秋正在农部衙门审看各地的农情奏报。江南的“嘉稻”第二季插秧已毕,湖广的“嘉棉”开始吐絮,陕西的“嘉麦”抵挡住了春寒……每份奏报都附着详实的产量记录,数字背后是无数农户安稳的日子。 “苏大人,这是云南送来的‘嘉茶’样本。”属官捧着个锡罐进来,“按您的法子嫁接后,产量翻了倍,滋味还更醇厚,西洋商人已订了明年的货。” 苏砚秋打开锡罐,茶香清冽,混着淡淡的山野气。他想起十年前在云南考察时,看到茶农因品种退化而愁苦的脸,如今那些茶山怕是已绿得漫山遍野了。“告诉云南巡抚,”他提笔在奏报上批注,“留足本地用度,再行外销,莫要因逐利误了民生。” 属官应声退下,徐阶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份奏折,脸上带着笑意:“苏兄,你看这份‘万民折’,是山东、河南、江南十三府的百姓联名上的,请求为你立生祠呢。” 苏砚秋接过奏折,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有老农的粗笔,有秀才的细楷,还有孩童歪歪扭扭的字迹。他叹了口气,将奏折放在一边:“立祠不必,若真念着我,就把‘嘉种’种好,让子孙后代不愁吃穿。” 徐阶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坚持,转而说起正事:“陛下有意在西域设‘屯垦司’,让你兼任司长,把‘嘉禾’的法子传到那边去。只是路途遥远,恐多辛劳。” “辛劳怕什么。”苏砚秋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农桑学堂的方向,“当年在苏家屯挑水时,比这辛苦十倍。能让西域的戈壁长出庄稼,让那边的百姓不再挨饿,这辛劳值了。” 他想起去年冬天,鞑靼部首领派使者送来一匹宝马,只求换十石“嘉禾”种子。使者说,部落里的老人尝过“嘉禾”米后,哭着说“活了一辈子,才知道粮食能这么香”。那一刻,他忽然明白,农桑从来不是小事,是能消弭隔阂、连接人心的纽带。 入秋时,苏砚秋果然回了苏家屯。他没穿官袍,只着一身青布短褂,跟着乡亲们在田里忙活。割稻子时,他的手法比老农还熟练,镰刀起落间,稻穗整齐地倒在田埂上。苏砚兰跟在后面捆稻,看着哥哥额角的汗滴落在泥土里,忽然想起小时候,哥哥还是个连锄头都不会握的书呆子。 “大哥,您在京城也常下地吗”她笑着问。 “常去。”苏砚秋直起身,擦了把汗,“农部的试验田比这大十倍,不亲手种,哪知道种子好坏。”他指着田里的稻茬,“这茬割完,马上种油菜,明年开春翻到地里当绿肥,后年的稻子能再多收一成。” 旁边的李老栓拄着拐杖,看着金灿灿的稻堆,笑得合不拢嘴:“秋儿,你说的双季稻真成了!这第二季的稻子,颗粒比第一季还饱满!” 苏砚秋捡起一粒稻谷,放在阳光下看:“这只是开始。等我从西域回来,教大家种三季稻,让地里一年到头不空闲。” 乡亲们听了,都欢呼起来。田埂上的孩童们举着稻穗奔跑,喊着新编的歌谣:“苏公来,稻满仓;苏公走,谷留种;一辈传一辈,年年有余粮。” 苏砚秋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里忽然踏实得很。他想起刚穿越时的惶恐,想起为三两银子发愁的日夜,想起金殿上的紧张,原来所有的波澜,最终都要归于这片土地的平静——看着种子发芽,看着稻穗饱满,看着乡亲们脸上的笑容,这便是最好的归宿。 离开苏家屯那日,天还没亮。张氏把一包炒花生塞进他行囊:“到了西域,记得多吃点,那边风大。”苏砚兰给他整理衣襟,眼里含着泪却笑着说:“大哥放心,学堂的孩子们都学会选种了,等您回来,给您看他们种的‘嘉稻’。” 马车驶离村口时,苏砚秋回头望了一眼。老槐树的叶子绿得发亮,农桑学堂的烟囱里升起炊烟,田埂上已有早起的农人在劳作。他忽然想起《农桑大典》序言里的话:“农者,天地之心也。心诚,则地生嘉禾;心恒,则泽被万世。” 西域的风沙比想象中更大,却吹不散他心里的暖意。在哈密卫的屯垦田里,他手把手教士兵们辨识土壤酸碱度,用草木灰改良盐碱地;在吐鲁番的葡萄园,他教果农们嫁接“嘉葡”,让果子更甜更耐储存;在喀什的棉田,他看着“嘉棉”在戈壁边缘绽放雪白的棉絮,像给大地铺了层棉被。 三年后,当苏砚秋带着西域屯垦的图谱回到京城时,万历皇帝已鬓生华发。他翻看图谱,见西域的粮仓堆得满满当当,各族百姓围着“嘉禾”田载歌载舞,忍不住叹道:“你把农桑种到了西域,比筑万里长城更能安边啊。” 苏砚秋躬身道:“臣只是播下种子,是土地和百姓让它发了芽。” 那日的夕阳格外绚烂,照在两人身上,也照在御案上那本新修的《大明农桑志》上。志书记载着自“嘉禾”推广以来,全国粮食增产七倍,人口增长三成,四海升平,路不拾遗。而这一切的开端,不过是苏家屯那二十亩曾经贫瘠的水田。 苏砚秋知道,自己终有老去的一天,但那些种子会继续生长,那些技艺会代代相传,那些关于丰收的期盼,会像老槐树上的年轮,一圈圈刻进时光里。 农桑永续,泽被后世,这便是他能留给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礼物。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我在乡下当村医

