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梁一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卷 第八十五章 心药治心病
“我先帮你们付了医药费吧。”黄梁见31床病人着实可怜,主动提出帮他们预付费用。
“谢谢,真是谢谢了!我们钱一送过来,就马上还给你。”31床病人的女儿对黄梁连连表示感谢。
“不用了,你先去把医药费缴了,给老爷子用上药吧。”黄梁说着,掏出银行卡递给她,“密码是123456。”
这张卡是平时使用的,没有多少钱,黄梁也就不怎么在乎了。
“这怎么好……” 31床病人的女儿没想到黄梁会把银行卡给她。
“里面也没有多少钱,不过交次医药费用还是够的。”黄梁把卡塞到她手里。
“谢谢,谢谢……” 31床病人的女儿迭声说着感谢的话,和护士缴费去了。
年青女医生撇撇嘴,哼了一声:难怪这么大方,把银行卡放心的给人家,原来里面根本没有钱。没钱还装好人……
“小黄呀,你就这么把钱借出去了,他们能还给你吗”无错不跳字。郭母有些担心的提醒黄梁。
“唉,现在治病都挺不容易的,不能还就算做件好事吧,做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停药吧。”黄梁说道。
“现在这个社会呀,有个小病的还真不敢进医院,如果不是万不得以谁会欠医院的费用呢。可这种事那是你一个人能管得过来的。”郭母也深深体会到看病难地苦处,平时一些小病都是自己买些药对付下。
“见一个管一个吧。至于没见到的就只能眼不见心不烦,我也确实没有管所有人的能力。”黄梁无奈的说。
“呵呵,你还真是个心善的人,现在的年青人象你这样的可不多了。”郭母笑着说道。
郭洁用迷惑地眼光看着黄梁,搞不懂黄梁是个样的人,有时那么大方慷慨,有时又那么吝啬。
“这位医生。我们这几天都是用地这种药,有用呢”黄梁看着护士敲开支小小的玻璃瓶。然后吸入注射器,一直敲了三支,再注射入一瓶葡萄糖溶液中,用以输液。
那小小的玻璃瓶黄梁是很熟悉的,名字是头孢噻吩酸,父亲住院的时候没少使用,作用就是消炎。不过这小小的5毫升液体。价格可不菲,一瓶就得五十多块。也就是输一次液得一二百块钱,而一天一般都会输两三次的。
“我有姓地!”年青女医生不满意黄梁对她的称呼,用手指了指别在胸前的胸牌。
“哦,邓医生!”黄梁瞥了一眼年青女医生那平坦得可以用来作飞机场的胸部。
“这药就是消炎用的,手术刚动完,如果消炎不及时,很容易发炎感染。留下后遗症。过两天伤口愈合后,就可以减少用量了。”女医生还以为黄梁是抱怨药费过多。
“消炎药还可以用青毒素之类的吧。”黄梁故意问道。
“是可以用呀,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要你多嘴。”女医生对黄梁的多嘴不客气了。
这其中的原因黄梁还是有所了解,很多媒体杂志也对些作过去不少评价,国家也采取了不少硬性规定。如医药分家,公布药品价格等,但都是治标不治本。
虽然用药是医生说了算,但由于药效相同地药有多种,就就给医生很大的选择余地。在能给病人治病的情况下,医生当然愿意给病人开那种自己提成更高的药。
头孢是五十多块钱一瓶,青毒素一瓶才一毛钱。医生当然更愿意给病人开头孢了,因为青毒素就算全是利润,也最多不过一毛钱。
这种医生拿药品提成的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每个药品公司地销售代表主攻的对象就是开药方的医生。
这也基本成了医院的惯例。一些不愿意拿药品提成的医生,反而很难在医院生存。
一些医院还给科室下达经济指标。医生个人收入与科室效益直接挂钩,更有甚者把科室出租、科室承包。
越贵的药,医生越愿意开,那样提成才会高。
这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一些质优价廉的好药反而没有市场前途,好多医药公司都没有生产青毒素这类廉价药了。
不过对于医疗行业这种现状,黄梁虽然颇为非议,但还是比较理智的看待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很大地原因在于,医院地收费政策。
想想,病人住院接受治疗,病人的账单上只有住院费,药费,护理费,仪器费等,对于医生地技术费用确没有明确规定。
就是挂个专家门诊便宜的十块二十块,贵得的也就五十一百。这跟其它技术性行业的技术费是不能比的,永远低于医生们的预期。
本来医生就是个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医生们辛辛苦苦的学习医疗技术,而每次治病能得到的技术费用却不能确定。
可以说医生们掌握的技术不能得到合理的费用,是他们接受药品提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取消药品提成,估计大多医生的收入会缩水近十倍。
