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861635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砚秋从苏家屯带回的,除了乡音与乡愁,还有一布袋不起眼的谷种。这谷种颗粒比寻常谷子略大,外壳带着淡淡的金晕,是他在试验田用南稻北粟反复杂交培育三年的成果,他给它取名“嘉禾”。 农桑学堂的试种田里,“嘉禾”刚抽穗时,并未引起太多注意。老农们围着田埂嘀咕:“看着跟普通谷子也没啥两样,苏大人怕不是太心急了”连负责记录的秀才也在册子上写下:“株高五尺,穗长三寸,暂无特异处。” 苏砚秋却不急。他每日清晨都去田里,用竹尺量株高,数谷粒,记录日照与墒情,像照看婴儿般细致。他知道,“嘉禾”的优势不在苗期,而在灌浆期——前世实验室的数据告诉他,这种杂交谷的千粒重要比普通谷子高出近三成,抗倒伏能力更是数倍。 灌浆期来得比往年早。一场透雨过后,“嘉禾”仿佛被施了仙法,穗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饱满起来,沉甸甸地压弯了秸秆,却不见一株倒伏。金黄的谷穗挨挨挤挤,把田垄遮得密不透风,站在田埂上望去,像铺了满地的碎金。 “老天爷!这穗子咋长这么沉”最先发现异常的是张屠户,他扛着锄头路过学堂,忍不住蹲下身扒开稻穗,数着颗粒,“一穗竟有百八十粒!咱普通谷子最多五六十粒啊!” 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青溪县。县令亲自带着主簿来丈量,选了三分地做样本,收割、脱粒、晾晒,最后过秤时,连见惯场面的主簿都惊得打翻了算盘——三分地竟收了三百二十斤!折算下来,亩产足有一千零六十五斤! “亩产千斤!”这个数字像炸雷般在县衙里响起来。要知道,当时最好的稻田亩产也不过三百斤,这“嘉禾”竟翻了三倍还多! 县令不敢耽搁,连夜写了奏折,快马加鞭送往京城,连带着装在锦盒里的“嘉禾”标本,字里行间难掩激动:“……苏员外郎所育新谷,穗盈粒满,亩收千斤,实乃天佑大明,丰年之兆!” 奏折送抵京城时,万历皇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当“亩产千斤”四个字映入眼帘,他捏着朱笔的手猛地一顿,朱砂滴在奏章上,晕开一小团红。“传苏砚秋!”皇帝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急切。 苏砚秋正在农部整理各地农情奏报,听闻陛下召见,心里便有了数。他抱着一本厚厚的《嘉禾培育记》走进御书房,里面详细记录了“嘉禾”从育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连每日的气温、施肥量都记得清清楚楚。 “你培育的‘嘉禾’,当真亩产千斤”皇帝指着锦盒里的谷穗,目光锐利如鹰。 “回陛下,”苏砚秋躬身呈上《嘉禾培育记》,“试种三分地,实收三百二十斤,折算亩产一千零六十五斤。此非天授,乃杂交之法所得——取南方水稻耐湿之性,北方谷子耐旱之质,反复选育而成。”他翻开册子,指着其中一页,“臣已在南北五省试种,均获丰收,最低亩产亦有八百斤。”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侍立的内阁大臣们面面相觑,徐阶捧着那本《嘉禾培育记》,手指划过“杂交”“选育”等字眼,忽然抚掌:“陛下!此乃万世之功!若‘嘉禾’能在全国推广,我大明粮仓将盈溢满仓,何愁边饷不足何愁饥荒之患” 皇帝拿起那株“嘉禾”,谷粒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他忽然想起三年前苏砚秋初任农部员外郎时,有人弹劾他“不务正业,沉迷田亩”,是自己力排众议留用了他。如今看来,这哪里是“不务正业”,分明是在为大明夯实根基! “好!好一个苏砚秋!”皇帝站起身,龙袍下摆扫过案几,“传朕旨意,将‘嘉禾’谷种发往各省,令地方官亲自主持推广,凡阻挠者,以抗旨论!”他看向苏砚秋,目光灼灼,“朕升你为正五品农部郎中,总领全国‘嘉禾’推广事宜,赐你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 “臣遵旨!”苏砚秋叩首,额头触地时,眼前仿佛浮现出苏家屯的稻田,金黄的“嘉禾”在风中起伏,像一片望不到边的金海。 “亩产千斤”的消息很快传遍朝野。反对者有之,说“此乃妖物,恐违天和”;质疑者有之,说“不过是特例,难成气候”。甚至有御史在朝堂上弹劾苏砚秋“欺君罔上,伪造产粮”,请求陛下彻查。 苏砚秋却不辩。他带着“嘉禾”种子,亲赴河南、山东等地,在各州府设“嘉禾示范田”,让老农亲手耕种,让百姓亲眼见证。当秋收时节,河南巡抚奏报“全省试种‘嘉禾’万亩,平均亩产九百斤”,山东巡抚奏报“新谷入仓,可抵往年三年之积”时,所有质疑声都烟消云散。 最令人震撼的,是江南的水稻试验田。苏砚秋将“嘉禾”的杂交之法用于水稻,培育出的“嘉稻”亩产竟突破了两千斤!消息传到京城,连素来沉稳的内阁首辅都在朝堂上感叹:“苏郎中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万历皇帝亲赴农桑学堂的试验田视察。当看到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秸秆,亩产记录牌上“两千一百斤”的数字刺得人眼睛发花时,他拾起一粒稻谷,放在掌心,对随行的百官说:“朕曾以为,治国在权谋,在征战。今日方知,治国在田亩,在仓廪。这一粒谷,比十万兵甲更能安天下!” 那日,皇帝下旨,将“嘉禾”“嘉稻”定为“御稻”,令各地年年进贡谷种,由农部统一调配。苏砚秋的《杂交育种法》被刻成石碑,立于国子监门前,与儒家经典并列。 苏砚秋站在试验田边,看着老农们小心翼翼地收藏新谷种,听着孩童们唱着新编的歌谣“苏公种嘉禾,岁岁谷满仓”,忽然想起初到这个时代时,那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野菜粥。 从亩产百斤到亩产千斤,从负债累累到仓廪盈实,他用一粒种子,撬动了一个时代的民生根基。朝野的震惊、皇帝的嘉许,于他而言,都不及田埂上老农那句朴实的赞叹:“今年的谷,够吃三年了。” 风拂过万亩良田,稻浪如金海翻涌,声响传到千里之外的紫禁城,化作朝堂上关于“农桑新政”的热议。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苏砚秋掌心那粒带着体温的“嘉禾”种子——它承载的,从来不是惊世骇俗的奇迹,而是一个农者对土地最虔诚的承诺。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重生之我的妈妈是圣母

