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6861635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秋深的大同镇,城墙上的号角声格外清亮。苏砚秋披着甲胄,站在垛口边,望着远处草原上迁徙的雁阵——这已是连续第三年,鞑靼的骑兵没有越过边境半步。城楼下,军武学堂第一期毕业生张勇正带着士兵演练新阵法,燧发枪的队列整齐如林,枪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苏相,您看这‘三段射’。”张勇策马过来,指着阵中士兵,“前队射击时,后队装弹,循环往复,箭雨似的,鞑靼人靠近不了三丈内。” 苏砚秋点头,目光落在士兵腰间的短铳上——那是格致研究所新制的“手铳”,比燧发枪轻便,近距离威力惊人,寻常铁甲也能击穿。“上个月送来的二十门‘轰天炮’,试射得如何” “别提多神气了!”张勇眼里闪着光,“炮口抬高三寸,铁弹能飞三里地,把靶场的石墙炸得粉碎。鞑靼的探子在山头上偷看,吓得连马都惊了。” 正说着,城门口传来喧哗。苏砚秋俯身望去,见一队商队正赶着马车进城,车上装着江南的丝绸、岭南的茶叶,还有经世大学农科培育的“耐寒嘉麦”种子。领队的掌柜见到城楼上的苏砚秋,远远拱手笑道:“苏相,这趟买卖顺得很!鞑靼的部落还托俺带些‘嘉棉’布,说比他们的皮毛暖和!” 苏砚秋笑了。这便是他最想看到的景象——边关不再是烽火连天的战场,而成了商旅往来的通途。军武学堂的学员带着新式武器守土,格致研究所的技艺让民生兴旺,二者像两只手,一硬一软,护住了这方天地的安宁。 离开大同前,张勇送了他一把燧发枪,枪托上刻着“护民”二字。“这是林墨师兄亲手打的,说给苏相防身。”他挠着头,“俺们这些军武生,都记着您的话——手里的枪,是为了让城楼下的百姓能安心种庄稼。” 归途的官道上,新修的驿站里挤满了往来的行人。苏砚秋走进驿站的饭堂,见几个老农正围着一张《大明舆图》讨论,其中一个指着西域的位置:“听说那边新开了商路,用‘嘉稻’换他们的葡萄酿,能赚不少呢。” “俺更想去江南看看,”另一个接话,“听说那里的‘嘉禾酒楼’,连皇帝都去过,用‘嘉麦’做的馒头,白得像雪。” 苏砚秋坐在旁边听着,忽然觉得,这比任何战功、任何奏报都更能说明问题——当百姓开始谈论远方的商机、他乡的美食,而不是边关的战事、家里的存粮,这天下,才算真正安稳了。 回到京城时,已是初冬。内阁的案头堆着各地送来的报喜信:经世大学培育的“抗冻棉”在辽东试种成功,亩产比普通棉花多两成;格致研究所的“水力织布机”让江南的棉布产量翻了一倍,远销至西域;军武学堂的学员在甘肃屯田,既守边又种粮,自给自足,不用再从内地调粮。 皇帝在御花园设了家宴,只请了苏砚秋和徐阶。暖阁里炭火烧得旺,桌上摆着的都是寻常百姓家的吃食:“嘉稻”米饭、“嘉麦”馒头、陕北的棉籽油炒的青菜。 “尝尝这个,”皇帝给苏砚秋夹了块蒸山药,“这是河南难民种的,当年你让他们以工代赈,如今他们成了种粮能手,特意给朕送来的。” 苏砚秋咬了一口,山药绵甜,带着阳光的味道。他忽然想起那个叫王二的难民,不知如今是否还在河南种麦,家里的孩子有没有进学堂。 “明年开春,朕想南巡。”皇帝忽然说,“不乘龙舟,不扰百姓,就坐你造的马车,看看江南的稻田,听听百姓的闲话。” 徐阶笑道:“陛下有此心,百姓定要敲锣打鼓相迎。” 苏砚秋却道:“陛下若去,不必声张。就看他们田里的稻穗结得密不密,脸上的笑容真不真——那才是最实在的‘政绩’。” 皇帝点头:“你说得对。这十年,朕看着粮仓满了,边关宁了,百姓笑了,才明白‘盛世’二字,从不是金銮殿上的空话,是田埂上的脚印踩出来的,是纺车转出来的,是枪杆子守出来的。” 出了皇宫,雪开始下了。苏砚秋没有乘轿,沿着新修的石板路慢慢走。街两旁的店铺都亮着灯,“嘉禾酒楼”的幌子在风中摇晃,里面传来算珠的噼啪声;农桑学堂的窗纸上,映着孩子们读书的身影,朗朗的童声穿透雪幕——“棉生千村暖,稻熟万户嬉……” 这是他十年前写的诗,如今连孩童都会背了。 走到格致研究所门口,见陈默还在工坊里忙碌,炉火映着他年轻的脸,地上摊着大炮的最终图纸,旁边放着新做的燧发枪零件。“苏相!”他举着一个黄铜零件跑出来,“您看这个‘击发机’,比之前的更灵,下雨天也能用!” 苏砚秋接过零件,冰凉的金属上还带着陈默的体温。他忽然想起除夕夜的烟花,那个看烟花的少年,如今已成了能造火器的栋梁。 雪越下越大,却盖不住远处传来的纺车声、打铁声、孩童的读书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歌,唱着这片土地上的生机与安宁。 苏砚秋拢了拢衣襟,继续往前走。他知道,前路还有很长——或许要改良更多的农具,或许要研发更利的武器,或许要让更远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但他不怕,因为他看到,经世大学的学子在成长,军武学堂的士兵在坚守,格致研究所的工匠在创新,更有无数的百姓,在田埂上、在织机旁、在边关的帐篷里,用双手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 这就够了。 烽燧不再为战事点燃,炊烟在万里疆域升起,这便是他倾尽十年心力,想要守护的人间。而这人间,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里,愈发温暖,愈发绵长。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在霍格沃茨艰难求生

