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861635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入夏的河南境内,黄河故道旁搭起了连绵的草棚。苏砚秋站在高坡上,望着棚子里蜷缩的难民,心里沉甸甸的——上月黄河决堤,冲毁了三县良田,数万百姓流离失所,虽有赈灾粮发放,但若长期坐吃山空,终究不是办法。 “大人,这些难民里,有不少青壮,天天闲着没事,都快生出怨气了。”随行的河南巡抚叹道,“昨儿还有人跟粮官起了争执,说‘与其等着喝粥,不如找点活干’。” 苏砚秋眼睛一亮:“找活干这正是办法!”他转身对巡抚道,“咱们把难民组织起来,男丁去修河堤、筑道路,妇女去纺线、做棉衣,老人孩子帮忙晒粮、打扫,按工头发钱,既能解了用工之急,又能让他们自食其力。” 巡抚愣了愣:“可……可国库的赈灾款本就紧张,哪还有钱发工钱” “从‘嘉禾酒楼’的红利里调!”苏砚秋斩钉截铁,“再让各州富户捐些,就说‘以工代赈’,工钱虽薄,却能让难民挣得踏实,比单纯施粥强百倍。” 说干就干。苏砚秋让人在难民区外搭起“招工棚”,写明“修堤一日,发米二斤、钱五文;纺线一斤,发米一斤、钱三文”。消息一出,难民们立刻涌了过来,青壮男子争抢着要去修堤,妇女们则围向纺车,连老人都颤巍巍地说“俺能晒粮,给口吃的就行”。 苏砚秋亲自拟定了《工赈章程》:按工种分等级发工钱,每日结算,绝不拖欠;设“监工”监督,不许克扣工钱,也不许偷懒耍滑;还搭了“医棚”,谁干活受了伤,立刻能得到医治。 头一日开工,男丁们扛着铁锹去修堤,虽衣衫破旧,却个个劲头十足。有个叫王二的汉子,家里五口人都在难民棚,他抡起铁锹时格外用力,说“多挣两文钱,能给娃买块糖”。妇女们坐在纺车前,手指飞快地穿梭,纱锭转得像飞,有人说“这线是给边关士兵做棉衣的,咱得纺细点”。 苏砚秋在工地上巡查,见王二累得满头大汗,便递给他一块干粮:“歇会儿再干,别伤了身子。”王二啃着干粮,含糊道:“大人,不累!这活挣钱踏实,比伸手要粮强。俺家婆娘今儿纺线挣了三斤米,够全家吃一天了!” 半月后,奇迹出现了。原本乱糟糟的难民区变得井然有序:清晨,男丁们列队去工地,妇女们抱着纺车聚在一处,孩子们帮着搬运柴火;傍晚,大家拿着工钱去“便民坊”换米、买布,笑语声取代了往日的唉声叹气。 更让人惊喜的是,修堤的进度比预期快了三成,纺出的棉纱足够做两千件棉衣,连晒好的粮食都比往年多了一成。巡抚看着账本,对苏砚秋叹道:“大人这法子真是神了!既修好了河堤,又安顿了难民,还省了一半的赈灾粮,真是一举三得。” “这不是神法,是人心。”苏砚秋道,“百姓不怕吃苦,就怕没盼头。给他们活干,给他们工钱,让他们觉得日子有奔头,自然就有干劲了。” 消息传到其他州郡,有样学样。山东组织难民开垦荒地,种上“稼麦”,约定秋收后按收成分粮;山西让难民参与修路,工钱一半发钱,一半发农具,鼓励他们灾后重建家园;江南则用难民纺的棉纱、织的棉布,在“嘉禾酒楼”设专柜售卖,标注“难民手工”,引得顾客纷纷购买。 苏州的“难民棉布专柜”前,一位夫人挑选着布料,对掌柜说:“这布织得细密,价钱又公道,还能帮衬难民,真是好事。”掌柜笑着应道:“都是托苏大人的福,让这些手艺有了用场。” 秋收前,黄河故道的新堤终于筑成,比旧堤高出三尺,用的正是苏砚秋推广的“三合土”,外面还砌了一层水泥砖,牢不可破。竣工那日,苏砚秋让人杀了猪、蒸了馍,给所有参与修堤的难民加餐。王二捧着油汪汪的肉夹馍,眼圈红了:“大人,这堤比俺家老屋还结实!明年就是再发大水,俺们也不怕了!” 苏砚秋看着新堤上欢呼的人群,忽然觉得,这些难民不仅修好了河堤,更修好了自己的生计。他们不再是等待救济的“包袱”,而是靠双手创造价值的劳力,这才是最珍贵的“赈灾”。 入冬时,大部分难民都领到了足够的工钱和粮食,或返回重建的家园,或跟着工程队去了其他州郡干活。王二一家没有走,他带着妻儿留在了河南,用攒下的工钱租了两亩地,种上了“家麦”,还买了台新纺车,说“来年要种出最好的麦子,织出最好的布”。 苏砚秋收到王二托人送来的一小袋新麦,颗粒饱满,带着阳光的味道。他让人磨成面粉,蒸了馒头,分给农桑部的属官们:“尝尝,这是难民种的麦子,比寻常的更有嚼劲。” 属官们吃着馒头,纷纷点头。苏砚秋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里一片温暖。他知道,把难民组织起来干活,发的不仅是工钱,更是尊严与希望。当这些曾经流离失所的人,能用双手挣得衣食,能在土地上重新扎根,这天下的安稳,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秦风走进来,递上各地“以工代赈”的汇总册:“大人,今年各州难民闹事的少了九成,不少人还写信来感谢,说‘靠自己挣的粮,吃得香’。” 苏砚秋翻开册子,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工钱数,像一串跳动的星火。他忽然想起皇帝曾说的“民生在勤”,此刻才算真正明白——所谓民生,从来不是施舍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给百姓一个干活的机会,他们便能还你一片丰饶的天地。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却挡不住农桑部试验田里新播的麦种,正在土壤里积蓄力量,等待开春破土而出。苏砚秋知道,这些种子,就像那些重归正途的难民,只要给他们阳光和土壤,就能长出无限生机。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重生之我的妈妈是圣母

