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柔似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十章 唐聚伍通化整军 本庄繁奉天谋策01
6月1日晚,通化,三棵榆树镇。
于芷山兵败新宾,不得已弃城而逃。在摆脱义勇军的骑兵追击后,跨过富尔江逃至通化县的三棵榆树镇。当地伪镇长为了讨好,特地在镇上的“泰酒店”为于芷山设宴压惊。酒宴结束后,喝得酩酊大醉的于芷山,在刘副官和伪镇长的搀扶下走出包厢房间,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从对面的房顶上打来一枪,只听“”的一声,伪镇长头部中枪扑通倒地,大醉不醒的于芷山身子一下子失去平衡,也随之倒在了地上。
“有刺客,快,快保护司令!”刘副官的大声喊叫声,惊动了还在房间里的邵本良,他手里拎着枪快速地跑了出来。邵本良一边举枪还击,一边指挥卫兵,用机枪和冲锋枪向酒店对面的屋顶上疯狂地扫射……
这时,“泰酒店”对面的房顶上响一起一声口哨声,随即,七八个黑影一跃而起,从房顶上向房后跳将下去,迅速消失在夜幕之中。
邵本良跳下二搂,大喊一声:“给我追!”率领三十几个士兵向镇西方向追去。就在此时,“叭,叭叭叭……”从镇西距“泰酒店”约150米远的一个土楼顶端射出一串子弹,一支狙击步枪的几个点射,跑在前面的五个追兵便倒地不动了。
“不好,有狙击手,快隐蔽!”
邵本良道到来者不是善茬儿,没敢再追下去。当他跑回“泰酒店”的时候,吓得浑身发抖的于芷山己经酒醒大半,他惊恐地问道:“什么人,到底是什么人?”
“司令,没追上,让他们跑了!”邵本良气喘嘘嘘地说道。
六月的夜晚,丝丝凉风把天空吹的干干净净,只留下弯弯的月牙儿高高的悬着。在月夜之下,一支十几个人的队伍在三棵榆树镇镇处五里处的一片树林中停了下来。走在最前面的郭梅回头看了一眼,小声说道:“二丫,警戒!其他人原地休息!”
大约过了十分钟,郭梅站起身来,看了看空旷的山野,小声说道:“撤!”话音刚落不久,这支神秘的小分队,很快就消失在了通往岗山的小道尽头……
原来,在李春润围打新宾县城的第二天,二少爷根据战场的情况判定,最晚6月1日中午前,义勇军将会攻破新宾县城。那时,如果于芷山不死,必定会从东门突围向通化方向逃窜。二少爷还预料到,于芷山摆脱追兵后,一定会落脚三棵榆树镇。
于是,二少爷电告郭梅率一支精干小分队,秘密潜入老爷岭,待于芷山到达三棵榆树镇后,在镇内伺机袭扰敌人。同时命令郭梅,若有机会可击杀于芷山或邵本良,其目的,一是惩治汉奸;二是震慑日伪,使其短期内不敢再兴师新宾。
令郭梅感到懊恼的是,在“泰酒店”埋伏时,她的枪口一直瞄着于芷山脑袋,可就在扣动板机的那一刻,喝得不省人事的于芷山,身子突然下沉,而此时伪镇长出手相扶,他的头正好挡了一下,结果伪镇长被爆头,而于芷山却因此躲过了一劫……
8月,新宾,第六军指挥部。
李春润这二个月来一直处于兴奋之中,新宾战役从五月初开始整整打了一个月,从先前的战略误判导致败退桓二,到最后按二少爷的方略,李、郭两军联手重创于芷山夺回县城,这一个月下来,对第六军而言,仿佛经历了一次浴火重生的过程。新宾之战不仅让他一血前耻,而且缴获颇丰,这为进一步扩充队伍,重新壮大第六军创造了条件。
重新夺回新宾县城,极大地振奋了第六军的士气,鼓舞了辽东抗日军民的信心。接到唐聚伍的捷报后,远在北平的少帅张学良很是兴奋,他发来贺电对新宾战役给予了高度评价。电文说:“今悉宾一役,我军大捷,甚是心慰。此役长我志气,灭冠威风,乃东北抗战之典范,特发电贺之!”
李春润和郭景珊部取得新宾大捷后不久,特别是进入夏季以来,唐聚伍麾下的辽宁民众自卫军各部,变原来的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先后在通化、海龙、柳河、凤城、岫岩、海城、铁岭等地打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在重创日伪军的同时,也极大地唤起了辽东广大民众的抗日救国热情,自卫军规模迅速扩大。
1932年8月初,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唐聚伍在通化召开了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部联席会议(史称“通化会议”),会议总结了自卫军杀敌讨逆的经验,商讨了下一步如何争取抗战更大胜利以及解决自卫军整编等问题。鉴于自卫军不断发展壮大,会议决定将原有的各路人马和新组建的队伍,整合扩编成三十七路军、十三个大(支)队。至此,辽东地区的抗战形势风起云涌、如火如荼,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发展也进入了“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鼎盛时期。
“通化会议”后,梁锡福授命组建第十一军,并被任命为第十一军司令。李春润为第一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六路军司令,梁锡福部划归第一方面军。梁锡福的第十一路自卫军下编四个团、一个警卫营、一个骑兵连,共2000余人。农民出身的梁锡福,治军严格,对百姓秋毫不犯,深受群众爱戴。
8月上旬的一天,李春润接到唐聚伍命令,让他配合文殿甲的第十二路军、包景华的第九路军攻打清原。按照自卫军司令部的计划,文殿甲的第十二路军从海龙经草市挺进,并担任主攻任务,包景华的第九路军在苍石、南口前一带负责阻击抚顺、铁岭方面的援军,而李春润的第一方面军,负责袭击和阻击清原周边的日伪军以策应友军攻城。
李春润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王彤轩率第六军武术队和梁锡福的第十一军执行这一任务。正在柳河境内的王凤楼、边沿一带驻防的梁锡福接到通知后,立即命令部队向清原进发,自己则率几个警卫员骑快马火速赶往新宾。
9日下午2点左右,梁锡福赶到新宾第六军指挥部。同李春润等人寒暄几句后,他说道:“李总指挥,你也知道,我梁锡福就是个粗人,也想不出什么好的主意,所以,我一切听您安排,你说这仗怎么打,我就怎么打!”