在霍格沃茨艰难求生

明烛
别人开局:金枝玉叶,衣食无忧;西娅开局:孤儿院被霸凌对象,再附加一个蛇佬腔。别人家的霍格沃茨:甜甜蜜蜜谈恋爱;西娅的霍格沃茨:今天该怎么在邓布利多手里活下来呢?一开始,西娅只以为自己只需要在孤儿院活下来,但渐渐地,她发现,除了自己,整个巫师界好像都是她的敌人!巫师界救世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巫师、恐怖分子黑魔王以及他的追随者们……救命!你们是打算凑齐六个大佬送我上天吗?
都市 连载 97万字
诱吻蜜糖

诱吻蜜糖

大糖堆儿
【男主暗恋成真深情引诱+男二追妻火葬场】假柔弱真清醒小女佣+假腹黑真痴情霸总云浅一出生就是江家的女佣,是少爷江靖宇的专属佣人,她追随少爷12年,直到亲耳听见他要把她嫁给一个浪荡富二代,她终于如梦初醒,亲手斩断这段12年的情分。她喝得酩酊大醉,一转身就撞进了另一个男人的怀里。“你得对我负责。”男人指着身上深深浅浅的草莓印说。“怎么负责?”“跟我结婚。”云浅这才知道对方是个十八线男明星,秉着不让他塌房
都市 连载 59万字
丝路风情

丝路风情

湖州小老头
江南水乡南浔,大户刘家与乌镇王家原是世交,刘老爷把自己得儿子刘家兴与王家小姐雅琴定了个娃娃亲,以龙凤佩为聘。谁知王家遭有不测,长矛一把大火把刘家大院烧的精光。全家人难逃厄运。当时小雅琴的奶妈带着小雅琴在外,幸免遇难。奶妈带着小雅琴回到南浔,开了一家百货商店,为了不忘东家的恩情,奶妈自己怀有身孕,吃药流产。小雅琴从此改叫姚小莹。姚小莹一直认为奶妈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刘家的二公子刘家兴从法国留学回来,码
都市 连载 37万字
穿越之农女翻身做财主

穿越之农女翻身做财主

黄摆摆啊
一岁意外受伤,开启空间。五岁带着家人走上发财的道路。有人觊觎萌宝的秘方?不怕!紧紧抱住镇国公府的大腿,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埋一双!且看她如何得空间、抱大腿,带着家人和亲人发家致富......那个那个,为什么明明穿越的不是修仙世界,却有神宠出没?......特别声明:本故事(全书)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都市 连载 54万字
穿越古代后的农家生活

穿越古代后的农家生活

白玉苏苏
普通人穿越到古代后,过什么样的平淡生活?无金手指,记录家长里短,烟火人间。当代白领穿越到家徒四壁的穷家当儿媳妇,上有泼辣的婆母,下有年幼的小姑,还好有靠谱的夫君做后盾!通过改良的酱菜方子,努力奋斗,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没有过于激烈的冲突。有温馨,有极品,也有豁达与无奈。本书又名
都市 连载 66万字
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花若兮
重生1990年,孟远从一个收破烂的小贩开始起步。旧电视、废电池、烂电线……别人眼里的垃圾,在他眼里全是金矿!他一边捡废品,一边建工厂、搞提炼、做研发,从街边小摊一步步干到世界500强!当外资封锁、能源断供,孟远挺身而出:“你们断我芯片?我断你能源!”一代草根逆袭,改写了世界能源格局!
都市 连载 1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