重生之我的妈妈是圣母

行土土
我妈是个圣母她的人生信条只有善良和优雅面子大于天她被冤枉出轨,她说问心无愧,公道自在人心她被诈骗,她说别人更需要这笔钱,当做善事我被霸凌,她让我反思,为什么只欺负我不欺负别人……她觉得她能用一颗善良的心感动所有人可是她错了因为她圣母心泛滥弟弟少了条腿而我死在了手术台上…再次醒来,我妈妄图用她的圣母心再次拯救她那不争气的哥哥我不干了准备发疯诶?不对…那位举着拖把骂骂咧咧把我舅打出门扭头又和我爹离婚的
都市 完结 126万字
别惹她!大小姐超强京圈大佬超爱

别惹她!大小姐超强京圈大佬超爱

林竹
【非重生+非穿越+男强女强+双洁+玄学+脑洞】宋北悠,宋家大小姐,年仅六岁被家人送去精神病疗养院。时隔十三年,被家人重新接回京城。可惜,爸不亲妈偏心亲妹假惺惺。宋北悠失望之下断绝关系,从此独自美丽。整个京圈都在传宋北悠是个神经病,撒谎精,狗见了都要吠两声。…...直到某一天。她站在所有人无法企及的光环下。她被一群京圈大佬围着宠围着哄。她被京圈的顶级大佛段尧放下身段跟在身后不停追的时候……才发现他们
都市 完结 102万字
结婚三年不回家?七零娇娇要离婚

结婚三年不回家?七零娇娇要离婚

一笙向财
新婚第一天,江致勋申请调去了大西北,借此反抗和沈青青的包办婚姻。此后三年,他们没再见面。检查出遗忘症那天,沈青青用半小时做了个决定。她要去大西北。找江致勋离婚!大院来了个绝色美人,她知书达理,气质优雅,偏偏嫁了个冷面阎王。江致勋认定沈青青是来纠缠他的。他躲着她。避着她。却又不受控制地被她吸引。江致勋决定留下沈青青,和她好好过日子。可沈青青却提出了离婚。江致勋:“你来大西北,就为了离婚?”沈青青:“
都市 完结 85万字
唐老太太难了

唐老太太难了

皿田
【年代文】【慢热】【种田】【创业】【不爽不甜】【伪重生】花甲之年的唐菲菲仍然是老年婚恋市场的“抢手货”,却是实实在在的“滞销品”。醒来突然站在了二十岁的节点,收获青春大礼包:英俊的技术员忠犬老公一枚,萌萌哒的大胖儿子一只!究竟是梦还是传说中的重生?反正这一次,她再也不敢离婚了!她要改造自己!只做他一个人的小作精。口嫌体正直的秦越笨嘴笨舌:老婆,我只对你好,你要天上的星星,我给你架梯子!----不用
都市 连载 154万字
重返90,回到老婆死前两个月

重返90,回到老婆死前两个月

绵姎
上一世,他听信狐朋狗友的话,对老婆孩子不管不顾,老婆意外身亡,孩子被岳父带走,他靠着老婆的赔偿金安了家,后来打拼发家致富,但直到老死,两个孩子都不愿意认他这个父亲,他悔恨一生,死后他把所有财产捐献。再一睁眼,回到了1998,老婆死前的两个月,这一次,他一定要保护老婆,宠爱孩子,再顺便挣上一些小目标。
都市 连载 55万字
凤谋乾坤江山为你

凤谋乾坤江山为你

语洛倾颜
丞相嫡女温婉贤淑,高贵典雅,众星捧月,可她所倾心的男子,都是多场阴谋的开始,父母姐姐为她的愚蠢惨死,一夜之间惨遭灭门;她跪在阴森冰雨之中看着府中燃起熊熊大火而立下毒誓“我誓要你们为我一族陪葬,要你们殷红的鲜血染红京畿之地的每一处,要你们死无他门”三年辗转,她摇身成为一国王妃,当再次踏足京畿之地时,复仇即将开始,江山地位她也要分一杯羹,除奸佞,斗权臣,她无往不利;但是她身边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君,却
都市 连载 1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