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861635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万历二十三年的清明,苏家屯的老槐树下挤满了人。张氏穿着苏砚兰新做的锦缎夹袄,坐在藤椅上,看着工匠们给“农桑学堂”的匾额描金。匾额上的字是苏砚秋亲笔题写的,笔力浑厚,透着一股与土地相连的踏实。 “娘,您看这学堂,比县学还气派呢。”苏砚兰扶着张氏的肩,指着院里新盖的藏书楼,“大哥说,这里要放《农桑大典》的刻版,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来抄录。” 张氏眯着眼睛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阳光:“你爹要是还在,见着秋儿有今天,怕是要喝醉三天三夜。”她手里摩挲着个布包,里面是苏砚秋刚寄回来的“嘉豆”种子,颗粒圆滚滚的,据说能在盐碱地生长。 正说着,村口传来马蹄声。不是苏砚秋,是他派来的信使,带来了两箱东西——一箱是给学堂的新农具图纸,一箱是给乡亲们的“嘉棉”种子。信使还带来口信:“大人说,今年要在屯里试种双季稻,让大家提前翻地晒垡,等秋收后他亲自回来指导。” “双季稻一年能收两回”王里正捧着图纸,眼睛瞪得像铜铃。图纸上画的“插秧器”“脱粒机”看着稀奇,旁边的小字写着“一人一日可插一亩”,惊得他连连咂舌,“这要是真的,咱屯里的地能多收多少粮食!” 消息传到县里,县令亲自带着主簿来查看。看到学堂里学生们正在绘制“嘉稻”生长图谱,老农们在试验田演示“绿肥沤制”,忍不住感叹:“苏家屯哪是示范屯,分明是天下农桑的源头啊。” 此时的京城,苏砚秋正在农部衙门审看各地的农情奏报。江南的“嘉稻”第二季插秧已毕,湖广的“嘉棉”开始吐絮,陕西的“嘉麦”抵挡住了春寒……每份奏报都附着详实的产量记录,数字背后是无数农户安稳的日子。 “苏大人,这是云南送来的‘嘉茶’样本。”属官捧着个锡罐进来,“按您的法子嫁接后,产量翻了倍,滋味还更醇厚,西洋商人已订了明年的货。” 苏砚秋打开锡罐,茶香清冽,混着淡淡的山野气。他想起十年前在云南考察时,看到茶农因品种退化而愁苦的脸,如今那些茶山怕是已绿得漫山遍野了。“告诉云南巡抚,”他提笔在奏报上批注,“留足本地用度,再行外销,莫要因逐利误了民生。” 属官应声退下,徐阶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份奏折,脸上带着笑意:“苏兄,你看这份‘万民折’,是山东、河南、江南十三府的百姓联名上的,请求为你立生祠呢。” 苏砚秋接过奏折,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有老农的粗笔,有秀才的细楷,还有孩童歪歪扭扭的字迹。他叹了口气,将奏折放在一边:“立祠不必,若真念着我,就把‘嘉种’种好,让子孙后代不愁吃穿。” 徐阶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坚持,转而说起正事:“陛下有意在西域设‘屯垦司’,让你兼任司长,把‘嘉禾’的法子传到那边去。只是路途遥远,恐多辛劳。” “辛劳怕什么。”苏砚秋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农桑学堂的方向,“当年在苏家屯挑水时,比这辛苦十倍。能让西域的戈壁长出庄稼,让那边的百姓不再挨饿,这辛劳值了。” 他想起去年冬天,鞑靼部首领派使者送来一匹宝马,只求换十石“嘉禾”种子。使者说,部落里的老人尝过“嘉禾”米后,哭着说“活了一辈子,才知道粮食能这么香”。那一刻,他忽然明白,农桑从来不是小事,是能消弭隔阂、连接人心的纽带。 入秋时,苏砚秋果然回了苏家屯。他没穿官袍,只着一身青布短褂,跟着乡亲们在田里忙活。割稻子时,他的手法比老农还熟练,镰刀起落间,稻穗整齐地倒在田埂上。苏砚兰跟在后面捆稻,看着哥哥额角的汗滴落在泥土里,忽然想起小时候,哥哥还是个连锄头都不会握的书呆子。 “大哥,您在京城也常下地吗”她笑着问。 “常去。”苏砚秋直起身,擦了把汗,“农部的试验田比这大十倍,不亲手种,哪知道种子好坏。”他指着田里的稻茬,“这茬割完,马上种油菜,明年开春翻到地里当绿肥,后年的稻子能再多收一成。” 旁边的李老栓拄着拐杖,看着金灿灿的稻堆,笑得合不拢嘴:“秋儿,你说的双季稻真成了!这第二季的稻子,颗粒比第一季还饱满!” 苏砚秋捡起一粒稻谷,放在阳光下看:“这只是开始。等我从西域回来,教大家种三季稻,让地里一年到头不空闲。” 乡亲们听了,都欢呼起来。田埂上的孩童们举着稻穗奔跑,喊着新编的歌谣:“苏公来,稻满仓;苏公走,谷留种;一辈传一辈,年年有余粮。” 苏砚秋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里忽然踏实得很。他想起刚穿越时的惶恐,想起为三两银子发愁的日夜,想起金殿上的紧张,原来所有的波澜,最终都要归于这片土地的平静——看着种子发芽,看着稻穗饱满,看着乡亲们脸上的笑容,这便是最好的归宿。 离开苏家屯那日,天还没亮。张氏把一包炒花生塞进他行囊:“到了西域,记得多吃点,那边风大。”苏砚兰给他整理衣襟,眼里含着泪却笑着说:“大哥放心,学堂的孩子们都学会选种了,等您回来,给您看他们种的‘嘉稻’。” 马车驶离村口时,苏砚秋回头望了一眼。老槐树的叶子绿得发亮,农桑学堂的烟囱里升起炊烟,田埂上已有早起的农人在劳作。他忽然想起《农桑大典》序言里的话:“农者,天地之心也。心诚,则地生嘉禾;心恒,则泽被万世。” 西域的风沙比想象中更大,却吹不散他心里的暖意。在哈密卫的屯垦田里,他手把手教士兵们辨识土壤酸碱度,用草木灰改良盐碱地;在吐鲁番的葡萄园,他教果农们嫁接“嘉葡”,让果子更甜更耐储存;在喀什的棉田,他看着“嘉棉”在戈壁边缘绽放雪白的棉絮,像给大地铺了层棉被。 三年后,当苏砚秋带着西域屯垦的图谱回到京城时,万历皇帝已鬓生华发。他翻看图谱,见西域的粮仓堆得满满当当,各族百姓围着“嘉禾”田载歌载舞,忍不住叹道:“你把农桑种到了西域,比筑万里长城更能安边啊。” 苏砚秋躬身道:“臣只是播下种子,是土地和百姓让它发了芽。” 那日的夕阳格外绚烂,照在两人身上,也照在御案上那本新修的《大明农桑志》上。志书记载着自“嘉禾”推广以来,全国粮食增产七倍,人口增长三成,四海升平,路不拾遗。而这一切的开端,不过是苏家屯那二十亩曾经贫瘠的水田。 苏砚秋知道,自己终有老去的一天,但那些种子会继续生长,那些技艺会代代相传,那些关于丰收的期盼,会像老槐树上的年轮,一圈圈刻进时光里。 农桑永续,泽被后世,这便是他能留给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礼物。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快穿,年年年,年代文