我在乡下当村医

凤雨菲
学有所成的楚阳本想在乡下安静的当个医生,不料各路人士纷沓而至,他们的到来,打破了楚阳原本平静的生活,让他的日子开始变得波澜起伏……
都市 连载 68万字
我在修仙界跨越万界直播

我在修仙界跨越万界直播

时暇
文章少量感情线,无CP凤长芸意外得到一个直播系统,从此开始了在修仙界给现代人跨服直播的伟大事业!起初:然后:最后:众人:……谁在羡慕我们不说一开始凤长芸以为自己只是在给直播间里的这群人直播,后来她的直播画面遍布诸天万界,所有人都能看到她的直播。有人下了一局很大的棋,把三千世界人鬼蛇神全部拉下水,她作为连接三千世界的关键所在,在其中又该起到什么作用?为了逆天改命,有人苦苦挣扎,有人搅乱棋局,有人试图
都市 连载 71万字
总裁不好惹:甜妻,不要逃!

总裁不好惹:甜妻,不要逃!

梦清清
(甜甜甜,宠宠宠!)世人都知道他权势滔天、身份尊贵,是商界的霸主,黑暗的王者,亿万少女的梦中情人。洛千语没想到,这个看似高冷禁欲的男人,不但有些超强的占有欲,还是个醋坛子!“今天和你说话的那个男人是谁?”“你为什么对那个男人笑?”“你看他的时间超过了三秒!”这个男人实在太霸道了,洛千语扶着发痛的腰逃跑,没跑出多远,就被抓了回来。男人深邃的黑眸流露出危险的光,“还想逃?”“不逃了,不逃了,再也不逃了
都市 连载 174万字
美人病娇

美人病娇

了邪
他道她恶毒,恨不得她死。为了别的女人,几次陷她于水火。直至她们再也回不了头,他却发现一颗心不知何时丢落。他练习良久才敢跟她说:“素素,就让我照顾你一辈子吧?”她这样道:“王爷言重了,我容尺素岂能高攀得起王爷!”......
都市 完结 89万字
长安减脂铺

长安减脂铺

小女有礼
开局穿到以体轻为美的朝代,女主拿到的是又穷又胖的原主剧本,如何立足是最大的难题?好在她前生是做减肥餐为生的生意人,得心应手捡起老本行,在古代开了一家如火如荼的减脂铺。那原本看她不顺眼的京兆尹江山赋,呆看轻瘦美的俏佳人,欣赏的神情开了金口:”关美人,可愿嫁本少尹?”关心则做梦也想不到,这位年轻有为的京兆尹大人身世背景不一般,可让她做那人人羡慕不来的人生赢家。只是谁又能想到,她的身世背景也不简单…泼辣
都市 连载 27万字
向上之河

向上之河

许空山
黄河水淬炼了她的筋骨,百年世家浸染了他的锋芒。一场精心设计的相遇,木冰媚为救至亲,以身为棋,闯入商业帝王许木的世界。她以为这只是一场冰冷的权色交易,却不知自己血脉中流淌的秘密,早已与许氏百年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一纸契约,将她囚于豪门深宅,也将她推向了全球商业战场与文明探源的风口浪尖。从黄河古村到国际都会,从紫禁之巅到沙漠秘境。她以智慧为刃,以坚韧为甲,于绝境中步步生莲,在权谋间开疆拓土。当失落的文
都市 连载 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