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十年后
这是秦念第一次来郢都,以前只在传闻中听说过这个繁华热闹的王都,如今终于能亲眼看一看。
她惊叹地打量着脚下宽阔的街道、街道上繁多的小摊位、摊位后面鳞次栉比的楼房,以及人们身上华丽上好的料子。
——这就是郢都,大楚的王都!
自从十年前天下一统,楚王自称始皇帝之后,万里江山就改成了楚地,而当初跟着楚王一起开疆拓宇的臣子,则纷纷封王拜相,如今都是数一数二的举世名臣。
比如说卫扶邱,比如说薛纪清,比如说孟回。
听说曾经在扫荡诸国的时候,楚国刻意设置了优待其他国家贤臣谋士的条例,在当时的确吸引了不少人,但还有一些固执的、一心向母国的人,坚决不接受条例,誓死和母国共存亡。
比如说那个时代鼎鼎有名的举世谋臣——百里仲华。
听说韩国灭国之后,韩王被罢黜,封了个小贵族的身份,生活在郢都附近的大营城,而那个名动天下的百里仲华,则一辈子作为下人陪伴在他身边。
至今已经二十年了啊。
秦念真想去看看这些传说中的人,想知道他们长的是不是和自己一样,两个眼睛一个鼻子。父亲常说越是聪明的人越是丑,秦念见过很多丑人,可是他们一点都不聪明。
听说楚国的大王年轻的时候长的特别好看,秦念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潜入王宫,去看看楚王的脸。
——顺便瞅瞅小鲜肉楚太子。听说他比自己大一岁。
秦念是个很普通的庶民,虽然大多时候人们都会误以为她是个高高在上的贵族,这是因为秦念长的很漂亮,而且她的气质也不错,尤其是打扮成男孩的时候。
和邻居的小伙伴们相比,秦念可是最厉害的人,十里八村就她一个孩子会写字,会剑法,还懂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那些都是父亲教给她的,至于母亲……想起那个人她就头疼,秦念着实不明白,为什么才华横溢剑法高超的父亲,偏偏娶了一无是处的母亲,在她看来,母亲除了脸,没有半点优点。
别人家的阿母都忙着给孩子做饭洗衣做衣裳,为什么在她家这些都是父亲干母亲唯一的用处就是和村口的老大爷一样,悠闲地坐在自家院子里看书喝茶晒太阳。
即便这样,父亲竟然丝毫不指责她,每次自己询问的时候,还宽容地说什么全家的钱都是母亲的,她本该如此之类的话。
笑话!秦念从来没见过母亲出去挣钱,明明扛麻袋都是父亲做的!
十五岁的秦念是个大人了,她要离开这片小地方,到繁华的大城市去看看,见见那些端庄优雅的贵族们,见见王都和楚王。
母亲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挥挥手继续晒太阳去。父亲很担心她,临行前把自己最爱的剑送给了她。
那把剑叫藏锋。母亲说这是和当世第一名剑恪名并排的剑。
她知道恪名剑,那是宗师孤竹无堪大师的剑,反正母亲总是爱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所以秦念根本不相信她。
她扎了发髻,穿上宽大的麻衣,挎上自己的剑,踏上了前往郢都的路。一路上,秦念见过层林尽染、古城炊烟,见过落日余晖和石边的流水。
她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多数都是商人,还有些许流浪剑客,最终秦念独自来到郢都。
楚国统一天下之后废除了先前的诸多钱币,统一用方孔的圆钱,现在秦念兜里就揣着很多。她用十枚方孔兄买了一桌子酒菜,边吃边听周围人聊天。
“这两天正秋祭,太子来看我们种的菽穗了,早上刚来,现在还没走呢。好多人都去看了,我好不容易才看见一个衣角,那衣裳真好看!”