“我说梁大司令,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谦虚了?”王彤轩玩笑道。
“哎,我说王校长,咱俩可是打伙干起来的,别人可以臭屁我,你可不能啊!”梁锡福满脸通红地说道。
“好了,别逗闷子了,咱还是说正事儿吧!”李春润指着地图说道:“你们看,清原县城是一个狭长形的地带,南北不足4华里。文殿甲的第十二路军将会从英额门方向挺进直扑清原,而包景华的第九路军则在苍石、南口前一带负责阻击西面的援军,而北面是大山,敌人无路可退。现在,只有南面是个缺口。”
李春润说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敌人在古城子和马前寨都有驻军。古城子大约有一个小队的日军和一个营的伪军,马前寨只有一个连的伪军。司令部给我们的任务是策应友军攻城,所以,我想咱们就打古城子和马前寨这两个地方的主意。”
李春润接着分析说道:“古城子和马前寨离县城都很近,清原攻城战打响后,最有可能前往增援的,一定是古城子的敌军。因为,一方面这里的敌人比较多,另一方面那儿有一个小队的鬼子。小鬼子执行命令坚决,所以,它肯定会最先出动。”
“那马前寨呢?”梁锡福问道。
“马前寨只有一个连的伪军,我想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出动。既便是他们出来,以他们的战斗力,对我们也构不成太大威胁。”李春润说道。
“李总指挥分析的有道理!”王彤轩点头说道。
“别那么费事儿了!李总指挥你就说怎么打吧!”梁锡福有些着急。
“我们这次作战的重点放在古城子,由梁司令带领十一军主力和武术队的一个营负责攻打和阻击;王校长带武术队的其他两个营,在大沙沟一带设伏,阻击马前寨的敌人。”
李春润说道:“按司令部的计划,11日上午9点攻城战斗将准时打响。到时候,你们二位的任务是打阻击,敌不出,你不打;敌出动,往死里招呼!明白吗?”
“明白!”
“老梁,你这次的任务可不轻啊,我提醒你,打仗不能光讲硬拼,更不能蛮干,要多动脑子!你懂我的意思吗?”李春润有点不放心地叮嘱道。
“放心吧,总指挥,我会记住的!”梁锡福心悦诚服地答道。
8月11日,清原,古城子。
在清原县城东南15华里处,有一个比较大的村子,名叫古城子,村里的村民以朝鲜族居多。这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相传早在高句丽时期,这里就是一个屯兵驻防的地方。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战争期间,也曾在此建立兵营。如今,北距浑河2公里,东距常山堡4公里,西距清原县城6公里,靠南山根处尚存有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20米的古城遗址,古城子因此而得名。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占领清原县城,此后不久,古城子变成了日伪军的一个兵营。兵营里驻有一个小队的日军和一个营左右的伪军。这是当时除县城以外,清原境内日伪军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11日凌晨3点左右,王彤轩和梁锡福带领所部,从新宾北四平经弯甸子,秘密挺进到了清原县城南面的南长岭脚下的腰站村。稍事休息后,王彤轩带着两个营的武术队员向西奔大沙沟而去。梁锡福命令武术队的一个营占据有利地形,在此隐蔽做为接应。然后把第十一军主力分成两队,一队由一团长带领所部沿南山根向古城子移动。自已则带十一军主力,顺浑河边向县城东南方向的小山城子进发。
小山城子位于古城子以西约2公里处,是古城子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到达指定位置后,梁锡福发现这一带是一大片稻地,几乎无险可守。于是,他命令战士们趁天还没亮抓紧构筑工事。自已则带侦察连的几个人,悄悄来到离古城子据点不远处的一个山坡上。他一会儿拿起望远镜向敌人据点望去,一会儿又仔细观察自已目前所在位置的地形。
他发现,现在所处的位置离敌人的兵营不到一千米,而且,在这个山坡后面的百米处,有一片很大的黑松林。他想,如果在黑松林里隐蔽一支部队,等阻击战打响以后,趁兵营空虚,突然偷袭敌人兵营,那既可捣毁敌人据点,又可缴获敌人的物资,而且,还可牵制增援县城的敌人,为正面的阻击减轻压力。
“对,就这么办!”梁锡福暗自下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