也许只有真正的用政策保障了医生的正常收入,提高他们的技术所得,“百衣天使”才会不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称呼。
刚吃过早餐不久,27床那个出租车司机的病又犯了,镇定剂的作用对他越来越有限,发作时间越来越短。
“唉,这可怎么办是好呢邓医生。你给我个明确的答复,到底能不能治好。能,我们就继续治下去,不能,我们就不花冤枉钱了。”中年妇女看着丈夫地病情日益恶化,下定决心要向医生讨个明确的答复。
“这个说不准,恐惧涉及到人的心理反应。跟他本身的心理承受力有很大关系。目前除了注射镇定剂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年青女医生很委婉的表示还得继续观察。
“呵呵,我有个方法。说不定可以治好这位大哥的病。”黄梁灵感突发,想到一个方法。
“方法”中年妇女很是惊喜地问,现在能有方法治丈夫的病,不管行不行,都要试一试。
年青女医生对黄梁地话撇了撇嘴,压根儿不相信黄梁能有方法治好这个病人的病。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黄梁见中年妇女抱如此大的希望,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没事。不管行不行,都可以试一试。”中年妇女病急乱投医。
“哎,这里是医院,可不许你乱治病!”旁边那个护士出声制止。
“我这个方法又不吃药,你们反正一时半会也治不好,试试怎么了”护士的制止,激起了黄梁的心性。
“那你先说说你的法子。”年青女医生也有些担心黄梁胡乱医治,在医院里生出事端。
“这位大哥不是被吓坏的吗。只要让他认为那个吓他地东西根本就是活生生的人。解决了他的心病,不就行了。”黄梁说道。
“说的简单,怎么让他认为吓他的那个布娃娃是人,而不是其它的东西他在车上只是发现了布娃娃,才吓成这样的。”年青女医生也打心眼里不相信这种牛鬼蛇神,因此停顿了会。称之为“东西”。
“布娃娃也是人带的嘛,可以认为是有乘客遣忘在了车上。”黄梁想了想。
“那个要坐出租车地女孩又怎么解释呢”女医生问。
“嗯……那就可以说在是那个女孩放到车上的,那个女孩还没有上车,这位大哥因为心里紧张,就急急忙忙发动汽车走了。”黄梁设计了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可要是他认为是我们想方法编故事来骗他怎么办呢”女医生想了想,黄梁这个方法还是有些可行性。不能成功,也不有危险性。
“那……那就让叫他一个同事过来,让他同事告诉这位大哥:有位女孩投诉他了,原因就是女孩刚刚把布娃娃放上车,自己还没有坐上车。这位大哥就把车开走了。”在女医生的追问下。黄梁慢慢的完善着自己的想法。
“这个……可以试试!”女医生斟酌半晌,确认这个方法对病人有益无害。即使不能治好,也有利于将来地治疗。
中年妇女高兴的打电话叫丈夫同事过来帮忙。
“你平时肯定是个非常喜欢骗人的家伙!”女医生临走前给黄梁定了性。
“哎……”黄梁望着消失在病房口的背影,想解释也不能。
“对,他就是个喜欢骗人的家伙!”女医生的话给了郭洁启示,联想到黄梁以前在酒吧的行为,郭洁也认同了女医生的话。
很快,一位中年汉子就赶到了病房。
黄梁特地交待了他一些注意事项,还排练了数遍,把台词记熟了。
那位中年汉子轻轻的拍了拍出租车司机。
“老胡,你来了。”出租车司机有些虚弱的说,刚注射过镇定剂,还算清醒。
“王大牛,你知道吗有个女孩到公司投诉你了,说她在市效要坐你地出租车,可她刚刚把布娃娃扔到车上,你就急急忙忙把车开走了……”
“真地!她真的去投诉我了!”出租车司机很是激动地抓着老胡。
“是呀,经理说了,等你上班后,还要你赔人家布娃娃,都留下那个女孩联系电话了。”老胡信誓旦旦的说。
“啊,原来是这样!”出租车司机长长的吐了口气,黄梁看出他的脸色明显好多了。
这剂“心药”果然见效,至此那个出租车司机精神好多了,没服几剂药,就出院了。
临出院时,出租车司机夫妻俩对黄梁不停的说着感谢的话。
搞得那些医生护士特郁闷,病是在他们医院治好的,可病人却感谢着“无关人员”。
这事给黄梁很大感触,治病不禁要用药,还要用智。医治好一个濒危病人的成就感,也很是受用。
自此,黄梁对医术有了那么一丝丝兴趣,没事的时候也喜欢研究一些医药书藉。
一些病友有小病小痛,黄梁都很乐意的帮他们解决,再清风道长的帮助下,一般也是手到病除。
而且黄梁治病的时候,主要是靠按摩手法,万不得以,才会开上些廉价的中药,比医生开的那些药实惠多了。
那些病人更愿意让黄梁帮他们治病,医生怎么制止也制止不了,幸好黄梁只是治一些头痛腰痛等小病,也没有弄出大的麻烦。
“黄梁,我们的‘阳光印象’项目遇到些小麻烦”黄梁正在和郭母说着话,汪老板打来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