快穿,年年年,年代文

七月朝阳
又名[年代觉醒,原配不想亖]第一个故事较长,后面故事25章左右,[年代+双洁+甜宠+无固定cp+空间+重生+穿越+小度机器人+报仇+打脸+逆袭+精制利己+架空年代+划重点有男配+配角悲]星历3300年,江清清出生就在星际育婴院无人认领。十八岁觉醒空间异能,又是残疾异能,空间太小无法种植粮食。到了匹配伴侣时,三次都被匹配者拒绝。只能学习生存技能,选择打工,选择的打工地点就是古地球,收集种子,寻找激发
都市 连载 169万字
地球战力差?神魔复苏你又不高兴

地球战力差?神魔复苏你又不高兴

闲人来着
叶辰接管银河天道,当任地球领主,负责开辟星域创造生命,过程中发现银河星域孕育出的生灵都过于强大,皆是拥有可怕力量的先天神魔!为避免秩序紊乱,万界大乱,他选择将后世传说中的神话存在一一封印,然而亿万年的镇守换来的却是宇宙意志的针对,以及上界生灵的谴责,还被上界圣女千月姬强逼着退位!对此,叶辰戏谑一笑,果断选择退休,撤去封印,将领主让给了千月姬。等对方接管了地球没多久后,才发现原来羸弱无比的地球竟隐藏
都市 完结 42万字
位面商铺:开局一块破布

位面商铺:开局一块破布

芊芊子君
周萌是一名美术原画设计师,将老板开了后,就在家躺尸。躺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找下一家公司,没办法,再不找就要饿死了。不想刚出门就被位面商铺赖上,坑爹的是,这家伙还是一间快破产的商铺。绑定就绑定了,可你给一块破布是啥意思。什么?这块布就是她的摊位?好家伙,这是打算让她绝地翻盘!心里骂了八百遍,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翻了下自己还有啥东西,一箱泡面,冰箱里还有一个馒头。给热了热,又带上一瓶开水。破布一铺,
都市 完结 77万字
再续前缘:王爷的多变王妃

再续前缘:王爷的多变王妃

萧若珂
新婚之夜,他将她逼到了墙壁,而她却淡定的说道:“你若敢乱来,我立刻离开。”话一落,他怂了,因为她有这个本事。于是乎,他就本着这个还有时间慢慢来,为了不将好不容易娶回来的媳妇给离开了,他就坚持着不碰她。终有一天,他忍不住了,“今晚,本王就要你!”
都市 连载 173万字
让你凑数,你一首万疆杀穿全场?

让你凑数,你一首万疆杀穿全场?

卯时一刻
苏阳穿越平行世界,成为一枚凑数的NPC。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一首横空出世,燃爆全场!一句“难同当、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让所有观众肃然起立。杀穿现场的同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吾国万疆以仁爱,千年不灭的信仰!”......随后!一首,唱的是风波亭里忠魂不散,黄花岗上英气尚存。一首,唱的是少年当有凌云志,万里长空竞风流。一首,唱的是上下五千岁月似流沙,不枉魂魄入华夏。从此,苏阳开启属于华语乐
都市 连载 101万字
两界煞神

两界煞神

张老歪
神秘的落石山谷,传说中的黄金宝藏,奇怪的户外探险者,扰乱了这宁静的小山村,作为医学院的在校生,又身为一名修士,他该怎么办?有惊险刺激,也有点小情调。
都市 连载 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