重生之我的妈妈是圣母

行土土
我妈是个圣母她的人生信条只有善良和优雅面子大于天她被冤枉出轨,她说问心无愧,公道自在人心她被诈骗,她说别人更需要这笔钱,当做善事我被霸凌,她让我反思,为什么只欺负我不欺负别人……她觉得她能用一颗善良的心感动所有人可是她错了因为她圣母心泛滥弟弟少了条腿而我死在了手术台上…再次醒来,我妈妄图用她的圣母心再次拯救她那不争气的哥哥我不干了准备发疯诶?不对…那位举着拖把骂骂咧咧把我舅打出门扭头又和我爹离婚的
都市 完结 126万字
别惹她!大小姐超强京圈大佬超爱

别惹她!大小姐超强京圈大佬超爱

林竹
【非重生+非穿越+男强女强+双洁+玄学+脑洞】宋北悠,宋家大小姐,年仅六岁被家人送去精神病疗养院。时隔十三年,被家人重新接回京城。可惜,爸不亲妈偏心亲妹假惺惺。宋北悠失望之下断绝关系,从此独自美丽。整个京圈都在传宋北悠是个神经病,撒谎精,狗见了都要吠两声。…...直到某一天。她站在所有人无法企及的光环下。她被一群京圈大佬围着宠围着哄。她被京圈的顶级大佛段尧放下身段跟在身后不停追的时候……才发现他们
都市 完结 102万字
结婚三年不回家?七零娇娇要离婚

结婚三年不回家?七零娇娇要离婚

一笙向财
新婚第一天,江致勋申请调去了大西北,借此反抗和沈青青的包办婚姻。此后三年,他们没再见面。检查出遗忘症那天,沈青青用半小时做了个决定。她要去大西北。找江致勋离婚!大院来了个绝色美人,她知书达理,气质优雅,偏偏嫁了个冷面阎王。江致勋认定沈青青是来纠缠他的。他躲着她。避着她。却又不受控制地被她吸引。江致勋决定留下沈青青,和她好好过日子。可沈青青却提出了离婚。江致勋:“你来大西北,就为了离婚?”沈青青:“
都市 完结 85万字
唐老太太难了

唐老太太难了

皿田
【年代文】【慢热】【种田】【创业】【不爽不甜】【伪重生】花甲之年的唐菲菲仍然是老年婚恋市场的“抢手货”,却是实实在在的“滞销品”。醒来突然站在了二十岁的节点,收获青春大礼包:英俊的技术员忠犬老公一枚,萌萌哒的大胖儿子一只!究竟是梦还是传说中的重生?反正这一次,她再也不敢离婚了!她要改造自己!只做他一个人的小作精。口嫌体正直的秦越笨嘴笨舌:老婆,我只对你好,你要天上的星星,我给你架梯子!----不用
都市 连载 154万字
重返90,回到老婆死前两个月

重返90,回到老婆死前两个月

绵姎
上一世,他听信狐朋狗友的话,对老婆孩子不管不顾,老婆意外身亡,孩子被岳父带走,他靠着老婆的赔偿金安了家,后来打拼发家致富,但直到老死,两个孩子都不愿意认他这个父亲,他悔恨一生,死后他把所有财产捐献。再一睁眼,回到了1998,老婆死前的两个月,这一次,他一定要保护老婆,宠爱孩子,再顺便挣上一些小目标。
都市 连载 55万字
凤谋乾坤江山为你

凤谋乾坤江山为你

语洛倾颜
丞相嫡女温婉贤淑,高贵典雅,众星捧月,可她所倾心的男子,都是多场阴谋的开始,父母姐姐为她的愚蠢惨死,一夜之间惨遭灭门;她跪在阴森冰雨之中看着府中燃起熊熊大火而立下毒誓“我誓要你们为我一族陪葬,要你们殷红的鲜血染红京畿之地的每一处,要你们死无他门”三年辗转,她摇身成为一国王妃,当再次踏足京畿之地时,复仇即将开始,江山地位她也要分一杯羹,除奸佞,斗权臣,她无往不利;但是她身边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君,却
都市 连载 1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