“我知道这事儿,高先生他们今天都不教课,就为了跑过去看。”
“你说大王会不会来要是能看见大王一片衣角,我这辈子都值当了。”
“呀,你不知道大王已经来了,听说是和太子一起的,只不过没出来而已。”
秦念听见这里心脏咯噔一下,无法抑制的狂喜冲上心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仔细记住两人口中的地址,她抓了一块猪肉塞进嘴里,拎起包袱飞快跑了出去。
广袤的田地一望无垠,昔日人烟稀疏的这里,今天满满当当到处都挤满了人头。
老远看过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大排场,马车、奴仆、旗帜,华丽的色调看得人眼花缭乱。
黑压压的军队穿着森冷的盔甲,手中拄着,面无表情地守卫。还有一些活动逡巡的队伍,冰冷的目光叫人格外畏惧。
到处都是涌动的人群,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大王和太子,秦念眼睛都快看瞎了,找了半天什么都找不到。
和她一样的人到处都是,那些人甚至比她找了更久,大家机智的带上了干粮,打算一直等到人烟散去趁机瞅上一眼。
秦念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一群人坐在密密麻麻的人群外周,一边看风景一边唠嗑。
然而事实证明贵族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特别是贵族中的王族。
他们等到天黑人群也没有散,反倒是太子和大王的车架离开了。看着队伍缓缓离去的背影,秦念头一次觉得很委屈。
在郢都晃荡了一段时间之后,秦念明白了自己当初的想法有多么天真。原来即便是在王都中贵族也是遥不可及的,原来身为一个庶民连抬头看一眼贵族样貌都是犯法的。
秦念不喜欢下跪,可是在郢都,她跪了无数次。
她越发的想念家,想念父亲,甚至连带着不靠谱的母亲也一并想念了一下。
第十二天的时候,秦念碰见了一个人,一个真正的贵族。
他穿着绸缎做的衣袍,脖子和腰间戴着昂贵的白玉,看上去亲切开朗,即便如此也没有庶民敢靠近他。贵族杀人是不犯法的。
“你是一个剑客”没想到他亲自过来和秦念说话。
秦念点点头,摸了摸手中的剑,“这是我父亲给我的。”
“我能看看吗”他好奇。
秦念很想拒绝,她不想让任何人看这把剑。
贵族少年看出了她的犹豫,咧嘴一笑,“好吧,我不看了,很好吃,你要去吗”
他是秦念认识的第一个贵族,谈话间秦念才知道他的家世有多华贵。他的祖父是卫扶邱大人,在前楚的时候做过当朝大司马,是那个传说中的张培青的好友。
张培青的好友啊,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带上“张培青”这三个字,都飘上了刺眼的无敌光环。名动诸国的大人物、二十年前乱世第一谋臣,他祖父居然和张培青是好友,太了不起了。
两人相谈甚欢。
贵族少年名叫卫冬梁,他诚恳的邀请秦念到他家中逛逛,如果能作他的幕僚就更好了。在谈话的时候,卫冬梁看出了这个年轻小伙子话语里的不凡,此人绝对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秦念答应了他的邀请,她很想看看贵族的家长的什么样子,当然,如果能见一面卫扶邱大人那就更完美了。
卫府在西北方,距离王宫不远。庞大的府邸是卫氏的主家,只有嫡系才能居住。
整个卫府堪比一栋迷宫,曲曲折折间绕着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无数奴仆来来往往,期间还能撞见丽人们逛园游玩,曲裾飘红,衣香鬓影,只见过乡村土景的秦念彻底惊呆了。
她悄悄摸摸自己的脸蛋和胸脯,想起了在家的时候,母亲说要把离家不远处那个猎户家的儿子介绍给自己。
卫府的书房比她家的书房大多了,而且里面还坐着好几个人。经介绍秦念才知道,这些青年才俊都是卫冬梁的幕僚。
她礼貌地和众人打招呼,脸上挂着笑容,心头不住地失望。原来自己并不是独特的……
“这是我的朋友秦念君。”卫冬梁介绍道:“她不但剑术高超,见识也格外深远。”
秦念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眼前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正用衡量物品的目光打量自己。她努力挺直脊梁,支撑着自己发软的双腿,下意识地对每一个打量自己的人露出平静的笑容。
直到意识到自己动作的时候,秦念猛然才惊醒,这一套标准,是母亲无数次“无意中”规定她养成的。
“那个孩子不错。”房屋内间里悄然打量众人的卫扶邱捋着花白的胡须,对旁边恭敬跪着的氏族族长道:“当初遇见张培青的时候,她也是这么大。”
他露出怀念的笑容,“那时候她还在赵国,明明还是个孩子,却比在场的任何人都镇定。”
上点年纪的人都经历过那个以一人之名撼动天下的时代。
二十年前的鼎盛辉煌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了历史中不可超越的巅峰。后世有成千上万的人每天对她无数种的评论,然而真正有资格论说的人,当世没几个。
卫扶邱是其中之一。
族长听罢忍不住看向书房中那个年轻孩子。
瘦小的个子,样貌姣好,眉宇间正气盘踞,小小年纪自有一股风采。
“的确是个不错的孩子。”他感慨。
“她和张培青很像。”卫扶邱笑道:“不过,没有张培青的狠劲儿。”
族长闻言仔细端详外面毫不知情的小孩,“张黑子的名声是踩着诸国国君尸骨上来的,这个孩子眼睛明亮,能看出是个心思厚道老实的。”
卫扶邱叹了口气:“如张培青那般手段的人,乱世才是她发挥的战场,现今天下一统,需要的正是纯良老实的人。”
应大家的要求,秦念简单自我介绍了一下。
她来自大丽城附近偏远的一个小山沟里,家中父母以及祖上均为庶民,她会一点剑术,懂些谋略,总的来说,是个很普通的人。
母亲曾经说父亲是齐国王族,不过秦念才不信她,母亲最能瞎扯了,上次还说她有个剑术宗师的贵族爷爷,简直就是骗三岁小孩。
天底下宗师就两个,死了一个失踪了一个,哪来那么多宗师给她当爷爷。
在卫家待到下午,秦念在众人的寒暄声中起身告辞。以前总以为谋士是个很风光的职位,从小对“张培青”这名字主人的事迹耳濡目染,以至于她很小的时候便立志要做一个那般伟大的谋臣。
然而只有当真正实践的时候,秦念才知道现实和幻想的差别。